上海高中历史第七册考纲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海高中历史第七册考纲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高中历史第七册考纲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①“性恶论”
②更注重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刑罚制度对人的制约作用
③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2)儒学的经学化(B)
a.原因(背景):
①汉武帝继位后,锐意进取,经营开拓,需要积极有为的思想学说为其治国安邦提供理论依据(儒家地位迅速上升的契机)。
②董仲舒兼采阴阳五行学说,糅合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系统提出“天人感应”之说,政治上倡导“君权神授”,伦理上强调“三纲五常”。
顺应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的主张,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思想上的统一维护政治上的统一。
b.结果:
儒学在各家学说中获得“独尊”地位,成为统治者极力推崇的官方意识形态。
c.措施:
①儒家典籍被称为“经”,解释和阐发儒家经典成为专门的学问,称为“经学”。
②武帝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设立五经博士。
③在长安兴办太学,教授五经,入学者完成学业经考试合格,即可担任官职。
郡县也建立地方学校,以培养官吏的后备人选。
d.影响:
①由于经学的研习、传授位学者的入仕开辟了通途,因此通经致用成为文人学士的普遍追求。
②汉代以来,儒学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广泛而深远。
2.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B)以理学形态出现的新儒学已达到儒学发展的最高阶段
唐代中期以来,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出现一系列重大变化,延续近千年的经学体系既不符合时代的认识水平,也不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
(唐宋科举制文官体制两宋商业的繁荣佛教的影响等)
b.内容:
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家经典的重新诠释。
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贡献最突出的有程颐、程颢和朱熹。
c.南宋的朱熹为理学的集大成者。
核心是天理论,他认为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又存在于现实社会之中。
提出“明天理、灭人欲”。
d..实质:
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力图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内在的社会追求,提出“格物致知”。
e.影响:
“二程”、朱熹的学说后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居于正统地位的官方哲学和维护君主专制的思想工具,世人习称“程朱理学”。
(2)王守仁的“致良知”:
“心即理”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
3.儒家文化的传播
(1)辐射东亚
秦汉以来,中国文化先后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东亚国家,形成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因儒学的影响尤为深远,所以也称“儒家文化圈”。
2、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两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外交往的不断扩大,西学源源而入,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从倡导“中体西用”到输入进化论,再到主张共和革命,中国的思想变革由浅入深,逐次递进。
高举“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大旗的新文化运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学堂的创设、留学大潮的涌动、科举制度的废除以及新学制的建立,使新式教育得以迅速推广。
近代科技的引进、西学书籍的大量翻译出版以及报刊业的繁荣,在传播西学新知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交通、通讯手段的改进,民间社团的兴起以及社会习俗的变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思想、文化、教育、科技、社会生活的嬗变,以及经济、政治的变革,推动着中国由传统社会逐步向现代转型。
1.思想潮流的演进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洋务派的主张,洋务运动1861)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的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第一阶段:
明末清初,伴随着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的传教活动进行。
(第三分册/28)
第二阶段:
晚清民初,在列强打开国门后,伴随着军事、经济和文化渗透而展开
随着时势的推移,“西学”的内涵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仅在器物层面零零星星地学习西方,并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
(2)进化论的输入
a背景:
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深重瓜分狂潮
甲午战败后,康、梁等维新派发起维新变法,并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吸取和借用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作为思想武器。
b1897年,严复发表译著《天演论》,系统地介绍进化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为中国人带来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对当时和后世的知识分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和社会变革。
(3)三民主义1905年,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宣布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
创办《民报》。
“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三民主义”集中表达了共和革命的基本理念,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宣传和鼓动革命、动员和组织群众,最终取得武昌起义的胜利,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联系第五分册辛亥)
1.新文化运动的勃兴
(1)“德先生”与“赛先生”(B)
a背景辛亥革命促成了君主制度的终结和中华民国的建立,民国初年的帝制复辟(洪宪帝制)以及随后出现的军阀统治、军阀混战和种种社会危机,又将人们的希望击得粉碎。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就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旧思想、旧文化和旧礼教,引进民主和科学。
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
b开始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青年杂志》从第二卷第一号起更名为《新青年》
c中心北京大学,在蔡元培的主持下,发展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d前期的主要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
所谓民主,就是要宣传民主思想,建立民主政治,用民主精神来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
所谓科学,不仅仅是指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科学方法,提倡科学精神。
e影响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猛烈批判封建旧文化、旧思想、旧礼教,大力倡导新文化、新思想和新道德,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2)中西文化论战(B-)
a《新青年》问世后,主张以新易旧、以西方文化取代中国固有文化。
从1916年起,《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连续发表文章,抨击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李大钊等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
b五四运动之后,传统文化受到猛烈冲击,西方新思想、新观念大量输入。
章士钊、梁启超等人又先后提出“新旧调和”论、中西文化“化合”说。
梁漱溟则明确主张维护儒家文化。
李大钊、胡适、瞿秋白等人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杂志为舆论阵地,深刻阐明了新文化取代旧文化的历史必然性。
c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扩大了新文化的影响,进一步传播了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新文化精神,其主流无疑是正确的,但他们忽视甚至否定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存在着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
(3)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重要内容。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8年李大钊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
1919年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阐释。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一种革命理论转变为巨大的政治力量。
3.社会生活的变迁
(1)第一条铁路与交通通讯的改进
a1881年,唐胥铁路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条铁路
b20世纪初年,上海、天津等城市相继引进汽车,有轨汽车和无轨汽车成为城市的公共交通工具
(2)强学会与民间社团的兴起
民间社团在近代中国的兴起,以戊戌维新时期的学会为发端。
1895年,在康有为的活动下,文廷式出面在北京组织强学会,随后,康有为成立上海强学会。
这些学会或鼓吹政治变革,或传播吸血新知。
或致力于风俗改良,对于营造维新舆论、开通社会风气、集聚变法力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社会习俗的变化
a背景随着西学东渐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西方文明礼仪的传入,中国人的社会习俗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尤其是民国建立以后,南京临时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涉及剪发辫、禁缠足、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等方方面面,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习俗的变革。
b称谓和礼节的变化,是社会平等意识的体现,其意义在于破除传统的尊卑等级观念,代之以人格的平等。
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B)
政治:
西方政治思想(议会制、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思想等)的传入,对中国政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戊戌维新、清末新政(立宪)、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共产革命】,都受到这些西方思想的重大影响。
经济:
新的经济思想+民族主义思想→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科学、管理、金融等技术的传入及应用,改变了中国的交通运输(铁路)、生产方式(机器)、等基本经济事物。
思想文化:
①中体西用,学习西方器物。
②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崭新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③共和革命④新文化运动,传统的思想文化被以西方的标准重新估定其价值,儒家思想及一些民间的风俗信仰文化,受到强烈的批判。
⑤社会主义思想
教育:
设新学堂、留学、废科举,推广新式教育。
西学书籍的大量翻译出版以及报刊业的繁荣,促进了中国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日常生活:
电、自来水等逐渐改变城市居民的生活。
交通、通讯手段(铁路、电(汽)车、电报、电话)的改进。
民间社团的兴起,传统习俗(缠足风俗,传统式婚姻)的改变,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思想、文化、教育、科技、社会生活的嬗变,以及经济、政治的变革,推动着中国有传统社会逐步向现代转型。
四、上海历史的变迁
从崧泽文化开始,上海地区已有了文明的雏形。
经过元明时代的设县与建城,上海初步具备了城市的框架。
至清中期,上海已发展成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鸦片战争迫使上海开埠,西方列强的入侵形成了“国中之国”——租界。
租界既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缩影,也在客观上将上海推向世界。
从清末到民国,上海的市政、城建、经济、文化在近代社会的大变局中逐步发展。
新中国的建立开始了上海发展的新纪元,计划经济时期上海发挥了全国经济中心和工业基地的功能,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抓住浦东开发的发展机遇,以“四个中心”建设为目标,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
1.开埠之前的上海
(1)设县
至唐天宝年间出现了第一个县级治所——华亭县
据江瞰海的地理位置,构成了内航海运的优越条件,使青龙镇变得非常繁盛
至元代,朝廷在上海设立市舶司。
1291年,正式设置上海县
2.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
(1)上海开埠与租界的市政(B)
a上海开埠
1842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条约中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
b租界的设立
1845年,以《虎门条约》(《南京条约》的补充条约)为主要依据的《上海土地章程》订立。
这个章程的颁布,宣告英租界的辟设。
而美、法两国也紧随英国之后相继辟设租界。
按照土地章程,租界作为西人居留地,实行华洋分处原则,事实上实行华洋杂居。
(小刀会后)
c租界的市政
1854年,租界的“市政机关”正式产生。
这个机关在中文中被翻译为“工部局”并长期习用。
工部局的建立最终导致了租界完全脱离中国政府的行政治理范围而取得了一种独立地位。
中国政府只能虚拥土地主权之名,至此租界成为了所谓的“国中之国”。
3.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1)民族工业的创建
依托繁荣的对外贸易,上海民族商业资本迅速积累。
在洋货行销的刺激下,约在19世纪80年代,上海诞生了仿洋行机制品工业,并进一步孕育了民族工业的创建。
5、中国史学的发展
在文字产生以前,先民对历史的记忆和认识,只能反映在口耳相传的传说中。
至迟到殷周时代,文字、历法和专职记事的史官的产生,为史学的萌芽、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从此以后,史官、史家层出不穷,史书编纂连续不断,史书体裁丰富多样。
司马迁《史记》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和司马光《资治通鉴》的“知往鉴来”,体现了传统史学的基本特色。
到20世纪初,史学研究的目的、内容、服务对象和历史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最终促成了传统史学向“新史学”的转型。
新史学的实践,涌现出一大批史学名家和名著,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1.古代的史家和史籍
(1)司马迁与《史记》(B)
中国史学,源远流长。
其中最著名的是被后人誉为“中国史学之父”的司马迁与他的《史记》。
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武帝当政时期,周游南北各地,考察社会风俗,寻访历史古迹,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他怀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志向,完成了不朽名作《史记》。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创造性地运用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个部分,完整地叙述了我国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约3000多年的历史。
“本纪”记载帝王的事迹,“世家”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是重要人物的传记,“表”采用表格形式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专记典章制度以及天文地理、社会经济等。
纪传体的史书以人物传记为中心。
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司马光与《资治通鉴》(B)
北宋时期的司马光,也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抱着“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的治史目的,专取:
“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之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神宗称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道。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迄北宋建国前1300多年的史事。
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借以展示历代盛衰治乱、成败安危之迹,用为历史的借鉴。
编年体的史书以时间为线索。
为赞誉司马光在史学上的贡献,后人将他与司马迁并称为古代史学界的“两司马”。
(3)刘知幾和章学诚(著名的史学理论家)
a刘知幾唐,潜心于《史通》的写作。
提倡“善恶必书”的秉笔直书,他还提出史家“三长”说,认为优秀的史学家应当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方面的素质。
b章学诚清乾隆、嘉庆年间人。
写成《文史通义》一部纵论文史研究、品评古今学术的名著。
章学诚反对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学术研究当经世致用。
他在刘知幾史家“三长”的基础上,又提出“史德”;
认为史家如果缺乏职业道德、心术不端,就不可能写出信史。
2.史学的转型
(1)梁启超与“新史学”(C)
a背景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转型,历史学也经历了一场全面的改革,实现了由传统史学向现
b标志1901年、1902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倡议建立新史学,重写中国史。
梁启超的这两篇文章被称为“新史学的宣言书”。
c特征
新史学在历史观念、治史目的、对象等方面,都与传统史学有着根本的不同:
新史学持历史进化的观点,区别于传统史学复古、循环的观念;
新史学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区别于传统史学以皇族王朝为历史重心;
新史学以全体国民为读者对象,区别于传统史学位帝王个人提供借鉴。
总之,新史学的宗旨世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
(二)世界历史专题
八、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
启蒙运动出现在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发展的17——18世纪。
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和荷兰。
就近代而言,启蒙运动发端于17世纪的英国、近代唯物主义的科学文化,促成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在18世纪的法国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的影响遍及欧洲、美洲和亚洲。
启蒙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的丰碑,它高扬理性的大旗,引导人们向现代社会前进。
丰富而深刻的启蒙思想为近现代世界各国的变革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1.17世纪英国的启蒙思想
(1)洛克的分权学说(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
洛克首创政治分权学说,为英国“光荣革命”后所建立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统治,即君主立宪制提供了理论论证,并提出了一系列后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原则的理论观点,他的思想后为法国启蒙思想家继承和发挥。
2.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B)
(1)孟德斯鸠:
近代法学理论的奠基人(B)
孟德斯鸠是启蒙运动的前期最著名的思想家。
a他建立了比较系统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是近代法学理论的奠基人。
《论法的精神》是他毕生研究的成果和理论总结,被称为“理性自由法典”。
孟德斯鸠政治法律理论的核心是法律的精神。
他认为,存在着一种人的“根本理性”,“法”就是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不同的存在物彼此之间的关系。
因此,人类的法并不服从于神,而是遵从理性。
b孟德斯鸠对国家的政体进行了比较研究,他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他欣赏“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
c汲取洛克的分权思想,明确将政府的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提出三权彼此独立,相互制约,以防权力腐化和专制暴政。
(2)伏尔泰:
启蒙运动的泰斗(B)
在法国启蒙思想家中,著作数量最多、影响最广泛的是伏尔泰。
他在政治上是温和的改良主义者,也是反教权的坚强斗士。
他毕生传播改革的思想,被尊为启蒙运动的泰斗。
a伏尔泰反对教会权威,主张宗教宽容,认为信仰自由是所有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
他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天主教教士为“败类”,号召“踩死败类”。
但他并不反对宗教,而是自然神论者。
b伏尔泰主张法国必须实行改革:
在政治上实行开明专制——制约君主权力以免无政府状态;
实行政教分离。
他认为只有这样的政府才能既保障每一个人的天赋权利,又避免发生革命。
c他还提倡实行言论、出版自由,宣传自由平等思想。
(3)卢梭:
最激进的启蒙思想家(B)
卢梭是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也是教育学家和文学家。
他从探索怎样解决社会中的不平等、不自由的问题入手,最终得出革命的结论。
a卢梭对社会做了深刻的思考,对人类的平等和自由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
他认为,人类原本生活的“自然状态”是美好的,但是财产私有制,以及在私有制下的“文明社会”剥夺了人的天赋权利。
因此,财产私有制和财富的不平等占有是一切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b卢梭发展了社会契约学说,但与前人相比注入了新的内容。
他认为,契约一旦订立,就意味着每个人把自己的全部权利都转让给由人民结合成的集体,因此个人服从集体的“公意”,也就是服从自己。
人民则是这个政治共同体的主权者。
c卢梭认为,政府由作为主权者人民所同意的人组成,他们是人民的公仆。
人民自然可以对政府加以限制、纠正和撤换。
人民拥有对政府的永远的革命权。
卢梭的激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学说是法国大革命,尤其是雅各宾派专政的理论基础。
启蒙运动(C)
九、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现代化的世界进程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飞跃,也是人类社会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发展的转折。
现代化的进程是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张的过程。
这一过程开始于西欧,16世纪后,西欧地区的历史运动(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等)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工业文明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17——18世纪,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此后,工业革命推动的现代化进程在欧洲、北美和东亚逐次扩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主要国家如法国、德国、俄国等,北美、东亚的美国和日本先后实现了工业化。
这些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各具特色,并通过殖民主义方式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现代体系。
2)在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并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展开了多次重大经济政策的调整,形成了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为人类选择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获得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在选择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多样的现代化模式。
目前,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运动仍在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将把世界历史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1.现代化在英国的启动
(1)现代化启动的历史条件(B)
a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经历的一场巨大变革的历史过程。
它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并引发整个经济领域以及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
b现代化进程最早发端于英国及西欧地区,随后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
c英国成为现代化发端国,英国现代化的起点:
工业革命
d英国现代化启动的历史条件:
(a)英国在17——18世纪形成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和工业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条件:
.圈地运动——大量廉价劳动力。
煤炭资源的开发和海外殖民地的拓展——能源、资金和原料等。
17世纪的英国已经是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在实验科学和机械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英国工场手工业面向大众消费,产品批量大、规格化,易于发展分工和采纳新技术。
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毛纺织业、采矿和冶金等部门的手工工场发展迅速,在产业分工、技术进步、熟练工人培养等方面为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b)英国在17——18世纪形成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和工业经济发展的社会政治条件:
1688年“光荣革命”后形成的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政体;
国内政局长期稳定;
英国政府重视商业利益,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通过立法保护私人产权,鼓励技术创新,最早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制度。
2.现代化在欧洲的扩展
(1)法国进入工业社会
a经济现代化:
在欧洲大陆,法国是最早开始现代化进程的国家。
条件:
到18世纪下半叶,通过从英国引进新技术,已初步建立起现代纺织业、冶金业等工业部门;
海外贸易和扩张活动也为法国发展大工业积累了巨额的资金。
成果:
在拿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