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诊疗常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甲状腺疾病诊疗常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状腺疾病诊疗常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舌大而厚,常伸出口外;
面部粘液水肿,眼睑浮肿;
头大颈短,皮肤粗超,身材矮小,腹胀,脐疝,四肢短小,上部量/下部量>
1.5。
(2)运动和智力发育落后。
(3)生长迟缓。
(4)生理功能低下:
怕冷少动,出汗少,低体温,心率缓慢,心音低钝,食欲差,肠蠕动慢。
3.地方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目前已经少见
(1)“神经性”综合征:
表现为共济失调、痉挛性瘫痪、聋哑和智能低下为特征,但身材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或轻度减低。
(2)“粘液水肿性“综合征:
以显著的生长发育和性发育落后、粘液水肿、智能低下为特征,血T4↓TSH↑。
25%有甲状腺肿大
4.中枢性甲低表现:
TSH和TRH分泌不足的患儿常保留部分甲状腺激素分泌功能,因此患儿甲低临床症状较轻,但常有其它垂体激素缺乏的症状如低血糖(ACTH缺乏)、小阴茎(促性腺激素Gn缺乏)或尿崩症(抗利尿激素AVP缺乏)等。
【诊断要点】
1.产前诊断:
胎儿B超甲状腺肿大--母亲血检TSH正常,羊水TSH升高,γT3降低,可拟诊胎儿甲低
2.新生儿期诊断
新生儿筛查,生后3天足跟血TSH>
10-20mIU/L,进一步静脉血甲功5项及其他辅助检查;
可疑临床表现或母亲甲状腺疾病史者,进一步静脉血甲功5项及其他辅助检查
3.婴儿儿童期诊断
(1)根据发病年龄;
患儿是否来自甲肿流行地区;
符合以上临床表现者。
(2)实验室检查:
血清T4、T3及TSH浓度测定,T3,T4降低;
TSH水平增高,若>
20mU/L可确诊;
必要时测游离T3和游离T4及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以除外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所致甲减;
血胆固醇、肌酸激酶和甘油三酯常增高。
(3)X线检查骨化中心出现延迟,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一岁以下者应拍膝关节),骨质疏松。
(4)甲状腺B超或甲状腺ECT:
可发现甲状腺发育不全、缺如或异位。
【鉴别诊断】注意与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愚型、佝偻病、软骨发育不良等进行鉴别。
对新生儿甲状腺结果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更应谨慎的判断。
早产儿生后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足月儿不同,因此早产儿先天性甲低的诊断应除外早产儿暂时性低甲状腺素血症。
【治疗原则及方案】
1.治疗原则:
无论什么原因,一旦确诊,立即治疗。
先天性甲状腺发育异常或代谢异常引起者需终生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中枢性(下丘脑-垂体性)甲低,甲状腺素治疗需要小剂量开始,如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者,同时使用生理量的皮质激素,以防肾上腺危象。
暂时性甲低,一般需正规治疗2-3年后,减量或停药后复查甲功正常后可停药,但要随访复查。
治疗剂量应个体化。
2.替代治疗:
左旋甲状腺素钠片(L-T4),目前作为首选治疗的药物,新生儿期每日为10~15μg/kg,婴儿期每日6~8μg/kg,儿童期5μg/kg。
在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血清TSH和T4,作为调整剂量的依据。
L-T4的副作用和剂量相关,过量时表现出甲亢症状,如心率快、烦躁、出汗和怕热和颅缝早闭等。
3.定期随访:
治疗2周后复查,1岁以内每隔2-3个月复查一次,1岁以上3-4月复查一次,3岁以上每隔半年复查一次。
随访过程中应注意生长发育情况及血清T4、TSH浓度,随时调整剂量。
【疾病名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lymphocyticthyroiditis
【概述】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儿童时期获得性甲减最常见的原因,近年发病率有所增加,发病年龄多在6岁以后,以青春期女孩多见。
病理上以甲状腺实质淋巴细胞浸润及纤维化为特征,伴有血清中存在抗甲状腺抗体及甲状腺功能异常。
1.起病较缓慢,多数无主观症状,也有初发病时颈部疼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颈部压迫感。
2.甲亢症状少数患儿有一过性甲亢症状,如情绪激动,易怒,多动,多汗等。
3.甲减症状多见于病程较长者,如食欲减退,便秘,学习成绩下降,皮肤黏液性水肿,生长迟缓或停滞等。
4.甲状腺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肿大,质地中等,有时可触及分叶状。
5.本病常伴随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Addison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等。
1.本病年长儿多见,女孩多见。
2.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多数无压痛和结节。
3.甲状腺功能病初多正常,少数呈桥本甲状腺炎性甲亢,后期可出现甲减表现。
4.本病可伴有其它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5.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
TMAb及TGAb阳性或效价明显升高
6.细胞学检查:
细针穿刺甲状腺组织进行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成功率与穿刺部位有关,有时需多次进行,必须选择好适应证。
7.甲状腺B型超声及其它影像学扫描检查有助于桥本甲状腺炎的辅助诊断。
【鉴别诊断】
1.单纯性甲状腺肿:
都有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但本病血中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阴性,血沉、γ球蛋白均正常,多数甲状腺功能正常。
2.亚急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局部疼痛明显,血中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阴性,强的松治疗效果好,吸I131率降低。
3.家族性甲状腺肿性克汀病:
血中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阴性,甲状腺功能明显减低,生长发育和智力明显落后,可行特异性酶学或基因诊断。
治疗的目的是维持患儿正常的甲状腺功能
1.对轻度甲状腺肿大而无症状者可不予治疗,应进行随访观察。
2.对初期和起病较快的患者,可用中短期糖皮质激素作为抑制性治疗。
3.甲状腺功能减低者可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
4.对伴有桥本甲状腺炎性甲亢可用中小剂量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5.肿大的甲状腺有临近的器官压迫症状或可疑为癌肿时应手术治疗
【疾病名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
【概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全身各系统代谢率增高的一种临床症候群。
儿童时期甲亢的主要病因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病,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的一种,其发病与遗传、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由于免疫功能紊乱,体内产生抗TSH受体的自身抗体(TRAb)而发病,仅有少数患儿是由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甲状腺炎等罕见疾病所造成。
小儿甲亢以学龄儿童尤其青春期为多见,女性多见,常有家族史。
1.基础代谢率增高及交感神经兴奋表现:
情绪不稳定,易激动,脾气急躁;
怕热,多汗,低热;
食欲亢进,易饥饿,大便次数增多;
心悸,心率增快,脉压增大,心尖部可闻收缩期杂音,严重者心律紊乱,在儿童期甲亢心脏病罕见。
2.眼球突出:
可单侧或双侧,多为轻、中度突眼,眼裂增宽,眼睑不能闭合,瞬目减少、辐凑能力差。
恶性突眼及眼肌麻痹少见。
3.甲状腺肿大:
多呈弥漫性轻、中度肿大,表面光滑,质地中等,严重者可触及震颤,并可闻及血管杂音。
4.甲亢危象:
常由急性感染、手术、创伤等应激情况诱发;
起病突然,病情急剧进展;
主要表现高热,烦躁不安,呕吐,腹泻,多汗,心动过速等,重者血压下降,末梢循环障碍,出现休克,危及生命。
1.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史。
2.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起病缓慢,以学龄儿童多见。
3.有以上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
(1)血清甲状腺素水平:
总T4,T3,游离T4,T3增高;
TSH降低。
(2)吸I131试验:
可见高峰前移。
(3)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测定:
TMAb、TG-Ab及TRAb均有助于鉴别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所致的甲亢。
(4)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
本病患儿的TSH无反应或减低。
5.甲状腺B超或CT有助于了解甲状腺大小,结节、肿瘤或囊肿等,有利于鉴别诊断。
1.其它原因造成的突眼:
眼部肿瘤,绿色瘤、黄色瘤,神经母细胞瘤等,甲状腺功能正常。
2.单纯性甲状腺肿:
多发生在青春期,无明显临床症状,甲状腺功能正常。
3.甲状腺囊肿、肿瘤:
局部可扪及肿块,核素扫描及超声波可协助诊断。
4.心肌炎或心脏病:
心动过速、心悸应注意甲状腺是否肿大、甲功是否异常,注意与心肌炎或心脏病鉴别。
目的:
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维持正常甲状腺功能,恢复机体正常代谢,消除临床症状,防止复发。
1.一般治疗:
减少活动,充分休息,避免情绪激动,低碘饮食。
2.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1)甲巯咪唑(他巴唑):
剂量0.5~1.Omg/(kg.d),分2-3次口服。
(2)丙硫氧嘧啶或甲硫氧嘧啶:
剂量为5~10mg/(kg.d),分2~3次口服。
(3)治疗包括足量治疗期和减药期,总疗程3~5年,对青春发育期和治疗经过不顺利者其疗程应适当延长,治疗过程中应定期随访、复查血清总T3、T4,FT3、FT4及TSH。
(4)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可减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心动过速、多汗等,剂量0.5~1mg/(kg.d),分3次口服。
(5)其它:
可服用维生素B类,突眼严重者可加用泼尼松,每日1mg/(kg·
d)
(6)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后最初2周应查血象、定期复查肝功能,必要时查肾功能。
3.手术治疗或放射性核素碘疗:
儿童期一般首选药物,儿童一般不主张放射性核素I131,对常规药物治疗无效者有如下指征可选择手术治疗:
药物过敏
甲状腺肿瘤
严重粒细胞减少
甲状腺明显肿大药物治疗不缩小或压迫症状。
4.甲亢危象的治疗:
(1)丙硫氧嘧啶:
每次剂量200~300mg,鼻饲,每6小时一次。
1小时后静脉输入碘化钠0.25~O.5g/d。
(2)地塞米松:
每次剂量l~2mg,每6小时一次。
(3)普萘洛尔:
每次0.1mg/kg,最大量5mg,静脉注射,每10分钟一次,共4次。
(4)利血平:
每次剂量0.07mg/kg,最大量1mg,必要时4~6小时重复。
(5)纠正脱水,补充电解质。
(6)抗生素用于控制感染。
(7)对症治疗:
如降温,给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