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吨年纯碱物流及机械加工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2万吨年纯碱物流及机械加工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万吨年纯碱物流及机械加工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万吨年纯碱物流及机械加工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2万吨/年纯碱物流及机械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项目名称
12万吨/年纯碱物流及机械加工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
****物流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通讯地址:
**滨海经济开发区,柳贤街以北、榆园路以东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262737
3、项目建设地点
山东**滨海经济开发区,柳贤街以北、榆园路以东。
4、报告编制单位
青岛市工程咨询院
工程咨询资格等级:
丙级
证书编号:
工咨甲1030120001
发证机关:
青岛市发展计划委员会
第二节编制依据及范围
一、编制依据
1、委托单位与青岛市咨询院签订的工程咨询委托书与合同书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3、国家发改委关于编制项目申请报告的有关规定
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年333号文)
6、《滨海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7、项目所在地有关基础资料
8、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二、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1、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情况。
本报告是供公司及上级部门决策使用,因此在编制过程中按照国家、行业和地区的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的要求,对该项目的建设条件、技术路线、经济效益、工程建设、生产管理以及环境的影响等各个方面,力求全面地、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多方面的分析对比,为上级领导机关决策提供依据。
2、采用先进的实用技术和生产工艺。
装卸工艺和生产技术的先进性。
技术的先进性不但体现在工艺流程、技术装备和控制水平上,而且同样体现在环境保护和工业卫生等各个方面。
在注意技术先进性的同时,还要充分注意技术的实用性。
即根据企业目前的经济能力、配套能力和管理水平等情况,选取适用的先进技术和工艺。
3、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的命脉。
因此,本报告编制过程中特别注意节省投资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定员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遵循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安全和工业卫生法规、控制对环境的污染,节约能源。
三、工作范围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3、建设条件与项目地址
4、工程建设方案
5、规划方案
6、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7、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8、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9、节能
10、投资估算、经济效益与财务评价
第三节建设单位基本概况
****物流有限公司坐落于山东**滨海经济开发区物流园内,是一家化工产品运输的专业企业。
****物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纯碱产品的运输及机械加工。
目前,滨海经济开发区内制碱规模较大,大型骨干企业山东海化集团纯碱年运出量达到200万吨。
公司南临荣乌高速公路,距济青高速公路30公里,南临新沙路,距**港仅15公里,距青岛港180公里,海陆交通非常便利。
公司拥有一支50人的高素质员工队伍,数年来凭借自己优质的服务,在化工物流行业赢得了良好的信誉。
公司始终奉行“一流人才、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服务”的管理理念,为把公司打造成业界精品而不懈努力。
第四节总结论
通过对产品的市场需求预测、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工艺技术路线的选择、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研究后,简要结论如下:
一、建设规模
该项目总规划建设用地30亩,新购置主要生产设备49台套。
二、产品方案
该项目主要是纯碱产品的运输及机械加工。
项目投产后,年可运输纯碱12万吨及各类机械600台(套)。
三、建设地址
该项目厂址位于**滨海经济开发区,柳贤街北、榆园路以东地块。
该地块地势平坦,市政设施配套齐全,交通便捷,是建设该项目的理想地段。
四、劳动定员
该项目劳动定员50人。
其中管理技术人员6人,装卸工人10人,货运司机24人,车间生产工人10人。
五、工艺流程
物流项目工艺流程图
机械加工项目工艺流程
六、项目实施进度
该项目建设期计划为8个月。
工程拟于2008年12月份开工,预计到2009年7月份竣工。
七、投资估算
该项目总投资估算为3730万元。
其中,建筑工程投资820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1624万元,基础配套工程36万元,其他费用194万元,预备费200万元,铺地流动资金856万元。
八、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3730万元,全部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
九、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值
备注
1
占地面积
亩
30
2
建筑面积(新建)
平方米
16502
仓库
平方米
1536
加工车间
平方米
576
办公楼
平方米
2400
综合楼
平方米
2400
停车场地
平方米
1680
维修车间
平方米
480
道路面积
平方米
48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1866
其他建筑
平方米
764
3
职工人数
人
50
4
项目总投资
万元
3730
5
年营业收入
万元
2654
正常年
6
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180
正常年
7
年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
110
正常年
年利润总额
万元
1674
正常年
8
所得税
万元
399
正常年
9
年税后利润
万元
1196
正常年
10
投资利润率
%
32.1
11
投资利税率
%
10.1
12
财务净现值
万元
3441
I=10%
13
投资回收期
年
3.78
含建设期1年
14
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
%
51
经营期第二年
15
投资强度
万元/亩
124.3
16
容积率
0.67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进入新世纪,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快,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大大加强,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物流发展对于本国经济发展、国民生活素质和军事实力增强的影响,都十分重视物流业的现代化,从而使物流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
一、物流产业发展历程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物流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产物。
传统上的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的经济部门、不同的企业以及企业组织内部不同的职能部门之中。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生产、大量消费使得经济中的物流规模日趋庞大和复杂,传统的、分散进行的物流活动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物流活动的低效率和高额成本,已经成为影响经济运行效率和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制约因素,并被视为“经济的黑暗大陆”。
从50年代到70年代,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资管理和产品分销,发达国家的企业开始注重和强化对物流活动的科学管理,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我国物流市场情况
1、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现状
我国物流产业刚刚逐步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走上市场化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发展。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扩大了企业的销售范围,改变了企业传统的销售方式以及消费者的购物方式,使得送货上门等物流服务成为必然。
促进了我国物流行业的兴起。
在商品仓储方面,我国各系统、各行业现有数目众多的各类仓库,其中多数是普通仓库,也有不少专业化的仓库,仓库总面积估计可以位于世界前列;在运输能力方面,我国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各种运输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年一直大力进行铁路、公路、桥梁、港口、机场场站的建设,我国运输基础设施的落后面貌已达到世界中上水平,有的如集装箱运输已位于世界前几位,商品配送经过我国政府多年的积极推动,现在已被广大企业和消费者所接受,物资和商业企业的配送中心和配送活动较普通地开展起来,配送商品的规模、种类、形式和相关的电子服务与以前相比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已成为商品流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货运代理等其它物流服务企业近几年在企业数量和服务水平方面也有了较大的增加和提高。
中国物流市场划分及特点见下表:
中国物流市场划分及特点
社会物流
专业物流
资源
社会零散货物
以客户的供应链为核心
服务内容
快运
供应链管理
企业形式
物流公司
物流企业
社会物流特点:
以物流企业自身体系组成的高效服务网络链为核心,进入客户供应链的程度浅,最易成为国际物流大鳄进入中国市场初期目标,以价格、网络、信息服务为重要手段。
专业物流特点:
物流企业围绕客户形成紧密供应链服务关系,因此,客户在选择供应商上往往十分谨慎,因此物流企业进入市场的难度很大,客户更换物流企业的置换成本也很高,结果客户忠诚度要远高于社会物流。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7年的统计,我国当年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6.9%,达718亿美元(按汇率8.27元/美元,合人民币5938亿人民币),按照国际上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上所占平均份额计算,市场份额应在200亿美元左右(1654亿人民币)。
1999年我国GDP为82054亿元,如按此比例,1999年我国全社会的物流成本约为13867亿元,第三方物流的市场份额在4618亿元左右。
我国物流市场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物流设施、管理手段、经营组织方式上基本还沿用了传统的管理模式,经营分散、管理落后、物流成本高、效率低、服务水平差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物流信息化水平低,计算机信息管理水平严重滞后,物流信息网络尚未建立,支撑现代经济发展的物流体系还没有形成。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的物流水平仍难以满足其需求。
首先,从发达国家来看,第三方物流的功能是设计、执行以及管理客户供应链中的物流需求,其特点是依据信息和物流专业知识,以最低的成本提供客户需要的物流管理和服务。
而现在,我国多数物流企业是在传统体制下物资流通企业基础上发展而来,企业服务内容多数仍是仓储、运输、搬运,很少有物流企业能够做到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硬件还是软件与电子商务要求提供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第三方物流服务还有较大的差距,信息收集、加工、处理、运用能力,物流的专门知识,物流的统筹策划和精细化组织与管理能力都明显不足。
其次,条块分割的物流管理和流通体制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专业化分工特点虽然日益明显,但是物流的组织和管理却不断向综合性发展,各种物流方式和物流载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但是,我国目前的物流行业管理仍沿用着计划经济时期的部门分割体制。
与物流相关的各部分分别由铁道、交通、民航、内贸等不同政府部门进行管理。
依据这种条快管理体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纵向隶属和管理格局,严重制约着在全社会范围内经济合理的对物流进行政体统筹和规划,妨碍着物流的社会化进程。
从根本上说,上述问题的存在是发展中的问题,随着我国市场化运行机制的日渐完善,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社会总产品的日益丰富,物流需求将会大大增强,相应的从事物流行业的企业也会越来越多,伴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的是管理水平、生产效率、技术含量的提高,进而拉动整个物流产业发展服务水平的将会大幅提高。
在我国以合资名义经营物流业务的国际知名公司基本上在本土都完成初期的原始积累,完成了从传统的储运企业向整合社会资源,充分调动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