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复习概要.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7634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复习概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复习概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复习概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复习概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复习概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复习概要.do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复习概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复习概要.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复习概要.do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复习概要

考题类型:

名词解释5个20分,简答题4个24分,论述题2个26分,资料分析题2个30分

1、需求:

指一定时期对应于某一商品的不同价格,人们愿意购买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它与支付能力、收入约束、偏好、政策、市场选择相关,是给定的需要。

2、选择成本:

又叫机会成本,是指做出一项选择时从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的资源用途获得的收益。

3、生产可能性边界:

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和当时的技术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的最大数量的总和。

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了三个概念:

资源的有限性,选择的必要和选择成本或机会成本

4、市场配置方式的局限:

第一,市场配置难以解决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难以自行纠正宏观经济发展趋势;

第二,对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调节显得难以尽如人意,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市场调节过程较长;

第三,市场配置不能解决经济的外部效应问题、垄断问题、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

不能对有益外部性进行刺激、鼓励,也不能对有害外部性进行自行抑制和调节。

市场不是万能的,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政府采取必要的需求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和供给政策(税收政策和补贴政策)、消费政策、收入政策予以矫正。

5、价格的四大功能和作用:

第一,传递信息的功能。

商品的短缺或过剩,会引起价格的变化,从而引起需求和供给的变化,一切影响供求变动的因素(消费者收入水平,偏好,消费预期,技术水平,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生产要素成本)的变化,都会在价格波动上得到反映。

第二,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

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就是对各种有限资源按照社会生产的内在联系,进行各种用途的分配,并取得最佳社会经济效益。

资源在价格变动的引导下在部门间的流进流出使得社会资源得到调节,最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三,提供生产动力和促使企业竞争的功能。

供给价格弹性表明价格能提供生产动力激励并促使企业间展开竞争,这是价格的激励作用导致竞争更加激烈,最终达到要素或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四,影响或决定收入分配和收入水平的功能。

收入取决于拥有的生产资源及其市场价格,价格的变动引起人们相对收入水平的变化,从而起着重新分配利益的作用,收入的分配受物价总水平的影响。

6、市场经济:

指以市场为基础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一种方式。

市场供求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采用什么方法以及如何分配。

(市场:

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或接触点)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商品经济的两个基本条件:

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7、凯恩斯三大心理法则: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例越来越小,所增加的收入一部分用于储蓄,结果可能导致社会消费支出的不足。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资本家新增加一单位资本投资时,预期可以得到的利润率越来越低,供给价格(重置资本)的增加使得预期的收益在下降,最终导致资本投资不足。

(3)流动偏好(灵活偏好)规律:

资本家的投资积极性,不仅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还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的差额。

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造成总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失业。

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需求管理),采用财政政策【提高福利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水平、增加政府购买、由政府举办公共工程、减少政府税收等】和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再贴现率、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来刺激总需求。

8、市场失灵:

当市场或市场机制不能解决诸如涉及生态平衡、环境污染、社会和人类长远利益等方面的问题时,我们成为市场失灵。

其典型的例子是,个人或企业的行为直接影响了他人或社会而又不为此付出代价或得到补偿,这种情况被成为经济活动的外部性。

9、现代市场经济及其一般特征

(1)政府开始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参与市场,借助宏观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间接干预经济。

(2)财产权更加社会化,现代公司制度凭借高度发达的信用制度渗透到经济的每个角落。

(3)完备的经济法规和社会保障体系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

(4)健全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成为资源流动和配置的载体。

具体分析:

1、“看得见的手”的调节,政府宏观调控的直接目标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民经济协调运行,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途径:

(1)建立国有企业,其作用是能够较好的保证居民对一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满足,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生活秩序,也能消除“自然垄断”,平衡市场力量,促进自由竞争,杜绝个人或个别集团垄断部分稀缺资源以牟取高额垄断利润。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指通过政府支出、税收和公债的变化或增减来影响国民经济,其措施包括:

改变政府购买水平,改变政府转移性支付水平,改变税率,发行国内公债。

货币政策的运用也是“逆经济方向调节”,由中央银行实施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来控制社会总需求。

根据市场状况及各种调节措施的特点,“相机选择”使得两种措施松紧相互搭配。

(3)行业管制。

理由:

规模经济,及产量越大,平均成本越低;范围经济,同时生产多种不同产品所生产的节约;防止过度竞争;全面服务;保护消费者及雇员的利益。

行业管制分为价格管制和进入市场的管制。

(非管制化是在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作用的行业完全或部分取消对价格和进入市场的管制,使企业在制定价格和选择产品上具有更多的自主权。

2、现代公司组织形式,现代公司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由两人以上集资并根据公司法组织、登记而成立的法人组织。

组织形态包括:

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无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和股份两合公司。

3、通过政府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1)通过完备的法律体系维护市场秩序。

目标:

明确清晰并且有法律保障的产权约束;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自由正当的市场竞争;为宏观调控提供法律依据。

(2)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市场秩序。

①保障市场竞争秩序和市场运行:

企业行为的市场化、社会化;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个人安全感;缓和各社会利益群体间的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

②保障基金主要来源:

雇主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居民和职工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险税;政府的财政拨款和补贴;其他经常性收入。

③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补贴;医疗服务和免费教育培训。

4、健全和完善的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

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是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相互依赖和作用的有机体系。

其三大支柱是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10、计划经济:

社会资源的配置由计划或计划机制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11、实行计划经济的条件:

社会化大生产、全社会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商品经济消亡。

此外还有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为人们提供高科技统计手段,从而准确的了解社会需求。

12、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理论在我国的变化与发展:

第一阶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近30年。

没有超出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姓“社”,市场经济姓“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反映社会根本经济制度的对立的范畴。

第二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到党的十二大召开之前。

认为社会主义整个经济可以划分为两个板块,其中一大块是计划经济,是基本的、主要的,还有一小块是市场调节的经济,是从属的、次要的。

这是“板块式”结构,即“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

第三阶段:

从党的十二大召开到党的十三大召开之前。

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把商品经济当做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

第四阶段:

党的十三大召开到1992年春邓小平重要的南方谈话发表之前。

社会之一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建立新的经济运行体制,即“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从所有制基础的不同上来区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将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

第五阶段:

以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为标志。

经济运行的市场取向,面向市场、依靠市场,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由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

进一步突出市场调节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与作用,实行由市场对社会生产要素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13、边际产量MP:

指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条件下,追加一单位某一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其中,边际是指新增加或减少的部分,一般而言,边际产量会逐渐减少。

14、边际效用MU:

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消费一单位某种商品和劳务带来的满足或效用。

其中,效用是指消费者的收益,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或劳务中得到的主观上的享用或有用性(满足程度)。

幸福=效用/欲望

1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他的特征是:

(1)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欲望强弱成正比,与消费商品的数量成反比;

(2)边际效用在特定的连续的时间段里起作用,不同的时间里具有再生性、反复性;

(3)边际效用具有主观性。

16、消费者剩余(效用剩余):

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高于商品实际市场价格的差额。

在存在分工和交换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可能享受消费者剩余,原因在于:

市场竞争总会形成相对稳定的价格。

17、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作为衡量一国居民生活水平高低和消费结构状况的指标之一,它的高低与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成反比。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额/总消费支出额*100%

18、恩格尔定律:

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其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越大,反之则越小;一个国家越贫穷,每个国民的食物支出在平均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在家庭收入和消费支出都增长的条件下,食物支出的绝对额虽然也增长,但食物支出在家庭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却是下降的。

19、消费心理规律:

(1)消费的习惯性

(2)消费的不可逆性【只能提高不能下降】(3)模仿性和攀比性(4)可替代性(5)消费需求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多种动机和需求存在相互矛盾】(6)非理性消费心理【追求名牌,非整数定价,有奖销售等】

20、生产要素市场的构成:

(一)金融市场,是社会经济主体间相互融通资金的场所和相互关系的总和

参与者包括:

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大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和事业单位、居民

(1)资金市场:

属于间接融资机构,市场中的借贷是一种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的融

资活动。

短期借贷市场和中长期借贷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

市场、外汇市场

(2)证券市场:

属于直接融资市场,市场中的证券买卖是不通过金融中介进行的融资

活动。

发行市场(一级市场)和交易市场(二级市场),债券交易市场

和股票交易市场

(二)劳动力市场:

是指劳动力就业、流动的场所、渠道和枢纽,它是劳动力的供求、职业

中介机构、劳动力组织和管理机构、劳动力培训以及失业救济机构的总和。

不同层次和类别:

专门性劳动力市场、一般劳动力市场、地区性劳动力市场

(三)资本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

直接为企业生产服务的市场,包括专业生产资料市场、

经营性房地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

(四)房地产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土地的征用和使用以及土地的经营权和使用权的转

移的总和。

土地市场的交易形式:

土地所有权变更、土地经营租赁、土地使用权转让。

土地的三级市场:

一级指国家的土地市场,二级指土地开发市场,三级指用地单位土

地使用权的横向有偿转让市场。

21、需求定理、供给定理和供求定理P145

(1)需求是指人们在一定时期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