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福兴11#12#楼大体积砼施工方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73431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福兴11#12#楼大体积砼施工方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福兴11#12#楼大体积砼施工方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福兴11#12#楼大体积砼施工方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福兴11#12#楼大体积砼施工方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福兴11#12#楼大体积砼施工方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福兴11#12#楼大体积砼施工方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

《新福兴11#12#楼大体积砼施工方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福兴11#12#楼大体积砼施工方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福兴11#12#楼大体积砼施工方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

二、工程建设概况

1)工程名称:

范南村城中村改造项目11#、12#楼

2)建设地点:

纬二十八街北侧,原范南村旧址;

3)建设单位:

陕西新福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4)设计单位:

5)地质勘察:

6)监理单位:

7)施工单位:

福建省九建建筑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

三、工程设计概况

1)本项目2层地下室,主楼地下室为战时二等人防掩蔽所,平时为丙类库房或车库,主楼外部两层地下室均为机械停车库。

地上1-33层为住宅;

主楼总高度96.150,11#楼建筑面积:

27334.76m2,12#楼28575.43m2。

±

0.000绝对高程为396.000m。

2)结构类型:

主楼为剪力墙结构,裙房为框架结构;

3)地基处理和基础形式:

主楼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础,裙房采用桩承台基础;

4)抗震墙底部加强区范围:

标高-2.00m~11.5m。

5)抗震设防烈度:

八度。

6)防水等级:

屋面I级、地下室二级。

7)建筑耐火等级:

一级

8)主楼基础底板为筏板基础,板厚1350mm,承台厚度1200mm,个别为1000厚;

裙房、车库封水板厚250MM;

混凝土强度:

封水板C35P8,筏板、基础梁、承台为C40P8。

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具有水化热高、收缩量大、容易开裂等特点,故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作为一个施工重点和难点认真对待。

本工程该部位拟使用的砼采用60d强度作为配合比设计依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重点主要是将温度应力产生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防止和降低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由于本工程底板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属特殊控制项目,系质量控制重要内容。

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特制定本方案,以便在施工中遵照执行。

四、工程施工特点

1、本工程工期短、时间紧(总工期考虑),底板砼量大,必须全盘考虑、精心安排、采取周密的技术措施保证质量。

2、底板施工时进出车辆多,不利于交通和输送泵的布置。

因此,要求在筏板混凝土浇筑时需安排专人负责组织、协调场内车辆的通行与停放。

3、本工程底板混凝土的浇筑前,须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在混凝土浇筑的特定时间允许夜间施工,使浇筑工作连续进行保证大体积底板的浇筑质量。

五、技术准备

基础底板的施工,除必须满足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外,采取必要的预控措施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温度变化和收缩产生裂缝是施工技术准备的关键。

1对原材料的要求

1.1水泥:

1)采用“盾石”牌扶风冀东P.O42.5

2)采用低水化热水泥,水泥的7d水化热指标不高于275KJ/Kg。

3)水泥的碱含量须满足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的总碱量不大于2.25kg。

1.2粉煤灰:

粉煤灰的级别不低于Ⅱ级,不得使用高钙粉煤灰。

1.3粗骨料:

宜采用5~31.5mm级配均匀的机碎石,含泥量不得大于1%,孔隙控制在39%以内。

1.4细骨料:

为减小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宜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2.5~3.0,不使用人工砂。

砂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

1.5外加剂:

1.5.1外加剂应采用低碱、低水化热的外加剂。

1.5.2不得具有早强性能。

1.5.3使用高效减水剂(可使水化热释放速度减慢,有利于热量消散,能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降低,这对于避免产生温度裂缝是有利的)。

2、对商品混凝土的要求(除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2.1水灰比控制在0.45以下。

2.2砂率控制在40%以内。

2.3为保证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兼顾施工要求,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60mm之内,误差上限下限+20mm。

2.4缓凝时间宜为8~10h。

2.5混凝土到工地的温度:

混凝土到工地的温度不得超过22℃。

3、主要技术措施

3.1在满足泵送要求的条件下,降低砂率,防止混凝土因收缩产生裂缝。

3.2采用三掺法,即在混凝土中同时掺加高炉磨细矿渣粉(S95)和粉煤灰,以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3.3由于底板计划浇筑时间在秋季,温度较高,为尽可能减少浇筑时的能量损失,浇筑时采取斜面分层、一次到顶的方式,使混凝土的暴露面积最小。

3.4混凝土入槽前,对槽内四壁及槽底洒水降温。

3.5混凝土初凝前,表面用平板振捣器做两次振捣,改善混凝土的密实性。

两次振捣后,用刮杆刮平,再用木抹子做两遍压实抹平,最后表面扫毛。

3.6加强养护,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松弛性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应力。

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及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差可控制在25℃以内。

3.7两次抹面压实后立即盖一层塑料膜,同时随浇筑进度用草袋或棉毯进行覆盖养护。

3.8保湿养护至少14d。

养护至第15d时,根据测温情况和当时天气情况决定是否撤销养护。

3.9做好浇筑后的测温工作,设专职测温员,及时将测温数据录入预先编制好的温度曲线的描绘程序和温度应力的计算程序,实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和应力的变化情况,推断下一时段的温度和应力变化趋势,根据计算结果决定是否调整保温层的厚度。

4混凝土的配合比

根据本章第1、2、3条确定的原则,参考搅拌站统计资料和试配数据,确定混凝土单方主要材料用量(kg)见下表:

表3混凝土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主要材料用量)

1、主楼配合比设计:

标号:

C40P8配比

水泥

粉煤灰

矿粉

石子

外加剂

泾阳扶风P.O42.5

Ⅱ级

S95

中砂

5-25mm

碎石

饮用水

TSH-I

295

100

50

742

1069

156

13.5

2、裙楼配合比设计:

C35P8配比

275

95

40

776

1072

153

12.3

5测温方案

a.温控方案选择:

当前气温在21-35°

C,应优先采用保温保湿法施工;

b.玻璃温度计测温:

每个测温点位由不少于三根间距各为600mm呈三角形布置,分别埋于距板底200mm,板中间距550mm及距混凝土表面50mm处的测温管构成。

测温点位间距不大于15m,测温管可使用水管或铁皮卷焊管,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管口高于保温层50~100mm。

1)施工时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覆盖塑料膜和浇水养护,当混凝土实测内部温差或内外温差超过20°

C再覆盖保温层(保温层采用黑心棉)。

当气温低于混凝土成型温度时,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覆盖塑料膜和保温层。

2)混凝土养护期间需进行其他作业时,应掀开保温层尽快完成随即恢复保温层。

3)混凝土硬化期的实测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混凝土内部温差(中心与表面下100或50mm处)不大于20°

C;

②混凝土表面温度(表面以下100或50mm)与混凝土表面外50mm处的温度差不大于25℃;

③混凝土降温速度不大于1.5°

C/d;

④撤除保温层时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大于20°

C。

当实测温度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则应及时调整保温层或采取其他措施使其满足温度及温差的规定。

5)混凝土的养护期限:

除满足上条规定外,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自混凝土浇筑开始计算,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少于14d,使用其他水泥不少于21d。

6)养护期内混凝土表面应始终保持温热潮湿状态(塑料膜内应有凝结水),对掺有膨胀剂的混凝土尤应蓄水养护。

(6)测温

为了有效的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使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采取温控措施。

本工程测温管采用直径Ф20镀锌铁管制成,长度按测温埋设详图加工。

测温管下端封口,上端露5cm,管内装入机油,塞紧管口密封,混凝土浇筑6~10h后开始测温,采用100℃玻璃温度计进行测温。

1)测温安排

混凝土温度上升阶段:

1次/2h

混凝土温度下降阶段:

1次/4h

待混凝土内温度与大气温度温差降至25℃以下时,停止测温。

测温必须派专人负责,测定的温度必须正确、真实、记录详细,每次测完后绘制温度-时间曲线,并把数据及时反馈给技术负责人。

测温时同时测量混凝土体内、体表、大气和混凝土的入模(浇筑)温度,砼的浇筑温度是指砼浇筑振捣后,在砼50-100mm深处的温度。

当砼体内外温差大于250时应立即加强砼保温措施,对砼体用保温材料进行覆盖。

2)指标控制

A、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

B、控制混凝土出罐和入模温度不小于10℃

3)测温孔布置

测温孔布置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沿浇筑结构的高度,应布置在底部、中部及表面,垂直测点的间距一般为500~800MM。

测点的平面布置应在边缘及中间,其测点间距一般为15M左右。

以此进行砼内部不同深度和表面温度的测量。

4)混凝土测温

测温时,应将温度计与外界气温相隔离,用保温材料将测温管上口塞住。

测温计停留在测温孔内要达3~5min,方可读数。

读数时必须及时准确,测温计与视线相平;

同时认真做好养护测温记录。

六、施工部署

1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目标

1.1质量目标

达到《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标准》中的合格标准

1.2进度目标

1.3安全目标

杜绝安全事故

1.4文明施工目标

创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2混凝土浇筑施工安排

本分项工程施工安排指导思想是在《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下,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按混凝土工程“拌(合)-运(输)-浇(筑)”3大过程即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作业,以期完成质量目标和工期目标。

2.1施工段及施工顺序

底板采用分块施工,以后浇带为界分段施工,确保每个施工段在36小时内完成。

2.2浇筑前的准备

为保证交通顺畅,应配备专门的人员进行指挥,统一协调部署。

为保证浇筑的顺畅,事先需充分做好一切准备。

2.3接管:

泵管必须牢固架设,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加胶圈,以保证其严密性。

泵出口处要设一定长度的水平管,浇筑前先用混凝土减石砂浆湿润泵管。

垂直方向采用钢管搭设脚手架固定泵管,其脚手架搭设成斜坡形式,坡度1∶4。

2.4马凳:

因筏板钢筋多为¢22刚度较大,采用废轮胎做马凳直接垫在筏板钢筋上以减小振动荷载。

2.5浇筑前项目部排定各班组作业的各岗位人员名单。

按照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使所有参加人员都知晓自己的岗位职责。

2.6对模板内的杂物用高压空气吹干净,钢筋上如有油污,则用棉纱蘸稀料擦洗。

2.7混凝土浇筑实行“浇筑令”制度,浇筑前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预留洞口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且经过业主、监理的隐蔽验收签字认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2.8在墙、柱钢筋上必须抄出+500mm标高控制线,并用红油漆画上红色三角做标记,现场备有水准仪,对集水坑、电梯井筒等标高重点控制,以便随时抄平,控制标高的正确性。

3各施工段混凝土浇筑的顺序以及混凝土泵管的布置;

4底板混凝土浇筑各项工作的人员安排

4.1管理人员安排:

详见下表

项目经理部对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各项工作作出总部署,配备两套人员,管理、监督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过程、施工顺序、底板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表5底板混凝土施工人员安排表

序号

管理职责

值班时间(白班)

值班时间(夜班)

1

施工总指挥

项目经理

2

现场协调

生产副经理

3

技术、质量负责

项目总工

4

质检员

1人

5

安全负责

6

施工员

2人

7

试验员

试验员1人

8

测温记录

温控员1人

9

标高、轴线测量

内业技术员1人

10

现场临电

电工1人

4.2施工人员的安排:

施工人员采取两班倒,24h不停作业。

每班交接班工作提前半小时完成,人不到岗不准换班,并明确接班注意事项,以免交接班过程带来质量隐患。

表6各施工段每班施工人员组成表

工作内容

施工人员

装卸泵管

3

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出仓

1

混凝土收面

现场电工

机械修理工

5技术交底

混凝土工长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向作业班组进行混凝土操作规程和安全施工的技术交底,做好人员安排。

6技术交底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条件

6.1前期工序通过隐蔽检查、预检验收

基础底板、集水坑钢筋及内外墙体、独立柱等的插筋安装完毕,外墙上口内模及后浇带模板按装、固定完毕,以上各分项经过隐蔽验收、预检报验,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质监单位等会同验收通过。

6.2浇筑高程控制

在内外墙体、柱钢筋上适当部位标出50水平线,以此控制底板混凝土浇筑高程。

并¢20塑料管50cm长的标尺,随时检测底板混凝土面的标高。

外墙墙体混凝土一次浇至水平止水缝处。

6.3混凝土开盘鉴定与浇筑申请

商品混凝土站及时提供混凝土开盘鉴定书、配合比、浇筑申请单等有关资料(水泥出厂检验报告、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报告、砂石检验报告、水泥复检报告、水泥安定性报告粉煤灰试验报告、同外加剂试验报告、出厂水泥检验报告)

5混凝土试验

5.1准备坍落度筒,以便现场取样测定商品混凝土坍落度。

5.2准备混凝土试模,含标准抗压强度模具(正方体)和抗渗强度模具(圆柱体),以便现场取样,制备混凝土试块,经标准养护、同条件养护后用以测定混凝土实际强度等级、抗渗等级。

混凝土试块制备数量均须含有监理单位有见证取样30%。

5.3混凝土试块的留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

——抗压强度等级试块,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组(一组3块)。

同条件养护试块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抗渗混凝土试块,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3应留置一组抗渗试块(一组为6块),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2组。

6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流程

验筋、验模→清理模板→铺浆、浇筑→摊平振捣→做外墙水平止水缝→压实抹光→养护

七、混凝土浇筑

1进场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1.1混凝土质量控制:

搅拌站派人进驻施工现场,对浇筑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控。

混凝土到现场后由项目试验员与搅拌站共同对混凝土的出罐温度、坍落度进行测试。

测温必须每车都要测量,坍落度按每五车测一次,并且认真做好记录。

1.2施工现场严禁往混凝土内加水和减水。

现场人员应收好混凝土小票,并做好记录(进场时间,浇筑部位)。

2浇筑方法

在各个浇筑段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分层振捣、一个斜面、一次到顶”的推移浇筑法(见下图)。

分层浇筑易于振捣,且混凝土的暴露面小,冷量损失小,有利于降低基础底板混凝土的最高温升。

每个浇筑段浇筑混凝土时,各浇筑带齐头并进,互相搭接,确保各浇筑带之间上下混凝土的结合,利用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的斜面,分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

保证上下混凝土浇筑停歇时间不超过初凝时间,交界面分界处不漏振,这种自然流淌形成的斜面的浇筑方法,能较好的适用泵送工艺,避免混凝土输送管经常拆除、冲洗、接长,从而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保证上下混凝土浇筑不超过初凝时间。

混凝土分层浇筑示意图

每层浇筑厚度要控制在500mm,混凝土自然流淌成斜面的坡度1∶6左右。

每条作业带配备5台直径80mm的插入式振捣器,2台在出料口,其余布置在坡中和坡角。

出料后先振捣出料点混凝土,促成流坡,在呈阵列自下而上全面振捣。

振捣时严格控制振捣棒的移动距离,特别要注意混凝土的入仓振捣,防止离析和漏振。

3泌水处理

对浇筑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泌水,采用以下措施:

——后浇带两侧的模板采用快易收口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形成的泌水,通过网眼自然流进后浇带。

后浇带垫层按3‰的坡度施工,在后浇带两端设集水井,垫层坡向最近的集水井内,集水井内的水通过潜水泵排水;

——在筏板四周外模沿口留设泄水口,以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形成的泌水,通过泄水口自然排出;

——在浇筑最后的阶段,改变浇筑方向,与早些浇筑时的坡面形成积水坑,用潜水泵加软管抽出,潜水泵外罩钢筋笼和钢丝网阻止水泥浆流失;

——开始时泵管内的水及稀砂浆泵入吊斗内吊至坑上处理,其余减石砂浆由端部软管均匀分布在浇筑工作面上,防止过厚的砂浆堆积;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混凝土连续浇筑,须掌握3d的天气预报,如有大雨,不得安排混凝土浇筑。

为预防天气突然变化,现场应备有足够的覆盖用塑料布,并在基坑四周,设置盲沟和集水井排除雨水。

4混凝土的振捣

下料入仓后,用插入式振捣棒将混凝土摊平并振捣到位,振捣棒必须伸入下层钢筋网下进行振捣。

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振捣是一个重要环节,一定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上层混凝土振实后而下层混凝土内气泡无法排出,慢拔是为了能使混凝土能填满棒所造成的空洞。

在振捣过程中,振捣棒略上下抽动,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插点要均匀,插点之间距控制在50cm,离开模板距离为20cm。

采用单一的行列形式,不要与交错式混用,以免漏振,振捣点时间要掌握好,不要过长,也不要过短,一般控制在20~30s之间,直至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出现气泡,混凝土不再下沉为止。

在振捣时振捣器不得碰撞钢筋、模板和预埋件。

在浇筑过程中正确控制间歇时间,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完毕,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下插5cm,使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更好的结合。

为保证插入精度,在距振捣棒端部65cm处捆绑红色皮筋作为深度标记。

5混凝土表面处理

混凝土浇筑完振捣密实后,表面用铝合金刮杆将混凝土表面的脚印、振捣接搓不平处整体刮平,且使混凝土表面的虚铺高度略高于其实际高度。

待混凝土初凝前,再用平板振捣器振一遍,进行此遍振捣时,应保证振捣后的混凝土面标高比实际标高稍高。

在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时,其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部分边缘。

前后位置搭接3~5cm,在每一个位置连续振动时间一般保持25~40s,以混凝土表面均匀出现泛浆为准。

平板振捣器振捣完,混凝土初凝时(以可踩出脚印但不会下陷为准),用铝合金刮杆将表面刮平。

并用木、铁抹子进行抹压,当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再进行一次抹压,使混凝土面层再次充分达到密实,与底部结合一致,以消除混凝土由初凝到终凝过程中由于收水硬化而产生表面裂缝的最大可能性。

整个抹压应控制再混凝土终凝前完成。

6.8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加盖覆盖养护。

养护覆盖采用一层薄膜加一层保温被的方式。

现场另备一层塑料薄膜,一层黑心棉以做保温保湿备用材料。

要求薄膜的搭接不得小于150mm,保温被的搭接不小于100mm。

墙柱插筋之间狭小空间必须特别注意保温措施,可用条形薄膜加以覆盖后,再加盖保温被,确保墙柱插筋薄弱环节处的保温工作。

基础底板保温养护期间,应加强现场安全防火管理,施工区严禁烟火,确保保温措施自始至终起到养护作用,严禁随意掀开保温被。

在保温养护期间,因后续工作(如放线等)需要,必须揭开保温层时,只宜局部进行,并且在工作完成后,及时覆盖。

当混凝土内外温差和降温速度超过温控指标时,应及时加盖备用塑料薄膜和黑心棉。

混凝土的养护要求专人负责,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八、后浇带及施工缝的处理

1后浇带浇筑时间及混凝土等级

2后浇带的处理

2.1后浇带的模板

本工程后浇带厚度为350mm,底板配筋比较密,不利于普通模板支模。

因此,在后浇带内部两侧面采用永久性模板“快易收口网”。

快易收口网有以下几个特点:

力学性能好,受侧压力小;

自重轻,运输和安装方便;

优化工艺,增加抗剪界面;

便于穿筋和连续绑扎钢筋;

适应分段浇筑混凝土,套接及裁减操作简便。

在浇筑混凝土后快易收口网一直嵌在混凝土内,模板表面呈波纹状。

使混凝土浆通过模板的每个孔隙渗出,形成一个波纹状的表面。

便于两次浇筑混凝土产生最佳粘结效果。

2.2后浇带的防水处理

施工后浇带止水做法为:

两侧面贴BW-96型止水条,见下图:

底板后浇带止水做法大样

2.3后浇带的清理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有大量的水和水泥通过快易收口网流入后浇带内,而底板钢筋的贯穿给后浇带的后期清理带来困难,处理方法:

——后浇带内混凝土垫层按3‰找坡;

——后浇带两端设集水井,集水井内防水必须随着底板垫层防水一起施工;

——赶浆:

在浇筑底板混凝土时,用高压水枪在后浇带内往集水井方向冲。

3施工缝的处理

3.1主楼部分底板与设备房部分底板交界处施工缝

在两个部分混凝土交界处采用双层密目钢丝网做为临时分隔。

3.2外墙水平施工缝

3.2.1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规定,本工程外墙水平施工缝留设在基础底板上皮以上500mm处。

3.2.2外墙水平缝和垂直施工缝止水做法:

按设计要求,两侧面均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或钢板止水带。

3.2.3外墙后浇带防水做法详见图9

外墙后浇带防水做法大样

九、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及测温

由于基础底板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是底板施工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需要在各个方面采取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很复杂的而且往往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为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结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抗放结合”理论,应着重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延缓降温速度、减少混凝土的收缩等方面一系列技术措施。

1从设计方面采取技术措施

1.1在筏板中部设加强带,加强带外加10%-12%的膨胀混凝土,加强带内加强带外加12%-14%的膨胀混凝土。

本工程通过设置加强带来控制由于混凝土温差和收缩引起的裂缝发展。

1.2由于钢筋的弹性模量是混凝土弹性模量的7~15倍,所以,当混凝土内应力达到抗拉强度而开始裂缝时(特别是断面变化处),此时钢筋的应力很小,不能起到利用钢筋来防止混凝土裂缝出现的目的。

因此,设计时,在底板断面变化处加设分布钢筋,对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效果较好。

2从原材料方面采取技术措施

2.1水泥

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且厂家必须提供水泥出厂合格证。

2.2外加剂

在预拌混凝土中掺入抗渗剂,实现混凝土结构的自防水,控制温差裂缝。

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