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732140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三、美文品析

眼界与读书赵畅

①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②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

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总理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

既立志于“中华之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

冯友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

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

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做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

③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

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

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

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还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

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⑤读书不打开眼界,不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不从书籍中思考点什么、采取点什么、解决点什么,那么我们读书做什么?

⑥我以为,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选自2011年3月2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0.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第④段提出了什么见解?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训练

14.【写法借鉴】本文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运用典型事例证明自己的论点,如文中在论证“学问离不开智慧”这一观点时,举了孟德尔、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例子进行论证,很有说服力。

【片段仿写】请你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写一段文字,证明“创造来自于灵感的捕捉”这一观点。

11学问和智慧答案解析

周总理、冯友兰读书的例子。

答案:

举例论证。

列举了周总理、冯友兰读书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的观点。

12.【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论证结构层次的能力。

第④段开头即表明了观点,然后联系第③段论证的内容来回答。

2.答案:

珠-铢僵-疆谷-古返-反

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

文章第③段说“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

3.【解析】选d。

“劳而无功”的意思是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

不符语境,应改为“不劳而获”。

效果”,而第③段只论证了“方式方法”,第④段则论证了“兴趣效果”,使得论证更加全面而严密。

4.答案:

(1)比喻论证

(2)举例论证

13.【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能力。

只要围绕“我们读书的目的是提升文化素质,增强品德修养”

5.

(1)答案(示例):

没有怀疑,就不可能有获取知识的动力,只有不断地怀疑,不断地积聚知识,才能不

这一中心分析即可。

断地增长学问;

而能否灵活地运用学问,才是智慧能否提升的关键所在。

答案(示例):

读书是一件高雅而神圣的事,要从中获得自己的时代使命,并为之努力奋斗。

尤其是我们初

(2)答案(示例):

读书放飞梦想怀疑成就未来

中生读书,也应该超越升学的功利性,明确读书是为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增强自己的品德修养,获得更

6.【解析】此题考查概括论点的能力。

选段开头揭示了作者的观点。

多的知识。

智慧离不开学问。

14.答案(示例):

化学家诺贝尔就是受到笔记本中“硝化甘油掉在沙地上随即凝结起来”这句话的启发,成

7.【解析】此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理解能力。

熟悉常用的论证方法,从喻体的角度来分析智慧与学问之间的

功地解决了硝化甘油的运输问题。

因此当我们的头脑中有新的思想、新的灵感闪现的时候,及时地把它记下

关系。

来,就能逐渐培养自己的创造才能。

将无学问的智慧比喻成“肥皂泡”,尽管外表五光十色,但瞬起瞬灭;

将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比

喻成“探照灯”,有很强的穿透力。

这些比喻论证,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贴切,因为它揭示了智慧与学问之间本质的联系。

8.【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能力。

理解这句话应重点从智慧对于学问的重要性来分析回答。

作者在指出学问和智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同时,强调了智慧更加重要,强调智慧对于学问的把握、辨析和实践,只有这样,两者才能在相互依赖的基础上,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9.【解析】此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主要从“忽视知识的积累”的角度来回答。

因为智慧是建立在学问的基础之上的。

没有学问作基础,所谓的“智慧”只能是“小聪明”。

生活中的“聪明之人”往往忽视知识的积累,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耍“小聪明”,“小聪明”可以行一时,却“瞬起瞬灭”,不能成大事。

10.【解析】此题考查概括论点的能力。

论点一般位于文章的开头或结尾。

本文的主要观点从最后一段中选取关键语句回答即可。

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11.【解析】此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理解能力。

这一段为了论证“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时,举出了

【篇二:

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答案】

ass=txt>

参考答案

(一)

1海底“黑烟囱”2.逻辑顺序

3记叙、描写、说明

4比喻

5列数字、举例子、摹状貌、作比较等

(二)

1.老太太

2.明线是杉田卖菜,暗线是老太太生活日益穷困

3.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为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发展作好铺垫

4.“她清瘦?

女人”,老太太年老体衰,变得贫穷、孤独,过着无依无靠的生活5.好,因为“纽扣”既是文章情节发展的线索,又是小说人物命运的写照.以“纽扣”为题简要、含蓄。

(三)

1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

2.事实论据

3.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4.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论证生动形象

5.指出学问与智慧的区别,具体分析学问与智慧的关系,总结论点。

(四)

1.指心灵与他人隔膜而变得冷漠、世故。

(答案不惟一,意思相近即可)

2.①——⑨⑩;

第一层:

叙述家人教育孩子的两件事,第二层:

发表自己的感慨

3.记叙、议论;

对比中外教育观念的差别,为后文作铺垫4.在竞争中既要争做强者、力争胜利,又要对失败者、弱小者充满同情,可以举学习、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分析5.“父亲”:

轻视体力劳动者,看不起下层人民;

“妻子”:

认为天真、善良是要吃亏的;

“我”:

愿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

(意思对即可)

6.答案不惟一,言之成理即可。

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二:

基本分析能力训练参考答案

2.主体部分为第②段;

分两层:

①②③④⑤

3.③、④

4.介绍三峡工程的重大意义;

是消息的结语部分。

1.冰雹的形成,冰雹的分类,冰雹的预报

2.分两层;

第①段为一层。

总说降水的两种形态;

第②③④为一层,具体解说冰雹的形成、分类以及如何预报。

3.不能颠倒,这三段依次说明冰雹的形成、分类以及预报,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顺序合理。

4.表格略

5.只要所写句子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可例如:

冰雹的危害很大,预报冰雹就很重要

1.①②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兄弟俩偷羊受到村民的惩罚;

③④⑤段是故事的发展,写其中一个兄弟尽心弥补自己所犯的错误。

⑥⑦⑧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写老人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徒

2.高潮在文章的最后,老人弥补了自己所犯的错误,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徒

3.所有的村民经过老人的身旁,都会停下脚步与老人说上几句话,表达他们的敬意;

小孩子也会停止玩耍,给老人一个温暖的拥抱

4.这一生,他似乎是为了他人而活

5.老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6.人难免会犯错误,关键在于要用自己的行动来改正错误,弥补过失。

1.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从不同角度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且每一层都用“我现在就付诸行动”开头,构成排比

3.一切的一切毫无意义——除非我们付诸行动

4.文段以议论为主,其中不乏哲理深刻的句子,可以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来回答

5.这是一个自由表述题,可从语言优美、哲理深刻、结构清晰等角度选一个进行赏析。

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三:

整体把握能力训练答案

1.失去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

2.总分总

3.道理论证

4.有所失必有所得,品尝失去的痛苦,更能懂得拥有的珍贵

5.例:

曹雪芹失去了功名,却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学遗产

1.在“依然那么远?

”后划开,理由:

①时间顺序②先叙述描写后议论③先叙述故事后谈感悟

2.一个漆黑的秋天的夜晚;

西伯利亚一条阴沉的河上;

我和船夫;

泛舟河上的经过与感觉

3.生活之河却依然在那阴沉沉的两岸之间流着,而火光也依旧非常遥远。

因此,必须加劲划浆。

4.虽然眼前黑暗一片,只要奋力前行,一定会最终找到光明。

(类似语句或生活事例均可)

1.时间;

“我”的视角(第一人称)

2.分总

3.按时间顺序选择生活中的10件小事

4.通篇采用对比手法5.不事张扬,不善于表达“爱”的严父。

1.sars告诉我们生命和生活需要微笑。

2.sars时期难忘的插曲;

sars带给我们的启示。

3.富有哲理,语言活泼,多以短段构篇。

4.先找一句,说出含义或语言表达的妙处。

5.微笑是一种自信;

微笑是一种豁达;

微笑是对困难和灾难和藐视。

1.从“一个人一旦沉沦于痛苦之中”之前划开。

理由是前一部分叙事,后一部分议论

2.只有那些懂得消解痛苦,并在痛苦中不断积聚力量着,才会使生命变得愈加丰满和充实

4.答案很丰富,但所写事例一定要符合两个条件:

一是要经历痛苦,二是要战胜苦难,获得成功。

如张海迪、贝多芬、奥斯特洛夫斯基等,此外表述时要注意语言的简洁

1.说明的对象是防弹衣,主要特征是能有效地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

2.轻质防弹衣的防弹原理

3.轻质防弹衣的防弹原理是:

用许多股特殊的长纤维制成一张密网,来吸收子弹强大的冲击力,以减轻子弹对人体的伤害

4.可以从制作材料和自身特点两个方面来回答:

增强型防弹衣用厚陶瓷或金属制成,比较笨重;

而轻质防弹衣由许多股长纤维构成,比较轻柔。

(注意所设计表格的线条要简洁明晰)

1.读书、读人、读世界

2.①我要先读身边人②我还要读历史中的人

3.假如时间还给了我,我还要读世界,读五光十色的世界

4.答案案富多彩,但要认真揣摩前两句句式的特点。

如:

读长江的奔腾

5.此题任学生发挥,但要注意内容上的健康与表意上的不雷同

1.小男孩6岁时;

16岁时;

节目结束时

2.详写了男孩16岁时一次登台演出的情况

3.①行云流水般的琴声从男孩手下滔滔淌出,忽而高亢,忽而缠绵,忽而又如小鹿般的欢快跳跃②当男孩起身向观众致谢的时候,全场掌声雷动。

或是“那个小男孩弹得太棒了,我闭眼听着他的琴音,就好像妈妈的手在抚摩我的头。

4.赞美了温柔的母性之爱(表意相近即可)

5.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记者吴小莉对小男孩的关爱让小男孩消除了紧张,获得了成功,也具有母性的特点,与文章表现的主题是一致的。

1.“我”觉得女儿本不理解人间的疾苦,不知道台风会给人们带来苦难

2.因为台风之夜,我曾称赞女儿是个小天使

3.划在最后一段前面。

理由:

前面是记叙多年前的事情,后面是写我的心灵感悟

4.母亲的赞美可以让孩子找到自信。

1.运用遗传工程技术,在一些致病细菌或病毒中,接入能对抗普通疫苗或药物的基因,所产生的具有显著抗药性的致病菌。

2.一是成本低,杀伤能力强;

二是使用方法简单,难以防治

3.表格中必须准确列举出三种说明方法及其例句(下定义、作比较、列数字)

4.本文标题鲜明醒目,一个感叹号让人触目惊心,一个比拟(恶魔)突出了基因武器对人类的危害。

1.因为它特别忠厚

2.因为牛生前为人类辛苦劳作,最后还被人吃掉。

3.①吃掉劳苦的牛;

②利用斗牛表演来名正言顺地杀死牛

4.例:

①忘恩负义;

②血淋淋的享受;

③掩盖血腥阴谋5.此题只要说出自己的见解,有理有据即可。

1.因为他置身于一片黑暗之中,所以他的眼瞎能够敏锐地感受到洞口透过来的微光。

地迎着这缕微光摸索爬行,最终逃离了山洞。

2.包括一把准备夜间照明用的火把,都被山匪抢去了

3.许多身处黑暗的人,磕磕绊绊,最终走向了成切;

而另一些人往往被眼前的光明迷失了前进。

4.叙议结合

5.逆境、坎坷、苦难更能激发人的潜能,促使人走向成功。

【篇三:

苏州立达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初三语文】

>

初三语文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2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拈一指墨香,体会江南的清韵,唐诗宋词的宛约,于微雨红尘处,观一朵莲的超凡脱俗,赏一抹山水的灵气,让风儿吹去满心的疲备,让云儿拂去眉间的烦恼,将唯美写进诗行,将爱恋寄情山水,将温暖一路铭记,在清净的文字中懈逅自己,静静地享受春花开的绚丽,秋叶落的静美。

任时光之笔在岁月的纸笺上写下苍桑,独守清欢,文字生香,便是人间好时节。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

①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

(《蒹葭》)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_______》)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______________。

(_______《相见欢》)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⑥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______________,感极而悲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4.名著阅读。

(5分)

①汤姆与哈克一超在半夜去坟地时,看见谁把罗宾逊医生杀害了,这个杀人者却把罪行嫁祸给了谁?

(2分)

②钻入妖怪腹内,这是孙悟空常用来克敌制胜的方法之一。

他都钻入过哪些妖怪的内腹中,请写出三个妖怪的名称。

(3分)

5、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格处,正确的顺序是()(3分)

时间飞了,_______;

皱纹深了,_______;

泪水干了,_______;

太阳落了,_______。

①每一个泪痕生动起来②梦的脚印留了下来

③月亮的笑容浮现出来④躺在里面的故事丰盈起来

a.②④①⑧b.①②③④c.④③②①d.③④①②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4分)

阅读《龟虽寿》,完成6-7题。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恰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结合诗歌内容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竟()烈士()

7、品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几句话,说说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精神?

阅读《醉翁亭记》中的文字,完成8-10题。

(6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沽,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体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准?

庐陵欧阳修也。

8、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2分)

a.水落而石出者b.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微斯人,吾准与归?

(《岳阳楼记》)..

c.往来而不绝者d.朝而往,暮而归..

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余朝京师(《送东阳马生序》)..

9、下列选项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2分)

a、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

c、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

d、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桃花源记》)

10、读了文章,你认为欧阳修“太守醉”的原因有哪些?

阅读《六一居士传》一文,完成第11-12题。

(7分)

六一居士传(节选)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①之上,则义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

“六一,何谓也?

”居士曰: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

“是为五一尔,奈何?

“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客笑曰:

“子欲逃名②者乎?

而屡易其号。

……”居士曰:

“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

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

乐尔。

【注释】①颍水:

地名。

②逃名:

不求名声。

1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②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12、欧阳修取“六一居士”为号,“六一”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抒发了他什么样的追求和乐趣?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6题(8分)

①对于孝道,古人阐释: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在,不远游”,简洁之至,亦形象之至。

对于财富,古人又云:

“不义而富且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