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72834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docx

《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docx

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XX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

汇   报

XX县人民政府

20XX年9月2日

市医改办:

XX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在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周密部署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巩固、突破”为目标,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以新机制建设、标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为主题,以加快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变为核心,以“六抓四保两提高”为抓手,通过完善措施,加强目标管理,加大监督指导,狠抓医改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稳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现将我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县上及时调整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以临政发﹝2009﹞125号文件成立了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临编委﹝2012﹞21号文件,为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定事业编制3名,明确3名工作人员开展具体工作。

制定下发《贯彻落实张掖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XX年度主要任务的实施意见》。

修订完善《XX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医改领导小组先后多次组织开展督查调研,推进重点工作落实。

二、坚持投入标准,保障经费供给

认真落实各项财政投入政策,依进度要求及时拨付各项资金。

按照人均25元的标准筹集资金371万元支持继续做10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止目前筹集资金已全部下达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下拨208.2万元专项用于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助。

落实中医床位翻番政策,县医院床位补贴提高到了222万元,中医院提高到了120万元,比上年增加了71.4万元。

按照地方公共卫生支出责任,安排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经费155.55万元,保障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发展建设支出和日常运转所需经常性支出。

全额拨付基层卫生院人员工资886万元。

全面做好基层医疗机构债务化解的债务认定工作。

确保了全县医改任务的落实和基层医疗机构正常运转。

三、狠抓任务落实,全面推进医改工作

(一)巩固提高全县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政策措施,全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参合农民人均筹资分别达到320元、290元(其中财政补助达到240元、个人缴费分别达到80元、50元)。

全年共安排资金4285.69万元,全力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全县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年度内参保人数分别为9623人、10244人和116701人,参保率分别达到了99.2%、100%和98.45%。

进一步完善报销补偿方案,使参保群众报销补助最大化,受益最大化。

至目前,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费用分别达331.5万元和114万元。

止10月31日,全县新农合共补偿247091人次,补偿金额2616.32万元,当年资金使用率为75.87%,统筹区域内住院患者政策内报销比例为76.32%。

补偿中享受提高5个百分点补偿的独生子女户、二女户为1747人次;享受减免起付线的五保户、低保特困户、残疾人为655人,减免金额34.55万元;正常分娩371人,报出资金14.84万元。

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7万元、2.5万元和6万元。

认真落实新农合扶持中医药优惠政策,对普通地产中药材、中医适宜技术和甘肃省公布的部分院内中药制剂全部实行100%报销,对儿童白血病、先心病等8种农村重大疾病进行定额补偿。

为简化报销程序,方便群众报销,县上实行先给农合办定期预拨资金,年终统一结算的方法。

针对乡镇卫生院没有垫付能力的实际,采取了先给乡镇卫生院预借垫付周转金,让医疗机构先垫付,后结算的办法,极大地提高了群众报销药费的及时性。

全面落实城乡医疗救助政策,为全县城乡低保一二类家庭、五保供养对象、残疾人特困家庭、计划生育“两户”特困家庭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355人个人负担的费用从城乡医疗救助资金中代缴,代缴金额177420元。

修改制定了《XX县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试行)》和《XX县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办法》新的救助办法取消了门槛费,降低了医疗费用,提高了救助标准,20XX年救助患病群众1052人,救助金额304.82万元。

继续推进新农合金穗惠农“一卡通”工作,已制发33094张卡。

(二)健全完善基本药物制度。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已在我县全面铺开,重点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改革“以药补医”的现状。

一是进一步规范基本药物统一配送、及时结算和价格管理措施,落实基本药物社会公示制度和每月监测分析报告制度,推动基本药物制度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常态化健康有序运行。

二是全面落实基本药物网上集中采购制度,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级公立医院所用基本药物一律通过省级平台购进。

20XX年11月至今,全县医疗机构通过省级平台报送基药采购计划1500万元,确认采购计划317.35万元,实际配送161.8万元,配送率50.98%。

三是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事、分配、财政保障、绩效考核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把增加投入和健全完善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成果,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持续发展。

对执行零差率销售的村卫生所按照每所每月200元的标准落实了差额补助。

20XX年,落实村卫生所补助资金86万元,落实零差率补助资金62万元;20XX年落实村卫生所补助资金103.7万元(每所12400元),落实零差率补助资金22.4万元。

(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XX年,我县共有中央扩大内需项目3项,其中:

板桥中心卫生院二期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95万元,中央投资75万元,地方配套20万元)于6月份开工建设,至目前,主体工程建设已完工,完成投资75万元,预计12月底可建成投入使用;县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总投资160万元,中央投资120万元,地方配套40万元)完成了土地审批和选址工作;平川镇卫生院二期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125万元,中央投资100万元,地方配套25万元)已完成项目施工图设计,来年开春可开工建设。

5所村卫生所建设项目被列入省市为民办实事任务,但无项目资金支持,所有资金均由乡村医生自筹,目前已全部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进行装修,预计12月底可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服务网络方面,强化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强脂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结合一体化“六统一”管理做到“六有”(即看病有登记、发药有处方、收费有依据、进药有凭证、收支有明细、传染病有报告的管理体制),确保广大农民群众获得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为86个村卫生所全部配备电脑和打印机,并借助新农合平台、健康档案信息化平台实现业务系统互连互通,信息共享。

完成120紧急救援指挥调度中心建设,120覆盖率达100%。

完成20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和7个标准化乡镇卫生院、75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复评验收工作。

提升服务质量方面,全面落实“五个排队”和“八个排队”的要求。

为切实抓好医疗服务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卫生局对全县各级医疗机构进行了3次综合督导,取得了良好效果。

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县人民医院抗生素使用品种30种,其他医疗机构抗生素使用品种20种。

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县人民医院开展了1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县中医院开展了5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病例入组率、入组完成率分别达到50%、70%。

县级医院80%的病房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创建。

积极今年全年,全县无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发生。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20XX年全县公共卫生经费为375万元,人均25元,现已下拨292万元,其余根据考核结果下拨。

按照省市下达的任务指标,进一步扩大覆盖人群、丰富服务内容、加强督导考核,确保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5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全面落实。

以乡(镇)为单位,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分别达到91.12%和92.29%以上,建立统一的健康档案信息化平台、实现健康档案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强化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重点人群规范化管理,每年至少进行4次随访和一般体格检查、询问病情,并对用药、饮食进行健康指导,重点人群规范化率达到95%以上,以开展“健康教育示范村”创建为着力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各类健康讲座、咨询活动15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0多份,刷写卫生固定标语200余条,制作固定宣传展板120块,悬挂宣传横幅30余条,制作墙面宣传展板200多平方米。

认真开展卫生改厕项目,改造卫生厕所2000座。

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8%,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83%。

扎实做好无烟医疗卫生系统创建工作。

强化免疫规划管理和预防接种工作,积极开展麻苗接种质量调查及免疫规划综合督导,全面完成重点人群乙肝疫苗补种工作,各种疫苗接种、补种率分别达到98%、100%以上。

狠抓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实施“降消”项目,大力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新法接生率100%;住院分娩率100%;降消及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补助产妇1357人,补助经费55.55万元。

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应服用人数1343人,实际服用1193人,服用率88.83%。

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逐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办法,村卫生所考核由县卫生局委托各乡镇卫生院进行考核,乡镇卫生院考核由县卫生局每半年进行一次,并将考核结果与补助经费挂钩。

(五)探索推行公立医院改革。

一是按照公立医院改革方案,做好我县试点启动前的调查测算工作,通过对县级医院近三年的收支情况进行测算,合理界定政府投入责任,建立合理的政府投入补偿机制。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医疗机构管理22项制度,防范过度诊疗;实施单病种付费,控制医疗服务费用;三是实行中西医并重的综合临床路径标准化治疗模式,推广优质护理、宾馆式护理、中医护理经验;四是发挥中医药特色,县人民医院设中医科和中医管理科,积极推广西学中活动和中医适宜技术。

五是进一步加强医疗业务内涵建设和质量管理,各单位规章制度不断完善,临床用药安全,诊疗行为逐步规范,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全面推行院务政务公开制度,实行收费药品价格公示制、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门诊费用查询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等制度,建立医务人员不良业绩登记及公示制度。

通过上述措施,极大地优化了执业环境,密切了医患关系,群众就医费用基本稳定、自费比例下降;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医德医风得到好转;服务流程合理、群众看病更加方便;医务人员积极性明显提高;医疗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八)发挥优势,积极推进中医事业科学发展。

积极创建“甘肃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对照创建标准,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完善措施,完成年度创建任务。

进一步巩固提高中医药六个全覆盖工作成果,整体推进县、乡村和社区卫生机构中医药工作。

积极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促进县中医医院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积极做好中医医院等级评审的申报工作。

继续开展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活动,全面做好县乡村三级中医师承教育工作。

推广普及中医药适宜技术,举办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中医适宜技术15项,提升应用中药、针灸、药浴、推拿等特色疗法防病治病能力。

认真落实省卫生厅关于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充分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要求,督促和指导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并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和动员群众主动接受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疾病。

认真贯彻落实省卫生厅、农牧厅、林业厅有关文件精神,积极推广中药材种植,综合我县气候、自然、地质等条件,选择适宜生长的中药材品种进行种植,至目前,我县共有三个品种的中药材得到推广,在全县沙漠地带种植肉苁蓉1.2万亩,在鸭暖乡小屯村七社种植枸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