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劝学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劝学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劝学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老师启发:
”出自哪里,阐明了什么道理。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战国后期,与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一起聆听他关于一个人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方法的教诲。
(板书:
《劝学》荀子)
多媒体展示:
1、荀子简介(多媒体投放)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也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荀子曾两度到齐国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也就是学宫的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过秦昭王,后来又去楚国,任兰陵令。
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仪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
“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述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问题的根本。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有很强的逻辑性,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2、《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谈学劝学的议论性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基础,旁征博引、多方设喻,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并且在比喻的运用中,做到了形象鲜活、手法多变、逻辑谨严、言近旨远,从而使文章充满了机智和灵动的色彩,产生了震撼古今的艺术效果。
正所谓“一语珠玑万古新,言近旨远见真淳”
(让学生看,不占课堂时间
)
二、解题
师:
提问:
“劝学”,应怎么理解?
(师点拨)“劝”的繁体字是“勸”,《说文解字》中“勸,勉也。
从力雚聲”,是一个形声字,在古代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都有给人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
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劝诫”,词义已经转移。
所以,“劝学”应理解为:
勉励人们努力学习。
教师范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学生请思考:
①荀子为什么要劝学,在本文中他又是怎样论述的?
②同学们试译一、二自然段,划出自己不能理解和翻译的难句词。
(师点拨)1、荀子为什么要劝学,主要是基于他“人性恶,其善者伪也”的主张。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必须要靠“学”才能去恶成善。
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事例来说明这一观点。
2、检查学生预习效果,教师点评,分析难句词。
三、分析课文。
1、学生参照文下注释,结合手中的工具书,自译前二个自然段
请同学们参照文下注释,自译前二自然段,遇到疑难问题请作好标记。
(提示:
这二个自然段中,有一些实词与虚词应予以重视。
如“于”“輮”“然”“就”“砺”“虽”“者”“而”“假”“致”“绝”“博学”“可以”“以为”。
此外,课文有些注释还有待商榷,同学们在借鉴时要学会科学质疑。
2、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讲解、梳理课文。
同学们大概已经勾画出了前三段的疑难字词,疑难句式,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难题。
⑴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
“可以”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
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
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
全句译为: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补充:
“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把”的意思,如《师说》中“可以为师也”。
⑵青,取之于①蓝,而青于②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③水。
明确:
其一,三个介词“于”的用法差异。
第①处“于”相当于“从”,表示处所,而第②③处两个“于”用法一致,表示比较。
其二,两个“而”用法相似,都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此外,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是出自这里,只是现代汉语中人们常用来形容“徒弟或后辈胜过了师父或前辈”,意义早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三,“取之于蓝,青于蓝,寒于水”,是状语后置句式(介宾后置),正常语序为“于蓝取之,于蓝青,于水寒”。
(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其一,两个“中”,读音都是zhò
nɡ,用法及意义相同,都释为“合乎”“符合”。
其二,“輮”是“煣”的通假字,释为“用火烤,使物弯曲”。
“煣”是手工业当中常用的一种加工程序,通常是将物体放到火上去烤,然后用力使之弯曲,以符合使用的目的。
现在农村加工农具时或人们制作竹器过程中常用到这种办法。
其三,“以为”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这是个省略句式,分别省动词、介词的宾语“之”,补充完整后应为“輮(之)以(之)为轮”,“以”是介词,可译为“把”,“为”是动词,可译为“做”“加工”。
其四,“绳”“规”都是木工专业工具,“绳”即墨线,是木工取直用的工具,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
“规”是木工用来画圆的工具。
其五,“曲”并非“弯曲”,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弯曲的弧度”。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也。
其一,“虽”作连词,共有两种常见用法,一是表示假设关系,释为“即使”“就算”;
二是表示转折关系,解释为“虽然”“尽管”等,此处之“虽”表示假设关系。
判断其两种用法的区别就在于“虽”所引导的内容究竟是否发生,如发生了则必须释为“虽然”,如果未发生,通常情况下就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即使”。
“有”通“又”,“暴”通“曝”,是“曝”的古字(同音相假)
其二,此句中的“輮”虽然仍是通假字,通“煣”,教材注释为“使弯曲”但此处的“輮”是名词性的,指“煣”这道工序,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而不是使动用法。
其三,“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还是个判断句。
“……者,……也”是其标志。
必须指出的是其中的“者”只是语气助词,此处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原因。
“也”句尾语气词,此处表示判断。
“之”此处为代词,代木。
(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①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②行无过矣。
金,古义:
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具;
今义:
指黄金。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参省”该如何理解?
按书下注释令人费解,释为“参,验,检查”,,翻遍《辞源》亦不见这种说法有何根据。
奇怪的是这么多年来,书下注释一直未做改动,似乎断无错误之可能。
但总觉得这个词用在这里蹊跷且别扭,先秦时期同义复用现象实不多见,更何况在这同义复用现象前居然还会出现一个名词性的状语“日”,这就更为蹊跷更感别扭了,想来再也找不到第二例了!
难道此乃孤例?
其后总觉得这句有似曾相识之感,猛然想起《论语》中孔子曾云:
吾日三省乎已……,终觅得良津,豁然开朗。
其实,此处“参”断属讹误,“参”与“叁”字形何其相似,“叁”即“三”,泛指多次。
其实,荀子只是引用了孔子的话而已。
难点:
其一,“就”解释为“动词,接近,靠近”,
其二,“砺”是名词,“磨刀石”之意,与“砥”相似。
现代汉语中有“坦荡如砥”一词,而“砥砺”则成为动词,义同“磨炼”。
其三,“博学”是古今异义。
“博学”在此是“广泛地学习”之意,它是由两个单音节词构成,现代汉语中的“博学”是一个形容词,用以形容人知识面宽广。
“知”通“智”,译为“智慧”;
是“智”的古字。
“乎”相当于“于”,同时,“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还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乎己参省”,介宾后置。
其四,两个句子中的“而”用法不一样。
第①处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译为“并且,而且”,如: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第②处是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
“而”用作连词时,通常是连接名词、动词、形容词或短语,可以不译;
此句中是连接两个短语“智明,行过”。
译为:
又,或不译。
再如: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而”表并列,就是连接两个形容词。
第二课时
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并划出难句词。
二、师生一起梳理课文第三自然段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其一,“之”在此处为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
“之”在古代汉语中,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
之所"
结构,表示"
所……的人"
、"
所……的事物"
所……的情况"
、“所……的地方”等。
如“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勾践灭吴》)。
其二,“而”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或译为“地”。
后面“吾尝跂而望矣”、“登高而招”中的“而”用法类似,【“登高而招”与“揭竿而起”应该类似,“揭竿”是描述“起”时的情形,应该是“修饰”,并不是先“揭竿”然后才能“起”;
“登高而招”也是同样,并非只有“登高”了才能“招”,只是说“招”的情状是登高,而不是爬上树。
所以是“修饰”关系。
】此处一并提过,后不赘述。
再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
2.顺风而①呼,声非加疾也,而②闻者彰。
其一,“加”,不是动词,不能译为“增加”,此处是副词,相当于“更”,故而现代汉语中有“更加”一词。
今天现代汉语中许多联合式合成词都是由古汉语中同义复用演化而来,比如“快乐”“欣喜”“穷困”等,当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以此来推断这些词语在古汉语中的本来意思,此处“加”释为“更”即为一例。
其二,顺风而呼中的“而”①表修饰,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或不译。
“而闻者彰”中的“而”②在这里是表转折的连词;
其三,“彰”,是形容词,“清楚”“清晰”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有“欲盖弥彰”这个成语,正是这个意思的运用。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其一,“假”,读jiǎ,是“借”“借助”的意思,我们常说的“假借”“通假”都使用这个义项。
其二,此处的“水”是典型的名词用作动词“游泳”;
“能水”在这里便是“擅长游泳”的意思。
注意:
“能”,同学们千万不能解释为“能够”。
者,代词。
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译为“……的人”。
其三,“致”,按文下注释是“到达”的意思。
其四,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
“绝”是会意字,《说文解字》中“绝”斷絲也。
从“糸”,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
“江河”与今义区别甚大,“江”,指长江,“河”,指黄河。
从该词古今意义的沿革来看,这是一种典型的词义扩大现象。
通常在先秦时期,“江”“河”都是专指长江与黄河,而其他河流则称“水”,如“淮水”“湘水”“汉水”等等。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其一,“生”是“性”的通假现象,是“天性”“禀赋”的意思。
其二,“物”指外物,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将“物”与“我”相对,“物我交融”“物我两忘”都是说主体(“我”)与客体(“外部世界”)之间的交汇融合之意。
其三,介词“于”在这儿表示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作“对”、“向”讲。
“善假于物也”就是善于借助外物。
附译文:
君子说:
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
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整天空想,(结果)不如片刻学习所得(的收获大);
我曾踮起脚跟远望,(结果)不如登上高处能够见得广。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
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
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
同学们,对古汉语中一些疑难词语的解释,我们可以通过现代汉语中该词的使用情况来考察(尤其是当它与其他语素构成合成词时所承担的语义)来作出判断;
特别是古今异义现象的分析一定要多从“音节区别”(如“妻子”“绝境”)“词义转移”(如“牺牲”)“词义扩大”(如“江河”“菜”)以及词义缩小等来判断。
我们共同解决了前三段中的疑难字词、疑难句式,下面请同学们找出课文第二段中的比喻和事例,看一看荀子运用了哪些材料来论证劝学?
三、分析课文最后一段
1、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其一,此句中的三个“焉”该怎么理解?
前两个“焉”用法相同,为兼词,相当于“于此”或“于之”,在《捕蛇者说》中也有类似实例,如“永之人争奔走焉”(相当于“于此”)。
而第三个“焉”只能理解为语气助词。
有关“焉”的用法应作为本堂课小结的重要内容,一般说来,“焉”有这样几种用法:
A.疑问代词“哪里”,如“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B.疑问副词“怎么”,如“焉用亡郑以陪邻?
”(《烛之武退秦师》)
C.代词,相当于“之”,如“时而献焉”“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D.结构助词,往往作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如“盘盘焉,囷囷焉”(《阿房宫赋》)
E.语气助词(用得最普遍的),可以表示陈述语气,可以表示感叹语气,如“今其室十无一焉”(《捕蛇者说》)。
F.兼词,也就是合音词,它并非是语法学上所讲的某个词类,而是指其语法作用相当于某两个词合在一起的效果(除了“焉”外,“诸”是另一个典型)。
如“犹且从师而问焉”(相当于“于之”,《师说》)而“且焉置土石”中的“焉”也有人认为是兼词,相当于“于何”,替换后为“且于何置土石”,亦通。
其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中有几个词语需注意,句中“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
“善”即“善行”,“德”即为“美好的品德”,“神明”就是“智慧”,“圣心”指“高尚的思想”。
“而”在这里为表示顺接的连词。
相当于“就”、“于是”。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两个“无”该怎么理解?
通常情况下,人们常将“无”视作“有”的反义词,也就是“没有”的意思,它就是表示存现的动词。
其实,“无”不仅可以用作表示存现的动词,而且还更多地用成“无指代词”(亦称为“不定代词”),古汉语中约一半左右的“有”是无指代词,而“无”亦是如此(这一观念必须向学生强调再强调)。
无指代词亦是代词,它可以代人、代物甚至代事。
如“无不落泪”“无不表示同情”(相当于“没有人”或“没有谁”,代人,不可释为“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无”,相当于“无言”或“没有话”,代物)。
此处之“无”亦是代物,释为“无法”或“没有办法”,如此“无以至千里”便应释为“无法到达千里以外”。
下文中之“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中的“无”也是无指代词,是“无处”“没有地方”的意思,代物。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①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②不舍,金石可镂。
其一,“十驾”是名词用作动词,原指“马拉车走十天的路程”,这里是“马拉车连续走十天”。
清代王先谦考证说此处存在脱讹,少了一句“则亦及之”,此为一说,但从整个上下文考虑,若添此句,结构显散乱,且有画蛇添足之嫌,不足为训。
其二,两个“而”该怎么理解?
目前学术界对此存在较大争议:
有人认为第①处之“而”表示转折,相当于“但是”或“却”,第②处之“而”表示递进,相当于“并且”;
我本人比较赞成这种观点,结合语境“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来理解,这里的“而”理解为转折关系,“却”较为贴切。
而"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的"
理解为递进关系,“并且”较为贴切,所以,锲而不舍应译为雕刻着并且不停止。
还有人认为两处的“而”都是表假设关系的连词,相当于“如果”,这种说法倒是非常新颖,但我认为不是很具有说服力,据我考证,在先秦“而”表假设的这种用法极为少见,若有都是用来连接主语和谓语,而此处是连接两个动词。
例如《左转·
襄公三十年》中有一例“子产而死,谁来嗣之?
”,后来这种用法逐渐增多,在《冯婉贞》一文中曾有一典型例句“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是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其中的“而”就必须解释为“如果”或“假使”,表假设关系。
其三,名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应记牢。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其一,两种句式要特别注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典型的定语后置现象,“之”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在这两个小分句中,中心语是“爪牙”和“筋骨”,而修饰性定语“利”和“强”都后置了。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定语后置)这种用法在《岳阳楼记》中也曾接触过,如“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等。
此外,《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求人可使报秦者”也可以当作定语后置的典型来看待。
“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
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
帮手、武士;
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
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
“强”读qiá
ng,坚硬的意思。
“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
其二,怎么解释这里的“用心”?
“用心”与现代汉语用法不一样,“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在此处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名词“心思”的意思。
“一”,是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的意思。
全句泽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用心一也”“用心躁也”是两个省略式的判断句。
“而”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
又"
其三,“寄托”与现代汉语用法不一样,这里是“容身、安置”之意。
而现代汉语中“托付”常指“把理想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劝学》的一、二段,已经基本了解了本文的内容,希望大家课后根据老师的讲解,整理、归纳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并试着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学生对课文中文言知识的归纳情况
(多媒体投放)
1.通假字
(1)輮以为轮(通“煣”,用火烘木使气弯曲的方法)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通“又”,再;
通“曝”,晒)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2.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以为,古义:
把……做成;
今义:
认为)
(2)金就砺则利(金,古义:
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器具;
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
广泛地学习;
学识渊博)
3.词类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2)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
(3)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
(4)形容词用作动词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4、一词多义
(1)绝
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
以为妙绝(到了极点)
佛印绝类彌勒(非常)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
(2)假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与真相对,不真,假装)
(3)闻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见)
博闻强记(见闻、知识)
不能称前时之闻(声誉、名声)
(4)望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向远处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希望)
先达德隆望尊(名望)
七月既望(月圆之时,农历每月十五日)
5、文言虚词
1.而
⑴连词,表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等高而招/顺风而呼
⑵连词,表转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⑶连词,表并列: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⑷连词,表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于
(1)介词,从,表处所,青,取之于蓝
(2)介词,比,表比较,青,而青于蓝,而寒于水
(3)介词,向,表对象,可以不译:
善假于物也
3.之
⑴代词:
青,取之于蓝(代靛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
⑵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
不如须臾之所学
4.者
⑴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原因)
6、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用“也”表示判断)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2.省略句
(1)鞣(之)以(之)为轮(分别省动词、介词的宾语“之”)
3.倒装句
(1)青,敢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取之、于蓝青,介宾后置)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己参省,介宾后置)
4.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二、研读课文。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采用了怎样的说理方法?
它论证了什么问题?
其内在层次结构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