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3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训练Word下载.docx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3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训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3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训练Word下载.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气温年较差
纬度
随纬度增高而减小
随纬度增高而增大(原因:
随纬度升高,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
海陆
陆地大于海洋
陆地大于海洋(随大陆性增强而变大)
天气
晴天大于阴天
少云雨区大于多云雨区
季节
夏季大于冬季
地形
平原大于山区
植被
裸地大于植被覆盖地
海拔
山区海拔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小
山区海拔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小
下题为2010年三明市区三校联考试卷(试卷图形模糊))
材料一世界两区域图
与七月份相比,一月份m、n两地的温差较大,请分析两地一月份温差较大的原因。
(4分)
答案:
1月,太阳直射南
半球,m地比n地正午太阳高度低、昼长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少。
冬季风对m地影响大。
或答(更好理解):
半球,m、n两地位于北半球,随纬度升高,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
学以致用题目一:
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1)写出四城市相对应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字母:
广州_______武汉_______北京_______哈尔滨_______(4分)
(2)四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1分)试分析形成气温年较差大的原因。
学以致用题目二:
下图为某世界知名汽车拉力赛2004年(a图)和2009年(b图)的比赛路线图。
读下图16,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分析P地气温特征及主要原因。
3、气候特征的描述
描述的基本内容
表达形式
气温
特征
①最高、最低月均温;
②气温年、日较差;
“衡温”型
热带:
终年高温
寒带:
终年严寒
“变温”型
亚热带:
冬暖夏热(夏季高温,冬季低温[温和)
温带:
冬冷夏热(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降水
年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或年际变化、雨季长短
年雨型
终年多雨,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
少雨型
终年干燥少雨;
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夏雨型
夏季降水集中,(高温)多雨
冬雨型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读日本局部示意图。
与我国同纬度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甲地的气候有何特征?
4、影响某地降水多少的因素
(1)位置:
A纬度位置——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温带多雨带、极地少雨带;
B海陆位置:
对降水的影响,通常大陆内部干旱少雨。
(2)大气:
主要包括大气环流、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①大气环流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三圈环流中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其中低压带控制地区降水较多,高压相反;
西风带内西岸降水多于东岸,信风带内东岸降水多于西岸。
季风环流中,夏季风降水多于冬季风。
②锋面:
冷、暖锋、准静止锋过境时都易产生降水。
③气旋对应的是低压,气流上升多阴雨;
反气旋对应高压,气流下沉多晴天。
(3)地形: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高大地形也会阻止水汽的进入。
(4)洋流:
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寒流流经相反。
(5)植被和水文状况: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以及湖沼、水库周围,空气的湿度较大,相对降水较多。
(6)人类活动:
城市湿岛效应是城市多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
雨岛效应是城市尘埃多,凝结核多,雾和低云比效区多。
根据“世界某著名河流流域局部图10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简要说明L1河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原因。
5、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
纬度、季节、地势、气候(天气状况)。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1)请描述图示区域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说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的范围,简要分析原因。
气候专题答案:
1、A点气温低于B点
两点纬度相当,海拔相同,但B点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故气温相对较高。
(亦可答受焚风效应影响)
2、题目一:
(1)DHCGBFAE
(2)哈尔滨①冬季,纬度高,白昼短,太阳辐射量小,又紧临冬季风源地,气温较低。
②夏季,虽然纬度较高,但白昼较长,气温较高
题目二:
特点:
终年高温,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2分)
原因:
①地处低纬,太阳高度角大,终年高温,年较差小
②地表为沙漠,又受副高控制,天气晴朗,白天太阳辐射被削弱少,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故日较差大(2分)
3、甲地夏季气温比我国同纬度的东部沿海地区低,冬季气温比我国同纬度的东部沿海地区高;
甲地年降水量比我国同纬度的东部沿海地区多且降水更均匀。
4、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气流上升,降水丰富;
位于高原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
5、
(1)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2分)
(2)3600小时<
甲<
3800小时(1分)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1分);
且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1分)2400小时<
乙<
2600小时(1分)乙位于祁连山东南段,可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1分)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
(1分)
(二)等值线专题
1、地形类型判读:
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
第二步看等高线的注记,平直等高线注记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
闭合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
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注记在200——500米之间的地形为丘陵,注记在500米以上的地形为山地。
在剖面图中判读地形类型,一定要看剖面形状和对应的海拔高度,方法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
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卷37
(1)题)
图12是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2
判断该地的主要地形类型。
2、坡度问题
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故登山选择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的地方,爬坡容易.
二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
图12(上图)是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图,回答下列问题。
某中学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L、P线路攀登狮山和虎山。
有人建议将出发点设在丙点,你认为是否合理?
并简述理由。
3、等温线分析走向(延伸方向)
⑴与纬线平行即东西走向——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
⑵与海岸线平行——海陆性质或海陆分布;
⑶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因素;
⑷弯曲方向受海陆分布、寒暖流、山地(焚风效应)、盆地、地形起伏的影响;
⑸闭合状:
受山地垂直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
“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
北顾但寒沙衰草……”。
据此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A处等值线向北凸出,说明了什么问题?
简要分析其原因。
等值线专题答案:
1、低山丘陵区
2、A:
合理。
理由:
两条路线的水平距离(实际距离)和相对高度(海拔高度)相近。
B:
不合理。
L线路等高线比P线路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
3、学以致用题目一:
10℃等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的影响;
该等温线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
说明A处河流封冻日数少于同纬度附近地区A处位于大兴安岭东坡,冬季风的背风坡,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附近地区
(三)河流专题
1、河流水文特征(从径流量-水量或水位、补给类型、汛期、凌汛、结冰期、含沙量等描述)
①径流量大小:
径流总量取决于流域集水面积大小、流经气候区降水量与蒸发量;
②汛期:
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水量变化,主要还是要分析流经地区的气候特点,当然有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较稳定,径流变化较小;
③含沙量取决于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植被覆盖状况,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④结冰期取决于气温的高低,一般气温低于0℃;
⑤凌汛一般多发于春秋季节,有结冰期且河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⑥航运价值一般在河流下游较高,特别水位高、水量大,水流平缓,河道深且宽阔,无急流瀑布险滩地区通航价值大,当然水运的市场需求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
⑦水能资源一般在河流的中上游,流量大、落差大的水能丰富,峡谷地区适于筑坝;
⑴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卷37
(2)题;
⑵三明市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考试26
(1)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试比较图中河流R东、西两岸支流的水文特征。
2、河流水系特征
从流向、流程长短、支流多少、流域范围、河道状况、河流性质等描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尼罗河流域与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数据比较。
(如下表)
流域
名称
长度(km)
流域面积(km2)
年径流量(亿m3)
三角洲面积(km2)
水能蕴藏量(万千瓦)
已建或将建电站
尼罗河
6670
287万
810
2~2.4万
5000
7座
澜沧一湄公河流域
4180
81.1
4633
4.4万
4356
24座
材料二尼罗河流域与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图
比较分析两河流下游的水系特征及原因。
3、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是流速(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二是径流量大(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分析A图区域内水能丰富的原因。
4、河流航运条件评价:
(1)自然基础(与气候地形相关):
①水系条件:
河道宽深,水流速度平缓(平原或盆地地区);
水系庞大且通航河道长.
②水文条件:
汛期较长(水深),含沙量低(少淤),无冰期或冰期短(通航时间长).
(2)经济条件:
流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提供丰富的物产和广大的消费市场.特别是人
工运河的开挖,进一步方便了区域内的联系.江铁联运和江海联运,减少了中
转环节,提高了效率,内河航运进一步扩大到国际。
(3)河道上方建设桥梁,必须考虑到河面到桥拱面的最小净空高能否让船只顺利安全通过.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东部地区局部水网略图
说明甲乙两河的航运效益差异,并简述差异产生的原因。
5、水库建设:
要考虑库址、坝址、坝长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
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
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
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
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④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读广西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计划建一座较大型的水库,坝址宜选在A.B.C.中的处(不考虑地质条件)说明理由。
6、水电基地选择区位条件(与资源开发条件分析类似)
水电基地选择有利区位条件:
①落差(大)、②水量(大)、③工程量(峡谷地形,工程量小,建坝容易,投资省)、④淹没损失(小)、⑤迁移人口(少)、⑥市场距离(近)。
水电基地选择不利区位条件:
①落差(小)、②水量(小,枯水期发电受限制)、③工程量(大,建坝不易,投资大)、④淹没损失(大)、⑤迁移人口(多)、⑥市场距离(远)。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你是否赞同在这一河段修建水电站,并提出你的理由。
7、三角洲形成的条件(类似题目:
冲积扇形成条件,根据必修1“河流地貌的发育”归纳)
⑴河流向入海口输送大量泥沙;
⑵近海水浅;
河口区水流缓慢;
⑶河口地带没有强大的波浪和海流。
读图6,完成要求。
(2008高考全国卷)
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8、凌汛形成的条件
①河流有结冰期(月均温在0℃以下);
②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图12示意我国某地区略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某同学认为图示区域的甲河段有凌汛现象,你认为可信吗?
请说明判断理由。
河流专题答案:
1、
支流
水量
含沙量
水位季节变化
落差
东岸
大
小
西岸
2、湄公河下游河湖众多,水系发达,尼罗河下游支流少水系不发达
原因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丰富径流量大,加上地势低平;
而尼罗河下游流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少
3、降水丰富,河流流量较大;
地形起伏较大,河流有较大落差。
4、差异:
甲河航运效益优于乙河
自然:
甲河径流比较稳定,水量丰富,通航里程长。
人文:
甲河流域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经济发达
5、A①峡谷处建坝工程量小;
②上游谷地宽广,库容量大;
③淹没农田和迁移居民少
6、赞同。
①该河段水力资源丰富;
②当地缺乏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水能开发程度低;
③该河段离藏南人口较集中、经济较发达地区接近;
④修建水电站有利于保护环境;
⑤可有效扶贫,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反对。
①在该河段修建水电站,会破坏峡谷生态环境(不利于保护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生态环境);
②可利用当地丰富地热能和太阳能替代水能;
③距离我国经济中心遥远,群山阻隔,输电投资大;
④当地经济落后,产业分布、经济密度低,耗电量不大;
⑤修建水电站的环境条件恶劣,施工难度大。
7、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
②入海泥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
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8、不可信。
该河段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不具备形成凌汛的条件。
(四)农业专题
1、农业发展有利区位条件:
(1)自然因素:
①地形(平坦广阔,耕地面积广);
②气候(光、热条件好,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③水源(充足或条件好,灌溉便利)④土壤(肥沃)
(2)社会经济因素:
①市场(需求大);
②交通(便利);
③劳动力(丰富);
④科技水平(高);
⑤机械化程度(高);
⑥政策(鼓励或优惠)。
读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乙、丁两地发展农业有哪些共同的有利条件?
2、农业发展不利区位条件:
①地形(崎岖不平,地块小);
②气候(光、热不足,降水稀少,降水季节变化大,气象灾害频繁);
③水源(不足或条件差,灌溉不便);
④土壤(贫瘠)
①市场(需求小);
②交通(不便);
③劳动力(短缺);
④科技水平(低);
⑤机械化程度(低)
下图是我国东南丘陵地区某县某国营农场1978年和2008年农业生产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县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3、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原因及其措施
人口增加;
非农业用地不断增加;
生态退耕;
农业结构调整;
土地退化。
措施:
合理规划建设用地;
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
节约用地,少占农田;
注意培肥等,提高耕地质量,防治土地退化;
大力开展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减少灾毁耕地的数量;
积极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粮食单产;
积极稳妥开发宜农荒地。
2010届泉州市质检第八页)
1996-2003年我国耕地数量的变化图
1996-2003年,我国耕地数量总体上呈明显的趋势。
试分析我国耕地数量变化的原因。
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2005年度全国共减少耕地1002.4万亩,其中建设占用318.2万亩,灾毁耕地80.2万亩,生态退耕585.5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8.5万亩。
抵消掉同期土地整治复垦开发补充耕地460万亩,净减少耕地542.4万亩。
目前全国耕地面积约为18.31亿亩,离“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未来5年耕地保有量18亿亩约束性指标仅剩3100万亩。
面对我国耕地不断减少的严峻形势,针对材料中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为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4、建立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较好;
增产潜力大;
人均占有粮食多,商品率高;
国家政策的支持;
有便利的水陆交通;
有先进的机械化技术;
有足够的资金投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下游部分省市分布图
试分析湖北省的江汉平原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商品棉基地的有利条件。
5、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⑴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⑵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
⑶从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段分析。
典型例题:
2010年三明市区三校联考试卷第27题第(3)小题试述新疆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
试分析华北地区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
有利条件: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
不利条件:
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读图和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
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一起完成。
他们引进法国优质葡萄品种、意大利的设备,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生产葡萄酒,现已开始销往欧洲、香港等地区。
⑷试分析Q地区发展葡萄种植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6、对某一地农业发展方向的分析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1)产业结构是否要调整,是否发展了大农业。
(2)科技投入如何,综合生产能力怎样;
(3)抗灾能力怎样,农田基本建设怎样,有无中低产田需要治理;
(4)产业化经营怎样:
农产品深加工、农工商一体化、订单农业;
(5)是否是生态农业,是否做到循环生产,如何解决农民生活能源、土壤肥力。
三明市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考试第29题第
(1)小题
图11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11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图12示意M地的等高线分布,表1示意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1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78年
55.0%
19.8%
4.9%
15.4%
2008年
40.2%
44.1%
6.2%
1.3%
8.2%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请你就M地农业发展方向阐述自己的观点。
1、气候温暖湿润;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地广人稀;
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农业科技先进
2、有利条件:
光热条件充足,降水丰沛,复种指数高;
灌溉水源充足。
易发生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
丘陵、山地地形为主,平原面积小,不利于农耕;
土壤主要为酸性红壤,属中低产土壤,须进行改良
下降(1分)城市交通建设用地;
自然灾害损毁;
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结构调整);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3分)
禁止盲目扩大建筑用地规模、滥占耕地(合理规模建设用地);
(1分)大力开展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减少灾毁耕地的数量;
(1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实行间作套种)(1分)积极开展工矿建设中的土地复垦工作。
4、江汉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2分);
河流、湖泊众多,灌溉便利;
地势平坦;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5、Q地温差大,光照强,有利于提高葡萄的品质;
黄河提供了灌溉水源;
冬季气温适宜葡萄过冬;
劳动力廉价;
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6、①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②沟谷低洼地区发展养渔业;
③缓坡土层深厚,发展种植业;
④陡坡发展果林业;
⑤发展观光旅游农业;
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⑦培育优势农产品的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
⑨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
⑩种草种树,防治水土流失,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五)工业专题
1、工业区布局条件:
工业区布局有利条件:
①地理位置(优越)②资源[矿产、农产品丰富,动力(充足)、水源(充足)、土地(平坦、面积大、地价便宜)]③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⑤劳动力(丰富或素质高⑥科技(水平高)⑦历史(工业基础雄厚或生产协作条件好)⑧农业基础(好或农业发达)
工业区布局不利条件:
①地理位置(地处偏远地区或地处内陆,对外联系不便)②资源[矿产、农产品短缺,动力(不足)、水源(不足)、土地(面积小、地价昂贵)]③交通(不便)④市场(狭小)⑤劳动力(短缺或素质低)⑥科技(水平低)⑦历史(工业基础薄弱或生产协作条件差)⑧农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