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17344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评分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顺序

操作内容

满分

评分标准

得分

1

检查实验器材

0.5分

不检查不得分,漏一项扣分

2

观察准备好的小草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特点并画出轮廓图;

1分

1.观察时要有顺序,从颜色、形态、大小、疏松程度、支持力强弱等几个方面去观察。

2.过小的物体可使用放大镜观察,但手不能触碰镜面。

3.要及时做好观察记录。

3

找出小草的相同点

1分

比较所观察的几种草本植物,归纳总结出草本植物的相同点。

4

观察大树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特点;

并画出轮廓图

5

找出大树的相同点

比较所观察的几种木本植物,归纳总结出木本植物的相同点。

6

比较小草和大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分

能通过前面的观察与归纳比较出小草与大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7

写出实验现象及结论

1、记录实验现象(1分)

2、讨论记录实验结果(1分)。

8

整理器材

不整理器材不得分

总分

鸟喙与取食(B)

体现不同的鸟喙适合吃不同的食物

米粒、葵花子、橡皮虫、泡沫塑料粒、硬纸剪的兔子或泥捏成的兔子、钳子、汤匙、镊子、起钉器

1、把学生分成四组。

2、每组用不同的工具分别拾取不同的食物。

3、记下拾取“食物”的数量。

4、每组把拾取“食物”的数量展现给同学。

5、比较这些数字

用不同的工具拾取不同的“食物”,拾取的数量不同。

鸟喙的多样性使得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实验记录表

时间:

30秒

钳子

汤匙

镊子

起钉器

米粒

葵花籽

橡皮虫

泡沫塑料粒

兔子

0.5

每组用不同的工具分别拾取不同的食物

学生分别使用钳子、汤匙、镊子、起钉器去拾取米粒、葵花子、橡皮虫、泥捏成的兔子,拾取过程老师记时,学生要以最快速度操作、要认真。

记下拾取“食物”的数量

要认真做好实验记录

每组把拾取“食物”的数量展现给同学

展示交流要举止大方、声音宏亮、实事求是

比较这些数字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科学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1、记录实验现象(1分)

不整理不得分

总分

探究食物发霉

了解食物发霉的条件和过程

馒头、饭粒、塑料杯

1、整理实验材料,给杯子编号:

1-4

2、(分对照组分别进行)

环境1、将部分馒头、饭粒分别放入1号、2号塑料杯,将这两个杯子放置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环境2、将部分馒头、饭粒分别放入3号、4号塑料杯,将这两个杯子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

3、清理废弃物品。

1、环境1中食物发生霉变,而且速度快;

2、环境2中食物稍有霉变,而且速度慢。

食物在阴暗潮湿、不通风、温暖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不容易发霉。

实验所需时间:

约3-5天

将馒头、饭粒放置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1.所选馒头和饭粒必须是同一天同一批的。

2.分对照组分别进行实验。

将馒头、饭粒放置通风、干燥的环境中。

每天定时观察馒头和饭粒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观察要定时并做好相关记录

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分析要依据实验事实,要科学合理

电磁铁的性质实验(B)

了解电磁铁的性质

粗铁钉、漆包线、电池、电池盒、导线、开关、大头针

1、将漆包线按同一方向绕在钉子上

2、用砂纸除去漆包线两头的漆皮,接通电源,用铁钉的尖端接近大头针,观察有什么现象。

3、切断电源又有什么现象?

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

断电后,磁性消失。

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磁能的装置。

电磁铁的性质记录单

接通电源,电磁铁是否能吸引铁钉

断开电源,电磁铁是否能吸引铁钉

是()否()

评分标准:

制作电磁铁

1.漆包线一端预留一定长度(0.5分),

2.漆包线按同一方向缠绕(1分),

3.线圈缠绕整齐规范(0.5分)。

将制作好的电磁铁接入电路中

1.自制的电磁铁漆包线两端用砂纸去掉漆皮(1分),

2.电磁铁与电池盒、闸刀开关连接规范1分),

3.闸刀开关要打开,不打开不得分(1分)。

接通电源,观察实验现象

闭合开关,接通电源,将铁钉的尖端接近大头针,观察现象(0.5分),并做好实验记录(0.5分)。

切断电源,观察现象

观察电磁铁是否还能吸引大头针(0.5分),做好实验记录(0.5分)。

实验现象及结论

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0.5分),断电后磁性消失(0.5分),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磁能的装置(1分)。

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B)

探究改变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1、先假设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有关,把有固定匝数的电磁铁的导线两端与一节电池的两级连接起来,去吸引大头针,记下大头针的数目,按此方法,分别记下使用两节电池、三节电池时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

2、再假设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用三节电池的两极与缠绕一定匝数的电磁铁两端连接起来,用通上电的电磁铁吸引大头针,记下此时大头针的数目,按此方法还是用三节电池依次增加线圈的匝数,用此时通上电的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分别记下此时吸引大头针的数目

3、比较实验中所记录下的数字

1.随着电池节数的逐渐增多,磁性也逐渐加强

2.随着线圈匝数的逐渐增多,磁性也逐渐加强

磁性大小与电池节数和线圈匝数有关,电池节数越多,磁性越强;

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实验记录表

一节电池时

两节电池时

三节电池时

增加线圈匝数后

吸引大头针的数目

约20分钟

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之间的关系

先假设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有关,把有固定匝数的电磁铁的导线两端与一节电池的两级连接起来,去吸引大头针,记下大头针的数目,按此方法,分别记下使用两节电池、三节电池时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

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之间的关系

再假设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用三节电池的两极与缠绕一定匝数的电磁铁两端连接起来,用通上电的电磁铁吸引大头针,记下此时大头针的数目,按此方法还是用三节电池依次增加线圈的匝数,用此时通上电的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分别记下此时吸引大头针的数目

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比较实验中所记录下的数字

制作太阳炉(B)

学会制作太阳炉

铝箔、厚纸板、直尺、塑料布、一杯水(50毫升)、温度计、胶带、剪刀等

1.在纸板上划线,并用刀背或剪刀背沿线再划一次

2.将铝箔亮面朝外,平铺在纸板上并抹平

3.将纸板的三边折起来,用胶带粘好,做成纸盒

4.选用不同的材料从外面将纸盒包起来

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慢慢地热起来。

太阳炉是一种由光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太阳炉可以获取很高的热能,可用来烧水、做饭等

约30分钟

制作太阳炉

用太阳炉加热水杯里的水并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1.将一杯大约50亳升的水放在太阳炉内进行加热

2.加热过程中不断用温度计测量杯内水的温度。

3.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1、记录实验现象(1分)2、讨论记录实验结果(1分)。

 

太阳系模型的制作(B)

自己动手制作太阳系模型,让同学们了解组成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关系

白纸、铅笔、绳子、尺子、橡皮泥等

1.把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5亿千米作为一个天文单位,表示各大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并记录下来。

2.用2厘米(或5厘米、10厘米都可以)代表一个天文单位,按比例换算出模型中各大行星到太阳的距离。

3.以“太阳”为圆心,分别以换算后各“行星”到“太阳”之间的“距离”为半径,画出各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图,形成太阳系的模型图。

4.选择适当的材料做“行星”,将它们放置在模型图中各自的运行轨道上,做成一个太阳系模型。

根据太阳系模型图制作太阳系的直观图,能够便于观察。

通过直观模型的制作,能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并能对宏观世界的物体建立起直观的印象。

以1.5亿千米为一个天文单位换算各大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几个正确天文单位

1.换算要正确。

2.做好记录。

用2厘米为一个天文单位,按比例换算出各大行星到太阳的距离

用2厘米(或5厘米、10厘米都可以)代表一个天文单位,按比例换算出模型中各大行星到太阳的距离。

画出太阳模型图

以“太阳”为圆心,分别以换算后各“行星”到“太阳”之间的“距离”为半径,画出各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图,形成太阳系的模型图。

制作太阳系模型

选择适当的材料做“行星”,将它们放置在模型图中各自的运行轨道上,做成一个太阳系模型。

模拟地球公转与季节变换实验(B)

能用模拟实验研究地球的公转,解释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绳子、灯泡或手电筒、地球仪、分别写有春夏秋冬字样的卡片

1.在桌子上用绳子做一个圆圈、模拟地球公转的轨道;

把台灯放在圆圈的中央,模拟太阳。

2.把地球仪放在绳圈上,用橡皮泥在地球上做个记号代表自己的位置。

3.把地球仪放在“夏至”的位置上,并让地轴指向正确的方向,观察“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

4.按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移动地球仪,观察在不同季节里,“太阳”直射“地球”位置的变化。

在移动地球仪的过程中,应保持地轴始终指向同一方向。

5.重复第四步,再模拟地球公转3次,试用观察到的现象解释地球公转与四季形成的关系。

在春夏秋冬四个位置时,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不同。

地球公转是引起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在桌子上用绳子做一个圆圈、模拟地球公转的轨道;

把地球仪放在绳圈上,用橡皮泥在地球上做个记号代表自己的位置

把地球仪放在绳圈上,用橡皮泥在地球上做个记号代表自己的位置。

把地球仪放在“夏至”的位置上,并让地轴指向正确的方向,观察“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

把地球仪放在“夏至”的位置上,并让地轴指向正确的方向,观察“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

按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移动地球仪,观察在不同季节里,“太阳”直射“地球”位置的变化。

在移动地球仪的过程中,应保持地轴始终指向同一方向

重复第四步,再模拟地球公转3次,试用观察到的现象解释地球公转与四季形成的关系

重复第四步,再模拟地球公转3次,试用观察到的现象解释地球公转与四季形成的关系。

模拟星空(X)

培养学生观察星空、研究星空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坚持长期观察星空的科学探究能力。

空纸筒黑色纸胶水橡皮筋手电筒(单泡)剪刀

1.将一空纸筒的底部剪去。

2.用黑色纸做一个圆筒盖,用胶水固定在圆筒上,用橡皮筋扎紧口。

3.把晚上观察到的星空中的星座或星空用针“记录”在黑色纸盖上面,用针把孔扎大到一定程度。

4.回到房间,将手电筒放进纸筒中,并朝向天花板或者地板上,关掉室内的灯,拉上窗帘,尽量的使室内暗下来。

5.这样在野外观察到的星座或星空就会留在了天花板或地板上了。

注:

尽量的多做几个黑色的纸筒,这样就可以多记录几个星座多留住星空的美丽了。

野外看到的星星呈现在天花板上,非常美丽。

将一空纸筒的底部剪去

将一空纸筒的底部剪去。

用黑色纸做一个圆筒盖,用胶水固定在圆筒上,用橡皮筋扎紧口

用黑色纸做一个圆筒盖,用胶水固定在圆筒上,用橡皮筋扎紧口。

把晚上观察到的星空中的星座或星空用针“记录”在黑色纸盖上面,用针把孔扎大到一定程度

把晚上观察到的星空中的星座或星空用针“记录”在黑色纸盖上面,用针把孔扎大到一定程度。

回到房间,将手电筒放进纸筒中,并朝向天花板或者地板上,关掉室内的灯,拉上窗帘,尽量的使室内暗下来,这样在野外观察到的星座或星空就会留在了天花板或地板上了

回到房间,将手电筒放进纸筒中,并朝向天花板或者地板上,关掉室内的灯,拉上窗帘,尽量的使室内暗下来。

这样在野外观察到的星座或星空就会留在了天花板或地板上了。

模拟月相的变化(B)

通过模拟实验建立对月相变化的直观印象

一个直径5-10厘米的白色塑料球、黑墨水。

1.把塑料球的一半用黑墨水涂黑

2.在地面上画上直径一米和0.5米的两个同心圆,小圆代表地球,大圆代表月球的公转轨道。

其中一名同学站在同心圆的圆心上。

3.一名同学手举塑料球站在图中标出的四个位置上,站在中央的同学观察白半球的外形。

4.如果这名同学站在同心圆的外侧继续观察会有什么现象?

只能让塑料球的一面面向圆心的同学。

提示:

也就是说,月球始终只以一面朝向地球的,我们永远也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

能够观察到“月相”随着不同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我们观察到的月相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和月球位置的变化而造成的变化。

把塑料球的一半用黑墨水涂黑

在地面上画上直径一米和0.5米的两个同心圆,小圆代表地球,大圆代表月球的公转轨道。

其中一名同学站在同心圆的圆心上

一名同学手举塑料球站在图中标出的四个位置上,站在中央的同学观察白半球的外形

一名同学手举塑料球站在图中标出的四个位置上,站在中央的同学观察白半球的外形。

如果这名同学站在同心圆的外侧继续观察会有什么现象?

只能让塑料球的一面面向圆心的同学

思考:

(注:

整理实验器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