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造船总厂搬迁改造项目可行性可行研究报告p133优秀甲级资质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1724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11 大小:25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省造船总厂搬迁改造项目可行性可行研究报告p133优秀甲级资质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某省造船总厂搬迁改造项目可行性可行研究报告p133优秀甲级资质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某省造船总厂搬迁改造项目可行性可行研究报告p133优秀甲级资质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某省造船总厂搬迁改造项目可行性可行研究报告p133优秀甲级资质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某省造船总厂搬迁改造项目可行性可行研究报告p133优秀甲级资质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省造船总厂搬迁改造项目可行性可行研究报告p133优秀甲级资质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某省造船总厂搬迁改造项目可行性可行研究报告p133优秀甲级资质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省造船总厂搬迁改造项目可行性可行研究报告p133优秀甲级资质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省造船总厂搬迁改造项目可行性可行研究报告p133优秀甲级资质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2.1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11-24)。

1.2.13公司提供的气象、地理、建设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抗震设防烈度等相关资料,以及水、电、汽、燃料等能源、公用设施、交通运输条件和可利用生产工房的资料。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原则

1.3.1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执行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

1.3.2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和节能等设施做到“三同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防止发生燃烧、爆炸、中毒等事故。

1.3.3从设计、工艺、设备、操作、制度、劳动组织等方面采取技术措施,贯彻执行在线危险品存量少,工房内定员少,危险作业工序少,非危险操作与危险操作隔开的原则。

1.3.4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技术,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1.3.5设计、施工、安装时要为企业将来发展适当留有余地。

1.4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内容为XX造船厂整体搬迁,主要建设8000t船台4座,1.6万t船台2座,修船码头3个,3000t船台1座和相配套的舾装码头、1000t材料码头泊位1个,系泊码头和数控下料车间,购置200T龙门吊1座,100t龙门吊2座,60t和30t龙门吊各2台,45t吊动车1辆以及生产、生活配套工程。

本报告涉及内容包括总图运输、工艺、建筑结构、热机、给排水、电气、采暖通风、消防、环境保护、技术经济等内容。

1.5建设单位简介

XX造船总厂始建于1950年,由原国营某某XX造船总厂经改制管理重组于2001年成立。

经重级后XX县造船总厂有限公司,现有占地11.1万m2,岸线长500m,拥有固定资产5600万元。

企业现有员工603人。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齐全,拥有大专以上学历48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25人,工人技师6人,持专业证书焊工88人,全厂管理人员31人,专业研发人员15人。

XX造船总厂2003年获得某某省船舶检验处壹级船厂证书,可以生产内河及沿海各级船舶。

企业与交通部长江船舶研究所、温州中洲船舶研究所、温州大洋船舶研究公司合作,研制与建造的产品有500tⅠ类油船,1200tⅠ类油轮,1000号化学品船,65m矿石装卸船,90m原油囤船,1000m3开体泥驳,150-250m3挖砂绞吸船,4800tⅠ类油轮128TEU集装箱船,5000T散货船,200t起吊艇,75m双浮吊船,3000马力海洋拖船。

自行设计建造的钢质船舶有26m长江巡逻艇,50t渔政执法船,98客位双体客船,60m浮吊趸船,65m化学品码头趸船。

XX县造船总厂的前身是交通部船舶定点生产企业,是某某省境内为数不多的几家壹级船舶制造企业,一直是某某省船舶制造的龙头企业,曾多次获得国家部门的嘉奖,虽然由于企业在转制过程中曾经生产能力出现一定的下滑,但在经过2001年成功改制后,企业生产能力已经恢复和超过改制前的水平,并获得某某省船舶检验处壹级船厂证书,订单数量大幅上升,企业产值由2007年为2324万元,占某某省船舶制造份额的1.16%,2008年上升为3600万元,增长54.9%,占某某省船舶制造份额也上升至1.63%,位于全省30家船舶制造企业的中等水平。

XX造船厂位于XX县城西南角,紧临XX县唯一的一个客货运码头,目前拥有河岸线长度500m左右,呈锐角三角形排列,河岸线宽度只有102m,随着鄱阳湖枯水期加长,交货下水的时间每年只有60天左右,严重影响企业订单,限制了企业造船t位;

同时由于与客运码头相邻,制约了XX县客运码头的拓展;

现有造船厂房均处于XX县城防洪外墙外侧,在经受洪水侵害的同时,对XX县城防洪墙建设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基于发展空间受限,影响水路客运发展,防碍防洪建设等因素,XX造船总厂迫切需要进行迁建改造。

企业现有年生产能力2万t,年产值360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3000万元左右,年利税120万元。

根据市场需求,拟拓展生产能力至6万t,产值超过亿元,将主要生产厂房、船坞、舾装码头等动迁至离现有厂部1km左右的XX镇龙山湾龙口里,拓展湖岸线605m,建设1.6万t船台2座,8000t船台4座,修船码头3个,舾装码头及相配套工程。

1.6项目规模

由于造船企业的产品是以客户需求订单为依据的,因此在项目产品规划与设计时,主要依赖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和客户资源量进行设计。

为此充分考量企业生产能力,建议项目产品设计和生产能力设计以梯级递进的方式,分三期建设。

第一期,建造1万t以下钢质标准船舶货船、油船、标准箱船,兼顾2000-5000t船舶的修造,年生产能力3.2万载重t;

第二期,建造2万t以下标准船舶货船、油船、标准箱船,拓展各种专业船舶生产能力,年生产能力6.4万载重t;

第三期,完善自身设计制造能力,建设数控设备中心,提升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增强内河专业公务船舶、500座以下客船、巡逻艇等特型船舶设计生产能力,年生产能力达7万载重t。

第一期工程:

科技综合楼、4个8000t船台,100t龙门吊,45t正面吊运车,船体加工车间,船体装备焊接车间,安装车间,管子加工车间,电工车间,木工车间,油漆帆缆车间,起重运输车间,船台滑道,舾装码头、原材料码头,系泊码头等;

进场道路,供电工程、供水工程、排水工程,食堂建设等。

第二期工程:

2个16000t船台,滑道,200t龙门吊,船体加工车间扩建,舾装码头扩建,防波堤,防洪工程,员工宿舍、幼儿园、商场等。

第三期工程

2个3000t船台,滑道,60t龙门吊,数控下料设备车间,船舶停靠区,材料码头扩建,航行试验区、综合生活服务区建设等。

1.7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项目生产需要的主要有A32、B32等型船用钢板,厚度在8-20㎜之间,现在的市场宽幅板2700-4100㎜为4000元/t,其年总消耗量为18480t,型钢及球扁钢为2100t,管材为700t,钢材与钢板供应由鞍钢、重钢等企业提供。

企业造船用主要以潍柴中速机厂和玉柴产品为主,目前使用主要产品为6160系列、6170系列、8170系列中速柴油机,年需求量约1万马力左右。

1.8厂址

确定选址方案为XX镇西河村龙口里(原某某玻璃厂旧址所在地)。

项目选址以原某某玻璃厂旧址为中心,以龙口里为主要面湖工作面,依托大矶山为靠山,以龙口里以东54.8m山头为山梁东界,西以主峰西侧29.7m小山包为西靠,南以河岸线为南线。

地形呈褂形,北边长442m,南面河岸线长605m,西线长298m,入口到河岸距离477m,东边界长242m,场内面积113983m2(折合170.89mu)

1.9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企业工作采用双班轮流工作制,每班工作7小时,共计每天工作时间12小时。

第一班6:

00-13:

00;

第二班13:

00-20:

00。

行政人员按照8小时工作制。

公司定员606人。

1.10环境保护

项目主要污染物为生活污水年排放量30576t/a,年废气排放量338.8万m3,噪声和油漆等危险废弃物23.81t/a。

通过处理后达标排放。

1.11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建设期3年

1.12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共需资金1408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439万元(含建设期利息418万元),流动资金1641万元。

项目建设共筹措资本金8239万元,银行贷款5841万元。

其中建设投资12439万元,流动资金贷款1641万元。

1.13技术经济指标

详见表1-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1-1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技术经济指标

单位

数值

1

占地面积

mu

172.19

其中:

山地

100.61

河滩

70.28

耕地

1.3

2

岸线

m

605

岸线座标

上游点29°

14'

50.65"

N,116°

10'

43.57"

E;

下游点29°

38.96"

27.85"

E

3

总投资

万元

12021

建筑投资

7457

设备投资

2439

安装费用

366

建设其它费用

1759

基本预备费

572

第一期投资

8697

第二期投资

2034

第三期投资

1290

建设规模

载重t

70000

建设年限

4

营业收入

14000

5

总费用

10588

6

折旧额

487

7

原材料购置

8699

原材料

8352

动力与燃料

347

8

税收总额

581

9

利润总额

3040

10

员工数量

606

11

工资总额

1427

12

不变成本

1542

13

可变成本

9046

14

财务净现值(NPV)

3166

15

内部收益率(i)

%

11.88%

16

投资回收期(Pt)

7.00

17

投资利润率

47.95%

18

盈亏平衡点

35.26%

 19

总投资利润率(ROI)

 

28.1%

20

项目资本金利润率(ROE)

2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和国防建设等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也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对促进劳动力就业、发展出口贸易和保障海防安全意义重大。

根据2007年出台的《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和科研体系健全,产业发展基础稳固,拥有适宜造船的漫长海岸线,发展船舶工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并且提出了“调整存量资产和新建产能相结合,优化船舶工业组织结构。

通过兼并、重组、联合和搬迁、扩建等方式,整合产业资源,提高运行效益”的发展原则与思路,明确提出了“2010年,自主开发、建造的主力船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年造船能力达到2300万载重t,年产量1700万载重t,造船年销售收入1500亿元”,“2015年,形成开发、建造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能力,年造船能力达到2800万载重t,年产量2200万载重t,年销售收入1800亿元”的具体发展目标。

为应对金融风暴,2009年国家出台了2009年6月9日国务院《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2009年6月22日国家发改委《船舶工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2009-2011)》等扶持鼓励发展船舶工业的政策和意见,提出“加强政策引导,扩大船舶需求。

调整优化运力结构,淘汰落后老旧船舶,扩大船舶市场需求。

推进结构调整,整合造船资源。

实施兼并重组,整合造船、修船、海洋工程装备生产资源”“力争2011年造船产量达到5000万t,船用低速柴油机产量达到1200万马力。

”“加快报废更新老旧船舶和淘汰单壳油轮,积极发展远洋渔船、特种船、工程船、工作船等专用船舶。

”“引导中小船舶企业调整业务结构,发展中间产品制造、船舶修理、特种船舶制造等业务,开拓非船产品市场。

从对国家船舶工业政策的研究分析来看,XX造船总厂有限公司的迁建改造项目符合国家船舶产业政策规划要求。

2.1.2项目建设单位和项目建设必要性

2.1.2.1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公司始建于1950年,原为国营某某XX造船总厂,2001年由改制成立。

是交通部船舶定点生产企业,是某某省境内为数不多的几家壹级船舶制造企业,曾多次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嘉奖,并获得某某省船舶检验处壹级船厂证书,订单数量大幅上升,企业产值由2007年为2324万元,占某某省船舶制造份额的1.16%,2008年上升为3600万元,增长54.9%,占某某省船舶制造份额也上升至1.63%,位于全省30家船舶制造企业的中等水平。

企业持有业务订单量为3764万元,在现有业务生产能力条件下,生产期排满至2010年底,主要生产散装货船,化学品船专业船舶。

公司现有占地11.1万m2,岸线长500m,拥有固定资产5600万元。

公司2003年获得某某省船舶检验处壹级船厂证书,可以生产内河及沿海各级船舶。

企业与交通部长江船舶研究所、温州中洲船舶研究所、温州大洋船舶研究公司合作,研制与建造的产品有500tⅠ类油船,1200tⅠ类油轮,1000t化学品船,65m矿石装卸船,90m原油囤船,1000m3开体泥驳,150-250m3挖砂绞吸船,4800tⅠ类油轮,128TEU集装箱船,5000T散货船,200t起吊艇,75m双浮吊船,3000马力海洋拖船。

企业的迁建改造实行老厂与新厂的分区,在新区生产能力未形成前可以保证现有生产能力的继续运营,待扩建厂区建成后再进行企业制造能力的重新分配,而不影响生产现有生产能力的发挥和正常运营。

2.2项目发展概况

公司的迁建工作于2007年8月22日由XX县人民政府县长办公会议已经确定,项目选址和动迁条件,公司编制了《XX造船总厂有限公司迁建项目建议书》报政府有关备案审查,核准公司在XX县鄱阳湖水域范围内进行选址迁建造船厂。

2.3投资的必要性

2.3.1XX县城整体发展与规划需要

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重点装备企业退城进园和退城进郊的部署和思路以及某某省环鄱阳湖城市群建设规划,XX县城作为环鄱阳湖重点建设的4个重点县城之一,县城确定为鄱阳湖宜居生态城市,水路客运、客运码头是城市功能必备的基础设施条件,2015年将建成年客运量达300-500万的客运港口。

现公司紧邻XX县客运港口,共用客运码头以西2600m2的公共水域为船舶避风、转舵的水域,制约了相互的发展,因此,公司迁建改造是完善XX城市功能的需要,是环鄱阳湖城市群建设的需要。

2.3.2XX县城水源地保护的需要

公司现有厂址位于XX县自来水厂取水口上游1.2km处,XX县自来水厂担负着全县12万人的生活用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现有厂址位于一级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工厂生产过程的污染可能造成对水源的侵害和污染,因此,必须进行搬迁。

2.3.3XX县城市防洪的需要

XX造船总厂有限公司位于XX县城的西南角,是鄱阳湖水侵入县城的唯一堤防入口所在地段,1998年洪涝灾害后,国家花巨资修建了XX县城市防洪墙,用于抵御百年洪水的侵袭。

但是由于XX造船总厂有限公司位于防洪墙的外侧,厂部面积水平面位于最高洪水位22.42m以下,有85%的生产厂房的基地平面标高为21.00m,防洪墙对造船厂来说就像一条隔离墙,将造船厂置身于鄱阳湖的大水面上,同时,由于造船厂的船台、舾装码头等开放性建设结构,不便于修筑防洪堤墙,给XX县的城市防洪带来许多的缺口,企业在大水季节不仅要停工停产,全县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用于造船厂拥有河岸线段的防洪加固,以保障县城10余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公司迁建改造是完善XX城市防洪能力的需要。

2.3.4企业发展的需要

现有厂址建筑容积率达163%,现有的船台为5000t级船台一座,3000t级船台1座,只有8000t级的生产能力,而企业的年订单数量2006、2007、2008年分别为1.31万t、1.76万t、2.14万t,生产条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产发展。

随着国家对内河船舶标准化生产和长江黄金水道改造等水路运输业发展规划,近几年来,内河船舶制造,修理等行业发展速度加快,九江14家船舶制造企业的生产能力由2006年的42万载重t扩大到2008年的96万载重t,并且实现了单一军工产品向多用途民船和专业船舶发展的转变,而且5000t以上的货运船舶需求所占份额占企业总产值的57%左右,充分说明了随着长江水道的疏浚拓展,长江水运新一轮发展机遇已经到来。

企业现有岸线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求,XX造船总厂有限公司要发展必须进行迁建改造。

3市场需求分析

3.1国际船舶工业发展状况及趋势

当前,国际航运市场转暖,新船成交价回升,特别是船舶科技迅速发展和海洋经济的崛起,给传统造船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世界造船业总体呈稳步发展趋势。

1、造船业:

韩、中、日三足鼎立。

近年来,英国、荷兰、希腊等传统的欧洲造船大国逐渐淡出造船业务,而亚洲国家特别是东亚地区逐渐取代了欧洲的中心地位,目前已经形成了韩国、中国、日本三足鼎立的竞争新格局。

从产业周期看,韩国处于成长期的后期,发展潜力有限,而且随着近年来韩元升值幅度较大,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竞争力已出现下降迹象;

日本已进入成熟期,产能逐渐萎缩;

中国则刚刚进入快速成长期,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2、船舶配套业:

欧美、韩日主导市场。

目前世界船舶配套产业年产值约230亿~250亿美元,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西北欧和日本。

在世界船舶设备销售总额中,欧美占到1/2,日本、韩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欧美技术迅速崛起,市场份额稳步扩大。

目前,欧洲船舶配套工业供应商达到1万多家,直接从业26万人,间接从业44万人,年营业额中出口占40%左右,其中对中国出口占全部出口额的15%。

日本船舶配套业现有650家船用设备制造企业,年产值达8000亿日元,目前造船设备配套国产化率达到95~98%。

韩国现有520家船舶设备制造公司,造船设备国产化率已达85%左右。

3、修船业:

规模持续增长、中心逐步东移。

国际修船中心日渐东移。

到目前为止,已初步形成了以新加坡、中国、韩国、中东、波兰为主的世界修船中心。

我国的修船业具有修船价格竞争优势,修船设施、技术能力、管理水平等也已具备相当的水平。

3.2我国船舶工业规划

根据《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2010年,自主开发、建造的主力船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年造船能力达到2300万载重t,年产量1700万载重t,造船年销售收入1500亿元(其中出口1200万载重t,出口值120亿美元)。

船用低、中速柴油机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450万千瓦和1100台,基本满足同期国内造船需求。

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船用设备专业化生产企业,本土生产的船用设备平均装船率(按价值计算)达到60%以上。

船舶工业组织结构趋于合理,大型船舶企业集团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三大造船基地初具规模,造船业与配套业协调发展。

船舶工业全面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现代化总装造船模式和企业管理信息化。

船舶修理(包括改装)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能够承担大型、多品种船舶修理任务,使我国成为世界主要造修船国。

2015年,形成开发、建造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能力,年造船能力达到2800万载重t,年产量2200万载重t,年销售收入1800亿元(其中出口1500万载重t,出口值160亿美元),使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

船用低、中速柴油机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600万千瓦和1200台,本土生产的船用设备的平均装船率(按价值计算)达到80%以上,大型企业集团建成船用设备国际营销服务网络。

骨干造船企业的生产效率达到15工时/修正总t,3万载重t以上常规船舶平均建造周期达到9个月,人均年销售收入力争达到200万元。

我国造船业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和国际间的产业转移,且未来将持续受益,我们认为,未来中国船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未来世界经济增长和贸易的发展是影响船舶市场变化的主要因素。

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回升,石油、矿石及其他大宗散货的海上运输需求量加大,预计未来世界船舶市场将继续保持景气。

近年来,我国内河航运业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十五”期间,内河航运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然而,与世界造船业、与我国海船建造业相比,我国内河船建造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处于数量多而且比较分散,造船技术水平落后,造船企业管理粗放,技术力量薄弱,发展无序的状况。

长江流域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三峡库区的形成等也对内河船舶建造与航运业提出了很多新课题。

我国水网密布、湖泊众多,河流总长43万km,这为内河船舶建造与航运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同时,内河航运以占地少、耗能低、污染小、安全性高、运量大等特点被称为“绿色”运输,符合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国家已经确定了到2020年内河航运建设的总体目标:

建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干支直达、江海相连的18500km的高等级航道和港口体系,实现与其他运输方式分工协作、有效衔接,共同构筑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

因此,今后10~20年,尤其“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内河航运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内河船舶建造企业应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全面改进船舶产品结构,开发满足内河航运需要的先进船型。

3.3近几年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

3.3.12006年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

2006年上半年,中国船舶工业在2005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新承接船舶订单大幅提高,主营业务收入、船舶出口创汇、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都大幅增长。

全国新承接船舶订单1608万载重t,同比增长113%;

手持船舶订单5092万载重t,同比增长43%;

造船完工量528万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