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讲稿肺结核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1546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讲稿肺结核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教案讲稿肺结核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教案讲稿肺结核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教案讲稿肺结核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教案讲稿肺结核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讲稿肺结核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案讲稿肺结核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讲稿肺结核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讲稿肺结核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授课章节

第六章肺结核

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本科

授课时数

2学时

第四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地点

多媒体教室

教学

目的

与要

一、了解肺结核的现状及流行病学情况

二、了解结核杆菌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三、熟悉结核病病因、发病机制、发生发展过程、基本病理变化、病理变化转归。

四、掌握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分类标准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五、掌握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案以及常用抗结核药物作用机理和不良反应。

重点

与难

重点: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分类标准、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案以及常用抗结核药物作用机理和不良反应。

难点:

结核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变态反应和免疫力的关系,分类标准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教学

方法

课堂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临床病例讨论法、问题导向学习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挂图

授课

提纲

一、概述(现状)

二、流行病学

(1)全球疫情

(二)我国疫情

三、结核菌的特性,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结核病在人体的发生与发展

(一)原发感染

(二)结核病免疫和迟发性变态反应

(三)继发性感染

四、病理学

(一)基本病理变化

(二)病理变化转归

五、临床表现

(一)症状

1.呼吸系统症状

2.全身症状

(二)体征

六、肺结核的诊断

(一)诊断方法

1.病史和症状体征

2.影像学检查

3.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

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5.结核菌素试验

6.γ-干扰素释放试验

(二)肺结核的诊断程序

1.可疑症状患者的筛选

2.是否为肺结核

3.有无活动性

4.是否排菌

5.是否耐药

6.明确初、复治

(三)结核病分类标准

1.结核病分类和诊断要点

2.痰菌检查记录格式

3.治疗状况记录

(四)肺结核的记录方式

七、鉴别诊断

(一)肺炎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三)支气管扩张

(四)肺癌

(五)肺脓肿

(六)纵隔和肺门疾病

(七)其他疾病

八、结核病的化学治疗

(一)化学治疗的原则

(二)化学治疗的主要作用

1.杀菌作用2.防止耐药菌产生3.灭菌

(三)化学治疗的生物学机制

1.药物对不同代谢状态和不同部位的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

2.耐药性

3.间歇化学治疗

4.顿服

(四)常用抗结核药物

1.异烟肼2.利福平3.吡嗪酰胺4.乙胺丁醇5.链霉素6.复合制剂

(五)标准化学治疗方案

1.初治活动性肺结核(含涂阳和涂阴)治疗方案

2.复治涂阳肺结核治疗方案

(六)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

九、其他治疗

(一)对症治疗

(二)糖皮质激素

(三)肺结核外科手术治疗

十、结核病的控制策略与措施

(一)全程督导化学治疗

(二)病例报告和转诊

(三)病例登记和管理

(四)卡介苗接种

(五)预防性化学治疗

外语词汇要求

肺结核(pulmonarytuberculosis)

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tuberculosis,MDR-TB)

参考书目

《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葛均波,徐永健主编

《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

实用内科学(第14版).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思考题

1.肺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诊断程序、结核病分类标准、肺结核记录格式

2.肺结核化疗原则、常用抗结核病药物、标准化疗方案

讲授内容

注解

肺结核(pulmonarytuberculosis)在本世纪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矣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结核病疫情很低的发达国家或原结核病疫情较严重的发展中国家,结核病疫情均出现明显回升并呈现全球性恶化的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3年宣布结核病处于“全球紧急状态”,动员和要求各国政府大力加强结核病的控制工作以遏制这次结核病危机,同时将积极推行全程督导短程化学治疗策略(directlyobservedtreatmentshort-course,DOTS)作为国家结核病规划的核心内容。

1995〜2010年间,各国釆用DOTS的结核病患者为5500万,其中4400万结核病患者已治愈,约700万结核病患者免于死亡。

当前结核病疫情虽出现缓慢的下降,但由于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tuberculosis,MDR-TB)的增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的双重感染(HIV/TB)和移民及流动人口中结核病难以控制,结核病仍然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一)全球疫情

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约20亿)曾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

结核病的流行状况与经济水平大致相关,结核病的高流行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低水平相对应。

WHO估算2010年全球约有850万〜920万新增病例,约120万〜150万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在传染病死亡中占第二位。

全球MDR-TB病例约44

万。

2010年全球登记报告570万新增病例,约占估计新增病例的65%,其中印度和中国占全球病例的40%,非洲占24%。

印度、中国、俄罗斯、南非、秘鲁等22个国家集中了全球80%的结核病例,被WHO列为结核病高负担、高危险性国家。

无疑这些国家结核病的控制将对全球的结核病形势产生重要影响。

(二)我国疫情

据2010年我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估计:

结核病年发病例100万,发病率78/10万;

全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99万,患病率459/10万;

涂阳肺结核患者72万,患病率66/10万;

菌阳肺结核患者129万,患病率119/10万;

结核病年死亡人数5.4万,死亡率4.1/10万;

TB/HIV双重感染患者约2万;

每年新发MDR-TB约10万人。

通过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和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措施,近十余年来我国的结核病疫情呈下降趋势,与2000年比较,涂阳肺结核患病率和结核病死亡率下降幅度分别达60.9%和52.8%,年递降率分别达9%和8.3%。

由于我国原结核病疫情比较严重,各地区差异大,西部地区

肺结核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结核病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结核病防控工作。

三、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的病原菌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

人肺结核的致病菌90%以上为结核分枝杆菌。

典型的结核分枝杆菌是细长、稍弯曲、两端圆形的杆菌,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可呈现为T、V、Y字型以及丝状、球状、棒状等多种形态。

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呈红色,可抵抗盐酸酒精的脱色作用,故称抗酸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对干

燥、冷、酸、碱等抵抗力强。

在干燥的环境中可存活数月或数年。

在室内阴暗潮湿处,结核分枝杆菌能数月不死。

结核分枝杆菌对紫外线比较敏感,太阳光直射下痰中结核分枝杆菌经2〜7小时可被杀死,实验室或病房常用紫外线灯消毒,10W紫外线灯距照射物0.5〜lm,照射30分钟具有明展杀菌作用。

结核分枝杆菌的增代时间为14〜20小时,培养时间一般为2〜8周。

结核分枝杆菌菌体成分复杂,主要是类脂质、蛋白质和多糖类。

类脂质占总量的50%〜60%,其中的蜡质约占50%,与结核病的组织坏死、干酪液化、空洞发生以及结核变态反应有关。

菌体蛋白质以结合形式存在,是结核菌素的主要成分,诱发皮肤变态反应。

多糖类与血清反应等免疫应答有关。

四、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染源主要是结核病患者,即痰直接涂片阳性者,主要通过咳嗽、喷嚏、大笑、大声谈话等方式把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微滴排到空气中而传播。

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重要的传播途径,经消化道和皮肤等其他途径传播现已罕见。

传染性的大小除取决于患者排出结核分枝杆菌量的多少外、空间含结

核分枝杆菌微滴的密度及通风情况、接触的密切程度和时间长短以及个体免疫

力的状况有关。

通风换气,减少空间微滴的密度是减少肺结核传播的有效措施。

当然,减少空间微滴数量最根本的方法是治愈结核病患者。

影响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自然抵抗力的因素除遗传因素外,还包括生活贫困、居住拥挤、营养不良等社会因素。

婴幼儿细胞免疫系统不完善,老年人、HIV感染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慢性疾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都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

四、结核病在人体的发生与发展

首次吸入含结核分枝杆菌的气溶胶后,是否感染取决于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和肺泡内巨噬细胞固有的吞噬杀菌能力。

结核分枝杆菌的类脂质等成分能抵抗溶

酶体酶类的破坏作用,如果结核分枝杆菌能够存活下来,并在肺泡巨噬细胞内外生长繁殖,这部分肺组织即出现炎性病变,称为原发病灶。

原发病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沿着肺内引流淋巴管到达肺门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

原发病灶和肿

大的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合称为原发综合征。

原发病灶继续扩大,可直接或经血流播散到邻近组织器官,发生结核病。

当结核分枝杆菌首次侵入人体开始繁殖时,人体通过细胞介导的免疫系统对结核分枝杆菌产生特异性免疫,使原发病灶、肺门淋巴结和播散到全身各器官的结核分枝杆菌停止繁殖,原发病灶炎症迅速吸收或留下少量钙化灶,肿大的肺门淋巴结逐渐缩小、纤维化或钙化,播散到全身各器官的结核分枝杆菌大部分被消灭,这就是原发感染最常见的良性过程。

但仍然有少量结核分枝杆菌没有被消灭,长期处于休眠期,成为继发性结核病的来源之一。

肺结核的发生发展过程见下图

结核病主要的免疫保护机制是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对控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作用不重要。

人体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首先是巨噬细胞作出反应,肺泡中的巨噬细胞大量分泌白细胞介素(简称白介素)-1、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a等细胞因子,使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聚集到结核分枝杆菌入侵部位,逐渐形成结核肉芽肿,限制结核分枝杆菌扩散并杀灭结核分枝杆菌。

T淋巴细胞具有独特作用,其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和协调,对完善免疫保护作用非常重要。

T淋巴细胞有识别特异性抗原的受体,CD4+T细胞促进免疫反应,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分化为第一类和第二类辅助性T细胞(Thl和Th2)。

细胞免疫保护作用以Thl为主,Thl促进巨噬细胞的功能和免疫保护力。

白介素-12可诱导Thl的免疫作用,刺激T细胞分化为Thl,增加γ-干扰素的分泌,激活巨噬细胞抑制或杀灭结核分枝杆菌的能力。

结核病免疫保护机制十分复杂,一些确切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1890年Koch观察到,将结核分枝杆菌皮下注射到未感染的豚鼠,10〜14日后局部皮肤红肿、溃烂,形成深的溃疡,不愈合,最后豚鼠因结核分枝杆菌播散到全身而死亡。

而对3〜6周前受少量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转的动物,给予同等剂量的结核分枝杆菌皮下注射,2〜3日后局部出现红肿,形成表浅溃烂,继之较快愈合,无淋巴结肿大,无播散和死亡。

这种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再感染和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反应的现象称为Koch现象。

较快的局部红肿和表浅溃烂是由结核菌素诱导的迟发性变态反应的表现;

结核分枝杆菌无播散,引流淋巴结无肿大以及溃疡较快愈合是免疫力的反映。

免疫力与迟发性变态

反应之间关系相当复杂,尚不十分清楚,大致认为两者既有相似的方面,又有独立的一面,变态反应不等于免疫力。

(三)继发性结核

继发性结核病与原发性结核病有明显的差异,继发性结核病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容易出现空洞和排菌,有传染性,所以,继发性结核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和流行病学意义,是防治工作的重点。

继发性肺结核的发病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发病慢,临床症状少而轻,多发生在肺尖或锁骨下,痰涂片检查阴性,一般预后良好;

另一种类型发病较快,几周前肺部检查还是正常,发现时已出现广泛的病变、空洞和播散,痰涂片检查阳性。

这类患者多发生在青春期女性、营养不良、抵抗力弱的群体以及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

继发性结核病的发病,目前认为有两种方式:

原发性结核感染时期遗留下来的潜在病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重新活动而发生的结核病,此为内源性复发;

据统计约10%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在一生的某个时期发生继发性结核病。

另一种方式是由于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再感染而发病,称为外源性重染。

两种不同发病方式主要取决于当地的结核病流行病学特点与严重程度。

五、病理学

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炎性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

结核病的病理过程特点是破坏与修复常同时进行,故上述三种病理变化多同时存在,也可

以某一种变化为主,而且可相互转化。

渗出为主的病变主要出现在结核性炎症初期阶段或病变恶化复发时,可表现为局部中性粒细胞浸润,继之由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取代。

增生为主的病变表现为典型的结核结节,直径约为0.1mm,数个融合后肉眼能见到,由淋巴细胞、上皮样细胞、朗汉斯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组成。

结核结节的中间可出现干酪样坏死。

大量上皮样细胞互相聚集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称为朗汉斯巨细胞。

增生为主的病变发生在机体抵抗力较强、病变恢复阶段。

干酪样坏死为主的病变多发生在结核分枝杆菌毒力强、感染菌量多、机体超敏反应增强、抵抗力低下的情况。

干酪坏死病变镜检为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含脂质多,肉眼观察呈淡黄色,状似奶酪,故称干酪样坏死。

抗结核化学治疗问世前,结核病的病理转归特点为吸收愈合十分缓慢、多反复恶化和播散。

采用化学治疗后,早期渗出性病变可完全吸收消失或仅留下少许纤维条索。

一些增生病变或较小的干酪样病变在化学治疗下也可吸收缩小逐渐纤维化,或纤维组织增生将病变包围,形成散在的小硬结灶。

未经化学治疗的干酪样坏死病变常发生液化或形成空洞,含有大量结核分枝杆菌的液化物可经支气管播散到对侧肺或同侧肺其他部位引起新病灶。

经化疗后干酪样病变中的大量结核分枝杆菌被杀死,病变逐渐吸收缩小或形成钙化。

六、临床表现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但有共同之处。

(1)症状

1.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是肺结核的常见可疑症状。

咳嗽较轻,干咳或少量黏液痰。

有空洞形成时,痰量增多,若合并其他细菌感染,痰可呈脓性。

若合并支气管结核,表现为刺激性咳嗽。

约1/3的患者有咯血,多数患者为少量咯血,少数为大咯血。

结核病灶累及胸膜时可表现胸痛,为胸膜性胸痛。

随呼吸运动和咳嗽加重。

呼吸困难多见于干酪样肺炎和大量胸腔积液患者。

2.全身症状发热为最常见症状,多为长期午后潮热,即下午或傍晚开始升高,翌晨降至正常。

部分患者有倦怠乏力、盗汗、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

育龄女性患者可以有月经不调。

多寡不一,取决于病变性质和范围。

病变范围较小时,可以没有任何体征;

渗出性病变范围较大或干酪样坏死时,则可以有肺实变体征,如触觉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细湿啰音。

较大的空洞性病变听诊也可以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当有较大范围的纤维条索形成时,气管向患侧移位,患侧胸廓塌陷、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并可闻及湿啰音。

结核性胸膜炎时有胸腔积液体征:

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廓望诊饱满、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实音、听诊呼吸音消失。

支气管结核可有局限性哮鸣音。

少数患者可以有类似风湿热样表现,称为结核性风湿症。

多见于青少年女性。

常累及四肢大关节。

在受累关节附近可见结节性红斑或环形红斑,间歇出现。

七、肺结核诊断

(1)症状体征情况:

明确症状的发展过程对结核病诊断有参考意义。

体征对肺结核的诊断意义有限。

(2)诊断治疗过程:

确定患者是新发现还是已发现病例。

记录首次诊断情况

特别是痰排菌情况、用药品种、用药量和时间、坚持规律用药情况等,这对将来确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如果是复发患者,治疗史对判断耐药情况有参考意义。

(3)肺结核接触史:

主要是家庭内接触史,对邻居、同事、宿舍等有无肺结核患者也应了解。

记录接触患者的病情、排菌情况、治疗方案和用药规律情况、接触时间、接触密切程度等。

2.影像学诊断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常规首选方法。

计算机X线摄影(CR)和数字X线摄影(DR)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可增加层次感和清晰度。

胸部X线检查可以发现早期轻微的结核病变,确定病变范围、部位、形态、密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病变阴影的伴随影像;

判断病变性质、有无活动性、有无空洞、空洞大小和洞壁特点等。

肺结核病影像特点是病变多发生在上叶的尖后段、下叶的背段和后基底段,呈多态性,即浸润、增殖、干酪、纤维钙化病变可同时存在,密度不均勻、边缘较清、楚和病变变化较慢,易形成空洞和播散病灶。

诊断最常用的摄影方法是正、侧位胸片,常能将心影、肺门、血管、纵隔等遮掩的病变以及中叶和舌叶的病变显示清晰。

CT能提高分辨率,对病变细微特征进行评价,减少重叠影像,易发现隐匿的胸部和气管、支气管内病变,早期发现肺内粟粒阴影和减少微小病变的漏诊;

能清晰显示各型肺结核病变特点和性质,与支气管关系,有无空洞以及进展恶化和吸收好转的变化;

能准确显示纵隔淋巴结有无肿大。

常用于对肺结核的诊断

以及与其他胸部疾病的鉴别诊断,也可用于引导穿刺、引流和介人性治疗等。

3.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病的主要方法,也是制订化疗方案和考核治疗效果的主要依据。

每一个有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肺部有异常阴影的患者都必须查痰。

(1)痰标本的收集:

肺结核患者的排菌具有间断性和不均勻性的特点,所以要多次查痰。

通常初诊患者至少要送3份痰标本,包括清晨痰、夜间痰和即时痰,复诊患者每次送两份痰标本。

无痰患者可采用痰诱导技术获取痰标本。

(2)痰涂片检查:

是简单、快速、易行和可靠的方法,但欠敏感。

每毫升痰中至少含5000?

10000个细菌时可呈阳性结果。

除常采用的齐-尼氏(Ziehl-Neelsen)染色法外,目前WHO推荐使用LED荧光显微镜检测抗酸杆菌,具有省时、方便的优点,适用于痰检数量较大的实验室。

痰涂片检查阳性只能说明痰中含有抗酸杆菌,不能区分是结核分枝杆菌还是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由于非结核性分枝杆菌致病的机会非常少,故痰中检出抗酸杆菌对诊断肺结核有极重要的意义。

(3)培养法: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为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灵敏度高于涂片法,常作为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

同时也为药物敏感性测定和菌种鉴定提供菌株。

沿用的改良罗氏法(Lowenstein-Jensen)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费时较长,一般为2?

8周。

近期采用液体培养基和测定细菌代谢产物的BACTEC-TB960法,10日可获得结果并提高10%分离率。

(4)药物敏感性测定:

主要是初治失败、复发以及其他复治患者应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为临床耐药病例的诊断、制订合理的化疗方案以及流行病学监测

提供依据。

WHO把比例法作为药物敏感性测定的“金标准”。

由于采用BACTEC-TB960法以及显微镜观察药物敏感法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等新生物技术,使药物敏感性测定时间明显缩短,准确性提高。

(5)其他检测技术:

如PCR、核酸探针检测特异性DNA片段、色谱技术检测结核硬脂酸和分枝菌酸等菌体特异成分以及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特异性抗原和抗体、基因芯片法等,使结核病快速诊断取得一些进展,但这些方法仍在研究阶段,尚需改进和完善。

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常应用于支气管结核和淋巴结支气管瘘的诊断,支气管结核表现为黏膜充血、溃疡、糜烂、组织增生、形成瘢痕和支气管狭窄,可以在病灶部位钳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对于肺内结核病灶,可以采集分泌物或冲洗液标本做病原体检查,也可以经支气管肺活检获取标本检查。

5.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试验广泛应用于检出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而非检出结核病。

结核菌素试验对儿童、少年和青年的结核病诊断有参考意义。

由于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推行卡介苗接种,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不能区分是结核分枝杆菌的自然感染还是卡介苗接种的免疫反应。

因此,在卡介苗普遍接种的地区,结核菌素试验使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检出受到很大限制。

目前WHO推荐使用的结核菌素为纯蛋白衍化物(purifiedproteinderivative,PPD)和PPD-RT23。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需4?

8周才建立充分的变态反应,在此之前,结核菌素试验可呈阴性;

营养不良、HIV感染、麻疹、水疸、癌症、严重的细菌感

染包括重症结核病如粟粒性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等,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则

多为阴性和弱阳性。

6.y-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releaseassays,IGRAs)通过特异性抗原ESAT-6和GFP-10与全血细胞共同孵育,然后检测y-干扰素水平或采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测量计数分泌y-干扰素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可以区分结核分枝杆菌自然感染与卡介苗接种和大部分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因此诊断结核感染的特异性明显高于PPD试验,但由于成本较髙等原因,目前多用于研究评价工作,尚未广泛推行。

1.可疑症状患者的筛选大约86%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95%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有可疑症状。

主要可疑症状为:

咳嗽、咳痰持续2周以上和咯血,其次是午后低热、乏力、盗汗、月经不调或闭经,有肺结核接触史或肺外结核。

上述情况应考虑到肺结核病的可能性,要进行痰抗酸杆菌和胸部X线检查。

2.是否为肺结核凡X线检查肺部发现有异常阴影者,必须通过系统检查确定病变性质是结核性或其他性质。

如一时难以确定,可经2周左右观察后复查,大部分炎症病变会有所变化,肺结核则变化不大。

3.有无活动性如果诊断为肺结核,应进一步明确有无活动性,因为结核活动性病变必须给予治疗。

活动性病变在胸片上通常表现为边缘模糊不清的斑片状阴影,可有中心溶解和空洞,或出现播散病灶。

胸片表现为钙化、硬结或纤维化,痰检查不排菌,无任何症状,为无活动性肺结核。

4.是否排菌确定活动性后还要明确是否排菌,是确定传染源的唯一方法。

5.是否耐药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确定是否耐药。

6.明确初、复治病史询问明确初、复治患者,两者治疗方案迥然不同。

肺结核患者发现诊断流程见教材。

我国实施的结核病分类标准(WS196-2001)突出了对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和化疗史的描述,取消按活动性程度及转归分期的分类,使分类法更符合现代结核病控制的概念和实用性。

(1)原发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