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7151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解析版

宿州市汴北三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文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

“宽谷”具体指()

A.私田的大量开垦B.商人地位提高

C.诸子百家争鸣D.诸侯重视教育

【答案】C

【解析】春秋战国时代,政治上是争霸和兼并战争,思想上出现不同学派之间既互相诘难、辩驳,又互相吸收、融合的百家争鸣现象。

因此“宽容”是指诸子百家争鸣。

故答案为C项。

其他三项不能体现“宽容”的特点,排除ABD项。

2.历史探究课上,教师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进行设计,提出三个观点,让学生讨论,以便加强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观点1:

“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

”观点2:

“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

”观点3:

“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

”上述观点所对应的思想是 ()

A.1—儒,2一法,3—道B.1—儒,2—道,3—墨

C.1一墨,2一法,3—道D.1—道,2一墨,3—儒

【答案】A

3.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演变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存天理,灭人欲   ③独尊儒术    ④民贵君轻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①是孔子的思想主张,②是宋代程朱理学的主张,③是汉代董仲舒的思想主张,④是战国时代孟子的主张,所以以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①④③②,故答案选B,ACD三项组合时间排序错误。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的发展进程

4.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

A.正统的孔孟学说B.融合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C.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

【答案】B

【解析】董仲舒将先秦儒学发展为新儒学,不仅继承了先秦儒学的“仁政”“民本”思想,而且也糅合了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来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故答案为B项。

董仲舒新儒学是经过改造的孔孟学说,排除A项;程朱理学是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5.导政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

A.抗清斗争高涨B.社会相对安定

C.西方思想的影响D.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本题主要考查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解放潮流相关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具有民主色彩思想之所以能够产生,从经济基础上看,主要是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以及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一点也是最为根本的。

综上,故,正确答案选D。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进步思想产生的原因

6.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

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最恰当的评价应是()

A.都是片面的B.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C.都阻碍了历史发展D.都有利于封建统治

【答案】B

【解析】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适应了地主阶级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顺应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背景下建立民主政治的需要,两者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故答案为B项。

A项评价错误,排除;二者都推动了历史发展,排除C项;黄宗羲的思想不利于封建统治,排除D项。

7.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

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可判断该哲学家重视道德的作用,强调知识的作用,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更注重人的道德,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

材料“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8.苏格拉底与人交谈时,总是会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让对方回答,鼓励对方依靠自己的努力逐步找到正确答案。

孔子经常会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他也很乐于接受学生的提问;并通过回答来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这表明二者在教学方法上都注重()

A.启发引导B.平等相待C.辩证思考D.逻辑推理

【答案】A

【解析】苏格拉底和孔子都用一种提出问题的方法来促使学生思考的方式进行教育,表明二者在教学方法上都注重启发引导。

故答案为A项。

这种方法不能体现平等相待,排除B项;辩证思考指的是从正反两方面考虑问题,材料没有反映,排除C项;这种方法也不属于逻辑推理,排除D项。

9.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写道: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这表明文艺复兴()

A.反对世俗的物质享受

B.仍然是强调神和神性

C.利用宗教题材表现人文精神

D.影响局限于艺术创作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由题干中的“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说明当时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是在借助于宗教形式来表现人文主义,故选A。

B是启蒙运动主张;C是宗教改革;D局限错误。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10.与文艺复兴不同,启蒙运动所崇尚的理性主义是由一种欲构筑富有创造性的理论的信念所驱使,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同于古典的、全新的思想,崇尚科学知识是其核心,坚信人的理性能够借助于“科学方法”去探究把握自然法则(包括人的本质的法则)。

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中,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是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分野的重要标志

B.启蒙运动推崇通过理论创造而不是模仿传统来推广理性思想

C.启蒙运动基于科学革命的重大突破而强调科学与理性的结合

D.关于社会自我运行的基本法则的可认识性是启蒙运动的信条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题干材料阐述了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但未涉及两者的“分野”。

理性主义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

B、C和D均属于正确说法。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比较

【名师点睛】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号称复兴古典文化,但只是借助其形式,内容主要是宣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新兴的资产阶级为维护和发展其政治经济利益,首先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了反封建斗争。

11.卢梭说:

“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

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

”“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

”材料反映了卢梭()

A.天赋人权的思想B.直接民主的思想

C.代议制民主思想D.社会契约的思想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材料“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

”强调主权只能由自己来代表本人行驶主权,可以得出其强调的应为直接民主,所以选B。

其他选项均不是卢梭的观点。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制下的启蒙·卢梭

【名师点睛】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

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都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它崇尚理性,向往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解放。

12.马克思说:

“..-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这是指中国四大发明中的()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

【答案】B

【解析】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故答案为B项。

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CD项。

13.《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所反映的农学思想是

A.因时因地制宜B.多种经营C.人定胜天、天遂人愿D.重农抑商

【答案】A

【解析】“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是指要顺应天时,裁量地利,根据规律办事,那么用力少而收获多,如果违背规律,就会没有收获。

故答案为A项。

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CD项。

14.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经济停带倒退B.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C.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D.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答案】C

【解析】封建社会的中国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阻碍了科技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作用,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故答案为C项。

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BD项。

15.古代中国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一诗一词一曲一小说的变化过程。

变化反映了()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②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③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④城市经济的繁荣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词、曲、小说逐步通俗化,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是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繁荣的结果。

②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项。

①③与这种变化过程无关,排除含有①或③的ABD项。

点睛:

宋元时期,我国商业经济繁荣。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这一经济领域的变化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从宋元明清文学发展趋势上看,文学潮流表现出日益平民化、世俗化的特征。

反映市民生活,适应市民需要成为文学发展的动力。

16.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述名句分别属于:

()

A.楚辞、汉赋、唐诗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D.唐诗、宋词、元曲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文学成就,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联系所学,“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符合宋词的风格,“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唐诗的代表作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属于楚国楚辞的典型风格,所以正确的选项是C项,排除其他。

17.“蓝险的实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容观历史B.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答案】D

【解析】京剧脸谱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一种脸谱代表某一类人物性格,实际上也暗含着对人物的评价。

这种脸谱化的处理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故答案为D项。

把古代人物脸谱化,没有真实再现历史,不是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排除AC项;脸谱化的结果可能提升也可能贬低或歪曲历史人物的价值,排除B项。

18.据美国沃克斯网站2015年2月3日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