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九里质量通病防治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14277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10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园九里质量通病防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公园九里质量通病防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公园九里质量通病防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公园九里质量通病防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公园九里质量通病防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园九里质量通病防治Word文件下载.docx

《公园九里质量通病防治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园九里质量通病防治Word文件下载.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园九里质量通病防治Word文件下载.docx

8.1混凝土表面麻面、露筋、蜂窝、孔洞11

8.2施工缝结合不好12

8.3、缺棱掉角13

8.4、砼板面不平整13

8.5砼结构构件轴线位移14

8.6砼柱、墙、梁的外形偏差、表面平整差14

8.7砼强度偏低、匀质性差15

8.8砼保护层破坏或砼保护性能不良16

8.9砼收缩裂缝16

8.10砼温度裂缝17

8.11砼沉陷裂缝17

8.12砼张抗裂缝18

8.13砼化学裂缝18

8.14砼冻胀裂缝18

8.15砼构件制作、运输、安装裂缝19

8.16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9

8.17钢筋混凝土板裂缝20

第九章屋面工程质量通病预控措施21

9.1总体防治措施:

21

9.2具体防治措施:

第十章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24

10.1砌体强度低24

10.2砌体几何尺寸不符合设计图纸要求25

10.3组砌方法不准确25

10.4水平或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合格25

10.5砌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差26

10.6砌体结构裂缝26

10.7烟道、排烟道堵塞串气27

10.8墙体渗水27

10.9砖砌体组砌混乱28

10.10砖缝砂浆不饱满28

10.11配筋砌体钢筋遗漏和锈蚀28

10.12力柱、门窗洞口、阳台和环窗雨篷不成线29

10.13窗台返(窗台与屋面板下渗水污墙)29

10.14砌块墙体裂缝29

10.15砌块灰缝不饱满30

10.16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30

第十一章抹灰、涂料工程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31

11.1砖墙、混凝土基层抹灰空鼓、裂缝31

11.2轻质隔墙抹灰空鼓33

11.3抹灰面层起泡、开花、有抹纹33

11.4抹灰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34

11.5混凝土顶板抹灰空鼓、裂缝34

11.6接槎有明显抹纹、色泽不匀35

11.7雨水污染墙面35

11.8阳台、雨罩、窗台等抹灰饰面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不一致35

11.9分格缝不直不平、缺棱错缝36

11.10颜色不匀36

11.11粉化、剥落37

11.12顶层内外墙开裂37

第十二章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防治措施37

12.1.质量通病:

37

12.2.预防措施:

第十三章钢筋工程38

13.1.质量通病:

38

13.2.预防措施:

第十四章楼地面质量通病防治的防治措施39

第十五章门窗质量通病防治措施40

第十六章楼梯、栏杆、台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40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勘察单位:

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

2.设计单位: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3.施工单位:

4.监理单位:

重庆市永安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5.建设单位:

成都润万置业有限公司

6.质监站:

成都市双流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7.工程地点:

双流区堂中路四段51号

本工程为华润第五城公园九里一期,工程建筑面积221001.36㎡,共计18栋,其中1、2、4、5、6号楼27层5栋,3号楼24层,7、8、9、13、14、18、19、23、24号楼为3层别墅,共计9栋、28号楼6+1F多层,31、32号楼为5+1F,地下室(高层部分为地下二层,别墅及多层部分地下一层)。

筏板基础。

第二章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办法

我项目部为了提高本住宅工程质量水平,控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参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及市质监部门的文件指示结合施工项目的具体实际情况,编写本方案。

同时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学习、实践、总结、反馈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施工水平,提升住宅工程质量,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对住宅工程设计、材料、施工、管理等方面形成一套综合有效的防治措施,交付业主满意的工程。

施工单位管理措施总则:

1、我项目部认真编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经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2、做好原材料、构配件和工序质量的报验文件。

在采用新材料时,除应有产品合格证、有效的新材料鉴定证外,还应进行必要检测。

3、记录、收集和整理通病防治的方案、施工措施、技术交底和隐蔽验收等相关资料。

4、根据经批准后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样板引路。

5、专业分包单位应提出分包工程的通病防治措施,由总包单位核准,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6、工程完工后,填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内容总结报告》

第三章材料质量通病防治办法

3.1钢筋

3.1.1.质量通病:

(1)施工用钢筋表面有锈蚀;

(2)钢筋原料有曲折:

(3)成型钢筋在弯曲处发生断裂或裂缝:

(4)施工用钢筋有纵向裂缝:

(5)闪光对焊的钢筋在接头处断裂。

3.1.2.预防措施:

(1)钢筋进场按先进先用,后进后用的要求,尽量减短库存时间。

(2)存放钢筋的车间,应能防雨雪水,环境条件应干燥,底部应用混凝土墩架空,离地面20厘米以上。

(3)影响使用的锈蚀钢筋,应先除锈后使用,经除锈后的钢筋,表面螺纹不清或留有凹点,须重新测试机械性能后由技术部门做出处理意见。

(4)合理选择运输车辆,长度应与钢筋长度适应。

(5)吊运时应先将钢筋捆绑成束,并采用二点吊,防止钢筋弯折变形。

(6)钢筋堆上应禁止车辆、重物在上面碾压。

(7)取样复查钢筋的冷弯性能或化学成分分析,检查磷的含量是否超过规定值,不合格的不能用在建筑工程上。

(8)钢筋弯曲成型时,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II级钢筋的弯曲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的4倍,IV级钢筋的弯曲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9)成型钢筋在搬运时,应先将弯脚钢筋绑扎成捆后进行,避免单根弯脚受拉。

(10)在选购钢筋时,应选择国家大、中型钢厂生产的产品,这些企业原材料控制严格,设备可靠,工艺成熟,质量稳定,极少有这方面的质量缺陷。

(11)对已采购的钢筋,经力学性能检验合格后,还应对钢筋的外观质量作检查,在成型使用时,发现有纵向裂缝的,应予剔除。

(12)如发现整批钢筋中,有较多的纵向裂缝时,该批钢筋不应作为受力量主筋使用,只宜作为构造筋或分布筋使用。

3.2水泥

1.2.1质量通病:

水泥不符要求。

1.2.2预防措施:

(1)在水泥进库时,应同时核收水泥出厂合格证,并同时核对水泥的品种、标号,进行强度和安定性检验,合格时予以挂牌标明.

(2)进库水泥应先进先用.后进后用,保质期不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不超过一个月)。

(3)水泥库应顶不漏雨.壁不进水.地面应有搁栅铺板架空,防止水泥受潮结块。

3.3砂浆、混凝土

3.3.1.质量通病:

(1).计量不符要求。

(2).试配不符合要求。

(3).材料测试、试配用料与制作、试块用料不一致。

(4).混凝土施工时外加剂不符合要求。

(5).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

3.3.2.预防措施:

(1).按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要求,砂浆、混凝土搅拌,对原材料应按一料一磅,水应用流量计或时间继电器,严格逐盘计量控制,保证配合比准确。

(2).工地使用的计量衡器,应按国家计量法规定,由法定单位每年进行一次校定。

每日在使用前应检查衡器有无异常。

(3).计量误差应按标准要求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即水泥、水、混合材料、外加剂不超过±

2%,粗细骨料不超过±

3%。

(4).试配时采用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应与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相同,具有代表性;

砂、石应以干燥状态为准砂含水率<

0.5%,石子含水率<

O.2%,以减少配合比误差。

(5).试配时的搅拌方法应与工程实际采用的搅拌方法一致。

(6).为便于选择,试配时可同时制作三组不同水灰比的试块;

一组较基准配合比增加0.05,一组较基准配合比减少0.05。

(7).增强试验工对试配、试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有检查校核的制度,用科学正确的方法,规范、标准地进行材料、试配、试块制作。

(8).选用的混凝土外加剂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进场时应认真核对质保书;

对外加剂的质量指标要进行检测。

(9).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必须根据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施工及气候条件、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及配合比等因素综合考虑,经试验后确定。

(10).按混凝土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如水泥的品种,骨料的粒径、级配要好。

(11).混凝土配合比没计要合理,在准确采用原材料后,应经过取样试配,确定施工配合比。

(12)选用合适的外加剂,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13)拌合混凝土时原材料应逐盘进行计量,误差应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14)按规范要求控制施工条件,加料应按粗骨料、细骨料、水泥的顺序进行,水可分二次加入;

搅拌时间要保证,不得少于最短时间;

混凝土拌合物长距离运输,应有防雨、防晒合防离析泌水的措施

第四章土方工程通病治理及预控

4.1挖方边坡塌方

4.1.1.现象:

在挖方进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局部或大面积塌方,使地基土受到扰动,承载力降低,严重的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

4.1.2.治理:

对沟塌方后用块石填砌或用2:

8、3:

7灰土回填嵌补,与土接触部位做成台阶搭槽塌方,应清除塌方后作临时性支护措施,对永久性边坡局部塌方,应清除接,防止滑动;

或将坡度改缓。

4.1.3.预控措施:

(1)对永久性挖方的边坡坡度,应按设计要求放坡,一般在1:

1~1:

1.5之间。

对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土质较好时,边坡可放宽一些。

(2)开挖基坑(槽)和管沟,土质条件好,地下水位低于其底面标高时,挖方深度5m以内不加支撑的边坡坡度在1:

0.33~1:

1.5。

施工期较长,挖方深度大于2m以上时,应做成直立壁加支撑。

(3)做好地面排水措施,避免积水。

当有地下水时,应及时采取降排水措施。

(4)在坡顶上弃土、堆载时,弃土堆坡脚至挖方上边缘的距离,应根据挖方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性质确定。

土质干燥密实时,其距离不得少于3m,土质松软时,不得小于5m。

(5)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避免先挖坡脚,造成坡体失稳。

(6)边坡顶部不得集中堆放弃土、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等。

(7)在地表水体附近开挖深度较大时,在靠近地表水体一侧应设置有隔水防渗措施。

4.2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4.2.1.现象:

回填土经夯实或辗压后,其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在荷载作用下变形增大,强度和稳定性下降。

4.2.2.治理:

(1)不合要求的土料挖出换土,或者掺入石灰、碎石等夯实加固。

(2)因含水量过大而达不到密实度的土层,可采用翻松晾晒、风干,或均匀掺入干土等吸水材料,重新夯实。

(3)因含水量小可采用增加夯实遍数。

4.2.3.预控措施:

(1)严格选择好符合填土要求的土料。

(2)在回填土时,应严格控制土的含水量,加强施工前的检验。

含水量大于最优含水量时,应采用翻松、晾晒、风干方法降低;

或采取换土回填,或均匀拌入干土,或采用其他方法来降低。

含水量过低,应洒水湿润。

(3)施工时还应严格控制每层铺土厚度、压(夯)实遍数、压(夯)实路线。

(4)加强对土料、含水量、施工操作和回填土干密度的现场检验按规定取样,严格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

(5)回填土中不得有大于50毫米直径的干土块。

(6)回填土前必须将基坑中的杂物清理干净。

(7)控制回填土的含水量,一般为13-20%(重量比)。

(8)严格按设计要求分层夯实,每层镝土厚度不得超过30厘米。

4.3基坑泡水

4.3.1.现象:

基坑开挖后,地基土被水浸泡。

4.3.2.治理:

(1)被水淹泡的基坑,应采取措施,将水引走排净

(2)设置截水沟,防止水刷边坡

(3)已被水浸泡扰动的土,采取排水晾晒后夯实,或抛填碎石、小块石夯实;

或换土夯实(3:

7灰土);

或挖出淤泥加深基础。

4.3.3.预控措施:

(1)基坑周围应设排水沟。

挖土放坡时,坡顶和坡脚至排水沟均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为0.5~1.0m。

对永久性挖方边坡上缘至山坡截水应保持5m距离。

(2)基坑开挖时应逐层开挖,逐层放坡,并加深排水沟和集水井,随时检查边坡坡度,不允许偏陡。

边坡上缘堆土或堆置材料时,至坡边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在0.8m以上,堆土高度不超过1.5m。

(3)在潜水层内开挖基坑时,应在潜水层标高最低处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

(4)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时,应在开挖标高坡脚设排水沟和集水井。

4.4回填土挤动基础墙体

4.4.1.现象:

夯实基础墙面两侧填方或用推土机送土,造成基础墙体裂缝、破裂,轴线偏移,严重地影响结构受力性能。

4.4.2治理:

应会同设计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压浆、加围套等加固措施,或将损坏部位拆除重砌。

4.4.3.预控措施:

基础两侧用细土同时分层回填夯实。

两侧填土高差控制不超过30cm。

如遇暖气沟或室内外回填标高相差较大,回填土时可在另一侧临时加木撑。

基础墙体施工完毕,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回填施工。

同时避免在单侧临时大量堆料以及行走重型机械设备。

4.5房心回填土沉陷

4.5.1.现象:

房心回填土局部或大片下沉,造成地坪面鼓;

开裂甚至塌陷破坏。

4.5.2.治理:

如地坪面层尚未破坏,可填入碎石,用灰浆泵压入水泥砂浆填灌密实;

若面层已破坏,则视面积大小和损坏情况,采取局部或全部返工。

局部处理可用锤将空鼓部位打去,填灰土或粘土、碎石混合物夯实,再做面层。

4.5.3.预控措施:

(1)选用合适回填土料,认真控制土的含水量在最优范围内,严格按规定分层回填夯实,并抽样检验密实度。

(2)施工前应对原自然软弱土层进行处理。

(3)房心回填土深度大于1.5m时,在建筑物外墙基回填土时需采取防渗措施。

(4)使用要求较高的大面积房心回填土,应先用机械将原自然土压密实,然后再回填土。

第五章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1)轴线偏移。

(2)变形。

(3)标高偏差。

(4)接缝不严。

(5)脱模剂使用不符合要求。

(6)模内清理不符合要求。

(7)封闭或竖向的模板无排气孔、浇捣空。

(1)模板轴线放线后,要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才能支模。

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发限位措施。

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总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筒准确。

(2)根据混扳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浇捣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捣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灌高度要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

(3)模板及支架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浇捣时侧向压力和振捣时产生荷载,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承载能力和刚度。

(4)梁底支撑间距应能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

组合小钢模拼装时,连接件应按规定放置,围檩及对销螺栓间距、规格应按设计要求设置。

(5)梁、柱模板若采用卡具时,其间距要按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

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6)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混凝土浇捣时,梁、墙上口宽度。

梁、板当跨度大于或等于4米时,模板中间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度的1/1000~3/1000。

(7)每楼层设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

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

(8)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捣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9)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10)拆模后,必须清除模板上遗留混凝土残浆,尔后再刷脱模剂。

严禁用废机油作脱模剂,脱模剂材料选用原则为,既便于脱模又便于混凝土表面装饰。

脱模剂涂刷要均匀,一般以2度为宜,以防漏刷,也不能涂刷过后厚。

在封模前,将模内垃圾清理干净。

墙、柱根部的拐角,梁柱接头处留清扫孔,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将清扫口处封模。

(11).钢筋绑扎完毕,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除模内垃圾。

(12).墙体的大型预留洞口底卡奠开设排气孔,使混凝土浇筑时气泡及时排出,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

柱高、墙高(超过3m)侧模要开浇捣孔(留门子板),以便于混凝土浇捣和振捣。

第六章钢筋工程

(1)墙、柱主筋偏移。

(2)楼板及悬挑版上筋下踏。

(3)同截面接头过多。

(4)绑扎不符合要求。

(5)不符合图纸或规范构造规定。

(6)骨架歪斜。

(7)钢筋曲线形状不准。

(1)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按规定放置,间距每隔lM放置1块;

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厚度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2)墙板内外排钢筋间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放置撑筋;

柱子钢筋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然后用减去四周保护层的卡具固定柱筋;

墙板筋在模板上口加一道水平筋,并采取措施加以限位;

(3)混凝土浇筑时,振动机头子或下料斗尽可能避免碰撞钢筋,发生撞斜碰歪,及时进行校正;

按设计施工图纸在上排与下排筋之间放置撑钩;

(4)悬挑版俺设计要求放置主筋撑钩;

(5)混凝土浇捣时,发现钢筋被踩下,及时纠正;

熟悉规范、标准有关钢筋接头位置错开规定条文;

(6)分清钢筋接头在受拉区还是受压区;

钢筋配料时,要认真考虑同截面接头错开要求;

(7)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矫正主筋严格按1:

6坡度进行;

设定位箍筋,防止主筋歪曲;

(8)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和规范规定,严格做好钢筋工程隐蔽验收;

(9)熟悉图纸,分清主次梁,绑扎时应记清次梁受力筋放在主梁受力筋上面;

事先放样,控制柱筋内梁受力筋间距;

避免因柱筋内梁受力筋过密放不下,而将梁受力筋放在柱筋之外;

(10)严格检查认真做好钢筋工程隐蔽验收,发现钢筋位置放错、遗留等缺陷,及时纠正;

加强钢筋骨架成型后产品保护;

(11)严格按设计规定要求设置附加构造钢筋和箍筋,以改善钢筋骨架的牢靠程度;

按规范要求进行绑扎;

对成型好曲线形钢筋,严格检查外形,发现不符台及时矫正。

(12)搬运过程中轻起轻放;

(13)曲线形钢筋在骨架中固定要采取限位措施。

第七章地下防水工程通病及治理

7.1防水砼蜂窝、麻面、孔洞渗漏水

7.1.1.现象:

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露筋;

砼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间形成蜂窝;

砼内有空腔,没有砼。

7.1.2.治理:

根据蜂窝、麻面、孔洞及渗漏水、水压大小等情况,查明渗漏水的部位,然后进行堵漏和修补处理。

堵漏和修补处理可依次进行或同时穿插进行。

可采用促凝灰浆、氰凝灌浆、集水井等堵漏法。

蜂窝、麻面不严重的可采用水泥砂浆抹面法。

蜂窝、孔洞面积不大但较深,可采用水泥砂浆捻实法。

蜂窝、孔洞严重的,可采用水泥压浆和砼浇筑方法。

7.1.3.预控措施:

(1)预控蜂窝措施。

1)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2)混凝土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延续搅拌最短时间一般应按有关规定采用。

3)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

浇筑楼板混凝土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1m。

如超过上述高度,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

4)在竖向结构中(柱、板墙)浇筑混凝土,应采取下列措施:

a.支模前应在边模板下口抹8cm宽找平层,找平层嵌入柱、板墙体不超过1cm,保证下口严密。

开始浇筑混凝土时,底部应先填以50~100mm与浇筑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砂浆应用铁锹入模,不得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

混凝土坍落度应严格控制,底层振捣应认真操作。

b.柱子应分段浇筑,边长大于0.4m且无交叉箍筋时,每段高度不应大于3.5m。

c.墙和隔墙应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应大于3m。

d.采用竖向串筒导送混凝土时,竖向结构浇筑段的高度可不加限制。

e.柱断面在40×

40cm以内并有交叉箍筋时,应在柱模侧面开设不小于30cm高的孔洞,装上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

5)混凝土的振捣应分层捣固。

浇筑层的厚度不得超过下列数值(mm);

插入式振捣器为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平板振动为200;

人工捣固为150~250(基础为250,配筋密集的150,一般为200)。

6)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

对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则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

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

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

平板振捣器在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3~5cm。

7)混凝土浇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

合适的振捣时间也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

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充实。

8)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

如发现有模板走动,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2)预控麻面措施。

1)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2)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

如有缝隙,应用油毡条、塑料条、纤维板或水泥砂浆等堵严,防止漏浆。

3)钢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4)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

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3)预控孔洞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如柱梁及主次梁交叉处浇筑混凝土时,可采用豆石混凝土浇筑,使混凝土充满模板,并认真振捣密实。

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

2)预留孔洞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

下部往往浇筑不满,振捣不实,应采取在侧面开口浇筑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浇筑,防止出现孔洞。

3)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

a.插入式振捣器应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45°

b.振捣器插点应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漏振。

每次移动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