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中考试教师发言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0414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期中考试教师发言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期中考试教师发言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期中考试教师发言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期中考试教师发言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期中考试教师发言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期中考试教师发言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八年级期中考试教师发言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期中考试教师发言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期中考试教师发言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自己只有在不断总结、不断学习中度过每一天,才会有所进步!

戴荣里原生态文学院微信群交流发言稿

吴海燕

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主讲,首先要感谢戴老师给我一个这样的机会来与大家交流,再次非常感谢在线和过后听我发言的同门们,是你们给了我鼓舞和信心。

我虽然是一个站讲台的老师,但还是有点紧张的,因为你们是我的老师、同门、同好和同道!

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谈谈与文学和写作有关的事情:

一是我的写作经历,二是我的阅读经验,三是我的几点写作观点和建议。

先说第一个方面,我的写作经历。

我是作为忠实的文学爱好者,读了中文专业,现在在高校教书的。

在同门眼中,我是文学专业出身的,算是吧,但这并不能代表我的写作能力就比一般的业余爱好者强。

我也知道很多文学专业的硕士、博士,不会写除了论文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的,有的甚至语句不通。

读书到硕士,一直在受语言和文学的教育,但几乎从来没有人教过我怎么写作。

大学中文系公开宣称不培养作家。

现在我之所以还能偶尔写几篇诗或小说,全靠自己悟出来。

想想曾经走过的弯路,荒废的时间,就觉得是件可悲的事。

同门们有的可能看过我在我们文学院微信公号上发出来的几篇散文和小说,说来惭愧,除了有两篇散文我是现在写的外,小说基本上是以前写了,现在只是作了少量修订。

现写的两篇散文分别是《琉璃不碎——评王鼎钧&

lt;

碎琉璃&

gt;

》、《吃肉与赏竹——关于文学、写作、戴荣里原生态文学院》,这是我在入我们文学院之后,在戴老师的敦促和感召之下写的,算差强人意吧。

我本身的确是不擅长写散文的,以前也很少写散文。

以后要多加强写散文的训练。

我摸索写作的时间有点长,作品其实是很少的,我较擅长的是小说,但我能拿出来见人的小说不超过二十篇,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学阶段我写过诗,大学一年级也还写,现代诗和旧体诗都有尝试,虽然也有一二篇看得过眼的,但我发现自己写不好诗,或者说并不适合写诗。

按我读大学时的理解,要写好现代诗需要具备比较激烈、极端和极致的个性,这样写出来的诗才能感染人,而我的性格,感性虽然很感性,但不够热烈,不够张扬,也不极端。

现代诗人像顾城、海子,结局都不太好,我觉得这多少和他们为写诗刻意关注的东西以及养成的情感反应模式是有关的,而我如果要现世的幸福,就应该有意识地去矫正自己的一些悲观厌世倾向。

我曾在秋日的校园路上行走,一根树枝掉下来,打着我的头,我就感慨:

这树枝不自我先,不自我后,恰等我走过的时候掉,端端正正打着我的头,不是和我作对是什么?

既然天都是和我作对的,难怪诸事不顺,周遭尽是异己的存在!

哎,哎,哎,我的生命为何如此悲情!

……等我把这事说给室友听,得到的回复是:

不就是一根枯树枝断了,掉下来砸到个路人吗?

你至于嘛!

你就是太悲观了,乐观的人碰到这事,可能会觉得枯枝朽木掉了,预示着生长和更替,孕育着新的生机呢!

——从中,我受到了警示,要回归平稳的理性,不能一味偏执下去了!

后来,我放弃写诗了,偶尔写,只算自娱自乐。

最近一年,我拜一位同事为师,又开始学写旧体诗。

同事老师是一位诗坛名家,要求我严格按格律来写诗。

我实践得很少,但觉得写的旧体诗还略胜过现代诗。

先聊举一首《清明即事》(本想去丹景山看牡丹,最后就在小区院子里看了看蔷薇,我的清明小长假就这样宅过去了,只能写首诗安慰自己了):

花事阑珊游兴减,听风听雨过清明。

名园遥想丹葩艳,深院近看翠叶横。

不惜羊年春寂寞,但求犬子体安宁。

他时若解樊笼缚,要赴千山万水行。

与诗歌相比,我更喜欢的是小说。

我自幼爱听故事,看过的小说作品不亚于我中学阶段背过的古典诗词,以及读大学之后才大量接触到的现代诗。

于是我开始尝试写小说,写过两三篇我至今还有模糊印象的小说,但自己也觉得写得很不好,羞于示人,暂时就放下了,那时我读大一大二。

22岁时,我受卡夫卡的启发,再次开始尝试小说创作。

这次能写出一些新的东西了,最初写出的两个短篇还在报刊上发表过。

比如有一篇的开头是这样一段话:

”山的那边有一座村庄,村子里有许多人。

山的这边只有一户人家,住着我一个。

可能是我与他们的电源碰巧接反了吧,当那边灯火辉煌时,我这里漆黑一片;

当那边漆黑一片时,我这里灯火独明。

我还是熄了吧,他们人多。

卡夫卡式的写作虽然启发了我的灵感,却不能无限开展下去,毕竟它为了追求叙事的象征隐喻,限制了情节的曲折发展,这又与我已有的重情节的小说知识储备脱节了。

写作再次搁浅了,除了写自传性较强的小说,我在题材内容上施展不开。

而且只能写短篇和中篇,写不了长篇,我在小说叙述、结构上的驾驭能力很差。

2000年左右,我看韩寒的《三重门》,并不觉得写得有多么好,但他16岁写长篇小说这件事本身深深地刺伤了我,实在是”羡慕嫉妒恨”.(现在我倾向于认为韩寒的《三重门》是由他的父亲韩仁均代笔,但当时没有怀疑。

)我是在后来主体意识觉醒之后,才知道天才是不存在的,一切都渊源有自。

如果我也有家学背景,从小就受到写作方面直接有效的指导和训练,16岁写长篇小说应该也不是难事。

2004、2005年我在文学网站上写小说,短篇的,虽然我写得很认真,但实在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也极少人关注。

后来,我忙于找工作和生计,有好几年没有写作了。

以上是我的写作经历。

接着我谈谈我的阅读经验。

我和文学天才自然是不能比,但和阅读量少的人相比,我的文字基础要稍微好一点,这无疑是通过阅读得来的。

我读初中的时候,看了琼瑶的大部分言情小说,读高中的时候,看了金庸的所有武侠小说。

毋庸讳言,正是这”金童玉女”二人直接促成了我的作家梦,虽然我后来并没有走写畅销小说的路子。

我也读了当时容易得到的一些文学书籍,如岳麓书社版的《史记》、《十八家诗抄》、《宋十家词》、三言二拍、《聊斋志异》以及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简爱》、《红与黑》、《漂亮朋友》、《嘉莉妹妹》等。

这让我有一定的文学基础。

大学我如愿以偿地读了中文系,名正言顺地看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懂得了一些文学理论和鉴赏的知识,但知道深浅之后,就不敢写也不能写了。

这实在是一件令人苦恼的事。

我甚至想,如果我不曾考上大学,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也许能杀出一条路,但既读了大学,有更简便更常规的谋生的路可走,人就变得现实起来了,忘了写作的初心。

(现在我既非学者又非作家,虽在大学里勉强谋得一教职,但尴尬、夹生、屈辱、卑微得很,就像一只飞在暗夜里的蝙蝠。

我读大二的时候,才第一次接触卡夫卡。

都说《城堡》好,我从图书馆借回了一本。

第一次,在宿舍翻开《城堡》,第一页我就看不进去,觉得什么乱七八杂的东西,丢开了手。

第二次,午睡前,在枕上摊开,勉强看了三页,仍旧不知所云,我有点气急败坏了,直接把书从自己睡的上铺扔到地下。

但那时我对文学还是怀有敬畏之情的,公认的好东西,偏我看不懂,很不甘心。

第三次捡起来看,我凝神屏气,专心致志,这次终于看进去了,等回过神来已经一口气看到第15页了。

我当时激动得心都有点颤抖了,觉得卡夫卡真是太天才了,他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写作方法,和以往所有的作家都不同!

自从推开了卡夫卡这扇门,我读其他现代派作家的作品再也没有遇到障碍了。

卡夫卡给了我一个新的视野。

应该说,西方现代派作家卡夫卡、海明威、马尔克斯对我的影响要胜过19世纪现实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大师,如巴尔扎克、列夫·

托尔斯泰、雨果等。

我觉得,读书除了读自己看得懂的,对自己胃口的,还应该看看自己乍一眼读不懂的,如果你攻克了它,你自身也可以到一个高度。

我看中国现代作家的小说,首先是鲁迅的,《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印象很深,其次是郁达夫、张爱玲、沈从文。

沈从文的好处我20多岁时没有看出来,但现在我看出来了。

当代作家,我读大学时看过且印象较深的是余华、残雪、林白、陈染、迟子建、池莉。

其中,余华、残雪也是受卡夫卡影响的作家,林白、陈染是女性意识明显的作家,他们对我的小说写作应该是产生过一些影响的,虽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

中国古典小说的几大名著,我读高中时就有涉猎,但看过也就看过了,没有深入的理解,更谈不上写作上的借鉴。

刚参加工作的2006年,我因为打算写一篇关于《红楼梦》的论文,对《红楼梦》所取法的《金瓶梅》一书产生了兴趣,从网上打印了《金瓶梅》全书,一章章仔细阅过,之后再看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中对《金瓶梅》的解读,于长篇小说结构的奥秘有所窥见。

后来我又买了《水浒》的金圣叹评点本,从金评中看出了一些写长篇小说的方法和技巧,这是以前没人给我说破的。

我想对尝试写小说和剧本的同门说:

看古典小说名著一定要找有古人评点的版本,参透其中的奥秘,可迅速提升写作叙事性作品的能力。

另外,2004至2018年期间,我看了上千部的电影碟,好莱坞影片和欧洲艺术片是其中的两个大类。

我热衷于声色光影的享受,几乎忘了我的老情人——文字。

2018年下半年,我重拾文字,开始写点东西。

这时,我发现自己情节构造上的能力有所增强,但文字表达很生疏,语感甚至倒退了,不如十年前。

这都是多年只看电影,不看文学作品造成的。

这样看来,要保持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必须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阅读,至少每周写一定量的文字。

电影编剧中蕴含着极大的写作智慧。

我虽然没写过剧本,只写过小说,但觉得这两者的核心元素既然都是故事,必然具有共通性。

去年我一口气买了十多本教写剧本的书,大部分还来不及细看,仅就看了的而言,悉德·

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经典且实用,的确能给我一些启发。

以上是我的阅读经验,希望对有志于写作的同门们有所启发。

我是一个教写作的老师,对于写作有几个观点和建议可以和大家分享。

(我的观点只是一己之见,并不一定适用所有人,大家姑妄听之吧。

关于语言。

一般人认为词藻华丽便是有文采,是美,这是很片面的观点。

”辞,达而已矣。

”真正好的语言是繁华落尽、返朴归真的语言,是像周作人、汪曾祺散文里的那种语言,平白如话,貌似未经雕琢,但正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我们现在说话和写作用的都是白话,言文一致了,貌似怎么说话就怎么写文字,但这样写出来的大白话其实是不耐看的。

我比较赞同周作人的观点:

”以口语为基本,再加上欧化语、古文、方言等分子,杂糅调和,适宜地或吝啬地安排起来,有知识与趣味的两重统制,才可以造出有雅致的俗语文来。

”也就是说,文学语言除了以口语为基础,还要善于从文言词汇、方言词汇、欧化句式中吸收养料。

文字是很见功底的东西,它需要写作者内化多方面的积累,具有卓越的协调和驾驭能力。

关于题材和内容。

每个写作者所关注的事物是不同的,有的是向外,关注客观世界,有的是向内,关注主观世界,这本身没有优劣而言。

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向内。

我觉得,写作是可以靠挖掘写作者自身的意识和潜意识进行的。

这就要写作者认识自己,把自己当作一个观察研究的对象,并以此为基点为尺度去认识人这一物种。

梁简文帝萧纲曾说:

”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慎,为文且须放荡。

”写作除了才情,更需要的是胆。

有胆,你才敢放开笔去写。

电影最吸引人眼球的东西是什么?

色情与暴力。

小说写什么呢?

政治和性。

读高一时我15岁,偶尔翻了一下从同学那里借来的贾平凹的《废都》、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觉得这男作家都在写些什么啊?

好像可以归入我们当时称为”流氓”的一类人呢!

现在似乎有点明白了,对于有抱负的小说家来说,不写这个,就成不了焦点和中心!

性和政治是联系在一起的,但性总比政治安全,且长久一点。

其实不仅仅是写作,人每走出一步,都是要胆的,因为前面随时可能——有车来撞!

写作的人,有的是情感外露的,像个”暴露狂”.郁达夫写《沉沦》,说”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安慰我体谅我的心。

一副白热的心肠!

从这一副心肠里生出来的同情!

从同情而来的爱情!

我所要求的就是爱情!

”我看到这话就好笑,但真佩服他的勇气。

我们大多数人是不愿意暴露自己的,我也有这样的顾虑。

但我有时也安慰自己,百年之后,谁认识你?

即便是活着的这短短几十年,打扮成一千个形象的你又何尝是你?

不过是一种幻象罢了!

豁出去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就拿现在成为名著的《红楼梦》《儒林外史》来说吧,当初写作者写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在写他们自己的生活!

所以,如果写作的题材和内容涉及到自己或自己身边人的隐私,只要在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也应该放胆去写。

实在顾虑太多,就在写作的策略、技巧上下功夫。

我觉得,从根本上讲,写作就是一个把自己暴露于众人之前的事,如果一个人想除了吃饭穿衣之外,让人没有话说,实在是不能从事写作活动的!

关于表达形式和技巧。

虽说写作上”最高的技巧是没有技巧”,但一般写作者在还没有达到那个境界的时候,形式、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颗心刚从胸膛里挖出来,血淋林的,还在突突地跳,你拿来送人,人看到就怕了,哪里还敢接受?

而如果你把它包装成精美的礼物,用雅致的托盘端出来,人家就乐意接受了,而且能感受到你的深情美意。

所以,无论是写诗还是写文写小说,要讲究赋予情感、思想恰当的外在形式。

我个人关注小说较多,最后谈谈如何编织小说的情节。

在叙事性作品的情节敷衍上,我觉得要用好对比和重复这两个最基本的原则和方法。

这是我从金圣叹对《水浒》的评点中学来的写作方法。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说:

”有正犯法。

如武松打虎后,又写李逵杀虎,又写二解争虎;

潘金莲偷汉后,又写潘巧云偷汉;

江州城劫法场后,又写大名府劫法场;

何涛捕盗后,又写黄安捕盗;

林冲起解后,又写卢俊义起解;

朱仝、雷横放晁盖后,又写朱仝、雷横放宋江等。

正是要故意把题目犯了,却有本事出落得无一点一画相借,以为快乐是也。

”他还进一步指出了”同种见异,犯中见避”的原则和方法,也即对比和重复。

我在构造小说情节时用了这两个方法之后,果然就能产生”戏”的效果了。

另外,附带着说一下,戴老师曾经让我评点过几个同门的作品,我是奉命本着挑刺的心态去评的,可能说话苛刻了,但绝无恶意,希望得到谅解。

以上就是我的发言,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2018年11月13日

笔尖上的成长

——明德雨实青年教师培训心得分享

【编者按】

教师强,则校强;

教师智,则校智;

教师发展,则校发展。

教师状况关系着学校的整体发展,青年教师的成长状况更是关乎学校教师队伍的未来。

加强校本培训,建立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促进教师适应新环境;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让学习成为一种追求,达到一种境界,明德雨花实验中学”中学生命课堂实践体系构建研究之教师教学理念转变”正进行着有益的尝试,一系列的讲座、培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老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丰盈着老师们的教育教育思想。

”激情不老、读书一生、宁静致远、以写促思”明德雨实的老师们且行且思,用笔记下教师培训的点滴,用文字记录成长的印迹,感悟凝结,思想碰撞,汇集成沉甸甸的《青年教师培训心得集锦》。

在这里,我们将连续推出一部分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与大家分享。

对生命课堂的角色期待

(一)教师

期待一:

把心安放在学生的成长需求上。

心在哪里,能量就会迸发在哪里。

打造生命课堂,首先教师要把心安放在课堂,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是学生在学校成长的主阵地,只有真正地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生命成长的快乐和需求,教师才有他最崇高的地位和价值。

而心安放在课堂,最重要的转变是站在学生的立场服务。

是把书本的知识通过自己的理解、整理,用最通俗易懂,直观浅显的语言让学生接受和喜爱,从而实现书本的——自己的——学生的——学生一辈子的转变。

期待二:

把力使放在专业生活的深度研究上。

知识的传授我们可以看成是一个转移和转化的过程。

所谓转移,是空间位置的转移,从书本转移到教师,再从教师转移到学生。

所谓转化,就是把抽象的静态的书本知识,通过教师和学生生命的参与,转化为形象的鲜活的生活技巧。

因此,教师对学科的研究,既要从生活入手,更要指向生活。

因为从儿童的心理成长规律出发,他无法在儿童阶段全部理解到知识获取的全部意义,教师只有从激发学生表意识的层面下功夫,才能最终唤醒学生生命里的潜意识、无意识、超意识。

期待三:

把情浓缩在校园的人性释放上。

一所学校有没有味道,关键看这所学校的文化。

而文化是需要培育的,生命课堂文化的培育关键是要让校园充满人性,首先要重视人的存在。

对于我们学校来讲,目前的生源还不是一流的,但是我们在现实中仍然要感恩这批学生的存在。

没有这批学生,就没有了我们教育的对象。

”满目山河空念远,何不怜取眼前人”?

我们只有放大了我们的人性关怀,才能吸引到更好的教育对象。

但是在当下,任何一个来到跟前的人都是我们的生命依托,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

因此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情怀要无处不见,关怀要无处不在,胸怀要无处不广。

节选自《前言》

【分享﹒第一季﹒听李镇西老师讲座(上)】

谭艳红

心若向阳,何处不是花开

“教书像是一场盛大的暗恋,感动了自己却感动不了别人”.我曾经在日记本上困惑地写下过这样一个句子。

作为一个刚踏入教师岗位不久的新老师而言,无疑,四年的师范教育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了憧憬和热情。

仍记得那个刚入职时“磨一腔热情铸栋梁”意气风发的自己,目光坚定,立志要做一名最优秀的教师。

然而,当理想与现实在日复一日的时光中打磨碰撞,才发现,梦想开始渐渐变得愈来愈遥不可及。

蓦然回首,不知何时,当初对教育的那份坚定也在慢慢动摇。

迷茫,困惑,疲惫,心灵最深处是一片寂静的荒芜。

而李镇西的到来,犹如一场甘霖,让荒芜的心灵重新开出了灿烂的花。

是的,我在黑暗的挣扎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当老师,你幸福吗?

当李镇西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我在脑海中努力回想着工作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

一踏上工作岗位就接到重任——带差班。

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仅凭着自己对教育的满腔热情走进了K136班,从此成为其中的一员。

无疑,一路走来,跌跌撞撞,碰过很多壁,也曾犯过不少错。

所幸的是自己依旧是认真而执着的。

工作这一年来,基本每天都是超过15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常常凌晨还在灯光下备课。

是的,我爱他们,即使他们或许现在暂时还并不是那么优秀,但在我的眼里,他们依旧是独一无二。

过度劳累让自己年纪轻轻就患上了肩周炎,发作频率也越来越频繁。

然而实际上,自己的全力以赴似乎并未收到什么成效,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常常让自己感觉很疲惫。

我开始怀疑当初的职业选择,甚至一度想过放弃。

如果你问我,”当老师,你幸福吗?

”,我想,我的回答是迷茫的。

教书,甜蜜却也忧伤。

李镇西老师说,”如果你对职业不满意,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改变职业,要么改变心态。

”,反思自己,似乎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浪费在了自怨自艾上,既看不到光亮,也得不到救赎,只能任凭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湮没成一个碌碌无为的人,独留一声哀叹。

镇西老师的讲座,让我在困顿中找到了方向,幸福源于心态,是的,我完全可以掌控自己的幸福,为什么不尝试着换一种心态呢。

痛苦如盐,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小的杯子,痛苦只会被无限放大,把自己当成湖泊,甚至江海,再大的痛苦也会变得轻描淡写。

当我再次去翻开已经过去的那一页,凝眸之处,我看到的更多是幸福的点滴:

学生们的每一份成长,课堂上的每一次思想碰撞,孩子们单纯而又质朴的笑脸,师生之间暖心的交流……在细细的回味中,我感受到了作为一个教师的职业幸福,简单而真实。

即使经过岁月的打磨依旧未褪色,反而随着时间的积淀愈发厚重。

“一个有故事的老师,就是幸福的老师”

“一个日子,一个孩子,就是教育。

擦亮每一个日子,陪伴每一个孩子,就是教育的全部。

”在讲座之前,对镇西老师的教育理念已经有一些接触,也收藏了不少他所写的书。

这次能有幸现场聆听镇西老师的讲座(虽然前半场是在分会场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观看)实在是兴奋和激动。

直到写下这些文字时,内心还是抑制不住的澎湃。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是镇西老师一直坚持的理念,并且付诸在实践中的点点滴滴。

镇西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他作为一个教师的成长历程,看着镇西老师刚踏上教师岗位时的照片,同样的意气风发,隐约中,我仿佛依稀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从教30余年,镇西老师始终坚守在教育和班主任岗位的一线,为孩子们打造一个个属于他们的童话。

撰写班歌、课前三分钟报道,创办班级史册、野外实践活动……镇西老师用陪伴给了孩子们最长情的告白,教会孩子们做正直、善良、勤奋的人。

时光荏苒,流转间,30年已经过去,当年照片上稚气未脱的孩子们重新聚在一起,他们一个个已经散布在祖国的各个角落,成为不同岗位上的栋梁,即使脸庞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但他们坚定的目光中,依旧坚守着镇西老师当年给他们的人生理念:

善良、正直、勤奋。

李镇西老师用自己的用心、努力收获了属于自己和孩子们的故事,收获了一个幸福的教师职业人生。

”你能给你的10年、30年留下什么样的故事?

”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作为一个班主任,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曾和我的学生说过:

也许老师的一生会带很多届学生,但你们的青春却只有一次。

我期望给每一届学生,留下的都是一段无憾的青春岁月。

这学期在班级管理上,我也努力学习镇西老师的那份投入和用心。

发自内心的去发现和欣赏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用自己的成长服务孩子的成长,以生命去润泽每一位孩子的生命。

军训时,我默默地陪伴在孩子们的一侧;

阳光下,用相机定格孩子们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课堂上,与孩子们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彼此会心一笑;

班会课,一起聆听心灵的成长;

课堂下,与孩子们亦师亦友,分享生活的点滴……努力为孩子们编织一个金色的梦,孩子们也用自己的点滴成长给了我太多的”投之以木桃,赠之以琼瑶”的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