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归纳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70275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7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归纳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归纳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归纳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归纳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归纳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归纳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归纳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归纳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归纳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

6.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

7.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边际收益产品

8.劳动最大效用满足条件:

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9.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工资上升,收入增加,消费者用劳动替代闲暇,劳动供给增加。

劳动供给曲线向上倾斜。

收入效应是指,工资上升,收入增加,消费者相对富有而追求闲暇,从而减少劳动供给,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10.土地的供给曲线是条垂直线。

资本的供给短期内垂直线,长期看是后弯曲线

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1.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产品形态来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

2.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

收入法=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3.支出法=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营业盈余

4.支出法可以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

5.GDP=C+I+G+(X-M)

6.两部门恒等式:

I=S,三部门恒等式:

I=S+(T-G),四部门恒等式:

S+(T-G)+(M-X)

7.凯恩斯消费理论: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而小于1

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

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8.莫迪利安尼-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弗里德曼-持久收入理论

9.价格总水平引起“财富效应”,“利率效应”“出口效应”

10.影响总需求的因素有:

利率、货币供给量、政府购买、税收、预期、价格总水平

11.长期供给只取决于,劳动、资本、技术和经济体制

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1.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

2.一致指标:

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先行指标:

制造业订货单、股票价格指数和广义货币M2

滞后指标:

库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3.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规模

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第九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1.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

对工资的影响,对利率的影响,对汇率的影响

2.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

3.自愿失业:

摩擦失业、结构性失业;

非自愿失业:

需求不足型失业、周期性失业

4.菲利普斯曲线是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第十章国际贸易理论

1.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

2.克鲁格曼认为:

工业产品是类似的,但不是同质的,大多数工业产品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

3.影响进口贸易的因素:

一国的经济总量或总产出水平,汇率水平,国际市场的供给情况

4.政府对进出口贸易进行干预的主要手段是:

关税限制和非关税限制,出口补贴,出口退税

5.非关税限制包括进口配额、自愿出口限制、歧视性公共采购、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第十一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1.某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并不增加额外成本,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为零。

体现了纯公共物品非竞争性的特征。

2.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的

3.决策问题是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核心

4.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5.公共物品的生产典型方式是政府生产和合同外包

6.发挥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手段有:

1.根据政府职能的动态变化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从总量上实现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原则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3.为公共工程提供资金保障4.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5.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

7.发挥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

1.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市场和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2.加强税收调节3.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4.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

第十二章财政支出

1.目前我国政府的购买性支出中,投资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约为:

40:

60

2.财政支出重点逐步由经济建设向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转变

3.财政支出绝对规模是政府在预算年度的财政支出综合。

相对规模一是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二是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

4.财政支出按功能分类:

一般公共服务、国防、公共秩序和安全、经济事务、环境保护、住房和社会服务社会、医疗保健、娱乐文化和宗教、教育和社会保护。

5.财政支出按经济分类:

雇员补偿,商品与服务的使用,固定资本消耗,利息,补贴,赠与,社会福利

6.确定财政支出绩效考评指标应遵循的原则有:

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经济性

7.实施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原则有:

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客观公正,科学规范

8.财政支出规模是指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

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是指各项财政支出的具体经济构成。

第十三章财政收入

1.宏观税负是指国家通过各种形式,从国民经济收支环流中截取并运用的资金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

2.短期国债一年以内,中期国债1-10年,长期国债10年以上

3.国债负担:

认购者负担,债务人负担,纳税人负担,代际负担

4.国债负担率是指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债务依存度是指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

5.国债发行方式有:

公墓招标,承购包销,直接发售,随买

6.我国政府收入分为:

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收入

7.非税收入包括:

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资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

第十四章税收制度

1.按课税对象不同主要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

2.流转税有增值税、消费税、关税

3.财产税有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

4.直接税有所得税和财产税,间接税如各种流转税

5.扣缴义务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在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代缴并向国库缴纳的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6.中央和地方共享的税种是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第十五章政府预算

1.预算执行制度是政府预算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算实施的关键环节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原则:

统筹兼顾、适度集中;

相对独立、相互衔接;

分级编制、逐步实施

3.资本预算主要以国债为收入来源,以经济建设项目为支出对象

4.部门预算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形式

5.预算管理职权: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批准预算。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

审查和批准预算的调整方案,审查和批准决算。

各级任命政府的职权:

组织编制预算、决算草案,组织本级总预算执行,决定本级政府预备费动用。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职权:

具体编制

6.我国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

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7.按预算项目是否直接反映经济效益分类,分为投入预算、绩效预算和规划项目预算

8.政府预算的原则有:

完整性、可靠性、合法性、统一性、公开性、年度性

第十六章财政管理体制

1.一般性转移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

2.专项转移支付包括:

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支农领域

3.增值税中央地方50%、50%。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地方60%、40%。

4.根据国际经验,中央和地方间财政收支划分的基本特征是:

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

5.根据分税体制规定,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6.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

完整性、科学性、对称性、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法制性

7.

8.

9.财政管理体制的作用:

保证各级政府和财政职能的有效履行;

调节各级和各地政府及其财政之间的不平衡;

促进社会公平,提高财政效率

10.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原则:

集权、效率、恰当、收益与负担对等

11.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原则:

受益、效率、区域、技术

12.广义的财政管理制度包括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

第十七章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由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国债政策等组成

2.

3.财政政策的协调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等出现的某些失衡状况进行调节和制约

4.对一些高档奢侈消费品和资源性消费品征收消费税,可以达到引导消费方向、控制资源浪费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这体现了财政政策的控制功能

5.中性财政政策是指在经济稳定增长时期,政府通过实施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或者动态平衡的财政政策,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6.税收乘数=-b/(1-b)注:

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

7.税收乘数是负值表明税收增减与国民收入增减成反方向变动

8.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从2008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9.认识时滞和行政时滞,只涉及行政单位,与立法机关无关,称为内在时滞

10.财政政策的乘数包括税收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第十八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1.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

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

庇古的现金余额数量说:

物价水平与货币量呈正比;

费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

货币数量说不是产出、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而是货币需求理论。

2.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

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前两项构成交易性需要

3.M2(广义货币供应量)=流通中货币+单位活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

4.商业银行不能无限制地创造派生存款,受到以下因素制约:

存款准备金、提取现金数量、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

5.货币乘数等于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结构比率之和的倒数

6.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时更多地关注货币总量性失衡

7.存款利率、债券利率、股票利率与货币需求成反比

8.紧缩性货币政策: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

第十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1.

2.货币政策目标一经确定,中央银行按照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来选择相应的中介目标

3.货币政策包含有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效果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

5.直接信用控制包括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比率和直接干预

6.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通货膨胀率

7.中央银行对银行的业务:

集中准备金、最后贷款人、全国清算

8.一般性政策工具(传统货币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

第二十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1.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

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

商业银行最基本的只能是信用中介

3.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票据贴现、贷款、投资业务

4.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

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

第二十一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1.金融风险特征:

不确定性、相关性、高杠杆性、传染性

2.四类金融风险:

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

3.金融危机类型:

债务危机、货币危机、流动性危机、综合性金融危机

4.次贷危机发展过量:

债务危机-流动性危机-信用危机

5.金融监管的一般性理论:

公共利益论、保护债券论、金融风险控制论、金融全球化对传统金融监管理论的挑战

6.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体制

7.金融不稳定性来源于银行的高负债经营、借短放长和部分准备金制度

8.1988年巴塞尔报告主要内容是确认了监督银行资本的可行的统一标准

9.根据1988年巴塞尔报告银行的核心资本:

实收股本和公开储备

10.2003年的新巴塞尔提出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三大支柱

11.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金融监管当局的职责:

全面监管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培育银行的内部信用评估系统,加快制度化进程

12.2010巴塞尔协议主要内容有:

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引入杠杆率监管标准,建立流动性风险化监督标准,确定新监管标准的实施过渡期。

13.2010巴塞尔协议待新标准实施后,商业银行的普通股、一级资本和总资本充足率应达到7%、8.5%,10.5%

第二十二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1.金本位制度是自发的固定汇率报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储备的组成部分是:

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最重要组成,在非黄金储备中高达95%以上),IMF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

3.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是:

确定国际储备资产,确定汇率制度,确定国际收支调解方式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种类为:

备用安排(最基本、最早设立),中期贷款,减贫与增长贷款

5.世界银行的贷款特点:

贷款期限比较长,审批时间较长,实行浮动利率

6.影响汇率制度因素:

经济开放程度,经济规模,国内外金融市场发达程度,进出口贸易分布,通货膨胀率

第二十三章统计与统计数据

1.描述统计是用图表或数学方法对书记进行整理和展示,描述数据的一般性特征

2.推断统计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是利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假设检验是利用信息判断对总体的假设是否成立。

3.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数据的调查方式是统计报表

4.不连续调查的有设备拥有量和耕地面积

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

1.离散系数也称为变异系数或标准差系数,即标准差于均值的比值,只要用于不同类别数据离散程度的比较

2.标准分数,可以给出数值距离均值的相对位置

3. 

|r|≥0.8,高度相关,0.5≤|r|<0.8,中度相关,0.3≤|r|<0.5,低度相关,|r|<0.3,无线性相关关系

4.众数可以有多个

第二十五章

1.抽样框是供抽样所用的所有抽样单元的名单,是抽样总体的具体表现。

2.非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

抽样框误差,无回答误差,计量误差

3.样本统计量是对总体参数的估计

第二十六章回归分析

1.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

相关分析依靠回归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相关的具体形式。

回归分析需要依靠相关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变化的相关程度。

但是两者在研究目的和方法上有明显区别。

2.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方程参数的的原理是离差平方和最小

3.决定系数,也称R²

,可以测度回归直线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

取值在0到1之前。

越接近1,拟合效果越好。

第二十七章时间序列分析

1.环比增长速度时间序列分析中,“增长1%的绝对值”的计算公式为:

逐期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

2.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3.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前期水平的比值

4.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5.

6.

8.时间序列也称动态数列,是将某一统计指标在各个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编制形成的序列

9.时间序列按构成要素中统计指标值的表现形式分为绝对数时间序列、相对数时间序列、平均数时间序列。

城镇人口比重是相对数时间序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平均数时间序列

10.平滑法的目的就是“消除”时间序列的不规则成分引起的随机波动,包括移动平均数和指数平滑法。

平滑法适合平稳时间序列的预测,既没有明显的趋势、循环和季节波动的时间序列。

平滑法简单易用,对数据的要求最低,通常对于近期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

11.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

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12.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指标有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平均增长量

13.当应用速度的分析与应用应注意:

当时间序列中的指标值出现0或负数时,不宜计算速度;

速度指标的数值与基数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第二十八章

1.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的是资本公积

3.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

4.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5.收益性支出是指收益仅惠及本会计年度。

资本性支出是指支出的效益惠及几个会计年度

6.会计主体规定了会计核算内容的空间范围

7.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8.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

权责发生制、配比、历史成本、划分收益性和资本性支出

9.会计基本前提: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第二十九章会计循环

1.会计确认的标准:

1.被确认的项目是通过经济业务活动所产生的,其交易性质符合会计要素的要求;

2.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企业的不确定性能明确地评估;

3是该项目应有可以计量的属性

2.权责发生制构成了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基础,也进一步构成了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基础

3.对于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4.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5.会计记录的方法有:

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

第三十章会计报表

1.直接填列的有“应付票据”“短期借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应付税金”“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

2.“预收账款”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贷方余额之和填列;

“应付账款”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贷方余额之和填列;

“预收账款”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借方余额之和填列;

3.影响企业现金流量的因素包括:

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

第三十一章财务报表分析

1.财务报表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

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常用的财务比率有:

相关比率、结构比率、效率比率

2.偿债能力分析指标有: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短期)。

资产负债率、产权比例、已获利息倍数(长期)

3.流动比率最优2:

1,速动比率最优1:

1

4.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

5.已获利息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6.营运能力分析指标有:

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7.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有:

营业利润率、主营业务净利润率、资本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润率、普通股每股收益、市盈率、资本保值增值率

8.净资产收益越高、说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盈利能力越强

第三十二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1.行政事业单位一般设备单位价值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1500以上,视为固定资产

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恒等式“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

3.事业单位开展各项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称为事业支出

4.行政单位财务分析的指标主要有:

支出增长率、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人均开支、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人员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人均办公使用面积、人车比例

第三十三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1.民商法处于基本法的地位

2.经济法调整对象包括三类:

经济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组织管理型的流转和协作关系

3.人类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首先要完成人与生产资料的集合。

这种结合具体体现为人对财产的支配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物权法律制度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4.经济就是围绕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多进行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5.民法借助违约责任、侵权责任制度为市场主体善意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提供保障

第三十四章物权法律制度

1.按照设立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权,两者的区别:

设立的目的不同,权力的性质不同,标的物不同,标的价值形态发生变化对权力的不同

2.物权的权利人不必依赖他人的帮助就能行使其权利体现的是物权的支配权

3.所有权的原始取得包括生产和孳息,国有化、没收,先占、添附、善意取得

4.继受取得包括买卖合同、赠与、互易、接受遗产

5.用益物权包括:

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

6.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留置权

7.担保物权的特征:

价值性、法定性、从属性、不可分性、物上代位性

第三十五章合同法律制度

1.双务合同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相互享有权利,相互附有义务的合同,包括买卖合同、租赁合同、保管合同

2.要约邀请有:

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广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和商业广告

3.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这是承诺最实质性的要件

4.债权人将合同的权利义务的转让,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5.违约的免责事由包括:

不可抗力、受害人的过错、免责条款

第三十六章公司法律制度

1.有限责任公司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

2.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

第三十七章其他法律制度

1.劳动合同的选择性条款包括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密协议

2.商标注册有效期为10年

3.劳动合同的订立应遵循:

合法原则,平等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守信原则

4.工业产权的特征是:

专有性、地域性、实践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