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70094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A、实验法B、观察法C、问卷法D、心理测试法E、内省法

答案:

一、1、B2、B3、D4、D5、B6、D7、A8、C9、C10、D

二、1、ACD2、ABD3、ABCD4、ABCD5、ABCDE

三、名词解释。

1、文艺心理学:

是文艺学或美学的一个分支,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艺术创作、文学作品、艺术接受中的问题。

其研究的核心对象是审美体验。

2、审美体验:

是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命题。

体验是一种心理活动,它指向的是人的生命,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它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和体现。

四、判断分析题。

1、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缺乏,文艺心理学完全是西方的舶来品。

(×

)。

答:

不对。

因为人类自从有了审美的能力,有了文学和艺术,也就有了美学思想,也就有了文艺心理学思想。

如中国古代的“虚静说”、“发愤著书说”、“兴会说”等。

2、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的真正开创者是朱光潜。

(√)

正确。

因为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开始走向成熟,出现了新的高潮,其代表是朱光潜。

他的《文艺心理学》一书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现代形态的文艺心理学的形成,可谓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的开山之作。

3、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主体的一切心理活动。

因为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有很多,如想象、联想等。

而文艺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是一种体验性质的。

4、文艺心理学与文艺学的关系最密切。

(×

因为文艺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最密切。

普通心理学是文艺心理学的基础,为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一般理论、观点和方法。

离开了普通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就很难完成。

五、简答或论述题。

1、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2007年4月已考)

答:

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四方面。

(1)是作为体验阐释者的艺术家的心理活动。

艺术家创作的基础是体验,只有深刻的体验,才能激发创作的冲动。

(2)是作为体验迹化的创作心理过程。

该部分主要分析创作动机、艺术家创作的心理状态,如癫狂状态、沉思境界、内觉体验等。

(3)是作为体验形式化的艺术作品的心理蕴含。

作家的体验必须通过语言等形式化因素,才能将其体验传达出来为读者所理解、感知。

(4)是作为二度体验的艺术接受心理。

艺术作品最终要为读者所接受,才能成为现实的作品。

读者如何接受以及作品对读者的效益是该部分分析的主要内容。

2、文艺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是什么?

文艺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密切,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观点和方法是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文艺心理学研究离开普通心理学很难完成。

但是二者也有区别:

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它的研究多采用实验的方法,力求定量定性。

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类特殊的心理即审美心理,它多用体验和内省的方法。

定量定性难度大。

文艺心理学在运用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方法和观点时必须根据文艺心理学对象的特点加以消化和改造,使之成为文艺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

第二部分文艺心理学的理论背景和研究途径

1、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人是()。

A、弗洛伊德B、厨川白村C、弗洛姆D、荣格

2、“净化说”(宣泄说)的提出者是()。

A、苏格拉底B、德谟克里特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3、贝里尼提出的最著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

A、深度知觉理论B、唤醒理论C、异质同构理论D、心理距离说

4、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著名的()。

A、格式塔质B、表现性C、简化原则D、镜像阶段论

5、在马斯洛看来,人的最高需要是()。

A、爱B、尊重C、情感D、自我实现

6、贝里尼关于艺术心理学的代表性著作是()。

A、《冲突、唤醒和好奇》B、《思维的结构和方向》

C、《新实验美学的诸种研究》D、《美学和心理生理学》

7、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于幼儿的“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动机的是()。

A、荣格B、阿德勒C、拉康D、柯勒

8、以下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指导的是()。

A、人本主义心理学B、社会文化历史心理学

C、精神分析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

9、“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这句话是()说的。

A、弗洛伊德B、荣格C、莎士比亚D、托尔斯泰

10、《美学导论》的作者是()。

A、黑格尔B、荣格C、费希纳D、维戈茨基

11、“恋母情结”属于()的观点。

A、精神分析学派B、格式塔心理学派C、人本主义心理学派D、实验心理学派

12、“镜像阶段论”是()提出的。

A、拉康B、阿德勒C、鲁利亚D、克罗齐

13、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最主要是提出了(),并将其成功地运用到艺术的解释之中。

A、简化原则B、知觉概念C、运动视觉D、平衡原则

14、马斯洛审美需要是高级需要的()。

A、第一个层次B、第二个层次C、第三个层次D、第四个层次

15、弗洛伊德认为一切艺术家无不是白日梦型的幻想者,这种认识是()。

A、完全错误B、完全是一种猜想

C、揭示了艺术家创作动力的来源D、唯心主义的认识

16、“格式塔”的意思是()。

A、用标准格式修建的塔B、指不同质料建筑的塔

C、指“完形”D、指心物同构

17、马斯洛认为与高峰理论相对的理论是()。

A、低潮理论B、平原理论C、高原理论D、山地理论

18、高峰体验是()提出的著名学说。

A、考夫卡B、吉布森C、马斯洛D、阿恩海姆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实验心理学学派的有()

A、马斯洛B、费希纳C、贝里尼D、吉布森E、泽基

2、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

A、无意识B、意识C、前意识D、潜意识E、显意识

3、拉康对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说的改造集中体现在对心理功能下属概念()的描述上。

A、镜像B、集体无意识C、想象D、符号E、现实

4、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原则是()。

A、格式塔质原则B、整体性原则C、表现性原则

D、同形论(异质同形论)E、知觉原理

5、以下属于马斯洛高级需要的有()

A、饮食需要B、安全需要C、爱的需要D、认识需要E、审美需要

6、以下属于高峰体验的有()

A、对古典音乐的欣赏B、与大自然的交融C、翩翩起舞

D、热恋中E、领悟真理

一、1、A2、D3、B4、C5、D6、D7、B8、B9、B10、C11、A12、A13、B14、D15、C16、D17、C18、C

二、1、BCDE2、BCD3、CDE4、BD5、CDE6、ABCDE

三、判断分析题。

1、弗洛伊德的文艺心理学思想既有值得肯定的,也有值得否定的。

(√)

或:

弗洛伊德的文艺心理学观点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存。

弗洛伊德作泛性者,其学说的价值是不应该得到肯定的。

(X)

因为:

一,弗洛伊德是第一个把研究的视觉伸入人的无意识中进行了大胆推测的人,他的关于梦、性意识的升华、恋母情结等的论述,无不给人以极大启示。

二是他过分看重性本能在文艺活动中的作用,是片面的。

心理是复杂的,不仅与人的本能有关,还与社会实践有关。

2、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学说完全抛弃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

(1)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主要是指个体无意识,而荣格认为无意识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部分。

(2)弗洛伊德认为个体无意识是支配人的心理最核心的因素,而荣格则认为,集体无意识比个体无意识对人心理的影响更大,且反对弗洛伊德将性欲看作心理原动力的观点。

因此,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有继承,也有抛弃。

3、一个具有自卑情结的人,一定会有追求超越的动机。

阿德勒说:

“自卑感本身并非变态,它是改变人类地位的原因。

”他认为,艺术家同处于自卑感的儿童一样,他们的心中总是拥有着某种目标,而且往往是由想象而生的优越性目标。

想象的目标越是优越,艺术家的不安和痛苦就可能越深,但也有可能同时意味着可以激发更为惊人的创造力,获得某种真正的自卑的超越。

4、艺术活动中的高原体验与马斯洛的高峰体验是大体一致的。

(X)

因为高峰体验(注:

名解)是马斯洛自我实现中的重要概念,指人在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状态中可能感受到的一种欢乐至极的体验。

高峰体验是自我完善过程中的一种奖赏,类似宗皈依时刻的神秘体验。

它的特征是瞬间产生,转眼即逝,但这样的时刻到来能产生强大的冲击波。

高原体验(名解),指的是对于感受到的敬畏和神奇作出平静的、稳重的积极的反应,是一种平和而又持续的欢乐心境。

它没有前者那么强烈的感情色彩。

5、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心理学对西方文艺心理学可以说是一种修正和补充。

(√)

因为社会历史学派自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人作为指导来研究心理现象,既重视人的心理活动的心理机制,又强调人的心理活动的社会制约性,既关注个体心理也重视社会心理,其中又特别地突出活动在心理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他们所提出的理论、观点,从一个重要的角度纠正了西方心理学的种种偏颇。

四、名词解释。

1、唤醒理论:

(1)又称为“规范与审美愉悦的关系理论”,由英国心理学家贝里尼提出。

(2)他发现,随着刺激重复出现和时间的推移,表象间的新奇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引申到审美领域,引发审美愉悦的唤醒有两种,一是渐进性唤醒,一是亢奋性唤醒。

2、俄狄浦斯情结:

(1)这是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学说。

(2)是指每个男孩都有杀父恋母的情意综。

这是根据他的泛性论得出的结论,或又称为“恋母情结”。

3、潜意识:

(1)弗洛伊德将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面。

(2)潜意识是人类精神活动最深层和最原始的部分,充满着不容于社会的各种本能和欲望,是一种被压抑的东西。

人的精神的绝大部分是潜意识的部分。

4、集体无意识:

(1)这是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命题。

(2)集体无意识是指那种由于某种潜在体验的普遍性而形成的人类悟性的基本模式或原型的贮存。

它不为个体显意识所掌握,集体无意识的意义远在个体无意识之上。

5、原型:

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命题。

所谓原型指集体无意识中一种先天性倾向,是心理经验的一种先在决定因素,它使个体以其原本祖先当时面临的类似情境所表现的方式动,

6、自卑情结:

(1)是阿德勒动机理论的重要解释概念。

原指源于器质性缺陷的自卑感,后兼指因种族歧视造成少数民族儿童的自卑感。

(2)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人有之的一种情绪,起源于童年期的弱小和无肋,但只有附加的器质性缺陷和社会性挫伤才会形成一种复杂的情结。

7、镜像阶段论:

是拉康提出的。

他认为人初涉世界是非主体的、不分化的存在,在我与物之间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一旦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人就达到一次主体性跃迁的转换点,也就是进入镜像阶段,它分为初次同化和二次同化阶段。

8、需要层次理论:

(1)马斯洛充分意识到了需要在人的内心世界中的地位,勾画了人的需要的构成和层次性特点。

(2)将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成了七个层次,分别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

9、自我实现理论:

(1)是指人的自我发挥和自我完善的一种欲望,也就是一种使自已的潜能得以实现的倾向。

(2)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人发展或发现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

10、高峰体验(见4页)11、高原体验(见4页)

五、简答题或论述题。

1、简要说说费希纳在《美学导论》中提出的审美的实验研究的原则。

费希纳在《美学导论》中提出了十六种原则。

它们分别是:

审美阈原则;

审美加强原则;

多样中的统一原则;

没有矛盾,一致或真实的原则;

清晰性的原则;

审美联想原则;

审美比较原则;

审美序列原则;

审美调和原则;

审美的总和、中和与饱满的原则;

审美的持续和交替原则;

审美感受的双重表象原则;

审美的传导原则;

审美的适中原则;

审美的耗力最小原则;

审美的安定性原则。

2、简述弗洛伊德对梦的论述。

弗洛伊德发现和提出梦是愿望的满足,形成了梦的分析技术。

他在《梦的释义》一书中阐述了有关梦的论述。

(1)梦有巨大的压缩作用。

而压缩也有一种躲避潜意识监视的倾向。

同样,艺术家在选择和提炼题材时也是为把潜意识中的力比多加以伪装和变形。

(2)梦总是呈现视觉的形象,绝少有抽象、无形的思想。

在梦的世界里,最为活跃和流动不定的总是与记忆有关的情绪性表象,具有很强的可再现性。

(3)梦中的视觉形象几乎都是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的“戏剧性”中。

也就是说,它与日常生活中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因而是一种移位了的东西。

(4)梦具有相当的象征意义,特别是与性有实质的联系。

梦不是什么无稽之谈,而总是有所指涉,有所意味。

3、论述弗洛伊德对文学的论述。

弗洛伊德对文艺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艺术家也是一类寻求力比多能量宣泄或转移的人,只不过是使节余的精力通过想象升华到社会所认可的方向上去而已。

因此他认为,一切艺术家,无不是白日梦型幻想者。

形成了三种观点:

(1)艺术家追寻压抑的宣泄或者力比多的转移往往具有固着性,因而他们同精神病人颇有相似之处。

(2)艺术的形式只是隐秘个人性欲得以满足的过渡物,而形式之下或背后的内容才是真正使人得到快乐的情绪对象。

(3)任何形式都透露或掩饰着变形了的欲念,因而对艺术符号加以解剖,最终都可以达到艺术家意识深层的内容。

二、弗洛伊德对艺术家早期经验和后来的艺术创作的探究,可以看作是对审美动力问题的逻辑延伸。

形成了两个特色:

(1)为了凸现早期经验和艺术创作的重要关联,倾向了把这种关联看作是无所不在的、普遍性的事实;

(2)由于这种特定联系的存在,艺术作品的理解、阐释得到了一种可靠的依据。

4、怎样评价弗洛伊德的文艺观。

弗洛伊德的文艺观中既有值得肯定的,又有值得否定的。

首先,弗洛伊德是第一个把研究的视线牵入艺术家的最幽深的内在世界的心理学家。

其次,弗洛伊德在谈论某一个艺术理论命题时,他往往会涉及到更多的问题。

第三,弗洛伊德作为第一个对艺术表现出极大兴趣的专业心理学家,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当然,弗洛伊德的偏频甚至肤浅也是赫然的。

第一,在总的原则上,弗洛伊德理论的非社会学倾向,不但在前提方面是不可验证的,而且在许多地方引申得有点离奇了。

第二,假如力比多的转移、升华是必然的和普遍的,那么这种转移或升华寄托在艺术的形式之上是否都有确定的价值?

第三,因为弗洛伊德在阐述艺术心理学的问题时,基本采取“六经注我”式的态度,因而他所解释的作品不一定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最后,他对艺术的社会功能的描述暗含了一种不切实际的乐观倾向。

5、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了两条重要原则:

一是整体性原则。

让为人的一个知觉视野具有组织起来的趋势,呈现为一个完整的图形。

提出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著名结论。

二是同形论,又称为异质同构论。

认为在知觉活动中,在作为对象的物理现象与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的大脑生理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同形关系。

6、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主要观点为以下几方面。

(1)一件艺术品就是一个格式塔。

一件艺术品必然是一个由各个部分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成的有机整体。

在这个整体上表现出一种独特性质,考夫卡称之为“格式塔质”。

(2)表现性。

表现性也就是艺术品中的“格式塔质”,它是在作品中各组成部分的联系中呈现出的总体性质。

或者说是由可见的艺术品表现出来的不可见的意蕴。

(3)艺术抽象的重要意义。

格式塔心理学历来反对将知觉与思维截然分开。

他们认为在人的感知中就已经包含了思维的因素。

(4)视觉艺术中的运动。

A、作品的运动性取决于作品各部分之间的比例。

B、倾斜也能造成整个形状的运动感。

C、变形、频闪等手段造成的运动效果。

(5)视觉艺术中的平衡。

平衡对于艺术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艺术品所要求的平衡是视知觉的平衡,是一种主观经验,而非物理现象。

7、简述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基本观点。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有什么重要特征?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观点对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有重要的启示,其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决定论的原则。

他们认为,心理决定于生活方式,并且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它总是积淀着社会文化历史的蕴含。

二是意识和活动统一的原则。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突出的贡献就是对心理和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探讨,强调意识和活动统一的原则。

三是心理在活动中发展的原则。

他们认为人的心理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又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第三部分艺术家与体验

(后面几部分是考试的重点,每次都有简答题和论述题)

1、体验的核心是()

A、经历B、认识C、情感D、意蕴

2、优美体验主要是愉悦情感,而崇高体验的特征是()

A、带有痛楚和狂喜成分的激情体验。

B、主要是痛感

C、主要是快感D、与滑稽感相同

3、李白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说明的文艺心理学现象是()。

A、通感B、移情C、内摹仿D、直觉

4、一般说来,出生于贫困家庭或身体有残疾的艺术家,更多的体验是()

A、丰富性体验B、崇高体验C、缺失性体验D、归依体验

5、经验与体验的差别在于()。

A、体验能够见出意义,经验则为生理性的。

B、体验使用头脑,经验使用心理。

C、体验和经验都使用身体,但体验更真实。

C、体验是思考,经验是情感。

6、艺术家保留赤子之心的体验类型是()。

A、爱心体验B、宗教体验C、归依体验D、崇高体验

7、愧疚体验与艺术家的道德水准有密切关系,还与之有关的心理特征是()。

A、情感B、感知C、认识D、想象力

8、童年经验对于艺术家的创作()。

A、只有积极意义B、主要是积极意义C、无所谓D、只有负面影响

9、“庄周化蝶”的寓言说明()

A、直觉B、想象C、移情D、摹仿

10、()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观念。

A、想象B、情感C、知觉D、体验

11、痛苦的童年经验对文学创作()。

A、只有消极影响B、有积极影响C、无影响D、没有积极影响

1、艺术家的超越性是具体表现为()。

A、超越现实功利B、超越时空C、超越世俗趣味

D、超越自我的个体存在E、超越生死

2、以下属于缺失性体验的观点是()。

A、“发愤以抒情”(屈原)B、“发愤”著书(司马迁)C、“不平则鸣”(韩愈)

D、“穷而后工”(欧阳修)D、“乐者,乐也”(荀子)

3、体验生成性特征是()。

A、语言性B、互渗性C、意象性D、思想性E、回忆是其重要形式

一、1、C2、A3、B4、C5、A6、C7、D8、B9、C10、D11、B

二、1、ACD2、ABCD3、BCE

三、名词解释题。

1、艺术体验:

(1)是艺术家(创造者)在经验中见出意义、思想和诗意的部分。

(2)体验来自于经验,但有包涵生命的意义,深刻的思想,动人的诗意。

2、童年经验:

(1)又称为“童年体验”,是指一个人在童年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觉、意识等。

(2)每个人的一生都要受其童年的“基本选择”的影响。

3、缺失性体验:

是指主体对各种缺失(精神的和物质的)的体验。

艺术家的缺失越多,其缺失性体验也就越强烈。

4、崇高体验:

是指艺术家经由自然或社会的某种外在刺激所唤醒的压抑在内心的带有痛楚和狂喜成分的激情体验。

5、超越体验:

是指艺术家超越实用功利和超越个体实存时的经历和感受。

包含着对艺术趣味和文化环境的突破,对个体存在的超越。

6、愧疚体验:

是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感受。

当个体因自己的某种行为违反内心的道德准则而引发了愧悔、内疚、自责的心理反应时,这种种心理反应。

四、判断分析题。

1、经验即体验。

(X)(简答:

经验与体验的区别与联系)

因为虽然经验与体验联系密切,但也有明显的区别。

(1)经验是作为人的生物的与社会阅历的个人的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体验则是在经验中见出意义、思想和诗意的部分。

(2)经验是一种前科学的认识,它指向的是真理世界;

而体验则是一种价值性的评判和领悟,它指向的是价值世界。

2、艺术家的神秘体验和宗教体验是完全相同的。

(X)

(1)艺术家的神秘体验和宗教体验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两者之间也有实质性的差别。

(2)具体而言,艺术家的神秘体验仅仅指它具有超普通感官和逻辑理性的特点,但它是对本质正确的反映;

而宗教的不可知论是对人感受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否定。

艺术家的神秘体验只表明美感经验的特殊性,并不否定美感经验正确反映世界的可能性。

3、“愤怒出诗人”是正确的说法。

(√)

因为

(1)所谓“愤怒出诗人”,是指艺术家的情感越丰富,则越容易创作出优秀的艺术品。

(2)艺术家的体验对创作有重要的影响,而体验又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缺失性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