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东三大秧歌的风格特征的比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9696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山东三大秧歌的风格特征的比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山东三大秧歌的风格特征的比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山东三大秧歌的风格特征的比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山东三大秧歌的风格特征的比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山东三大秧歌的风格特征的比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山东三大秧歌的风格特征的比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浅谈山东三大秧歌的风格特征的比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山东三大秧歌的风格特征的比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山东三大秧歌的风格特征的比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因此,很有必要对山东三大秧歌的艺术表现风格和形式以及具有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深入探析山东三大秧歌风格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山东三大秧歌的异同点。

一、山东三大秧歌概述

山东独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造就了山东民间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丰富多样,其中山东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秧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联系。

(一)山东自然环境与秧歌

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山东省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

山东省“山水林田湖”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洲等九个基本地貌类型,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区和胶东丘陵区。

长江水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成后山东省可以利用的另一主要客水资源。

山东土地利用类型按一级分类共有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8大类,其特点是垦殖率高,后备资源少。

因受生物、气候、地域等因素影响,山东省土壤呈多样化,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山东地区具有很多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山东地区的自然资源环境为山东人们农耕和渔业带来了丰收,使得这一地区的传说多如牛毛,自然环境为民间舞蹈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二)山东人文环境与秧歌

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儒家思想的创立人有曲阜的孔子、邹城的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创始人滕州的墨子、军事家孙子等,均出生于今山东。

姜太公在临淄建立齐国,成就了齐桓公、管仲、晏婴、鲍叔牙、孙武、孙膑、邹衍等一大批名人志士;

齐国还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

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齐鲁国地盘对照至今山东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以及阴阳、纵横、方术、刑、名、农、医等。

其中最核心是儒家文化,进入秦汉以后,齐鲁文化逐渐由地域文化演变为一种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

山东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文化不断的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对于山东地区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具有重要影响,山东的人文环境与秧歌民间艺术表演形式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联系。

(三)三大秧歌的发展与传承

秧歌起源于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对艺术的创作,大多都是民间自发组织的舞蹈形式,是一种最早在田间地头自发形成的民间歌曲小调,将舞蹈、歌唱等融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艺术。

它将戏曲人物与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发展成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民间秧歌艺术形式。

山东秧歌则是山东地区民间形成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山东的三大秧歌对其民间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山东三大秧歌是在汉族民间的秧歌舞发展起来的,山东的鼓子秧歌和海阳秧歌以及胶州秧歌是民间三大秧歌形式,主要表现的是山东齐鲁地区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和劳动以及生活实践形式,三大秧歌表现形式在表现风格上各具特色,在动律特征和表现形式以及表演内容上都具有联系和区别。

其中在山东三大秧歌表现形式中,鼓子秧歌表现的最为成熟,鼓子秧歌主要歌颂的是北宋年间包公的功绩。

鼓子秧歌在表现上结构相对较为完整,内容表现形式较为风格,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具有较高的造诣。

海阳秧歌在情感表现上较强,海阳秧歌的题材主要跟渔业相关,表达的是丰收的庆祝场景与愉悦情感。

胶州秧歌则是民间的故事,三大秧歌民间艺术形式各具特点又具有内在的联系。

二、山东三大秧歌的风格特征

山东的鼓子秧歌和胶州秧歌以及海阳秧歌在表现形式上各具特点,山东三大秧歌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下面将对山东三大秧歌的风格特征进行分析。

(一)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分布在今山东鲁北平原的商河地区,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

鼓子秧歌在表现形式较为完整,鼓子秧歌主要是为了表现对农民丰收的庆祝和娱乐,在形式上较为热闹,参与的人数较为众多,在动律和表演形式以及内容上都具有特色。

1.动律特征

鼓子秧歌在动律上具有“沉稳神韧”的特点,鼓子秧歌的表演过程中将动作韵律有效进行表现传达,形成独具特色的动律体态特征。

鼓子秧歌中的沉主要是指鼓子秧歌的表现内涵中蕴含着对包公的歌颂,稳主要是指鼓子秧歌表现形式的沉稳和完整。

神则是鼓子秧歌在表现形式中的动作和神态的传神,是鼓子秧歌表现中较为典型的艺术特征规律。

韧则是指鼓子秧歌中具有较强的舞蹈动作韧性,这也是鼓子秧歌对舞蹈动作的一个要求,鼓子秧歌的动律特征在长期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不断的获得延伸,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鼓子秧歌表演形式。

鼓子秧歌在表演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其动律特征的把握。

2.表演风格

鼓子秧歌在表演风格上与海阳秧歌和胶州秧歌具有不同,鼓子秧歌在表演形式上主要分为音乐表演和群众演员表演两个部分,在乐队表演部分主要是根据需要表演的内容进行表演,鼓子秧歌的表演乐器跟传统秧歌的乐队乐器较为相似,主要有鼓、锣、镲、饶博以及旋子等。

在表演风格上鼓子秧歌较为热闹,形式较为完整,在音乐的节奏上较为欢快和喜庆,鼓子秧歌在表演部分包括伞鼓棒花一起其他角色,在鼓子秧歌表演中领头的叫头伞,主要是对表演现场的指挥。

表演者一般左手持伞,右手拿旋子,花伞则是鼓子秧歌表演中的亮点,表演者一般左手持伞,右手拿虎撑,代表风调雨顺和保佑平安的寓意。

鼓主要是指表演者击鼓起舞,表演者表演内容一般为勇士,棒也就是戏曲中的武生,在形象上一般较为干练,花则相当于戏曲中花旦,一般主要有年轻的妇女表演,鼓子秧歌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

3.表演内容

鼓子秧歌源于北宋,成于明,盛于清。

据当地著名老艺人说,北宋年间,商河一带连年受灾,包公从河南到此放粮,赈济灾民,并由他的属下把鼓子秧歌传授给当地百姓。

后来每逢新春佳节人们就跑起秧歌,以示对包公的感激之情,流传至今,相沿成俗。

同时鼓子秧歌在表演中也有水浒传中的内容,表新出山东自古出好汉的故事。

这种故事在鼓子秧歌表演中具有特色,在表现结构上也较为完整,形成了良好的表演氛围,鼓子秧歌表演内容主要是商业演出和广场演出,是一种被当地人民喜欢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

秧歌队伍中有伞头、鼓子、棒槌、腊花、丑角五种角色,表演风格迥异,韵味独特。

现存鼓子秧歌主要分为“行程”和“跑场”两部分,“行程”是舞队在行进或进入场地前的舞蹈;

“跑场”是表演的主体,又分不同角色表演的“文场”和“武场”。

鼓子秧歌表演所跑的场子队形极为丰富,有“牛鼻钳”、“勾心梅”、“一街二门”、“六六大顺”、“里四外八”、“八条街”、“四门斗”等百余种。

“伞头”动作圆润,“鼓子”动作粗犷豪放,“棒槌”动作轻巧敏捷,“腊花”动作泼辣大方,而颠颤、划圆、蹲扑、跳窜等动作为各角色所共有。

(二)海阳秧歌

海阳秧歌在表现形式上融合很多的秧歌表现形式,属于综合性较强的舞蹈类型和民间舞蹈艺术形式,海阳秧歌在海阳地区的农村较为流行,海阳秧歌的艺术表现蕴涵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特征。

海阳秧歌是海阳地区民间社火中的舞蹈部分,流行于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的海阳市一带,海阳秧歌在动律上主要通过舞蹈者的动作体现韵律特征,其中下肢为轴,流动变化穿插,欲动先提,扭动身体拉伸的动作体现了海阳秧歌的独特韵律,海阳秧歌能够得以流传下来主要是其具有的鲜明艺术特征和舞蹈律动,得以让海阳秧歌流传广泛。

海阳秧歌主要分为行进式和广场式两种表演形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海阳大秧歌表演内容丰富,队伍结构严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其次是乐队,随后是舞队。

舞队有各类角色几十人,其中包括指挥者——药大夫,集体表演者——花鼓、小、霸王鞭,双人表演者——货郎与翠花、箍漏与王大娘、丑婆与傻小子、老头与老婆、相公与媳妇等,排在最后的是秧歌剧人物或戏曲杂扮者。

秧歌队常用阵式有“二龙吐须”、“八卦斗”、“龙摆尾”、“龙盘尾”、“二龙绞柱”、“三鱼争头”、“众星捧月”等。

海阳秧歌舞蹈动作的突出特点是跑扭结合,舞者在奔跑中扭动,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活泼大方;

男性颤步晃头、挥臂换肩,爽朗风趣。

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它遍布海阳的十余处乡镇,并辐射至周边地区。

据海阳赵家庄《赵氏谱书》记载:

“二世祖(赵)通,世袭(大嵩卫)指挥、镇抚,诰封武略将军。

洪熙元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衍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

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

”据此可知,海阳秧歌实创于明代。

海阳秧歌在表现内容上具有创新性,其中较好的站下了齐鲁文化和传统文明礼仪,具有较好的人文风俗,海阳秧歌中的礼数表现的较为完整,尤其是在表演过程中两个药大夫相遇,要进行施礼,这很好的表现了齐鲁的儒家文化。

海阳秧歌在表演上形式较为古朴自然,在表演形式上也较为灵活,古朴粗犷是海阳秧歌表现的重要特点,通过舞蹈着进行人物角色的表演体现出来,灵活自然则主要是海阳秧歌的表现形式包含着其他秧歌形式和艺术形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点,海阳秧歌将各种舞蹈形式和表演形式进行结合,形成了人们喜欢的秧歌舞蹈形式,又很好的将齐鲁传统文化和礼仪融入到表演之中,形成了很好的民间教育效果,表现了民间和谐的文化氛围。

(三)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耍秧歌”、“跷秧歌”、“扭断腰”、“三道弯”等,流行于山东省胶州市东小屯村一带。

胶州秧歌起源于清咸丰年间,据清代宋观炜所作《秧歌词》的描述推测胶州秧歌舞蹈动作、行当名称、服装道具等与现在基本相同。

胶州秧歌因流行于胶州一带农村而得名,胶州秧歌与其他地区的秧歌具有不同之处,胶州秧歌具有完整的表演体系,胶州秧歌从选人到表演再到舞蹈编排都十分讲究,并将戏曲舞蹈进行整理,形成了独具艺术特征的胶州秧歌形式。

胶州秧歌在表现过程中主要展现出汉族女子独有的温文而婉和含蓄体态以及独有的情态,在表演过程中动作律动特征可以概括为抑扬转拧扭。

胶州秧歌音乐是以各类曲牌形成的一种曲牌体的小戏音乐,以十一个风格迥异的曲牌所组成。

以徵调式为主,以商羽调式为辅的交叉调式是胶州秧歌音乐调式的特点。

胶州秧歌主要分为大场和小戏两个部分,胶州秧歌有膏药客、翠花、扇女、小、棒槌、鼓子等角色,基本动作主要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扭”、“棒花”、“丑鼓八态”等,表演程序有“开场白”、“跑场”、“小戏”三部分,跑场队形有“十字梅”、“四门斗”、“两扇门”、“正反挖心”、“大摆队”、“绳子头”等,还有《送闺女》、《三贤》、《小姑贤》、《双推磨》等小戏。

胶州秧歌中,女性舞蹈动作抬重踩轻腰身飘,行走如同风摆柳,富有韧性和曲线美,“扭断腰”、“三道弯”为其代表动作;

“棒槌”的动作轻脆洒脱;

“鼓子”的动作有“丑鼓八态”,韵味奇特。

其音乐由打击乐、唢呐牌子、民间小调三大部分组成。

胶州秧歌从艺术形式和类别上看,是一种戏剧,不是单纯的舞蹈和歌唱。

它有剧本,有道具,有曲牌,演员有行当,是一种形式活泼的歌舞剧。

这样一个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的地方剧种,不可能形成于一个不足百户的边远村庄,而应该是围绕胶州海运文化应运而生。

从其曲牌、行当等艺术因素分析,胶州秧歌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它与南宋以来的杂剧、曲牌演唱有关,笔者根据胶州秧歌的曲牌、角色、表演形式以及流传地域文化特征等因素推断,胶州秧歌与元杂剧有着密切的关系,其起源的时间至少应在宋末元初。

胶州秧歌相对于海阳秧歌和鼓子秧歌而言在表演内容上更为宽泛和丰富,在表现的内容上较为灵活,对于场地和题材没有固定的限制,既有跑场引人和膏药科打诨也有乡土小戏,表演的场地和形式更加的不受限制,胶州秧歌表现内容穿插着舞蹈和戏曲的形式,表演场面效果较为热闹,受到胶州地区人民的广泛喜爱。

胶州秧歌的表现特点具有一定的肢体特征,对于表演者的肢体动作以及身体协调性具有一定的要求,传统的胶州秧歌动作上总结起来为抬重落轻走飘舞起来扭断腰,胶州秧歌与东北秧歌表现形式具有一定联系。

三、山东三大秧歌的联系与差异比较

山东的鼓子秧歌和海阳秧歌以及胶州秧歌作为齐鲁地区的重要秧歌形式,在表演形式上各自具有特征,山东三大秧歌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于山东三大秧歌进行比较具有重要价值。

(一)山东三大秧歌的联系

山东三大秧歌是优秀的民间舞蹈艺术表现形式,山东三大秧歌形式在文化渊源和表现形式以及表演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1.文化渊源

齐鲁文化环境下孕育了山东秧歌形式,在儒家孔孟文化影响下山东三大秧歌具有典型的孔孟礼仪文化内涵,在人们长期的社会劳动生产之中逐渐发展成为文化形式的创新。

山东三大秧歌形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劳动形成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在汉族民间舞蹈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虽然都是齐鲁地区的秧歌,但是三者在表演形式和内容以及风格上都各具特色,但是从文化起源来讲,山东三大秧歌形式都是受到齐鲁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三大秧歌形式与本地区的民俗和风俗相结合,形成具有创新型的秧歌艺术风格。

鼓子秧歌和海阳秧歌以及胶州秧歌都是结合地区文化和传统儒家文化而形成的秧歌形式,其中海阳秧歌在表演中的礼数和礼节更是体现齐鲁地区的孔孟文化和传统儒家文化,从历史演变和文化渊源上三大秧歌具有共同之处,三大秧歌表现形式都蕴含着儒家孔孟文化,三大秧歌形式从文化渊源上来讲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2.表现形式

山东三大秧歌是民间重要的舞蹈艺术表现,虽然在表现风格和方式上各具特点,但是因为文化渊源与历史背景具有内在联系,因此舞蹈表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共性的特征。

海阳秧歌和鼓子秧歌在表演形式都具有完整的体系和流程,都有带头指挥的人物,并且在表演形式中都较为强调礼节和礼数,其中胶州秧歌与海阳秧歌的灵活表现形式也具有共同点,在音乐上都是由锣鼓和旋子等共同组成的。

同时海阳秧歌与鼓子秧歌在迎接秧歌队的放鞭炮习俗基本相同,其在表演作用和表现形式具有相同性。

在山东三大秧歌的表演角色和人物配置上都具有相同之处,这些都可以说是三大秧歌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山东三大秧歌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更好的认知三大秧歌的文化内涵,有效的进行传承和表现。

山东三大秧歌形式虽然是齐鲁文化和传统儒家环境下共同作用所形成的,也经过了劳动人民的不断加工和学习以及借鉴整理创新,都具有严重的文化烙印。

所以说,三大秧歌形式在内容上同样具有一定的联系,山东三大秧歌内容都是齐鲁地区人民智慧的结晶。

山东三大秧歌传递着齐鲁地区的孔孟之道和儒家文化,有效的表现了地域性的民族文化内涵。

具体来讲,三大秧歌在表演内容上都是取材于山东地区的传说和故事,其中鼓子秧歌和胶州秧歌很多都是表现山东地区的英雄人物和戏曲故事,这使得二者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海阳秧歌和鼓子秧歌在表演内容中都具有好坏人物和礼数的表演内容,这种对人们分辨忠奸和认识传统礼数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就是山东三大秧歌在表演内容上的内在联系。

(二)山东三大秧歌风格差异比较

山东三大秧歌在文化起源和表演形式以及内容上虽然具有内在联系,但是在相同文化背景影响下形成的地域性秧歌舞蹈形式风格还具有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表演道具和表演舞蹈以及表演风格方面。

1.表演道具

山东三大秧歌在表演过程中各具特点,其中海阳秧歌和鼓子秧歌以及胶州秧歌在表现道具上具有很大的差异。

鼓子秧歌主要在济阳和商河地区,在表现风格上更接近于陕西和山西的锣鼓舞蹈,舞蹈角色主要有伞鼓棒花丑,使用的道具主要为伞和鼓以及棒子和绸巾,道具在秧歌表演形式上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准确的定位表演的角色,比如鼓的道具在秧歌表演中主要是武生进行击鼓,女性一般手持绸巾进行表演。

海阳秧歌主要在海阳和莱阳以及乳山等地区较为流行,海阳秧歌也叫海阳大秧歌,这主要是由于在海阳秧歌中融入了武术的套路,海阳大秧歌的表演道具主要有长袍,马尾拂子,圆伞等,这些道具主要起着修饰表演角色的作用。

胶州秧歌因起源于胶州东小屯村而得名,在表演道具上相对较为简单主要鼓锣棒子和扇子,这与现代的大秧歌表现道具几乎相似,山东三大秧歌在表演道具上的不同,造就了三大秧歌的不同艺术特点。

2.表演舞蹈

山东三大秧歌在表演舞蹈上也具有一定的区别,鼓子秧歌在表演舞蹈上具有完善的体系,舞蹈形式上与陕北一带的锣鼓舞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主要是庆祝丰收的场景的舞蹈,舞蹈形式较为随意,具有灵活性,更多的为幽默的即兴发挥,具有很强的民间艺术特点。

海阳秧歌的表演舞蹈独具特色主要是以武术的形式进行表演,具有较强的艺术观赏性,海阳秧歌的舞蹈形式是三大秧歌中最具特色的舞蹈形式,因其在舞蹈动作中加入了武术套路,使得海阳秧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巩固。

胶州秧歌相对于前两者而言,在舞蹈动作上则较为完整和正规,这主要是胶州秧歌吸收和学习了传统的舞蹈动作和戏曲舞蹈,使得舞蹈动作在表演过程中更具观赏性,胶州秧歌的表演舞蹈与现代的秧歌舞蹈动作较为相似,具有典型的民间艺术特征。

3.表演风格

山东三大秧歌在表演风格具有很大的不同,鼓子秧歌在表现形式和风格相对较为粗犷,鼓子秧歌在表演风格上主要以圆形为主,在圆形基础上进行变化,队形上具有千变万化,主要以“二、四、六、八”等偶数进行排列,如双石榴和闯王进京。

海阳秧歌在表演风格上与其他秧歌形式具有区别,海阳秧歌表演风格上更多以跑阵势和跑队伍为主,在表演的队伍风格上具有灵活变化,如龙盘尾,四门斗,六门斗,八卦斗,宝葫芦和三龙纹柱以及遍地开花等形式,海阳秧歌的表演风格丰富多彩,因其表演动作具有武术套路,海阳秧歌极具观赏性。

胶州秧歌的表演风格具有普遍性,这主要是胶州秧歌较为成熟,三大秧歌形式对于促进齐鲁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结论

中华文化发展中,民间传统文化具有重要地位。

民间的舞蹈艺术是人们劳动智慧的体现,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

山东地区是齐鲁文化和儒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在中国上千年的历史文化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的艺术精华,其中山东三大秧歌形式就是优秀的民间艺术文化的代表,三大秧歌中蕴涵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秧歌的形式种类较多,其中山东三大秧歌因其各具特点和特色,在众多的秧歌艺术中脱颖而出,推动着山东地区民族文化的发展。

通过对山东三大秧歌形式的分析,归纳鼓子秧歌和海阳秧歌以及胶州秧歌在律动和表演风格以及内容上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山东三大秧歌,有利于对民间舞蹈的创作和传承,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审美,有效的传承中华传统非物质文化。

参考文献

[1]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6.

[2]罗雄研.中国民间舞文化教程[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1.

[3]邢楠楠.山东秧歌文化的保护欲传承[J].赤峰学院学报,2015,3.

[4]张薇.山东三大秧歌仪式性的传承转向[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9.

[5]齐娟.山东三大秧歌传承发展形式研究[J].黄河之声,2013,5.

[6]任少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J].走向世界,2016,3.

[7]王平,刘泽明.海阳大秧歌——传承五百余年舞动在民间的胶东文化符号[J].走向世界,2016,5.

致谢

短暂的大学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我曾多么憧憬美好的学生是得,如今当自己临近毕业时,我由衷地留恋已经流逝学生生涯。

本文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亲切关怀下,经过不断的学习和修改完成的。

老师严谨的学风,渊博的学识,谦逊的为人,丰富的实践经验,高瞻远瞩、敏锐的科学眼光,将是我永远的楷模;

老师乐观、正直、朴实的生活态度,令我深深佩服。

在此,谨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还要深深感谢我的家人和同学,是他们给予了我物质上的资助和精神上的鼓励,使我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再次真诚地感谢所有在我大学读书期间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