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技校模具设计与制作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9537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技校模具设计与制作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级技校模具设计与制作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级技校模具设计与制作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级技校模具设计与制作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级技校模具设计与制作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级技校模具设计与制作Word格式.docx

《高级技校模具设计与制作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技校模具设计与制作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级技校模具设计与制作Word格式.docx

身体素质

3、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体育

达到国家标准

基本能力

4、具有基本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及自学能力;

数学

工程制图

计算机应用基础

获得计算机操作技术等级证书

外语及计算机运用能力

5、具备基本的英语交流能力;

6、具有熟练运用、处理一般性英语技术资料的能力;

7、有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

英语

C语言程序设计

机械CAD

通过英语水平大学三级

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

职业能力

模具设计制造技术应用能力

8、模具结构特点与性能,

模具设计制造技术及使用

9、数控加工技术应用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CAD/CAM

数控加工技术

获得国家级机械、模具行业中2~3种职业资格证书

模具检测与维修方法、设备操作使用、维护规范

10、模具检测与维修方法;

冲压设备的选择与操作方法;

模具修理工艺与方法

模具钳工工艺、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工程材料

生产组织与协调能力

11、具备在模具制造业的生产第一线从事生产指挥、调度的能力。

机械制造基础

模具制造工艺与装备

工业企业管理

四、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安排

(一)总学时安排

1、课内总学时:

1576学时

2、课内实验和实训总学时:

334学时

3、实践环节总学时:

736学时

其中,阶段实习:

160学时;

毕业设计:

96学时;

课程设计:

64学时

毕业实习:

416学时

4、全学程总学时:

2312学时

(二)总学分安排

总学分:

140学分(最少)

五、专业主干课程及简介

(一)专业主干课程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有: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机械工程基础、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模具工程技术基础、模具制造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模具CAD/CAM、模具技术经济分析。

(二)专业主干课程简介

1、机械制图: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主要讲授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绘图技能以及尺寸标注能力,本课程以投影理论为基础,重在读图和绘图能力的培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2、机械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授机械设计基础,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等内容,机械设计基础部分主要通过常用机构和常用机械零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常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机械零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极限与配合部分,主要讲授光滑园柱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和螺纹联接、键联接、圆柱齿轮等公差以及直线尺寸标注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了解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正确解释图样上标注的公差,并能按“极限与配合选用原则”用类比法选择合理的极限与配合;

测量技术部分主要使学生掌握测量技术基础知识,了解常用测量仪器的种类、应用范围和检测读数方法。

3、模具工程技术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授冷冲模、注射模、压铸模等十大类模具的设计基本知识。

系统介绍了与模具相关的原料、设备及其基本功能和基本要求,着重介绍模具设计的一般指导性原则,并通过实例来介绍模具工程技术的应用,对国内外模具工业发展状况作简单介绍。

4、模具材料与表面处理:

本课程系统介绍各种冷作模具材料、热作模具材料、塑料模具材料的化学成分、生产工艺,热处理对模具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影响,介绍近年来国内外模具材料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

5、冲压与塑料成型设备:

本课程讲授冲床、注射机、挤出机等常见设备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等知识,要求学生对常见成型设备有理性了解。

6、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

主要讲授机械制造中的测量技术,金属切削机床结构、性能、传动、调整、使用的基本知识,机床夹具的定位原理、定位结构、夹紧结构、专用夹具设计等基本知识和方法,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

7、数控机床及编程:

本课程主要针对模具的成型零件,讲授数控加工机床的工作原理,数控编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8、模具制造技术:

本课程主要讲授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含数控加工)方法和工艺过程;

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工艺;

模具零件铸造成型及挤压成型工艺;

模具的装配工艺。

其内容反映最新技术,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应用等,降低理论深度,使学生掌握模具制造的基础知识,具有编制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能力;

掌握模具制造、装配、调试工艺的基础理论知识,初步具备和应用基本知识来分析解决模具制造中的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了解有关模具制造的新工艺、新技术。

9、AUTOCAD:

本课程主要介绍CAD/CAM系统组成、数据处理,CAD/CAM技术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CAD/CAM技术的发展动向,计算机图形处理基础,冷冲模CAD/CAM,塑料模CAD/CAM、CAXAME、MASTERCAM、PRO/ENGINEER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实际应用等。

六、教学计划表

(一)教学活动总体安排表

学期

理论及实践教学

机动及公益劳动

考试

军训及入学教育

毕业教育

假期

合计

理论教学周数

实习

实训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毕业答辩

15

1

2

 

5

24

14

3

7

26

13

2+(3)

11

6

19

57

7+(3)

4

10

29

147

注:

(1)就业指导贯穿整个培养过程,以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专题报告的形式进行。

每学期开设4-6个学时,学生修完所有学时,计2学分。

(2)实践环节中实验课时周数为随堂实验折合周数,包含在理论教学周数中,具体情况见理论教学进程表。

(二)课程结构与学时分配及比例

总课时

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课时数

百分比

2312

1070

46%

1242

54%

1.理论教学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和理论考试;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2.实践教学周以每周16课时计算。

(三)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课程名称

学时分配

考试考查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15周

14周

13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0

T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58

228

E

计算机基础

60

116

形式与政策

20

每学期两次讲座

就业指导讲座

每月一次讲座

小计

36

590

560

技术测量与互换性

48

12

机械制图

90

70

模具CAD/CAM

56

28

力学

46

电工电子技术

40

16

机械设计基础

模具工程技术基础

模具材料与表面处理

小计

468

320

148

44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

78

62

冲压与塑料成型设备

数控机床与编程

自动检测技术

52

模具制造技术

Pro/E

模具钳工工艺

专业英语

38

518

362

156

总计

104

1576

334

考试课为E,考查课为T

(四)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18

专业选修课6选2

现代制造技术

微机原理及应用

夹具设计

45

CAXA制造工程师

数控设备管理与维修

技能选修业余培训

电焊工技能

150

120

电工技能

100

50

钳工技能

国家绘图员

80

普通车工技能

数控加工技能

市场营销技能

公共选修课

现代企业管理

信息科学与社会

实用写作技巧

CET4应试指导

现代社会学

数学规划与优化模型

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开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8

1、每类选修课须注明应修满的学分。

2、选修课也可安排在课余时间进行。

(五)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验(训)课与实践环节计划执行表

技能

编号

技能名称

实践教学周数

场所

金工实训

校内专业实训基地

机械加工实训

工程制图测绘实训

0.5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实习

(2)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实习

模具钳工工艺课程实习

数控编程加工实训

(1)

毕业设计及答辩

毕业综合实习

校外

模具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见习

总计

4+(3)

说明:

加括号的实践周数为不影响其它课程正常进行授课的周数。

七、成绩考核

学习成绩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

理论考核分考查和考试两种方式。

以周为单位集中进行的实践技能训练课程的考核采用考查方式。

选修课程采用考查方式考核。

考查成绩与考试成绩效用相同。

具体课程的考核方式由专业教研室提出建议,系部批准,报教务处备案。

1.考查课成绩原则上由作业成绩、平时课堂成绩和测验成绩等方面组成。

考查课成绩应在期末考试前一周确定。

2.考试课综合成绩应由平时成绩(作业成绩、课堂成绩、期中测验成绩、实验成绩等)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两部分按适当比例组成。

3.积极推行等级证书制度。

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电焊工、机械钳工、维修电工、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并有选择地获取中级机械钳工、维修电工、数控机床操作等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八、毕业方式

学生以毕业实习的方式进行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经答辩合格后方能毕业。

系学术委员会组织综合考核评审。

九、有关说明

1、本计划是根据教育部专业设置目录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基本要求及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性人才的需要而制定的。

2、编制原则

(1)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原则;

(2)整体优化的原则;

(3)重视职业素质教育的原则;

3、本计划为实施性教学计划。

4、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强化就业技能,在全院范围内安排公共选修课,在全系范围内安排专业选修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