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9229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海洋的重要性

1.1概述

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0.8%,它不仅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

而且有着重要的军事价值。

在古代,沿海国常常把海洋作为御敌的屏障;

海上的岛屿,常是逃避战乱的理想之地。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海洋成为殖民主义者向外扩张的重要途径。

中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岛屿星罗棋布。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多从海上而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当今,海洋的军事利用日益广泛,海战场的地位更加重要。

因此,中国辽阔的海域,不仅对发展海上运输、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对于防御外来侵略,巩固海防,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

1.2保护海洋的意义

海域的自然资源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像陆地国土一样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基础。

我国的海洋资源既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又有急需加强保护的双重任务,应该实行合理开发战略,使国家管辖海域成为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基地。

海洋矿产资源包括国家管辖海域的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砂矿资源,国际海底区域的多金属结核资源、富钴结壳资源、热液硫化物矿产等,有巨大的潜力。

要加大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力度,增加探明储量,提高国家的资源保证程度。

力争在海上发现新的大型油气田,使海洋油气产量在全国油气总产量中的比重从目前的10%提高到25%以上,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

要把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列入国家计划,重点进行南海北部陆坡区相关海洋环境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为商业性勘查做好资源、环境和技术准备。

要加强有争议海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并积极贯彻“搁置争议、共同原则”,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力争海洋权益主张重叠区域的资源份额。

重视保护已经严重衰退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捕捞业要采取捕捞量“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政策,减少捕捞量,争取逐步恢复主要经济鱼类、重要渔场的渔业资源。

科学合理利用滩涂和浅海的可养殖海域,减少养殖业的自身污染,保护养殖海域的生态环境,积极推广生态优化养殖模式,采取大型海湾和近海的海洋农牧化、重要经济种类的人工增殖放流、近海渔场综合整治等措施,保证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珍惜爱护每一处可用于海洋旅游娱乐业发展的海滩、海水浴场、海水运动场、珊瑚礁区、沿海红树林等资源,积极发展海洋旅游业。

要重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防止海洋生态环境退化,保证海洋的永续利用。

二、我国海洋环境问题

2.1海洋环境污染

2.1.1海洋环境现状

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11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的海洋环境总体状况维持在较好水平。

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洋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5%,主要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基本满足海域使用要求。

但我国的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陆源排污压力巨大,近岸海域污染严重,局部区域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等灾害严重,海洋溢油等突发性事件的环境风险加剧。

公报显示,我国部分近岸海域环境污染依然十分严重,海水水质为劣四类的近岸海域面积约为4.4万平方公里,高于“十一五”期间3.2万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严重污染区域主要分布于大中型河口、海湾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海域。

主要超标物质仍然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海水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超标导致近岸局部海域富营养化,全国约2.2万平方公里的近岸海域水体呈重度富营养化状态。

2.1.2污染物来源

当前,污染和损害我国海洋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陆源污染物: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沿海地区,每年排放入海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约60亿吨。

在生活污水中,以东海沿岸的排放量最大,其次为南海沿岸和渤海沿岸,黄海沿岸最小,在工业污水中,也以东海沿岸排放量最大,占总量的50%;

渤海沿岸和南海沿岸次之,黄海沿岸最少。

(2)船舶排放的污染物:

我国拥有各种机动船只10多万艘,每年进入我国港口和航经我国管辖海域的外轮几万艘次,有大量含油污水排放入海。

如1979年,巴西油轮在青岛油码头作业,一次跑油380吨。

(3)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污染:

我国沿岸分布着几个大油田和十几个石油化工企业,跑、冒、滴、漏的石油数量很可观,每年有10多万吨石油入海。

(4)人工倾倒废物污染:

过去把海洋当作大“垃圾箱”,任意倾倒废物。

如大连香炉礁海岸、葫芦岛、青岛、温州、湛江等地,把垃圾、矿渣和其他废物堆放在海边或直接倒入海中。

(5)不合理的海洋工程的兴建和海洋开发:

这使一些深水港和航道淤积,局部海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2.2海洋生态破坏

除海洋污染外,人类的生产活动,例如工程建设和渔业生(围垦和滥捕等),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例如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都会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改变。

人类对某些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资源数量减少,质量降低,也使部分物种濒临灭绝。

有些海岸工程建设和围海造田缺乏科学论证,破坏了海岸环境和海岸带生态系统。

目前,海洋开发活动还缺乏综合的、长远的规划、综合效益比较差。

2.2.1过度捕捞对渔业资源的损害

海洋里提供给人类的渔业资源是有限度的。

在渤、黄、东、南海大陆架区域内,估计可能提供的渔业资源大约1000万吨,其中可捕量为500~600万吨,而目前近海的捕捞量已达600万吨以上。

即实际捕捞量已大大超过容许捕捞量,尤其在渤、黄、东海,过捕现象更加严重。

中国很多经济鱼类,如大黄鱼、小黄鱼、鳕鱼、真鲷、黑口、白姑、黄姑、红姑、绿翅、鳊鱼、牙鲆、高眼、舌鳎、太平洋鲱鱼等资源均已严重衰落,一些高质量的经济鱼类产量大幅度下降。

小黄鱼最高年产量达17万吨,目前年产量仅2万吨。

以吕四渔场为例,原是一个最大的小黄鱼产卵场,早在50年代后期资源就已遭到破坏,到60年代中期就逐年失去捕捞的价值。

鱼的最大年龄从18龄缩减为近期的3~4龄。

小黄鱼资源衰落后,接着又开发了吕四大黄鱼产卵场,10多年后,年产量由原来的6~7万吨降为1~2万吨,鱼龄由29龄缩至近年的10龄左右。

著名的舟山渔场,1974年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的产量为1000多万担,1978年降至600多万担。

渤海除对虾、毛虾外,许多经济鱼类几乎绝迹,黄海带鱼、小黄鱼已形不成鱼汛,东海、南海的大黄鱼、带鱼产量也大幅度下降,南海的产量也以幼鱼占多数。

我国捕捞作业方式仍处于粗放式和掠夺式阶段,网具选择性较差,底拖网、多重刺网等在很多地区仍占主导地位,一些地区违规造船问题仍比较突出,非法渔业捕捞活动普遍存在,特别是电鱼等非法作业方式对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为减轻渔业资源过度利用的状况,我国实施了海洋伏季休渔和长江禁渔制度。

这两项渔业资源保护管理制度覆盖了我国沿海11个省份和长江流域的10个省份,涉及捕捞渔船12万多艘。

2.2.2滩涂不合理开发造成的不良影响

中国筑海塘及其它围海工程的历史悠久,遍及沿海各省,这对防止海潮泛滥,围垦滩地和发展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盲目的、不切实际的围垦,任意建造海洋工程,随意挖沙采石,乱砍滥伐防护林,都可能损害近岸的海洋环境,会造成海岸后退,水土流失,破坏鱼虾等栖息、繁殖的场所,使滨海地区和生态平衡失调。

浙江、福建、广东、海南沿海兴办围海造田,出现过围后积水过多或缺乏淡水等围而不用的现象。

如海南岛四周围垦了7万亩土地,但已利用的还不到10%。

莆田湄州湾围垦后,把渔船的避风港也围掉了,机帆船都无法靠岸。

广东饶平县汫洲乡,原有牡蛎养殖滩涂3万亩,因围海造田把海水养殖挤掉,使农民生活下降。

福建诏安下河围垦后,每年损失蚶苗12亿粒,价值30万元。

厦门港内,自从修建集美、杏林、马銮、筼筜港海堤,因水文状况发生变化,冲刷区变为淤积区,东渡新港尚未建成,却已出现淤浅现象。

自集美海堤建成及策槽、东坑滩涂围垦后,刘五店一带生态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砂砾底质变为淤泥底质,使中国稀有珍贵的文昌鱼难以栖存,有的死亡,有的外游。

在建造海河闸工程时,由于没有建造相应的过鱼设施,致使溯河而上产卵的鱼蟹濒于绝迹。

浙江姚江建闸后,反而导致涌江下游的严重淤积,影响宁波港的航运。

在海南岛东岸和南岸的沿海沙滩和沙堤中含有钛铁成分,许多农民进行盲目任意的挖凿开采,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辽宁旅顺柏岚子砾石堤,每年约开采5000立方米砾石,以致引起岸线后退现象。

盖县鲅鮹窝的岸线逐年后退,侵蚀土地和公路,原因也是过量开采滨海砂石引起波能剧增的结果。

海南岛还有人下海打捞珊瑚,以珊瑚作原料来烧石灰,这是直接破坏水产资源的行为。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3.1主要内容

1999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统一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并负责全国防治陆源污染物和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

国家建立并实施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确定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并对主要污染源分配排放控制数量。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

该法还对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海洋生态保护、防治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防治倾倒废弃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防治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

3.2立法目的

海洋环境保护法是为了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的法规。

 

(1)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

海洋环境是指地球上连成一片的海和洋的总水域,包括海水、溶解和悬浮于水中的物质、海底沉积物和生活于海洋中的生物。

海洋环境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类对海洋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高,海洋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影响将日益增大,海洋环境也越来越受到人类的污染和破坏。

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

(2)保护海洋资源。

海洋是资源的宝库,在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和水资源,如海洋中的生物多达20余万种,各种矿物大约500亿吨,还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波浪能等。

保护海洋环境也必然要保护海洋资源。

(3)防治污染损害。

海洋虽然有着巨大的自净能力,但是由于人类海洋活动的增加,向海洋中排放了大量的物质和能量,使海洋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损害。

海洋环境污染使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很大影响,也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4)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海洋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体,海洋生态平衡是海洋环境质量处于良好状态的重要标志。

(5)保障人体健康。

海洋中有巨大的人类食物资源,但是如果海洋受到污染,污染物就会通过海洋食物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保护海洋环境免受污染就是对人体健康的保护。

(6)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是人类的巨大资源宝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希望所在。

海洋环境污染、资源损害、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都会影响到人类经济和社会对持续发展的支持能力。

因此,保护海洋环境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和辽阔的管辖海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海洋拥有丰富的资源能源,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应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治理污染,保护生态,保护海洋就是保护未来。

参考文献:

[1]邱大洪.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EB].论文天下,2007-11-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3]中国海洋局发布的《2011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4]孙湘平.中国的海洋.商务印书馆.19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