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下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9170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下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下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下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下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下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下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下载.docx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下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下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三下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下载.docx

处理

受精幼铃

脱落率(%)

未受精幼铃

放射性强度(cpm)

GA

3.3

18

14242

14399

H2O

100

9667

7336

A.H2O处理组与GA处理组施用的液体量相等

B.GA处理对受精幼铃脱落率的影响大于未受精幼铃

C.H2O处理组中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差异与内源激素有关

D.GA对32P向幼铃的运输具有明显的调配作用

4.实验过程中,实验时间的长短有时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下列各实验中,有关实验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结果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证明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实验时间越长积累的淀粉越多,实验现象越明显

B.在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中,第二次观察与第三次观察之间所间隔时间的长短对该实验没有影响

C.赫尔希与蔡斯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对实验结果影响相同

D.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的实验中,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结果的观察没有影响

5.化脓性细菌感染可导致急性细菌性脑膜炎,该菌脆内寄生,其细胞膜上InIC蛋白可使人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

该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惊厥、嗜睡、昏迷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患者体内的记忆B细胞、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该菌

B.患者的体温长期维持在40℃,表明其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InIC蛋白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但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D.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其所能发生的变异只有基因突变

6.研究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与神经元中形成的R-loop结构有关。

R-l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由于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导致该片段中DhIA模板链的互补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loop结构中的碱基与五碳糖通过氢键连接

B.R-loop结构中嘌呤碱基总数一定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C.R-loop结构中的DNA单链也可转录形成mRNA

D.R-loop结构的形成会影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7.下列物质直接参与的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B.用浸有酸性高锰酸钾的硅藻土作水果保鲜剂

C.生石灰用作煤炭燃烧的固硫剂D.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用小苏打解毒

8.如图所示有机物的一氯取代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5种B.6种C.7种D.8种

9.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

Al3+、Cu2+、I-、S2O32-

B.常温下加水稀释时c(H+)/c(OH-)明显增大的溶液:

CH3COO-、Ba2+、NO3-、Br-

C.0.1mol/LFe(NO3)2溶液:

[Fe(CN)6]3-、Na+、SO42-、Cl-

D.0.1mol/LNaAlO2溶液:

NH4+、K+、HCO3-、SO32-

10.对实验①中和滴定;

②中和热的测定;

③实验室制备乙烯;

④实验室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④都要用到锥形瓶B.②③都要用到温度计

C.③④都要用到酒精灯D.①②都要用到指示剂

11.某学生鉴定甲盐溶液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乙为白色沉淀,则甲可能含有SiO32-

B.若乙为黄色沉淀,则甲可能为FeI3

C.若乙为浅黄色沉淀,则甲可能含有S2-

D.若乙为浅黄色沉淀,则甲可能是FeBr2

12.某实验小组依据反应AsO43-+2H++2I-

AsO33-+I2+H2O设计如图原电池,探究pH对AsO43-氧化性的影响,测得输出电压与pH的关系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c点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ASO43-+2H++2e-=AsO33-+H2O

B.b点时,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C.a点时,盐桥中K+向左移动D.pH>

0.68时,氧化性I2>

AsO43-

13.在25℃时,H2R及其钠盐的溶液中,H2R、HR-、R2-三者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a)随溶液pH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2R是二元弱酸,其Kal=1×

10-2

B.当溶液恰好呈中性时,c(Na+)=2c(R2-)+c(HR-)

C.NaHR在溶液中水解倾向大于电离倾向

D.含Na2R与NaHR各0.1mol的混合溶液的pH=7.2

二.选择题:

共8小题,每小题6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四种情形中,物体A受摩擦力作用且与A运动方向相反的是

A、B相对静止A、B相对静止A相对传送带静A相对传送带静

向右匀速运动向右匀加速运动止向上匀速运动止向下匀速运动

ABCD

15.从长期来看,火星是一个可供人类移居的星球.假设有一天宇航员乘宇宙飞船登陆了火星,在火星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得到物体自由下落h所用的时间为t,设火星半径为R,据上述信息推断,宇宙飞船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不小于

A.

B.

C.

D.

16.如图所示,MN和PQ为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的两根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金属棒ab垂直于导轨放置且与导轨接触良好.N、Q端接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变压器的输出端有三组次级线圈,分别接有电阻元件R、电感元件L和电容元件C.在水平金属导轨之间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只要ab棒运动,三个副线圈都有电流

B.若ab棒向右匀速运动,R中有电流

C.若ab棒运动的速度按正弦规律变化,则三个副线圈中都有电流

D.若ab棒向左匀加速运动,则三个副线圈中都有电流

17.如图所示是某直流电路中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图象,其中a、b分别表示路端电压、负载电阻上电压随电流变化的情况,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

B.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电源的内阻上消耗的功率

C.当满足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D.当满足

时,电源的效率小于50%

18.斜面倾角为60°

,长为3L,其中AC段、CD段、DB段长均为L,一长为L,质量均匀分布的长铁链,其总质量为M,用轻绳拉住刚好使上端位于D点,下端位于B点,铁链与CD段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

,斜面其余部分均可视为光滑,现用轻绳把铁链沿斜面全部拉到水平面上,人至少要做的功为

19.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得到了库仑定律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开普勒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

20.如图所示,质量为m1、带有正电荷q的金属小球和质量为m2、不带电的小木球之间用绝缘细线相连,置于竖直向上、场强为E、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中,两球恰能以速度v匀速竖直上升.当小木球运动到A点时细线突然断开,小木球运动到B点时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小木球的速度为零时,金属小球的速度大小为

B.在小木球由点A到点B的过程中,两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

C.A、B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为

D.在小木球由点A到点B的过程中,小木球动能的减少量等于两球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21.小河宽为d,河水中各点水流速度的大小与各点到较近河岸边的距离成正比,

,x为各点到近岸的距离,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0.小船的船头垂直河岸渡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全程船的位移为

B.全程船的位移为

C.小船到达离河对岸

处,船的实际速度为

D.小船到达离河对岸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40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

(1)某同学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先采用图(甲)所示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球A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捶打击的力度,即改变球A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___________.

(2)后来,他又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实验,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M的末端是水平的,N的末端与光滑的水平板相切;

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现将小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_____________,仅将弧形轨道M整体上移(AC距离保持不变),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3.某同学采用伏安法测定一段阻值约为5Ω左右的金属丝的电阻.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

(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

A.电池组(3V,内阻约1Ω);

B.电流表(0~3A,内阻约0.025Ω)

C.电流表(0~0.6A,内阻约0.125Ω)D.电压表(0-3V,内阻约3kΩ)

E.电压表(0~15V,内阻约15kΩ)F.滑动变阻器(0~20Ω,额定电流1A)

G.滑动变阻器(0~1000Ω,额定电流0.3A)H.开关、导线.

(1)实验时已经选好了器材A、F、H,还应选用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填写各器材前面的字母代号).

(2)请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3)这位同学在一次测量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下图所示.由图中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可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为________Ω.(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4)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电阻存在系统误差.为了减小系统误差,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其中凡是待测电阻,R是电阻箱,R1、R2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合上开关S,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将R调至阻值为R0时,灵敏电流计的示数为零。

由此可计算出待测电阻Rx=__________;

(用R1、R2、R0表示)

24.如图所示,半径为r=0.4m的

圆形光滑轨道AB固定于竖直平面内,轨道与粗糙的水平地面相切于B点,CDE为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一段内壁光滑的中空细管,DE段被弯成以O为圆心、半径R=0.2m的一小段圆弧,管的C端弯成与地面平滑相接,O点位于地面,OE连线竖直.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经地面进入细管(物块横截面略小于管中空部分的横截面),物块滑到E点时受到细管下壁的支持力大小等于所受重力的

.已知物块的质量m=0.4kg,g=10m/s2.

(1)求物块滑过E点时的速度大小v;

(2)求物块滑过地面BC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

25.如图所示,平面坐标系中,有一圆形区域的匀强磁场,圆心坐标(R,R),半径为R,与

坐标轴相切于A、C两点,P、Q在Y轴上,且PA=QA=R/2,今有两带相同电量的负电粒子甲、乙从P、Q两点分别以平行于x轴的水平速度v1、v2向右运动,并刚好同时进入圆形磁场.不计它们的重力及相互作用的库仑力.通过磁场偏转后,均能通过C点,C点下方有一绝缘的固定圆弧形挡板MN,弧形挡板的圆心为C,半径为R,粒子碰到挡板会原速反弹,且粒子电量不变.

(1)若甲粒子电量为q1,质量为m1,求磁感应强度B;

(2)若v1=v2,求甲、乙粒子从进入磁场开始至第一次到达C点所有的时间之比t1:

t2;

(3)若两粒子能在运动中相遇,试求甲、乙粒子的质量之比m1:

m2.

26.(15分)氮、磷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

回答下列问题:

I

(1)直链聚磷酸是由n个磷酸分子通过分子间脱水形成的,常用于制取阻燃剂聚磷酸铵。

①写出磷酸主要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直链低聚磷酸铵的化学式可表示为(NH4)(n+2)PnQx=______________(用n表示)。

(2)在碱性条件下,次磷酸盐可用于化学镀银,完成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2PO2-+□Ag++□______=□PO43-+□Ag++□______

(3)由工业白磷(含少量砷、铁、镁等)制备高纯白磷(熔点44℃,沸点280℃),主要生产流

程如下:

①除砷过程在75℃下进行,其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填字母)。

a.使白磷熔化,并溶于水b.降低白磷的毒性

c.温度不宜过高,防止硝酸分解

d.适当提高温度,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②硝酸氧化除砷时被还原为NO,氧化相同质量的砷,当转化为亚砷酸的量越多,消耗硝酸的量越__________(填“多”或“少”)。

③某条件下,用一定量的硝酸处理一定量的工业白磷,砷的脱除率及磷的产率随硝酸质量分数的变化如右图,砷的脱除率从a点到b点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4)查阅资料可知:

银氨溶液中存在平衡:

Ag+(aq)+2NH3(aq)

Ag(NH3)2+(aq),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稳[Ag(NH3)2+]=______,已知某温度下,K稳[Ag(NH3)2+]=1.10×

107,Ksp[AgCl]=1.45×

10﹣10。

计算得到可逆反应AgCl(s)+2NH3(aq)

Ag(NH3)2+(aq)+Cl-(aq)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1L1mol/L氨水中最多可以溶解AgCl______mol(保留1位有效数字)。

27.(12分)铝氢化钠(NaAlH4)是有机合成的重要还原剂,其合成线路如下图所示。

(1)铝氢化钠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lCl3与NaH反应时,需将AlCl3溶于有机溶剂,再将得到的溶液滴加到NaH粉末上,此反应中NaH的转化率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利用下图装置制取无水AlCl3。

①A中所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②点燃D处酒精灯之前需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其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变A和D中的试剂就可以用该装置制取NaH,若装置中残留有氧气,制得的NaH中可能含有的杂质为__________

(5)现设计如下四种装置,测定铝氢化钠粗产品(只含有NaH杂质)的纯度。

从简约性、准确性考虑,最适宜的装置是_________(填编号)。

称取15.6g样品与水完全反应后,测得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样品中铝氢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8.(16分)减少CO2的排放以及CO2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H2NCOONH4是工业合成尿素的中间产物,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1所示:

用CO2和氨气合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图1图2

(2)用氨水捕集烟气中的CO2生成铵盐,是减少CO2排放的可行措施之一。

①写出氨水捕集烟气中的CO2生成碳酸氢铵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别用不同pH的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CO2,CO2脱除效率与吸收剂的pH关系如图2所示,烟气中CO2的含量为12%,烟气通入氨水的流量为0.052m3/h(标准状况),用pH为12.81的氨水吸收烟气30min,脱除的CO2的物质的量最多为_________(精确到0.01)。

③通常情况下温度升高,CO2脱除效率提高,但高于40℃时,脱除CO2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CO2和甲烷重整制合成气(CO和H2)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

合成气用于制备甲醇的反应为2H2(g)+CO(g)

CH3OH(g)△H=﹣90kJ/mol。

在T1℃时,容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测得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容器

起始反应物投入量

2molH2、1molCO

1molCH3OH

2molCH3OH

①能代表丙反应的曲线是________(选填I、

II),a、b点的压强关系为Pa________Pb(填>

、<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点时反应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kJ。

③在T2℃、恒容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6.0×

10-3(kPa)-2。

若甲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p(CH3OH)=24.0kPa,则平衡混合气体中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Kp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所得平衡常数,分压=总压×

物质的量分数)。

29.(10分)下图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的某种植物光合速率(以O2释放量为测定指标)变化情况。

请分析回答:

(1)图中bc段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经测定,晴天遮光条件下该植物的CO2平均释放速率为0.8μmol/(m2·

s),则a点时该植物O2产生速率约为__________。

(3)叶绿素分子中的Mg2+可被Cu2+置换,实验中用含Cu2+的试剂处理叶片,形成的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测定,该植物细胞内DNA、RNA和蛋白质的物质含量比值为10:

31:

119,经植物生长调节剂Ttgx—15处理细胞后,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变为10:

46:

220。

据此分析,Ttgx—15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0分)下图为某同学“饥寒交迫”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A~D为器官或细胞,①~④为激素)。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产生冷觉的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能调节体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激素③以B为靶细胞时,体现了激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3)与激素④在血糖调节方面相互拮抗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寒冷环境比炎热环境更容易精力集中,神经兴奋性更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相同饮水量的情况下,冬天的尿液比夏天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10分)下图为某条小河流从高山湖泊进入大河的示意图及A处水域浮游植物在一年内的变化曲线图,其中工厂会向河流排污。

(1)图中高山、河流、村庄在生物种类上的差异属于群落空间结构中的__________结

构,其中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导致鱼类因为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而大量死亡使水体

变浑浊,但是在村庄附近的河流又保持清澈见底,这依赖于该河流的__________能力。

(3)根据图示推测,A处1-2月无机盐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调查表明,近年来高山冰川越来越少,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破了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平衡。

32.(9分)番茄的紫株和绿株由6号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正常情况下紫株与绿株杂交,子代均为紫株.育种工作者将紫株A用X射线照射后再与绿株杂交,发现子代有2株绿株(绿株B),其它均为紫株.绿株B出现的原因有两种假设:

假设一:

X射线照射紫株A导致其发生了基因突变.

假设二:

X射线照射紫株A导致其6号染色体断裂,含有基因E在内的片段丢失(注:

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不影响个体生存,两条染色体缺失相同的片段个体死亡).

现欲确定哪个假设正确,进行如下实验:

将绿株B与正常纯合的紫株C杂交,F1再严格自交得F2,观察F2的表现型及比例,并做相关结果分析:

(1)若F2中紫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则假设一正确;

若F2中紫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则假设二正确。

(2)假设__________(填“一”或“二”)还可以利用细胞学方法加以验证.操作时最好在显微镜下对其有丝分裂_______期细胞的染色体进行观察和比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一选修3-3】

(1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