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鱼我所欲也教案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87272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鱼我所欲也教案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鱼我所欲也教案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鱼我所欲也教案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鱼我所欲也教案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鱼我所欲也教案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鱼我所欲也教案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鱼我所欲也教案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鱼我所欲也教案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鱼我所欲也教案 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

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

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

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

最后,文章陡然一转,“向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

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这段文章是说,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

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

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3、简要分析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进行说理的?

[析]论证方法是议论文三要素之一,好的论证方法,在说理中,可以起到事半工倍的效果,因此,阅读议论文,一定要揣摩其运用的论证方法。

[参考答案]1、用类比论证法提出论点。

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

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那就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

进而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使读者心悦诚服。

如:

文章将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进行对比。

第一部分中用假设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然后自然得出结论。

4、《鱼我所欲也》一文在思想内容上有何进步性、局限性?

[析]对待任何文化等遗产,都应坚持批判吸收的态度,既不能否定一切,也不能全盘吸收,设计此题,主要目的便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古人、对待传统的文化遗产。

[参考答案]《鱼我所欲也》的论点是“舍生取义”。

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坏事来。

他表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

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贪图享受、为利忘义的人。

这种思想显然有它的进步性。

当然,孟子在文中阐发了唯心主义的性善说,说什么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合事实的。

此类局限,应予剔除。

二、自学阶梯评估

达标训练

1、请给下列标红色字注音并解释:

①不为苟得也 

  ②所恶有甚于死者 

   

③为宫室之美 

 ④一箪(dān)食 

    

⑤蹴(cù

)尔而与之 

 ⑥乞人不屑(xì

e)也 

2、请用“/”为下列各句做适当的朗读停顿: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⑤是亦不可以已乎

3、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③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④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下列各组句子中标红色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为宫室之美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B、故不为苟得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非独贤者有是心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

5、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③“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④“非独贤者有是乙“是心”指什么?

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1、在文中空格处填上所缺诗句。

2、解释下列句子中标红色的字。

(1)二者不可得兼 

(2)所欲有甚于生者 

(3)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4)得之则生 

(5)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翻译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万钟于我何加焉!

4、简要回答

(1)上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上文“行道之人”和“乞人”的做法你是否赞同?

请谈谈你的看法。

(3)《谈骨气》中引用孟子的一段话来解释骨气的含义说: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前面的哪一句?

5、利用文段中“义”的含义,写出三个含“义”的成语。

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不食嗟来之食》,完成文后问题。

齐(齐国)大饥(饥荒)。

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为食(准备了食物)于路,以待饿者食之(给他们吃)。

有饿者蒙袂(mè

i)辑屦(jù

)(袖子遮着脸,拖拉着鞋),贸贸然(两眼昏昏无神的样子)来。

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

“嗟(喂)来食!

”(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终不食而死。

(选自《礼记·

檀弓》

(1)上文与《鱼我所欲也》选段中的哪些语句相对应?

把它摘录在下面横线上。

(2)“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

模仿《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它的意义。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

“今天我帮助苗长了!

”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

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嗟来之食】

(提示:

答题不超出100字。

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

三、资料下载

1、关于“嗟来之食”

语出《礼记·

檀弓上》: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

“嗟,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从而谢焉。

终不食而死。

意思是:

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

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

他说,我就是因为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终不肯吃,最后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历来是有气节的表现,吴晗先生就曾著文谈到这一问题。

2、关于美味“鱼”

鱼是古代的佳肴之一。

鱼在今天,特别是南方人看来,是极平常的菜肴。

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对古代的北方人,鱼是上等佳肴,而猪肉、狗肉乃至鸡肉、羊肉是普通食品,一般人都可以吃到。

所以孟子把“鱼”和“熊掌”相提并论。

北方少河流,当然鱼也不多,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食有鱼是富贵人家的生活。

《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不满意在孟尝君门下吃粗劣的食物,就唱道:

“长铗归来兮,食无鱼!

3、关于文章中的“钟”

钟,古代的容量单位。

古代计容量的单位由小到大排列:

最小的是“勺”,相当于今天的一小汤匙;

10勺为一合(gě),10合为一升,10升为一斗,10斗为一斛,6斛4斗为一钟。

按此计算,“万钟”是6.4万斗,这个年俸是相当大的。

当然,在本文中,孟子仅仅是用“万钟”来表示优厚的俸禄而已。

自学阶梯评估

1、①wé

i,动词,做,干。

②Wù

,动词,厌恶③wè

i,介词,为了④dān 

名词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⑤cù

动词 

用脚踢xì

认为值得,这里是接受的意思2、①所欲/有甚于生者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④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⑤是/亦不可以已乎3、①“辟”通“避”,躲避②“辩”通“辨”,辨别③“得”通“德”,恩惠(动词)、感激④“与”通“欤”,语气词“吗”4、C

①此题无固定答案。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

为人民谋解放,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②此题无固定答案。

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

③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④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1、略2、

(1)同时拥有

(2)比(3)祸患、灾难(4)生存、活(5)侍奉(6)通“辨,辨别”3、

(1)不仅仅贤能的人有这样的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是贤能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2)万钟这样的丰厚俸禄,对于我有什么益处呢?

4、

(1)舍生取义

(2)答案不唯一,要言之成理(3)富贵不能淫。

5、略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2、参考答案:

古时候齐国发生了大饥荒。

有个叫黔敖的富商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大声吆喝:

“喂!

来吃。

”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个地步的。

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

今泛指带有污辱性的施舍。

(要求:

故事叙述大致完整得,点明出处,成语意基本解释清楚。

(1)课时

课题:

书法---写字基本知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

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

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

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

做到“三个一”:

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

笔头富有弹性;

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

及时地清洗钢笔;

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

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

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

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

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

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

我的思考:

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

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

(2)课时

书写练习1

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正确书写6个字。

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

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

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

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

(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

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

“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

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

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

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

春:

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

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

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

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

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

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

钩最低,中竖最短;

四个点都是斜点。

江: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

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

中竖略斜。

南:

上横短;

下边两竖内斜;

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

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右竖钩最低;

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书写练习1、杏花春雨江南

进一步加强写字姿势训练,这是根本。

在了解字结构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每个字的书写。

及时对书写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字形的比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笔画位置的比较,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引导。

第(3)课时

书写练习2

1、掌握车字旁写法,并能把“轻”字写端正。

2、完成书写练习。

正确地书写“轻”字

“车”字旁的书写。

一、讲评上一课作业情况。

1、表扬书写优秀者,展示其作业。

2、指出存在的主要缺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二、指导“车”字旁写法:

1、出示范字,观察“车”字旁写法。

2、讨论明确其书写要领:

“车”字旁分四笔完成,整个偏旁左重右轻,不超过竖中线。

第一笔横稍短。

第二笔撇折收笔于横中线。

第三笔垂露竖,应在第一笔横下的正中位置起笔。

最后一笔,比第一横长一些,离折笔稍近一些。

3、练写“车”字旁。

三、指导临写“轻”字。

1、观察范字。

2、明确写法。

“轻”字的写法:

“轻”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一笔起笔与左边的第一笔短横相齐平,底部大体相齐,右边上下两部分基本相等。

四、课后延伸

书写:

斩、转

书写练习2、轻、斩、转

以复习巩固导入,并有针对地进行纠正。

明确字的重心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分布的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字的结构特点。

在练习书写“车”字旁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整个字的字形。

课后及时巩固,拓展。

学生基本上能把握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处理好左右的布局。

第(4)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六)

课型:

教学目标:

1、懂得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难点:

把握好字的结构。

一、复习巩固

二、教学新课

1.讲解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

(1)教师讲解字头的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书写。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小结,提出要求。

2.指导书写例字

(1)出示例字:

“宝”:

首先要控制好字头,摆正位置,下面的“玉”字占格子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最后一横宜稍长,使整个字立正。

“穷”:

下面的力字宜正,不宜写得太小。

(其余字略)

(2)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3、提出注意点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结构特点(6)宝、穷、写、会、奔

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好字的结构,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辨别能力。

激励学生更好的书写。

第(5)课时

怎样写好字

课型:

复习课

1、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端正态度。

一、正确的学书之路

1.临帖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

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

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

2.专一

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

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

①好帖;

②喜欢。

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

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

3.博采众长

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

4.字外功夫

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

总之一句话,加强字外功夫的训练。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正确的学书之路概括为:

二、科学的学书方法

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

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

摹帖和临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

姜夔《续书谱》中说:

“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

”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

“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

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

“摹”的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

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

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

所以,初学者可以临摹并用,相互补充。

2.每天定量

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

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

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3.循序渐进

学习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懂得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先正楷,后行草。

苏轼说:

“真生行,行生草。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就是说楷、行、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呢?

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书、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

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