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件lcbswh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8469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邮件lcbswh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电子邮件lcbswh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电子邮件lcbswh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电子邮件lcbswh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电子邮件lcbswh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邮件lcbswh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

《电子邮件lcbswh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邮件lcbswh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邮件lcbswh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

古蜀地区是中国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中国西部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

三星堆和金沙青铜文化的重大考古发现〔1〕,彻底改变了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古蜀文化落后于中原地区的传统看法。

人们第一次认识到,早在先秦时期,古蜀地区就已经出现了一支拥有灿烂青铜文化、大型城市和古蜀符号(文字)的高度发达而连续发展的的古代文明——三星堆文明和金沙文明。

不仅如此,由三星堆文明和金沙文明所深刻揭示出来的古蜀的独特文化模式、文化类型和悠久始源,使它们在中国文明起源形成的研究中占有特殊的学术地位,雄辨地证明了植根于四川盆地的古蜀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区系文明中具有显著地域政治特征和鲜明文化特色的典型代表,从而为中国文明起源的“多元论”提供了坚实的考古学证据,大大丰富了“中国文明多元一体形成发展”论断的理论内涵,取得了各个学科学者的普遍认同。

  古蜀文明是一支开放性的文化,它以其悠久雄厚的文化为基础,深刻地影响了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促进了其周边地区文化的发展。

南方丝绸之路是古蜀文明向外传播与辐射的最重要孔道之一,南方丝绸之路上诸青铜文化中包含的众多三星堆文化因素,清晰地勾勒出它们与古蜀文明的联系,也凸现出古蜀文明在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化中的“文化高地”地位。

  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Von.Richthofen)1877年提出来的,指以丝绸为主要贸易内容的东西方商路和交通路线。

古代中国通往西方和海外的丝绸之路有四条:

南方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古蜀丝绸曾是这几条通道上的重要商品。

古蜀丝绸传播到西方,先秦时期的主要通道是南方丝绸之路,汉代及其后从北方丝绸之路输往西方的丝绸中,也以古蜀丝绸为大宗,而从草原丝绸之路输往北亚的中国丝织品中,目前所见最早的似乎也是蜀地出产的丝绸。

由于在这些商道上流通的各类商品中丝绸最为珍贵,最为众人瞩目,所以这些交通路线都被冠以“丝绸之路”的美称,“丝绸之路”也因此成为从中国出发纵贯欧亚大路的国际交通线的代名词。

  先秦时期,从四川经云南西出中国至缅甸、印度的国际交通线已初步开通。

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翻越横断山区、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古代的商贾们将以丝绸为代表的众多商品输送到缅甸、印度、阿富汗,再继续西传至中亚、西亚。

其实,商业活动只是人们在这条通道上的活动之一,古代四川、云南与南亚、中亚、西亚的文化交流和互动,都是经过这条道路进行的。

由于这条古老的国际交通线位于中国的南方,又由于这条位于中国南方的丝绸之路位于整个丝绸之路的南方,所以学术界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2〕,简称南丝路,或称为西南丝绸之路。

  南方丝绸之路以成都平原为初始点和发源地,自有其客观的条件与原因。

正如苏秉琦先生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中说的那样:

“四川的古文化与汉中、关中、江汉以致南亚次大陆都有关系,就中国与南亚的关系看,四川可以说是“龙头”。

”〔3〕正是四川古代文化的“龙头”地位决定了古蜀地区成为南方丝绸之路的源头。

  南方丝绸之路国内段的起点为古蜀文明的中心——成都,从成都向南分为东、中、西三条主线:

西线经今四川双流、新津、邛崃、雅安、荥经、汉源、越西、喜德、泸沽、西昌、德昌、会理、攀枝花,越金沙江至云南大姚、姚安,西折至大理,这条线路被称为“零关道”(或作“灵关道”,东汉时又称“牦牛道”)。

中线从成都南行,经今四川乐山、峨嵋、犍为、宜宾,再沿五尺道经今云南大关、昭通、曲靖,西折经昆明、楚雄,进抵大理。

东西两线在大理会合后,继续西行至今永平,称为“永昌道”。

从永平翻博南山、渡澜沧江,经保山渡怒江,出腾冲至缅甸密支那,或从保山出瑞丽抵缅甸八莫。

东线从四川经贵州西北,经广西、广东至南海,这条线路称为“牂牁道”,或称为“夜郎道”。

在这三条主线之间还有一些支线,如经四川宜宾、雷波、美姑、昭觉到西昌的支线和从西昌经盐源、云南宁蒗、丽江、剑川而抵大理的支线。

  南方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的国际通道,它的国外段有西路、中路和东路三条。

西路即历史上有名的“蜀身毒道”,后又称“川滇缅印道”,从四川出云南经缅甸八莫或密支那至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以至中亚、西亚。

这条纵贯亚洲的交通线,是古代欧亚大陆线路最漫长,历史最悠久的国际交通大动脉之一。

中路是一条水陆相间的交通线,水陆分程的起点为云南步头,先由陆路从蜀、滇之间的五尺道至昆明、晋宁,再从晋宁至通海,利用红河下航越南,这条线路是沟通云南与中南半岛的最古老的一条水路,秦灭蜀后,蜀王子安阳王即从此道南迁至越南北部立国。

东路,据《水经·

叶榆水注》和严耕望教授考证,应是出昆明经弥明,渡南盘江,经文山出云南东南,入越南河江、宣光,抵达河内。

  纵观整个南丝路,在国内形成了我国西南及南方地区的巨大交通网络,在国外则与中南半岛、南亚次大陆、中亚、西亚连接成一个更大的世界性交通网络。

  李学勤先生指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应该放到欧亚文化板块这个国际文化大背景上去进行④。

南方丝绸之路是从中国西南方向将中华古文明与世界古文明紧密联系起来的国际交通线,也是欧亚古代文明相互联系的纽带。

通过南方丝绸之路这一巨大纽带,三星堆文明和金沙文明与世界古代文明联系起来,互动交流,由此奠定了古蜀文明在世界古代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由此不难看出,古蜀文明与南方丝绸之路青铜文化的研究所具有的重要学术价值。

  南方丝绸之路从成都出发,纵贯了川西北、川西南山地、横断山区和云贵高原,这一广袤的地区自古便是中国南北民族的迁徙通道,也是中国南北文化的重要交流孔道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南北文化的交流在这一地区就已初见端睨。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分布在南方丝绸之路沿线的各文化都陆续进入青铜时代,并发展出灿烂多姿的各类青铜文化。

其中以三星堆-金沙遗址青铜文化为代表的古蜀文化,发展水平最高,时间最早,形成了西南地区的“文化高地”,三星堆-金沙遗址文化自然成为西南地区各青铜文化的“龙头”,对西南地区青铜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与此同时,西南地区各青铜文化也保持着自身鲜明的文化特色,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西南地区青铜文化。

  整个西南地区的青铜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文化区和若干个亚区,与之相应的是当时活动在西南地区的三大民族族群。

  第一个文化区是以四川盆地为中心的古蜀文化区,这个文化区的地域和青铜器群因时代早晚有所发展与变化。

殷商时期,这个文化区主要位于成都平原范围内,重要的考古发现有广汉三星堆遗址〔5〕、成都金沙遗址〔6〕和彭州的窖藏〔7〕。

出土的青铜器有大小青铜立人、各式青铜人头像和青铜面具、铜罍、铜树、铜戈、铜铃和铜鸟、铜虎、铜蛇等各类动物造型,伴出大量玉器、金器、象牙等珍宝是该期青铜文化的显著特征,整个文化溢露出浓厚的神权政治气氛。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古蜀文化区的范围扩大了数倍,北至川北的绵阳、昭化一带,西南以雅安、荥经为界,南抵峨嵋、犍为,东至涪陵、云阳,东北到了宣汉一带。

这一时期的重要考古发现有成都十二桥遗址〔8〕、商业街古蜀船棺〔9〕、百花潭古蜀墓葬〔10〕、新都马家乡古蜀大墓〔11〕、什邡古蜀船棺葬群〔12〕、巴县冬笋坝和昭化宝轮院巴蜀船棺葬〔13〕、荥经同心村和南罗坝古蜀墓葬〔14〕、峨嵋符溪古蜀青铜器群〔15〕、宣汉巴蜀墓葬〔16〕、犍为五龙古蜀墓葬〔17〕、涪陵小田溪巴墓〔18〕等等。

战国时期,分布在川东的巴文化已经与川西的蜀文化融为一体,可以称为巴蜀文化〔19〕。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组合相对三星堆时期有了较大变化,主要由柳叶形剑、三角形援戈、弓形耳矛、“烟荷包”式钺、辫索状耳的鍪和釜、“古蜀图语”印章等组成,墓葬形制则流行船棺、独木棺。

  在巴蜀文化区内,青铜文化的面貌比较统一,不能划出亚区。

其周边受到巴蜀文化较深影响的有滇东北的昭通和黔西北的威宁两地区。

  第二和第三个文化区是秦汉时期被文献称之为“西南夷”的地区,在这个地区分布着众多的西南民族,他们的青铜文化的繁荣期主要在战国至西汉这一时段。

  第二个文化区在地理上包括了川西北山地、川西南山地、横断山区和滇西高原。

虽然这个文化区地域广大,区域内的诸青铜文化各具特点,众彩纷纭,但却包含着一些明显的共同因素。

如铜器中的山字格剑、双圆饼首短剑、曲柄剑、弧背削、以鸡首杖为主的各式铜杖和铜杖首、短柄铜镜、数量众多的各式铜镯和铜泡钉、各式铜铃等等。

墓葬形制以石棺葬为主,还有与石棺葬有密切关系的大石墓和石盖墓,常见用马、牛、羊殉葬的葬俗。

这个文化区青铜器种类不多,纹饰较为简朴,表现出一种朴实的风格。

  这个文化区从北到南可划为四个亚区,每个亚区的青铜文化都有各自的特点。

  第一个亚区的中心在岷江上游河谷,向西延伸到了青衣江上游。

此亚区青铜时代文化的重要的考古发现有茂县、理县、汶川的石棺葬群,茂县城关、营盘山、别列、勒石村的石棺葬群〔20〕,牟托一号石棺墓〔21〕,理县佳山寨石棺葬群〔22〕,巴塘、雅江的石棺墓〔23〕,甘孜吉里龙古墓葬,炉霍卡莎湖石棺葬群〔24〕,宝兴陇东、瓦西沟口的石棺葬及汉塔山土坑积石墓群〔25〕。

出土的铜器物以山字格剑、曲柄剑、手镯、泡钉为区域性组合。

由于该区域紧邻古蜀文化区,古蜀文化对其影响较大。

根据文献记载,此地区秦汉时期的主要民族为冉、駹,故此区域可称为冉駹文化区。

  第二个亚区为安宁河谷。

主要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为分布在安宁河谷两岸的大石墓〔26〕,出土铜器以山字格剑、弧背刀、束发器、发钗、铃、泡钉为基本组合,学术界基本认为安宁河流域的大石墓是文献所载的邛都夷的遗存,该区可称为邛都文化区,在邛都文化中可看到一些古蜀文化的因素。

  第三个亚区为以盐源盆地为中心的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的巨大三角形地带。

主要的青铜时代考古发现有盐源盆地的石盖墓〔27〕,宁蒗大兴镇的土坑木椁墓,永胜金官龙潭的青铜器群〔28〕,德钦石底、纳古、永芝的古墓葬、盐边县的石棺葬。

出土的铜器物以铜鼓、覆瓦形编钟、山字格剑、双圆饼首短剑、弧背刀、曲柄剑、细长形三角援戈、直銎钺、短柄镜、各式镯、铃、泡钉、带饰和以鸟形杖首为主的各式铜杖铜杖首为基本组合。

该区域还出土一些造型十分特殊的器物,如双柄刀、一人双兽枝形器、羊首杖、蛇形杖、铜燕等。

文献记载,战国至西汉时期活动在此地区的民族主要是笮都夷,故该区域可称为笮都文化区。

  第四个亚区是滇西高原的洱海地区。

主要的青铜时代考古发现有剑川海门口遗址〔29〕、祥云检村的石棺墓〔30〕,祥云大波那的木椁墓,剑川鳌凤山的土坑墓群〔31〕,大理洱海地区的青铜器群〔32〕、楚雄万家坝墓葬群等。

出土铜器以铜鼓、覆瓦形铜编钟、羊角编钟、山字格剑、双圆柄首短剑、凹刃矛、弧刃戈、“V”字形领钺、靴形钺、尖叶形锄、六畜模型和主要以鸡和鸟形杖首为主的各式铜杖首为基本组合。

战国至秦汉时期,该地区的主要民族为昆明,故该区可称为昆明文化区。

  第三个文化区包括滇中高原和滇东地区。

墓葬基本为土坑墓,出土铜器的种类非常丰富,以铜鼓、贮贝器、编钟、葫芦笙、尊、壶、枕、案、一字格剑、蛇头剑、伞盖、针线盒、绕线板、尖叶形锄、长銎斧、宽叶矛、窄叶矛、新月形刃钺、啄、狼牙棒和种类繁多的戈、以斗兽纹或狩猎纹为主的扣饰、各种杖首等基本组合。

铜器上饰以繁缛的纹饰,多双旋纹、编织纹、辫纹、三角齿纹、蛙纹、人形纹等,器身上多阴刻鸟、蛇、鱼、虫、虎、熊、豹、鹿等鸟兽图案,造型生动活泼。

在器物上焊铸各种立体人畜是该区青铜器最显著的特征。

第三个文化区的青铜文化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由于在晋宁石寨山6号墓中出土了金质的“滇王之印”,印证了文献上所记载古滇国的存在,所以这种青铜文化被称为滇文化。

  滇文化区可分为两个亚区。

其中一个亚区主要位于滇中高原的滇池四周,重要的考古发现有晋宁石寨山滇墓群〔33〕,呈贡天子庙滇墓群〔34〕,江川李家山滇墓群〔35〕,昆明羊甫头滇墓群〔36〕,安宁太极山滇墓群〔37〕等,该区是滇文化的中心区。

另一个亚区位于滇东的曲靖盆地,重要考古发现有曲靖珠街八塔台墓葬和横大路墓葬〔38〕等。

此两个亚区的青铜文化存在一些差别,故后一个亚区的青铜文化也被称之为滇文化——八塔台—横大路类型。

  除此而外,在南方丝绸之路上还存在一些小的青铜文化区,如昭通盆地〔39〕、保山盆地〔40〕、城河流域等。

  迄今为止的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表明,西南地区各种青铜文化大多形成于春秋战国时代,在战国末至西汉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

而其文化则多与其北面的巴蜀文化尤其是古蜀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

  考古资料揭示,在西南地区的各种青铜文化中,存在着以三星堆和金沙为代表的古蜀文化因素的历时性辐射所带来的程度不同的影响。

通过这些文化因素的来源和传播途径的分析,可以看到三星堆古蜀青铜文化在西南地区的辐射、凝聚、传承和创新。

由此可以进一步探索先秦时期中国西南广大地区青铜文化的来源、影响、传播、互动等整合过程,探索以青铜文化为表征的西南各族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以及族群和族群之间的关系,探索西南各族的经济技术水平和文明演进程度。

并通过战国秦汉时期巴蜀对西南地区诸青铜文化的影响所引起的西南各族文化的深刻变迁,探索秦汉时期中央王朝通过巴蜀将西南地区诸青铜文化整合进中国文化圈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正是中国文明多元一体历史发展格局在西南地区的具体表现。

  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青铜文化对西南地区各青铜文化的辐射与影响最明显的影响表现在众多的青铜人物和动物造型三角援铜戈、神树及树形器、金杖和铜杖、有领铜璧、太阳图案及太阳崇拜等几个方面〔41〕。

这些文化因素都沿着南方丝绸之路不同程度地向南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与西南诸青铜文化发生碰撞、交融、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南地区诸青铜文化的发展。

三星堆和南方丝绸之路沿线诸青铜文化的青铜器,直观地反映了这个过程。

  例如,三星堆与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一些青铜文化都有单个的青铜人物造型和群体人物造型。

三星堆的单个人物造型有青铜立人、跽坐人等,滇文化则有单个的跪坐执伞俑和持棍俑。

三星堆的群体人物造型有神坛上的群神,滇文化的贮贝器与铜鼓上的群体人物造型则是滇青铜器最具特点的风格之一。

此外,笮都文化的青铜器也有群体人物造型的风格。

  古蜀多见用鸟兽鱼虫造型装饰青铜器的手段,常见有鸡、凤、鱼凫、龙、虎、牛、鹿、鱼、蝉等造型。

这种方式被西南地区诸文化所接受、所承袭。

滇青铜器上装饰的鸟兽鱼虫种类繁多,大到马、牛、熊、鹿,小到蜜蜂、甲虫、蜈蚣;

天上飞翔的孔雀、犀鸟、鹰隼,地上奔跑的虎、豹、豺、狼,都被装饰到滇青铜器上。

昆明文化、笮都文化、冉駹文化中也多见各种动物造型,如昆明文化中的鸡、鹤、鹰、燕、马、犬、牛、羊;

笮都文化中的虎、马、蛇、鸡、燕、鹰;

冉駹文化中的犬和鸟等。

  三星堆出土的华丽精美的金杖说明古蜀文化曾经存在过用杖习俗,三星堆金杖是宗教和世俗权利的代表物。

而铜杖和铜杖首却在西南诸文化中大量出现,这种现象至少了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古蜀的用杖习俗在西南地区得到了承袭,其二是用杖的社会面比古蜀文化有所扩大。

  三角援铜戈是古蜀青铜文化影响西南地区诸青铜文化的又一个范例。

从总体上讲,西南地区的铜戈都属于三角援戈,属于一个大的系统。

尽管不同的区域的戈拥有各自的独特风格,但它们都以蜀式戈为“祖形”,与蜀式戈存在着“血缘”关系,这种关系又随着该区域与蜀地的远近和与蜀文化关系的密切程度而有所变化。

与蜀近邻的地区,蜀式戈直接传入了这些地区。

与蜀相隔较远地方的则发生了变化,演变出各式各具特点的铜戈,共同组成了西南地区青铜戈的“大家庭”。

如冉駹文化区,因与蜀地紧邻,该区域内的三角援戈基本为蜀式戈。

笮都文化区与昆明文化区的铜戈则发生了变化,带上了地方文化特色,滇文化区的铜戈在形制上变化最大,种类也最丰富,但它们与古蜀三角援铜戈的“血脉”关系还是一目了然的。

  在滇文化分布区的南边,还有一个受古蜀文化影响的地区,即越南北部红河流域。

分布于越南北部的东山文化与滇文化相似,已是学术界共同的认知。

东山文化的铜戈基本上属于滇文化的石寨山类型,也就是说仍然属于蜀式戈的大系统。

就目前所知,越南北部是古蜀文化向南延伸到的最远的地区。

  古蜀青铜文化的南传,基本上是沿着南方丝绸之路传播的,南方丝绸之路是古蜀文明的文化传播线,而古蜀文明的南传对南方丝绸之路的稳定化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南方丝绸之路不但是古蜀文化向南的传播路线,同时也成为西南地区诸青铜文化间相互影响和文化传播的路线。

一些颇具特点的青铜器在南方丝绸之路沿线出现,勾画出若干条文化传播路线。

  如山字格铜剑,这种颇具特色的器物基本分布在南方丝绸之路的西线沿线,从北到南的分布点有茂县、宝兴、西昌、盐源、宁蒗、永胜、丽江、德钦、剑川、弥渡、楚雄、大理、保山、昌宁等地。

另一种双圆饼首铜短剑也分布在茂县、宝兴、盐源、宁蒗、永胜、德钦、剑川一线。

分布在这条线上的还有曲柄铜剑、短柄铜镜等青铜器。

这些器物的传播经过了冉駹文化区、邛都文化区、笮都文化区和昆明文化区,出土地点都位于南方丝绸之路的零关道和博南道上。

  西南地区最富代表性的青铜器——铜鼓,基本上也是沿着南方丝绸之路进行传播的。

考古资料证明,目前发现的铜鼓当数滇中楚雄万家坝出土的最早,故楚雄应是铜鼓的发源地。

铜鼓以楚雄为中心向四方传播,目前出土战国至西汉时期铜鼓的地点有:

楚雄、昆明、呈贡、晋宁、江川、文山、大理、祥云、弥渡、保山、昌宁、云县、曲靖、丽江、盐源、会理等地。

出土铜鼓的地点都分布在南方丝绸之路上滇文化区、昆明文化区和笮都文化区内,且位于零关道南段、五尺道中西段和博南道上。

  还有一类器物也体现了南方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播功能,即靴形铜钺。

西南地区的靴形钺集中出土在滇中地区,然后沿着博南道和零关道向西和向西北传播,大理、保山都出土了不少靴形钺,在滇中的西北的盐源盆地也是出土靴形钺的又一个区域。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北方草原和中亚、西亚的某些文化因素,如金杖、铜杖、金面具、双马形器、侧头展翅的鹰、双圆饼首铜短剑、人形茎铜剑、曲柄铜剑、弧背铜削等具有中亚、西亚和北方草原文化风格的器物出现在南方丝绸之路上,这一现象已经向人们透露出南方丝绸之路还有更大的文化背景即欧亚古代文明这一更加广阔深厚文化背景的重要信息。

  以三星堆和金沙为代表的古蜀文明与南方丝绸之路沿线的各青铜文化构成了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化的主体,而南方丝绸之路则是是联系西南诸青铜文化的纽带。

由此,中国西南地区诸青铜文化的相互交流、影响、交融、整合得以在南方丝绸之路上进行和完成。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三星堆祭祀坑》,文物出版社,1999年;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金沙——21世纪的考古新发现》,五洲出版社,2001年。

〔2〕段渝:

《略谈南方丝绸之路》,《光明日报》1993年5月24日“史学”专栏。

〔3〕苏秉琦: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第85页。

〔4〕李学勤先生在“三星堆与南方丝绸之路青铜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四川广汉,2007年4月。

〔5〕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三星堆祭祀坑》,文物出版社,1999年。

〔6〕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成都金沙遗址Ⅰ区“梅苑”东北部地点发掘一期简报》,《成都考古发现(2002)》,科学出版社,2004年;

《金沙遗址“国际花园”地点发掘简报》,《成都考古发现(2004)》,科学出版社,2006年。

〔7〕四川省博物馆、彭县文化馆:

《四川彭县西周窖藏铜器》,《考古》1981年第6期

〔8〕四川省博物馆、成都市博物馆:

《成都十二桥商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第12期。

〔9〕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成都市商业街船棺、独木棺墓葬发掘报告》,《成都考古发现(2000)》,科学出版社,2002年。

〔10〕四川省博物馆:

《成都百花潭中学十号墓发掘记》,《文物》1976年第3期。

〔11〕四川省文管会:

《新都战国木椁墓》,《文物》1982年第1期。

〔1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什邡文管所:

《什邡市城关战国秦汉墓葬发掘报告》,《四川考古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

〔13〕四川省博物馆:

《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0年。

〔14〕四川省考古所荥经严道古城遗址博物馆:

《荥经县同心村巴蜀船棺葬发掘报告》,《四川考古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

荥经严道古城遗址博物馆:

《四川荥经南罗坝村战国墓》,《考古学报》1994年第3期

〔15〕陈黎清:

《四川峨嵋县出土的一批战国青铜器》《考古》1986年第11期

〔16〕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达州地区文物管理所、宣汉县文物管理所:

《四川宣汉罗家坝遗址2003年发掘简报》,《文物》2004年第9期。

〔17〕四川省博物馆:

《四川犍为巴蜀墓》,《考古》1983年第9期。

〔18〕四川省考古所、涪陵地区博物馆、涪陵市文管所:

《涪陵市小田溪9号墓发掘报告》,《四川考古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

〔19〕林向:

《巴蜀文化辩证》,《巴蜀文化研究》第二辑,巴蜀书社,2006年。

〔20〕冯汉骥、童恩正:

《岷江上游的石棺葬》,《考古学报》,1973年第2期;

茂汶羌族自治县文化馆:

《四川茂汶营盘山的石棺葬》,《考古》1981年第5期;

茂汶羌族自治县博物馆蒋宣忠:

《四川茂汶别立、勒石村的石棺葬》,《文物资料丛刊》1983年第9辑;

叶茂林罗进勇:

《四川汶川县昭店村发现的石棺葬》,《考古》1999年第7期;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四川茂县营盘山遗址试掘报告》,《成都考古发现(2000)》,科学出版社,2002年;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坝州文物管理所、汶川县文物管理所:

《四川汶川县姜维城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四川文物》2004年增刊。

〔21〕茂县博物馆、阿坝州文管所:

《四川茂县牟托一号石棺墓及陪葬坑清理简报》,《文物》1994年。

〔22〕四川省文管会、阿坝州文馆所:

《四川理县佳山石棺葬发掘清理报告》,《南方民族考古》第1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

〔2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四川巴塘、雅江的石棺葬》,《考古》1981年第3期。

〔24〕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四川炉霍卡莎湖石棺墓》,《考古学报》1991年第2期。

〔25〕宝兴县文化馆:

《四川宝兴出土的西汉铜器》,《考古》1978年第2期;

宝兴县文化馆:

《四川宝兴县汉代石棺墓》《考古》1982年第4期;

四川省文管会、雅安地区文管所、宝兴县文管所:

《四川宝兴汉塔山战国土坑积石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9年第3期;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宝兴县文化馆:

《四川宝兴陇东东汉墓群》,《文物》1987年第10期。

〔26〕礼州遗址联合考古发掘队:

《四川西昌礼州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

《米易弯丘的两座大石墓》,《考古学集刊》1期;

安宁河流域联合考古队:

《西昌坝河堡子大石墓发掘简报》,《考古》1976年第5期;

西昌地区博物馆:

《西昌河西大石墓》,《考古》19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