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51单片机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和指令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83192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051单片机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和指令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8051单片机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和指令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8051单片机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和指令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8051单片机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和指令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8051单片机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和指令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051单片机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和指令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8051单片机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和指令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051单片机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和指令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051单片机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和指令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P2口锁存器

SBUF

99H

串行口锁存器

SCON

98H

串行口控制寄存器

P1 

90H

P1口锁存器

TH1 

8DH

定时器/计数器1(高8位)

TH0

8CH

定时器/计数器1(低8位)

TL1

8BH

定时器/计数器0(高8位)

TL0 

8AH

定时器/计数器0(低8位)

TMOD

89H

T0、T1定时器/计数器方式控制寄存器

TCON

88H

T0、T1定时器/计数器控制寄存器

DPH 

83H

数据地址指针(高8位)

DPL

82H

数据地址指针(低8位)

SP

81H

堆栈指针

P0

80H

P0口锁存器

PCON

87H

电源控制寄存器

分别说明如下:

1、ACC---是累加器,通常用A表示

  这是个什么东西,可不能从名字上理解,它是一个寄存器,而不是一个做加法的东西,为什么给它这么一个名字呢?

或许是因为在运算器做运算时其中一个数一定是在ACC中的缘故吧。

它的名字特殊,身份也特殊,稍后在中篇中我们将学到指令,可以发现,所有的运算类指令都离不开它。

自身带有全零标志Z,若A=0则Z=1;

若A≠0则z=0。

该标志常用作程序分枝转移的判断条件。

2、B--一个寄存器

  在做乘、除法时放乘数或除数,不做乘除法时,随你怎么用。

3、PSW-----程序状态字。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里面放了CPU工作时的很多状态,借此,我们可以了解CPU的当前状态,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它的各位功能请看下表: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CY

AC

F0

RS1

RS0

OV

P

下面我们逐一介绍各位的用途

CY:

进位标志。

  8051中的运算器是一种8位的运算器,我们知道,8位运算器只能表示到0-255,如果做加法的话,两数相加可能会超过255,这样最高位就会丢失,造成运算的错误,怎么办?

最高位就进到这里来。

这样就没事了。

有进、借位,CY=1;

无进、借位,CY=0

  例:

78H+97H(01111000+10010111)

AC:

辅助进、借位(高半字节与低半字节间的进、借位)。

57H+3AH(01010111+00111010)

F0:

用户标志位

  由用户(编程人员)决定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

RS1、RS0:

工作寄存器组选择位

  通过修改PSW中的RS1、RS0两位的状态,就能任选一个工作寄存器区。

这个特点提高了MCS-51现场保护和现场恢复的速度。

对于提高CPU的工作效率和响应中断的速度是很有利的。

若在一个实际的应用系统中,不需要四组工作寄存器,那么这个区域中多余单元可以作为一般的数据缓冲器使用。

工作寄存器区选择

当前使用的工作寄存器区R0~R7

0区(00~07H)

1

1区(08~0Fh)

2区(10~17h)

3区(18~1Fh)

0V:

溢出标志位

  运算结果按补码运算理解。

有溢出,OV=1;

无溢出,OV=0。

什么是溢出我们后面的章节会讲到。

P:

奇偶校验位

  它用来表示ALU运算结果中二进制数位“1”的个数的奇偶性。

若为奇数,则P=1,否则为0。

运算结果有奇数个1,P=1;

运算结果有偶数个1,P=0。

某运算结果是78H(01111000),显然1的个数为偶数,所以P=0。

4、DPTR(DPH、DPL)--------数据指针

  可以用它来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中的任一单元,如果不用,也可以作为通用寄存器来用,由我们自已决定如何使用。

分成DPL(低8位)和DPH(高8位)两个寄存器。

用来存放16位地址值,以便用间接寻址或变址寻址的方式对片外数据RAM或程序存储器作64K字节范围内的数据操作。

5、P0、P1、P2、P3--------输入输出口(I/O)寄存器

  这个我们已经知道,是四个并行输入/输出口(I/O)的寄存器。

它里面的内容对应着管脚的输出。

6、IE-----中断充许寄存器

可按位寻址,地址:

IE 

中断允许寄存器

B7

B6

B5

B4

B3

B2

B1

B0

EA

-

ET2

ES

ET1

EX1

ET0

EX0

∙EA(IE.7):

EA=0时,所有中断禁止(即不产生中断);

EA=1时,各中断的产生由个别的允许位决定

∙-(IE.6):

保留

∙ET2(IE.5):

定时2溢出中断允许(8052用)

∙ES(IE.4):

串行口中断允许(ES=1允许,ES=0禁止)

∙ET1(IE.3):

定时1中断允许

∙EX1(IE.2):

外中断INT1中断允许

∙ET0(IE.1):

定时器0中断允许

∙EX0(IE.0):

外部中断INT0的中断允许

7、IP-----中断优先级控制寄存器

可按位寻址,地址位B8H

IP 

- 

PT2

PS

PT1

PX1

PT0

PX0

∙-(IP.7):

∙-(IP.6):

∙PT2(IP.5):

定时2中断优先(8052用)

∙PS(IP.4):

串行口中断优先

∙PT1(IP.3):

定时1中断优先

∙PX1(IP.2):

外中断INT1中断优先

∙PT0(IP.1):

定时器0中断优先

∙PX0(IP.0):

外部中断INT0的中断优先

8、TMOD-----定时器控制寄存器

不按位寻址,地址89H

TMOD 

定时器控制寄存器

GATE 

C/T

M1

M0

GATE

∙GATE 

定时操作开关控制位,当GATE=1时,INT0或INT1引脚为高电平,同时TCON中的TR0或TR1控制位为1时,计时/计数器0或1才开始工作。

若GATE=0,则只要将TR0或TR1控制位设为1,计时/计数器0或1就开始工作。

∙C/T 

定时器或计数器功能的选择位。

C/T=1为计数器,通过外部引脚T0或T1输入计数脉冲。

C/T=0时为定时器,由内部系统时钟提供计时工作脉冲。

∙M1 

、M0:

T0、T1工作模式选择位

M1、M0:

工作模式

方式0,13位计数/计时器

方式,1,16位计数/计时器

方式2,8位自动加载计数/计时器

方式3,仅适用于T0,定时器0分为两个独立的8位定时器/计数器TH0及TL0,T1在方式3时停止工作

9、TCON-----定时器控制寄存器

可按位寻址,地址位88H

TCON 

TF1

TR1

TF0

TR0

IE1

IT1

IE0

IT0

∙TF1:

定时器T1溢出标志,可由程序查询和清零,TF1也是中断请求源,当CPU响应T1中断时由硬件清零。

∙TF0:

定时器T0溢出标志,可由程序查询和清零,TF0也是中断请求源,当CPU响应T0中断时由硬件清零。

∙TR1:

T1充许计数控制位,为1时充许T1计数。

∙TR0:

T0充许计数控制位,为1时充许T0计数。

∙IE1:

外部中断1请示源(INT1,P3.3)标志。

IE1=1,外部中断1正在向CPU请求中断,当CPU响应该中断时由硬件清“0”IE1(边沿触发方式)。

∙IT1:

外部中断源1触发方式控制位。

IT1=0,外部中断1程控为电平触发方式,当INT1(P3.3)输入低电平时,置位IE1。

∙IE0:

外部中断0请示源(INT0,P3.2)标志。

IE0=1,外部中断1正在向CPU请求中断,当CPU响应该中断时由硬件清“0”IE0(边沿触发方式)。

∙IT0:

外部中断源0触发方式控制位。

IT0=0,外部中断1程控为电平触发方式,当INT0(P3.2)输入低电平时,置位IE0。

10、SCON----串行通信控制寄存器

  它是一个可寻址的专用寄存器,用于串行数据的通信控制,单元地址是98H,其结构格式如下:

SCON串行通信控制寄存器

SM0

SM1

SM2

REN

TB8

RB8

TI

RI

(1)SM0、SM1:

串行口工作方式控制位。

  SM0,SM1 

工作方式

     00 

方式0-波特率由振荡器频率所定:

振荡器频率/12

     01 

方式1-波特率由定时器T1或T2的溢出率和SMOD所定:

2SMOD 

×

(T1溢出率)/32

     10 

方式2-波特率由振荡器频率和SMOD所定:

振荡器频率/64

     11 

方式3-波特率由定时器T1或T2的溢出率和SMOD所定:

(T1溢出率)/32 

(2)SM2:

多机通信控制位。

<

br>

多机通信是工作于方式2和方式3,SM2位主要用于方式2和方式3。

接收状态,当串行口工作于方式2或3,以及SM2=1时,只有当接收到第9位数据(RB8)为1时,才把接收到的前8位数据送入SBUF,且置位RI发出中断申请,否则会将接受到的数据放弃。

当SM2=0时,就不管第位数据是0还是1,都难得数据送入SBUF,并发出中断申请。

工作于方式0时,SM2必须为0。

(3)REN:

允许接收位。

REN用于控制数据接收的允许和禁止,REN=1时,允许接收,REN=0时,禁止接收。

(4)TB8:

发送接收数据位8。

在方式2和方式3中,TB8是要发送的——即第9位数据位。

在多机通信中同样亦要传输这一位,并且它代表传输的地址还是数据,TB8=0为数据,TB8=1时为地址。

(5)RB8:

接收数据位8。

在方式2和方式3中,RB8存放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用以识别接收到的数据特征。

(6)TI:

发送中断标志位。

可寻址标志位。

方式0时,发送完第8位数据后,由硬件置位,其它方式下,在发送或停止位之前由硬件置位,因此,TI=1表示帧发送结束,TI可由软件清“0”。

(7)RI:

接收中断标志位。

接收完第8位数据后,该位由硬件置位,在其他工作方式下,该位由硬件置位,RI=1表示帧接收完成。

11、PCON-----电源管理寄存器

  PCON主要是为CHMOS型单片机的电源控制而设置的专用寄存器,单元地址是87H,其结构格式如下:

PCON电源管理寄存器结构

SMOD

GF1

GF0

PD

IDL

  在CHMOS型单片机中,除SMOD位外,其他位均为虚设的,SMOD是串行口波特率倍增位,当SMOD=1时,串行口波特率加倍。

系统复位默认为SMOD=0。

12、T2CON-----T2状态控制寄存器

T2CON 

TF2

EXF2

RCLK

TCLK

EXEN2

TR2

C/T2

CP/RL2

∙TF2:

T2溢出中断标志。

TF2必须由用户程序清“0”。

当T2作为串口波特率发生器时,TF2不会被置“1”。

∙EXF2:

定时器T2外部中断标志。

EXEN2为1时,当T2EX(P1.1)发生负跳变时置1中断标志DXF2,EXF2必须由用户程序清“0”。

∙TCLK:

串行接口的发送时钟选择标志。

TCLK=1时,T2工作于波特率发生器方式。

∙RCLK:

串行接口的接收时钟选择标志位。

RCLK=1时,T2工作于波特率发生器方式。

∙EXEN2:

T2的外部中断充许标志。

∙C/T2:

外部计数器/定时器选择位。

C/T2=1时,T2为外部事件计数器,计数脉冲来自T2(P1.0);

C/T2=0时,T2为定时器,振荡脉冲的十二分频信号作为计数信号。

∙TR2:

T2计数/定时控制位。

TR1为1时充许计数,为0时禁止计数。

∙CP/RL2:

捕捉和常数自动再装入方式选择位。

为1时工作于捕捉方式,为0时T2工作于常数自动再装入方式。

当TCLK或RCLK为1时,CP/RL2被忽略,T2总是工作于常数自动再装入方式。

  下面对T2CON的D0、D2、D4、D5几位主要控制T2的工作方式,下面对这几位的组合关系进行总结

定时器T2方式选择

RCLK+TCLK

16位常数自动再装入方式

16位捕捉方式

串行口波特率发生器方式

停止计数

指令介绍 

指令字节周期动作说明

算数运算指令 

1.ADDA,Rn11将累加器与寄存器的内容相加,结果存回累加器

2.ADDA,direct21将累加器与直接地址的内容相加,结果存回累加器

3.ADDA,@Ri11将累加器与间接地址的内容相加,结果存回累加器

4.ADDA,#data21将累加器与常数相加,结果存回累加器

5.ADDCA,Rn11将累加器与寄存器的内容及进位C相加,结果存回累加器

6.ADDCA,direct21将累加器与直接地址的内容及进位C相加,结果存回累加器

7.ADDCA,@Ri11将累加器与间接地址的内容及进位C相加,结果存回累加器

8.ADDCA,#data21将累加器与常数及进位C相加,结果存回累加器

9.SUBBA,Rn11将累加器的值减去寄存器的值减借位C,结果存回累加器

10.SUBBA,direct21将累加器的值减直接地址的值减借位C,结果存回累加器

11.SUBBA,@Ri11将累加器的值减间接地址的值减借位C,结果存回累加器

12.SUBBA,#data21将累加器的值减常数值减借位C,结果存回累加器

13.INCA11将累加器的值加1

14.INCRn11将寄存器的值加l

15.INCdirect21将直接地址的内容加1

16.INC@Ri11将间接地址的内容加1

17.INCDPTR11数据指针寄存器值加1

说明:

将16位的DPTR加1,当DPTR的低字节(DPL)从FFH溢出至00H时,会使高字节(DPH)加1,不影响任何标志位 

18.DECA11将累加器的值减1

19.DECRn11将寄存器的值减1

20.DECdirect21将直接地址的内容减1

21.DEC@Ri11将间接地址的内容减1

22.MULAB14将累加器的值与B寄存器的值相乘,乘积的低位字节存回累加器,高位字节存回B寄存器

将累加器A和寄存器B内的无符号整数相乘,产生16位的积,低位字节存入A,高位字节存入B寄存器。

如果积大于FFH,则溢出标志位(OV)被设定为1,而进位标志位为0 

23.DIVAB14将累加器的值除以B寄存器的值,结果的商存回累加器,余数存回B寄存器

无符号的除法运算,将累加器A除以B寄存器的值,商存入A,余数存入B。

执行本指令后,进位位(C)及溢出位(OV)被清除为0 

24.DAA11将累加器A作十进制调整,

若(A)3-0>

9或(AC)=1,则(A)3-0←(A)3-0+6 

若(A)7-4>

9或(C)=1,则(A)7-4←(A)7-4+6 

逻辑运算指令 

25.ANLA,Rn11将累加器的值与寄存器的值做AND的逻辑判断,结果存回累加器

26.ANLA,direct21将累加器的值与直接地址的内容做AND的逻辑判断,结果存回累加器

27.ANLA,@Ri11将累加器的值与间接地址的内容做AND的逻辑判断,结果存回累加器

28.ANLA,#data21将累加器的值与常数做AND的逻辑判断,结果存回累加器

29.ANLdirect,A21将直接地址的内容与累加器的值做AND的逻辑判断,结果存回该直接地址

30.ANLdirect,#data32将直接地址的内容与常数值做AND的逻辑判断,结果存回该直接地址

31.ORLA,Rn11将累加器的值与寄存器的值做OR的逻辑判断,结果存回累加器

32.ORLA,direct21将累加器的值与直接地址的内容做OR的逻辑判断,结果存回累加器

33.ORLA,@Ri11将累加器的值与间接地址的内容做OR的逻辑判断,结果存回累加器

34.ORLA,#data21将累加器的值与常数做OR的逻辑判断,结果存回累加器

35.ORLdirect,A21将直接地址的内容与累加器的值做OR的逻辑判断,结果存回该直接地址

36.ORLdirect,#data32将直接地址的内容与常数值做OR的逻辑判断,结果存回该直接地址

37.XRLA,Rn11将累加器的值与寄存器的值做XOR的逻辑判断,结果存回累加器

38.XRLA,direct21将累加器的值与直接地址的内容做XOR的逻辑判断,结果存回累加器

39.XRLA,@Ri11将累加器的值与间接地扯的内容做XOR的逻辑判断,结果存回累加器

40.XRLA,#data21将累加器的值与常数作XOR的逻辑判断,结果存回累加器

41.XRLdirect,A21将直接地址的内容与累加器的值做XOR的逻辑判断,结果存回该直接地址

42.XRLdirect,#data32将直接地址的内容与常数的值做XOR的逻辑判断,结果存回该直接地址

43.CLRA11清除累加器的值为0

44.CPLA11将累加器的值反相

45.RLA11将累加器的值左移一位

46.RLCA11将累加器含进位C左移一位

47.RRA11将累加器的值右移一位

48.RRCA11将累加器含进位C右移一位

49.SWAPA11将累加器的高4位与低4位的内容交换。

(A)3-0←(A)7-4

数据转移指令 

50.MOVA,Rn11将寄存器的内容载入累加器

51.MOVA,direct21将直接地址的内容载入累加器

52.MOVA,@Ri11将间接地址的内容载入累加器

53.MOVA,#data21将常数载入累加器

54.MOVRn,A11将累加器的内容载入寄存器

55.MOVRn,direct22将直接地址的内容载入寄存器

56.MOVRn,gdata21将常数载入寄存器

57.MOVdirect,A21将累加器的内容存入直接地址

58.MOVdirect,Rn22将寄存器的内容存入直接地址

59.MOVdirect1,direct232将直接地址2的内容存入直接地址1

60.MOVdirect,@Ri22将间接地址的内容存入直接地址

61.MOVdirect,#data32将常数存入直接地址

62.MOV@Ri,A11将累加器的内容存入某间接地址

63.MOV@Ri,direct22将直接地址的内容存入某间接地址

64.MOV@Ri,#data21将常数存入某间接地址

65.MOVDPTR,#data1632将16位的常数存入数据指针寄存器

66.MOVCA,@A+DPTR12(A)←((A)+(DPTR))

累加器的值再加数据指针寄存器的值为其所指定地址,将该地址的内容读入累加器 

67.MOVCA,@A+PC12(PC)←(PC)+1;

(A)←((A)+(PC))累加器的值加程序计数器的值作为其所指定地址,将该地址的内容读入累加器

68.MOVXA,@Ri12将间接地址所指定外部存储器的内容读入累加器(8位地址)

69.MOVXA,@DPTR12将数据指针所指定外部存储器的内容读入累加器(16位地址)

70.MOVX@Ri,A12将累加器的内容写入间接地址所指定的外部存储器(8位地址)

71.MOVX@DPTR,A12将累加器的内容写入数据指针所指定的外部存储器(16位地址)

72.PUSHdirect22将直接地址的内容压入堆栈区

73.POPdirect22从堆栈弹出该直接地址的内容

74.XCHA,Rn11将累加器的内容与寄存器的内容互换

75.XCHA,direct21将累加器的值与直接地址的内容互换

76.XCHA,@Ri11将累加器的值与间接地址的内容互换

77.XCHDA,@Ri11将累加器的低4位与间接地址的低4位互换

布尔代数运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