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特色艺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8002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北特色艺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陕北特色艺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陕北特色艺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陕北特色艺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陕北特色艺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北特色艺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陕北特色艺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北特色艺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北特色艺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952年绥德县城最先发现陕北汉画像石,时值保育小学在大理河畔的西山寺台地上扩建施工,开掘一座汉永元年间的古墓葬时,意外发现第一批刻有图像的墓石。

次年,米脂的张兴庄村在修地中又出土同类画像石。

50~80年代,在农田基建、兴修水利、建造民居中,陕北陆续发现汉墓及大批画像石。

这些汉墓或以块石垒砌,或用砖石合砌,一般分前后两室(个别附耳室)。

刻有图画的墓石大多砌于前室或作墓门。

经过文物工作者多年来的考古发掘和征集,沉睡地下近两千年的陕北画像石重新面世,目前出土和情理发掘总量已有约千方之多。

在有些画像石墓中还曾伴出有雕凿简略的石灶,是颇具陕北地方特色的东汉石造明器。

除了少量如王德元墓出土画像石调拨至中国历史博物馆外,50—60年代的出土品多由原陕西省博物馆专题收藏,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其中有1级品33件(组)。

1994年绥德县在扶苏墓旁建起了汉画展馆,展示有120块精品,是国内陈列陕北汉画像石最多的展馆。

1996-199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神木大保当发掘了包括14座画像石墓在内的26座汉墓,出土各类题材的画像石66块,是陕北汉画像石墓自发现以来集中出土画像石数量最多的一次考古发现,其中不乏新题材,尤其是A类平面阳刻表现技法的确认,以及大部分画像石上都涂有鲜艳色彩的情况,不仅改变了对陕北汉画像石的传统认识,而且为全面认识汉画像石艺术全貌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2005年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对陕北画像石主要集中地之一的米脂官庄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清理3座汉画像石墓,这三座东汉墓都位于米脂县银州镇官庄村附近,建立在无定河西岸的二级台地上,画像石数量之多,保存之好,图案之美为陕北画像石墓发掘所少见。

其中的M1为砖室墓,墓门、前室南壁镶有画像石13石。

M2的墓门、前室四壁、后室南北壁镶嵌画像石,共21石,在后室底部还发现了完整的羊、鹿骨骼。

三、组合方式与艺术特色

这些画像石组合上有一定的程式,一般从画像石的形状就能判断其安装部位,墓门一般由门楣、门框、门扉共5块组合,墓室内有四壁立框、横额、石柱,正方形的小型顶心石安装在穹庐式墓顶上。

画像石内容可以分为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神话故事、祥瑞物象、乐舞百戏、建筑、历史故事、装饰图案等几大类。

  在这几大类中,反映农作和畜牧的场面较多,牛耕、谷物、收割、放牧、驯马等图像常以单个画面表现,一石面上并列多幅;

狩猎与车骑出行也较多,一般以横长构图展开宏大场面。

陕北在东汉时期属上郡,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之地,边塞屯戍导致对牛耕与射猎的重视。

祥瑞物象也比较丰富,虎鹿驾车、祥云星座、灵芝仙草等或夹杂于几何纹中为边饰,或集中为一完整画面,在造型上它们与中原地区同类题材相似,但反映历史故事与人物较少。

 

这些画像石主要被用于墓门装饰,在墓室中一般分布在过道横楣、中柱与边柱上,少量分布在壁面和券顶上。

墓门由横楣、边框、门限或柱基及门等5、6块石料构成,看上去是呈矩形的完整画面,构图有一定规律门上是铺首衔环,其上下均有龙、虎、朱雀等表示方位与吉祥的形象,布局疏朗,无背景衬映。

横楣与边框相连呈凹形,由蔓草、卷云与禽兽组成的复杂图案沿其外围形成边饰。

横楣之处一般装饰车骑、射猎行列,属于边框之处分成若干小画面,一般有端坐扶桑、仙山上的东王公与西王母,还有门吏与望楼等。

代表性的技法是减地阳刻后用墨线勾勒形象细部,或加彩绘。

在用线条框成的画面中,形象饱满充实,留白较少。

画像石展示了墓主人的地下世界生活,虽然是石刻作品,但画面流畅灵动,构图夸张,边饰多为绶带穿璧纹,门扉上多刻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及铺首衔环、独角兽、门吏,横额上和门框上多雕刻射猎、饮宴、车马出行、杂技、武技,装饰题材中还有有大量升仙图,描绘西王母、东王公、九尾狐、三足乌、捣药玉兔和羽人、神鸟、神兽形象,植物纹样也多见嘉禾、木连理(连理树)等祥瑞植物,画面多有流畅飘逸之感,很象南方的漆器和帛画,带有浓厚的楚文化巫风,完全是汉代人对墓主人在天国世界生活的想象写照。

与神话题材相比较,那些反映农耕、狩猎、百戏杂技、生活习俗的作品更贴近现实生活,堪称汉代人生活实况的真实写照,如绥德出土的一件门框上刻有庖厨图,从上至下雕刻有杀猪、宰羊、井边洗肉、烧烤肉串、架锅烹煮一系列场景,堪称是一幅古人烧烤图,大量的射猎和畜场面反映了陕北在汉代的自然条件较好,与西汉虞翊在《复议三郡疏》中所描述的“水草丰美,土宜产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完全吻合。

《史记·

货殖列传》载,上郡等地“有戎翟之畜,畜牧为天下饶。

”“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这些文献记载可与陕北汉画像石互为映证。

陕北东汉画像石艺术强调整体神韵,运刀如笔,对细微部予以淡化,构图简明粗犷,它继承了商周以来片状玉雕等装饰技法,这种剪影式的艺术手法对后世剪纸、皮影、瓷器刻绘、民间布绣等陕西民俗艺术均产生了影响。

画像石的拓本也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受到广泛的喜爱。

四.陕北汉画像石的真仿品辨识

由于陕北画像石出土在墓葬里,新出土品按照文物法均应属国家所有,在收藏品市场上出现的机率很少,只有零星进入民间收藏市场,仅偶有所见。

但近年来在西安、陕北等地已多次见有新仿品出现,笔者听榆林文管办同志介绍,在台湾页也看到新仿造的陕北画像石,其实目前的仿品和原件还是容易分辨的,新仿品雕痕较新,缺乏真品普遍具有的侵蚀、风化、起酥碱等老化特征,在制作工艺特征上可看出仿品的不足。

1、石料

真仿品都采用陕北当地出产的沉积页岩,将自然平整的石面打磨后进行种石料又有青砂石和红砂石之分,这种石料易开采,硬度小,便于雕刻。

但这种沉积形成的砂岩自身空隙大,容易吸水,由于真品陕北画像石保存于地下已近两千年,一些出土原件的品相较差,边棱容易风化剥蚀,出土后如果保存条件潮湿,更容易起层剥落,品相比较差的石面不加固化保护甚至可说是触手成渣,在墓中竖插在土里的画像石最下端部分往往剥蚀最严重,新仿品普遍凿痕较新,为了雕刻时砂岩不会破裂,选用的石料比较硬,缺乏真品历经两千年沧桑的那种陈旧且自然剥蚀的质感。

2、刻工

1陕北画像石结合了石刻和绘画艺术,在制作方法上先要凿刻石材,打磨好要刻绘的一面,用墨线勾勒线图,从神木大保当新出土画像石可知当时采用了类似木工墨斗的装置标出墨线,由于有的两扇墓门图案相反,很可能采用了模板之类陕北来勾画对称图案。

再将图案轮廓以外剔地平铲或凿出麻点、阴线,形成平面浮雕,有些还加施红、黑彩绘,由于陕北地下保存条件干燥,有的彩绘经历了2千年之久仍鲜明如新。

真品的正面雕凿比较精细,但背面很多只是简单粗略,有的石料后背完全不作处理,画像石背面就是开采毛石的原始状态。

真品还有一个雕刻特征,真品为了加大两端的摩擦力,在两侧多凿出折棱状的阴线,目前看到的一些仿刻品未注意此雕刻细节。

第二课绥德石雕

子府”赏月台遗址,扶苏屈死于城南二里许卢家湾“鸣咽泉”景观和疏属山颠的扶苏墓、扶苏祠、汉画馆等景观;

“晋溪洞”、“龙洞清流”、“天下名州”等摩崖石刻,以及民间老乡家“保锁”娃娃的炕头石狮,与那些深埋墓葬而被挖掘出土的“东汉画像石”,足以证明绥德石雕源远流长、代代相传,称其为“石雕之乡”当之无愧。

绥德石雕艺术,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石器、石具、石宅居),还是文化集中表现的寺观庙祠(旗杆、龙柱、香楼、贡桌等),或是名胜景观、炕头石狮、东汉画像石等等,都是朴素古掘,精湛别致,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充分反映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文习俗、生产实践,为人们破译诠释古上郡当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乃至宗教信仰诸多领域提供了有力证据,堪称其为中华民族优秀民间文化艺术。

  具有代表性的绥德石狮,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广泛流传在民间的“炕头石狮”。

其习俗久远,一九八六年曾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被选入的230尊神韵各异的炕头石狮在京展出后,其魅力使首都各界观众为之一震,引起强烈反响!

当日便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八种报刊杂志刊登了展出新闻;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市广播电台均播发了展出消息;

在学术座谈会上,应邀来自首都艺术院校、艺术研究单位、艺术团体和新闻出版部门的20多位专家、教授、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各抒己见,交口称颂绥德炕头石狮是“母体的艺术”、“众艺之源”、“民族之瑰宝”。

之后,绥德于1987年新建了“千狮大桥”、“龙凤桥”和近年来的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石雕优势,又建起了“天下第一石牌楼”、“巨型五龙柱”和永乐大道“石板画”。

现在绥德的民间石雕艺术品倍受人们的欢迎,已走入市场形成了一大产业。

第三课陕北窑洞

简介

  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

窑洞分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

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

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

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

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

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

  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

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

由于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窑洞形成各式各样的形式。

但从建筑的布局结构形式上划分可归纳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形式。

  陕北延安窑洞,其中夹杂着窑洞式平顶房。

窑洞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

  人们利用黄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修成的窑洞叫土窑洞,一般深7—8米,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

窗户有两种,一种是1平方米左右的小方窗;

另一种是约3—4平方米的圆窗。

其特点是冬暖夏凉。

用石头作建筑材料,深7—9米,宽、高皆为3米左右的石拱洞,叫石窑洞。

砖窑的式样、建筑方法和石窑洞一样,外表美观。

一院窑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1进3开。

窑洞一般修在山腰或山脚下的向阳之处,窑洞上面的脑畔多栽树木和花草。

靠崖式窑洞(崖窑)

  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窑洞常呈现曲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筑艺术效果。

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似楼房。

下沉式窑洞(地窑)

  下沉式窑洞就是地下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塬区-没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地区。

这种窑洞的作法是:

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再向四壁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

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树梢,不见房屋。

独立式窑洞(箍窑)

  独立式窑洞是一种掩土的拱形房屋,有土墼土坯拱窑洞,也有砖拱石拱窑洞。

这种窑洞无需靠山依崖,能自身独立,又不失窑洞的优点。

可为单层,也可建成为楼。

若上层也是箍窑即称“窑上窑”;

若上层是木结构房屋则称“窑上房”。

陕北窑洞建造技术和结构特点?

陕北的窑洞是依山势开凿出来的这样一个拱顶的窑洞。

由于黄土本身具有直立不塌的性质,而拱顶的承重能力又比平顶要好,所以窑洞一般都是采取拱顶的方式来保证了它的稳固性。

陕北取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作民居,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窑洞民居可分为地坑式、沿崖式和土坯式三种。

地坑式窑洞在地面挖坑,内三面或四面开凿洞穴居住,有斜坡道出入。

沿崖式窑洞是沿山边及沟边一层一层开凿窑洞。

土坯拱式窑洞以土坯砌拱后覆土保温。

此外还有砖石砌的窑洞式民居。

地坑式窑洞也见于黄土层厚的豫西平原地区,如河南巩县的地坑式窑洞,常常是整个村庄和街道建在地坪以下,远远望去,只见村庄的树冠和地面的林木。

地坑式窑洞顶上的土地,仍然可以种植庄稼。

甘肃东部也有这种地下街道。

从西方环境建筑学家的观点看来,这种地坑式窑洞建筑是完美的不破坏自然的文明建筑。

地下窑洞的组合,仍然保持北方传统四合院的格局,有厨房和贮存粮食的仓库、饮水井和渗水井,以及饲养牲畜的棚栏,形成一个舒适的地下庭院。

在地段的利用、院落的划分、上下层的交通关系、采光通风和排水都有很巧妙的处理方法。

第四课宁夏盐池与陕西定边---------古长城

这里的长城最远可上溯到秦朝和隋朝定边县城西北10公里盐场堡乡。

1940年“皖南事变”发生以后,南京蒋介石国民政府停发八路军军饷,使边区财政经济处于极端困难境地。

为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四支队2000余名指战员,在队长苏鳌、政委龙炳初的率领下于1940年秋来定边盐场堡花马池盐湖驻防打盐。

他们同群众一起,砍柴压坝,修田整畦,打井控巷,筑路平坨,进行盐田基本建设。

先后修筑盐坝801块,新修盐田1094亩,打井108眼,大大提高了盐业产量。

为解决食宿困难,他们自己动手,在花马池湖畔古长城上挖掘窑洞175孔,割草铺地为床,垒土筑灶野炊。

这一活动揭开了边区全面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序幕,这一遗址对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教材,明长城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境内蜿蜒200余公里,这段横亘在草原荒漠上的古老夯土长城残失严重。

为了使有着“长城之乡”美誉的盐池古长城得到进一步保护,盐池县在全国率先对古长城进行了围栏保护,为遗存不多的古长城竖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盐池县境内的长城都是黄土夯筑,历经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除了俗称“头道边”的明长城段保存相对完整外,其余大多已是残垣断壁,尤其是隋长城段和“固原内边”明长城段残失更为严重,只留下很少的痕迹。

记者日前在盐池县兴武营村明长城遗址看到,兴武营古城和“头道边”明长城遗址位于一片人烟稀少的荒漠之中,大部分已经坍塌成一道黄土梁,残失严重的地方甚至不足1米高,如果不经专家指点,很难看出这里曾经是雄伟的长城。

在长城遗址两侧5米左右的地方,每隔10米左右就有一根水泥桩,并用铁丝网连接,完整地将长城圈在了里面。

盐池县境内长城西起灵武市横城堡500米处的黄河东岸,向东经过横城、磁窑堡入盐池县,继续向东经高沙窝、苏步井等地交于陕西省定边县周台子,全长83公里。

1941年秋,我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四支队千余人,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走到长域脚下的花马池(即盐场堡)打盐自救。

部队一来就驻在盐池县城,为了不打扰当地群众,八路军战士们挥动老镢,在明代建筑的古边墙上,挖建了一百多孔简陋土窑洞,住了下来。

随即,他们一边捞晒成盐,一边砍沙蒿柴,筑坝畦,整盐坑,为来年大规模地开展打盐生产创造条件。

由于宁夏境内存在众多小盐湖,仅盐池县境内就有大小硝盐湖近10处,其中以惠安堡盐湖面积最大,占地约1800亩,是宁夏土硝盐的主要产地。

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不法分子非法开采土硝盐,逐渐形成了惠安堡、红寺堡、同心、三营等私盐集散地,成为非食用盐、非碘盐和不合格盐的主要来源。

这些土硝盐被直接销售到宁夏南部山区以及周边甘肃省等地,严重冲击食盐市场,极大地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第五课陕北农民画

  延安农民画始创于70年代中期,盛行于80年代以后。

尤为安塞、洛川两县农民群众特长。

其特点是以剪纸为造型基础,借鉴刺绣的色彩,大胆地对旧式农民画进行改革和再创造,逐步形成了陕北地方风味十分浓郁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

延安农民画的作者,大都是剪纸、刺绣能手,她们通过长期剪纸、刺绣的基本训练,培养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和造型观念。

这种意识和观念表现在绘画上出现了一种人们无法意料的、古老文化观念和现代审美意识相参融的艺术效果。

他们不单一强调构图、透视、光度、

人物比例等,首先反映的是自己的感情,把现实美与理想美巧妙地结合起来,构想奇特,夸张大胆,意境欢快,神态生动。

绘画颜色非常强烈、明快、和谐、鲜活,基调和情绪健康朴实,昂扬向上,内容充实,意境崇高。

构图上以情为主、以意为主、以神为美,抽象、夸张、简练、浪漫,作品多刚柔相济、苍劲厚润、粗犷细腻,变化丰富。

陕北——安塞农民画*中国的毕加索

安塞农民画,故名思义,是农民自己画的画。

安塞有民间画家千余人,他们都以农家妇女为主。

在劳动之余,用画笔描绘新生活反映新生活,取得了巨大成就。

安塞农民画构图奇美,想象力丰富,手法大胆,色彩效果十分明显,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被誉为“东方的毕加索”。

安塞农民画参加过“法国独立沙龙美展”和世界各地以及在中国各地的展出,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其中《牛头》获得全国评比一等奖。

中国美术馆收藏了部分作品。

《美术》、《人民画报》、《人民日报》等数十种报刊进行介绍。

来自陕北的这些安塞农民画家到过法国、美国、日本、德国、奥地利、菲律宾等国进行表演交流。

1998年,安塞县被中国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农民画之乡”。

第六课大时代的黄土画派

  春风拂杨柳,艳阳催百花。

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欣闻陕西黄土绘画艺术(黄土画派)研究会由政府批准正式成立,特致衷心祝贺。

  扎根于黄土地、崛起于黄土地、辉煌于黄土地的黄土画派,是中国画坛上的一株光彩夺目的奇葩。

以中国美协顾问、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为代表的黄土画派,长期以来在毛泽东同志《讲话》精神的指导下,栉风沐雨,不畏艰辛,向生活寻找创作源泉,向人民群众汲取营养,创作了大量反映生活战斗在黄土地上的人民群众改天换地英姿风采的艺术作品。

据不完全统计,仅刘文西扎根黄土高原和陕北大地46年间,就创作了数万幅速写、发表了数千张作品,出版了20多本画册,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写上了浓重的一笔,为中国艺术画廊增添了新的艺术品类和色彩。

在他的带动下,形成了以刘大为、杨晓阳、赵振川、王有政、陈光健、崔振宽、罗平安、戴希斌等60多位画家为骨干的黄土画派。

他们活跃在黄土大地的山山水水和沟沟峁峁,为黄土高原和西部的崛起挥彩泼墨、擂鼓放歌。

我曾为电视连续剧《郭秀明》写的片尾歌中有两句歌词:

“黄土大地牵着我的魂,黄土高原挺起你的身”,这也是对黄土画派画家对黄土热恋的写照。

黄土画派的崛起,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和高度评价。

在黄土绘画艺术研究会成立研讨会上,中国美协理论研究会副主任刘曦林、王仲、马鸿增及文艺评论家肖云儒等认为,扎根大西北黄土地并以陕北为基地的黄土画派,是继长安画派之后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绘画艺术流派,它是以人物画为主、以西安美院为主体的学院式画派,他们的作品形成了阳刚豪放、雄浑大气和勃勃向上的理想现实主义风格。

我们祝贺扎根于黄土大地的黄土画派开出更绚丽的花。

开放的新世纪,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我们长期扎根黄土地的画家们,经过政府批准,正式成立了陕西黄土绘画艺术(黄土画派)研究会。

我们创立黄土画派,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鼓舞人民同心同德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这是历史赋予我们黄土画派画家的神圣职责。

  我们创立黄土画派,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个人和团体的力量,创造一个互相学习切磋、互相探讨研究的良好环境,以便更好地创作时代精品,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

  我们创立黄土画派,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更好地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辛勤创作,提高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的完美,倡导创作个性和创新精神,创作出具有大西北黄土地艺术特色和风格的美术作品;

也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与时俱进,以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来鼓舞人。

  我们创立黄土画派,要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向传统学习,向世界艺术学习,向时代学习,从而全面汲取营养,加强人物画创作,提高人物画创作的水平,使人物画更具有深刻的个性和艺术魅力。

人物画既要继承发扬传统的造型艺术规律和笔墨表现力,又要汲取西洋画严格深入的造型基本功力,力求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的同时追求强烈的地方特色,创作出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鲜明时代感,能打动人心、催人奋进的人物画;

同时也重视山水、花鸟画的创新,创作具有浓厚地方特色,鲜明个性和时代精神的崭新的山水和花鸟画。

山水花鸟画要开阔视野,扩大题材,既要有传统功力又具有时代新鲜感,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时代色彩,创造出具有感染力的山水花鸟新作品。

总之,我们要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植根黄土画人民,表现时代出精品。

这是我们创立黄土画派的心愿和目的。

  祖孙四代(国画)

  刘文西作

  刘文西(中)和陕北安塞腰鼓队

  山姑娘(国画)

  巴扎归来(国画)

  刘大为作

  黄河的歌(国画)

  杨晓阳作

  捏扁食(国画)

  王有政作

  金秋(国画)

  陈光健作

  安塞印象(国画)

  赵振川作

  陕北窑洞人家(国画)

  崔振宽作

黄土人家(国画)

罗平安作

通向高原(国画)

戴希斌作

秦声禅云(国画)

贺荣敏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