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7889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史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世界史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世界史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世界史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世界史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史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世界史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史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史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

6护国公制

1653年,随着《施政文件》的颁布,护国公制建立。

护国公制实际上是一种军事独裁。

形式上,护国公的权利受到国务会议的限制,但是由于护国公拥有任免国务会议委员的权利和最高行政决定权,所以护国公的权利实际上超过了议会和国务会议。

行政权和立法权都掌握在护国公手中,由由于克伦威尔掌握了军事权,所以这种护国公制实际上跟君主独裁差不多。

护国公制虽然违背了民主的意义,但是却在镇压王党叛乱,保护革命果实上,有一定得积极作用。

7《施政文件》

在“贝尔朋议会”解散之后,由高级军官组成的军官会议,拟定了一个新的宪法草案“施政文件”。

根据这个文件成立了护国公制。

8《人身保护法》

1679年,反对查理二世政府的反对派,在议会中占了多数。

反对派的议员提出了一个《人身保护法》。

法案规定,每个被逮捕的人,在逮捕之前应先公布他的罪状,被捕的人有权要求立刻按照法律进行审讯。

该法案三次通过,三次否决。

最后终于成为正式法律。

这一法案虽然存在着漏洞与不足,但是对限制统治阶级人物的胡作非为和任意迫害行动却起了积极作用。

9辉格党托利党

在1679-81年的一次议会中,关于是否通过“排斥法案”的问题,议员中分为了两派。

反对通过的,亲国王派,被称为“托利党”,演变为后来的保守党;

支持通过《排斥法案》的反对派,被称为“辉格党”,后来演变为自由党。

这成为了英国两党制的起源。

这两派的分歧,反映了英国不同的社会阶级的利益和政治观点。

辉格党代表金融资本家和大商人,他们主张限制王权;

托利党代表大土地所有者和高级僧侣,他们主张加强王权。

10内阁

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国王经常和一个小团体(产生于枢密院内部,它的前身为外交委员会。

)一起开会,以征求他们对一些政治问题,特别是外交问题的意见。

因为这种会议经常是在一个秘密的小房间(cabinet)中举行,所以人们就把这个会议成为内阁会议。

后来随着内阁的出现,枢密院被架空。

在内阁产生初期它的权利及地位皆不明显。

威廉三世时,内阁取代了枢密院,成为了最高行政机构。

沃波尔因为议会多数人的反对而下台,是内阁制形成的标志。

11光荣革命

1688年,詹姆士二世企图扩大王权,恢复天主教,众叛亲离,逃离英国。

他的女儿女婿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率兵入主英国的政变事件,被称为“光荣革命”。

传统观点认为这次政变,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12《权利法案》

1689年,议会通过权力宣言并制定为法律,是为《权力法案》。

主要内容有:

①要求国王以后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

②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任何赋税;

③天主教徒不能担任英国国王;

④国王不能同罗马天主教徒结婚。

评价:

①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②继承了传统,议会限制王权;

③用法律形式确立了这种传统。

13沃波尔

他是辉格党的领导人,长期担任财政大臣。

由于辉格党在英国掌权,他也在内阁中总揽一切,地位突出,实际上起到了首相的作用。

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首相。

任期最长,长达23年。

14分析英国革命的原因和性质,如何看待英国革命复杂曲折的过程

A原因:

1.资本主义渗入到农村。

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变成了雇佣劳动者;

农村中大批资本主义农场出现,促使封建农业向资本主义农业过渡;

农业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贵族队伍发生了分裂,出现了资本主义化的新贵族;

农业发展推动了工业和外贸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实力。

2.清教运动: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宗教为旗号所做的革命舆论准备。

 

3.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资产阶级利用议会作为反对王权的政治舞台。

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苏格兰人民起义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索。

B性质:

英国革命是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人民,为了限制王权,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一场政治革命,所以,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

C曲折性:

初期,在平等派的坚持下,英国进入了共和国时期。

后来,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使革命军队蜕变,并产生了一批新的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地主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防止封建阶级复辟和镇压人民反抗,要借助军事独裁。

而当军事独裁无效时,又与王党妥协,使旧王朝复辟。

但当复辟王朝的报复政策和恢复天主教的企图侵犯了这些阶层利益时,他们便实行政治妥协,共同发动了“光荣革命”,废除了封建复辟王朝。

由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地主联合执政。

纵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主要是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发展不够成熟,力量不够和旧势力想抗衡。

革命过程中,一些投机势力进入革命队伍,导致了革命的曲折性。

15克伦威尔的主要活动及其评价

主要活动: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阶段,他贡献突出,用武力击溃了王军主力,镇压王党叛乱,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制;

共和国成立后,远征爱尔兰,并对爱尔兰进行大肆掠夺。

克伦威尔建立护国公制,并担任护国公,这是一种军事独裁体制。

他镇压民主派运动,发动一系列的商业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

评价:

 克伦威尔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一身二任的矛盾性人物。

他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政治激荡中,对过去是激进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权论者;

对未来则是保守的,主张王权,不是激进的共和主义者,是一个矛盾的历史人物。

16黎世留

红衣主教黎世留(1585-1642)是路易十三时期的首席大臣。

他执行“国家利益至上”的政策,把国家和国王视为一体。

他把加强绝对君主专制和把法国建成欧洲最强国视为两项基本国策。

使用高压手段管理国家。

在他的领导下,贵族叛乱和宗教冲突再次敉平,工商业有所发展,专制王权得到巩固,法国恢复了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17三十年战争(1618-1648)

⑴原因①德意志内部矛盾:

a宗教矛盾(新教和天主教)b中央集权和诸侯割据的矛盾②德意志内部矛盾的国际化③掷出窗外事件(导火索)

⑵过程(四个时期)①波西米亚时期;

②丹麦时期;

③瑞典时期;

④瑞典-法国时期

⑶结果最后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8《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签订于1648年,是三十年战争的结果。

⑴内容:

①领土问题,法国取得了阿尔萨斯;

②主权国家问题;

③宗教问题,新旧教一律平等。

⑵影响:

A国际影响:

①哈布斯堡王朝走向衰落,德意志分裂势力加强。

法国势力加强,逐步取得了欧洲主导地位,为路易十四的争霸战争,打下了基础;

②在欧洲形成了第一个国际关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法国占优势;

③对近代国际法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正式承认宗教平等,打破了罗马天主教在理论上的正统地位,持续100多年的宗教改革到此结束。

B国内影响:

①经济落后,政治分裂;

②手工业和商业受到重创;

③道路破坏严重;

④中央政权彻底衰落。

19开明专制

18世纪中后期,欧洲的封建君主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实行的一系列开明的政治措施或改革。

实质上这些改革,只是触动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皮毛,而没有破坏它的基础。

它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契约论。

代表人物:

奥地利的特列莎女王和约瑟夫二世,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

20彼得一世的改革

1700年开始北方战争,战争初期的失败,暴露了俄国的落后。

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彼得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

①军事:

施行征兵制,创建海军;

②经济:

大力发展工商业,允许创办手工工场,推行重商主义,贸易保护主义;

③行政:

杜马被架空,全国会议取消,设立参政院,下设12个分院;

④教育与文化:

废除大主教。

教会人士成为国家的公务员,受国家控制。

模仿西欧办学校,服装也模仿西欧。

彼得一世的改革是一次强制性的现代化运动,它把俄国带进了现代的门槛,以倡导科技发展实业为目标的改革,却没有触动社会的基础——农奴制。

21自由否决权

波兰1652年,在一项表决中,下院的一个代表反对,结果使多数人的意见被否决。

这以后,就形成这样的惯例,只要有一个人反对,任何决议都不能通过。

这种惯例美其名曰“自由否决权”。

这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议会不能对重大国事做出决策,就连议会本身的存在也成了问题,这造成了中央政府的衰落,地方贵族大肆获利,国家分裂趋势加强。

22霍布士

(1588-1679)是英国的最早的启蒙思想家之一。

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主要作品有《论政体》《利维坦》。

坚持机械唯物主义,提倡无神论,承认宗教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认为人性自私。

他以为专制君主制是国家组织的最好形式。

23洛克

(1632-1704)英国启蒙思想家。

代表的是资产阶级新贵族。

也提出了社会契约论,政治上倾向于辉格党,认为人天生下来是空白的,自然权利学说(财产权)。

提出分权学说(立法,行政,外交),坚持实用主义教育。

主要做品《人类悟性论》《关于政府的两篇论文》。

24伏尔泰

(1694-1778)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象征。

在宗教上,自然神论,反对天主教会,但是承认上帝的存在。

“即使没有上帝,也要捏造一个。

”自然权利学说(自由,平等)。

主张“开明专制”,从而过渡到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对民众抱有偏见。

推崇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社会。

25孟德斯鸠

(1689-1755)主要作品有《论法的精神》《罗马盛衰论》。

他把政体分为三种类型,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君主政体(君主立宪)。

在他看来君主立宪是最好的。

他主张三权分立,也就是把立法,司法,行政三个权利分开。

这一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权的政治制度。

26卢梭

(1712-1778)他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中比较激进的代表。

代表作有《社会契约论》。

具有平等的思想,主张自然教育。

要求建立经常性的人民监督制度。

捍卫了人民主权思想。

27百科全书派

1751年,在狄德罗的主持下,开始编撰一本《百科全书》。

参加撰稿的有160人,包括了大部分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参加编撰的作者们被人们尊称为“百科全书派”。

他们人数众多,影响极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

28魁奈的重农学派

法国重农学派是启蒙运动的一个分支。

魁奈(1694-1774)是重农学派的创始人。

主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

主张自由经济。

29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英法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A背景:

首先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

17、18世纪封建专制制度已经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为了扫除这一障碍,新兴的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准备。

其次,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自然科学家有力的粉碎了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枷锁,提倡科学实验,提倡研究自然界的客观事物。

启蒙思想家利用自然科学的理论成果和思想方法,提高了对人类社会的认识。

B特点:

①从科学角度看待人类社会;

②在方法上模仿物理学方法。

C代表人及其思想:

①霍布士坚持机械唯物主义,提倡无神论,承认宗教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②洛克,提出了社会契约论,认为人天生下来是空白的,自然权利学说(财产权)。

③伏尔泰,在宗教上,自然神论,反对天主教会,但是承认上帝的存在。

④孟德斯鸠,他主张三权分立,也就是把立法,司法,行政三个权利分开。

⑤卢梭,具有平等的思想,主张自然教育。

⑥百科全书派,用科学成果对抗宗教神学的谬误,用民主思想对抗专制统治,宣扬了理性主义,人道主义和唯物主义。

⑦魁奈的重农学派,主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

30幕藩制

在江户时代实现的国家统一是相对的。

因为当时在日本虽然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政权,但幕府的直辖领地却只占全国的1/4强,其余大部分国土则被分割成200多个半独立的“藩国”。

于是,在日本形成了由幕府和藩国共同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所谓“幕藩体制”。

31交替参觐制(参觐交代制)

为了巩固中央集权,防止大名叛乱,幕府采取了一系列削弱大名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措施,交替参觐制,就是其中之一。

它始于第三代将军。

它把全国的大名分为两部分,让他们轮流去江户居住。

他们大体上是一年住在江户,一年住在自己的领地,而其妻子则要长期住在江户作为人质。

这种交替参觐制在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2阿克巴改革

莫卧儿帝国统治之初,政局很不稳定,阿克巴(1556-1605)即位后,对帝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⑴政治上:

①健全了中央的权力机构,改组了地方行政机构,将全国划分为15个省;

②实行了明智的民族调和政策,选用官员一视同仁,以联姻来巩固与土著统治者的关系;

③对非伊斯兰教徒采取兼容并包的宗教宽容政策;

④对印度的某些陈规陋习,粗野的传统风俗进行了改革和纠正。

⑵经济上:

①实行田赋制度的改革,按田等收税;

②废除了田赋的包收制;

③采取了鼓励工商业的措施,支持工商业经营的制度,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④将矿产收归国有,发行统一的货币,以稳定市场和经济。

影响: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德里苏丹以来所激化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宗教矛盾,客观上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政治的相对稳定,带来了莫卧儿帝国的黄金时代。

33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3年发生的北美殖民地,波士顿人民反对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茶叶贸易的事件。

于1773年12月16日,把英国茶船上的茶叶倒入海中。

这一举动,是波士顿居民对抗英国国会的政治示威。

它是北美人民反对殖民统治暴力行动的开始,是美国革命的关键点之一,引发了美国独立战争。

34大陆会议

大陆会议是1774年至1789年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以及后来美利坚合众国的立法机构,共举办了两届。

第一次于1774年在费城召开,主要讨论了北美和英国的关系问题。

尽管这次大陆会议没有提出独立问题,但它是殖民地形成自己的政权的重要步骤。

第二次,1775年独立战争爆发后,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通过以武力对抗英国的宣言,建立由华盛顿任总司令的“大陆军”。

从此大陆会议成为革命政权机构。

1776年7月,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成立美利坚合众国。

1781年大陆会议的作用被美国邦联政府所替代。

35《常识》

于1776年发表,它的作者潘恩,在这本小册子中,大胆地呼吁独立。

《常识》的影响是巨大的,深刻的。

它一举扭转了北美的舆论,彻底摧毁了英王在殖民地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为独立战争,创造了舆论基础。

36《独立宣言》

出于杰斐逊的手笔,它不但体现了他个人的民主思想,而且也反映了北美广大人民内心愿望。

宣言主要分为三部分。

宣言的中心思想是美国宣布独立是理所当然的,是合乎天理人情的。

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为神圣不可侵犯的。

它的发表大大的鼓舞了北美人民的革命斗志,成为北美人民争取独立的旗帜。

37《邦联条例》

于1777年由大陆会议通过,1781年开始实施。

按照这部宪法,新成立的国家组织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各州保留了很大的独立性;

②中央不设置国家元首;

③中央权力极小。

在这部宪法下,各州各自为政,国内市场不统一,软弱的政府无法保护商人在国际中的利益。

政府无法维持军队,治安混乱。

由于这些原因,可以说《联邦条例》直接导致了谢斯起义的爆发。

381787年《联邦宪法》

在谢斯起义被镇压之后,为了解决各大小州之前和南北之间的矛盾,在费城召开了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联邦宪法》。

与联邦条例相比较,这部宪法有以下进步性。

①联邦政府的权力大大加强;

②国家元首为总统,他有很大的权力;

③国会由两院——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④设置最高法院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⑤实行三权分立。

这部宪法,有利于全国性的市场的形成,有助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国家能维持足够的权威和军队去对付外来威胁。

39《邦联条例》和1787年《联邦宪法》比较

相同:

①都贯穿了启蒙思想的人权,民族思想。

②都具有宪法的性质。

不同:

①1787年宪法,中央政府的权利得到加强。

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家,代替了《联邦条例》下的松散的联邦。

②1787年设立了国家元首。

③国会由两院构成。

④确立了三权分立政体。

1787年宪法更好的调和了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40斐扬派

法国大革命中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

1791年,君主立宪派从雅各宾俱乐部分裂出来,因在斐扬修道院举行集会而得名。

主要代表人物有:

西哀士,拉法耶特,巴伊等。

他们主张君主立宪,反对民主共和,大革命初期一度当政。

1792年,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君主制度,斐扬派随之消亡。

41八月法令

制宪会议通过的第一个立法文件。

法令宣布“将封建制度全部予以废除”。

八月法令在根本原则上废除了封建制度,在法律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改造国家的重要一步。

它是革命者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改造的第一步,具有重大意义。

42《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是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它的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

它首先明确了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天赋权利)即自由和平等。

政治结合产生的是公民社会,体现出来的是“社会契约论”的原则。

因此,最高权力来自于人民,即主权在民原则。

《人权宣言》宣布的这个根本性原则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

它以主权在民代替主权在君,是以公民社会代替贵族社会的根本表现。

极大地提高了公民在国家中的主体意识。

43制宪会议改造法国的措施

(1)八月法令中宣布废除封建制度,在法律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2)改革政治体制。

以宪法政治取代专制主义。

(3)改造原第一等级和天主教的法令,没收教会财产。

(4)改造原第二等级贵族的法令。

废除贵族世袭制。

(5)以法律形式废除了种种封建限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6)《人权宣言》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给法国社会思想以洗礼。

44《教士公民组织法》

是改造第一等级和天主教的法令。

1790年7月通过的这项法律是使教会世俗化的法令。

规定废除旧的教区,按83郡行政区设立新主教区。

主教由公民选举产生,不再由罗马教皇任命。

高级神职人员的薪俸改由国家支付。

45革命的“侧滑”

傅勒1965年在他的《法国革命史》中提出“側滑论”。

傅勒认为1789年开始的革命是贵族和资产阶级精英集团追求政治自由的革命,1793年则平民化了,偏离了自由主义的轨道。

大革命首先是启蒙思想的革命,也即“是精英集团的、贵族的与资产阶级的革命”,其特点是渴望政治自由,厌恶民众和民主。

这种启蒙思想革命本来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但在1793年,由于带有一种过时意识形态的大众的介入,导致革命发生了“侧滑”。

他认为大革命的“侧滑”,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平民大众的革命运动,甚至不能归因于当时危急形势,而主要应归应大革命本身暗含的专制主义传统和思维定势。

46吉伦特派

原称布里索派温和的共和派,其中很多人原是吉伦特省人。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他们从1791年10月至1792年9月控制立法议会,因是布里索的追随者,起初称布里索派,以激烈抨击宫廷的姿态出现。

吉伦特派的特点是忽视经济平等和社会平等的温和政治观点,反对政府控制贸易和物价的经济自由主义,主张工商业活动完全自由,以及依靠各省同巴黎抗衡。

后来由于他们不愿采取紧急措施来保卫革命,而且不能满足巴黎工人的经济要求,所以被巴黎人民赶下了台。

47雅各宾派专政的措施

(1)1793年土地法,宣布将逃亡贵族的土地分小块出售,永佃田成为农民的私产。

政权获得了农民的支持。

(2)1793年宪法。

(3)改组救国委员会,使之具有了临时政府的性质。

(4)全民兵役法,是积极抵御外敌的表现。

(5)恐怖统治,以全面限价为标志的经济恐怖和嫌疑犯法令为标志的政治恐怖。

(6)非基督化运动,违反了人权原则,破坏信仰自由。

48热月政变

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领导人在热月九日被捕。

这就是大革命历史上的“热月政变”。

它是结束恐怖统治,恢复和建立资本主义正常秩序的重大转折点。

它的发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49秋千政策

从果月政变到花月政变,督政府在政策上左右摇摆,历史上称之为“秋千政策”,反映出政局的不稳。

群众对政府已经失去信心。

50比较制宪会议改造法国的措施和雅各宾派专政的措施

(1)八月法令在法律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1793年土地法,宣布将逃亡贵族的土地分小块出售,永佃田成为农民的私产。

是把八月法令付诸了实践。

(2)制宪会议以宪法政治取代专制主义,而雅各宾派则是用共和制代替了立宪政体。

(3)改造原第一等级和天主教的法令,没收教产。

雅各宾派却违反信仰自由的,搞非基督化运动,过于极端。

(4)改造贵族的法令。

以法律形式废除了种种封建限制。

雅各宾派在政治上,却利用嫌疑犯法令搞政治清洗。

(5)《人权宣言》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给法国社会思想以洗礼。

但是,雅各宾派的非基督化运动,违反了人权原则,破坏信仰自由。

综上所述,雅各宾派的措施有过激的倾向,虽然有利于抵御外敌。

但是却造成了政治恐慌,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制宪会议的措施相对于比较平稳。

51你如何看待法国革命复杂曲折的过程,怎样理解革命中的“侧滑”现象?

历史的发展本身就是曲折前进的。

法国资产阶级本身,发展相对英国是滞后。

波旁王朝的统治,激化了国内矛盾。

由于资产阶级的发展不充分,国内各阶级势力十分复杂。

但是各阶级都有反封建的要求。

于是在大革命的前期,主要是大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在启蒙思想的激发下,领导的精英革命。

但是,资本主义并未停止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刺激。

法国的资产阶级势力进一步壮大。

于是在革命中出现了侧滑,出现了资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的继续革命。

这样就偏离的大革命的本来的自由主义,精英革命的要求。

法国大革命的曲折,可以说是资本主义本身的发展制约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外国的干涉势力。

在大革命期间,欧洲各大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企图扑灭革命。

这是促成法国革命不断发展的一个外因。

至于大革命的侧滑,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平民大众的革命运动,甚至不能归因于当时危急形势,而主要应归应大革命本身暗含的专制主义传统和思维定势。

521789—1871年法国政体的演变

法兰西王国(843年—1792年8月)〔君主专制(大革命前)—君主立宪制(1791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9月—1804年)是民主共和制→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18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