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文档格式.docx
《教育学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底主张通过寻求确定知识来建立价值标准,他肯定人人都有自求真知的能力,因此,以问答法来启迪他人的思想。
问答法的步骤是:
(1)苏格拉底讽刺;
(2)定义;
(3)助产术。
柏拉图的教育学思想散记在他的哲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
他以“理念说”为核心,建立了一整套包含形而上学、价值论及知识论的哲学系统。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其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他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亚里士多德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他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即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
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就是西方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被人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在1632年写成、l657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杜威l916年出版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他不但提出了一系列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观念,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学校即社会”。
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凯洛夫主编的1939年出版的《教育学》。
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具体说来,统治阶级主要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实现这种领导权的:
(1)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2)利用经济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3)以意识形态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和控制教育。
(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四)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晌
(一)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二)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三)教育可以促进民主化进程
第三节教育与生产力
一、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但其发展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
2.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
3、人力资本理论
美国舒尔茨。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人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
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民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
(3)文化还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三、学校文化
(一)分类:
校园显性文化、校园隐形文化
(二)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三)学生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响。
2.学生文化的特征
(1)过渡性;
(2)非正式性;
(3)多样性;
(4)互补性;
(5)生成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发展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
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二)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洛克“白板说”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它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
一、遗传
1.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发展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三、环境
1.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对象
2.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及各个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
第三节: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2)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
(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
(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
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主要任务
普通中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段。
初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l3~17岁的少年,高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6~20岁的青年,他们分别处于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13~17岁,只有三四年的时间属个体发展中的少年期。
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总的说来,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
(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青年期的年龄特征
“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
2.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高中阶段是中学期间学习负担最重的时期.也是青年体质增强的时期,学校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有重要的责任。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一、教育目的的定义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简而言之,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规格。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目的的作用:
(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
(一)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
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①国家的教育目的;
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③教师的教学目标。
(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1.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确立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三)教师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的概念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第二节确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1)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2)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3)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下教育培养的人也各具特色。
二、教育目的的确立要依据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德育;
(2)智育;
(3)体育;
(4)美育;
(5)劳动技术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五章学生和教师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1)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
(2)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2)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一)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学生的基本权利:
(1)人身权;
(2)受教育权。
3.学生的基本义务
学生的基本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义务;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4)遵守其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管理制度的义务。
第二节
教师
一、教师的本质属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
教师是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一)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二)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二、教师的职业特点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
(4)管理者角色;
(5)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二)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
(三)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一点的研究能力、掌握科学、有效、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
第三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
第六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一般概念
所谓课程,即“课业及其进程”。
课程概念是课程论最基本的概念,我国的课程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
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
特指某一门学科。
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是各级各类学科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二、课程的分类
(一)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二)根据课程固有的属性划分,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三)根据课程显隐程度划分,分为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四)根据课程组织内容划分,分为综合课程、分科课程
(五)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三、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3点)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1.教育目的
它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的。
2.培养目标
它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
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
所以,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概括性的程度不同。
3.课程目标
它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它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
第一,时限性,第二,具体性,第三,预测性,第四,操作性。
4.教学目标
它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它具有这样几个特征:
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
教学目标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
教学目标具有灵活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对学生的研究;
对社会的研究;
对学科的研究。
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二)课程设计的意义
(1)课程设计是制定课程新方案的活动。
(2)课程设计是修订课程方案的活动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教学计划
(1)教学计划的概念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强制性。
二是普遍性。
三是基础性。
(2)教学计划的构成
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所构成。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同中有异,重点突出,特点鲜明。
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是:
①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②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
③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我国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
1.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握较宽广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知识与能力,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相应的审美能力;
4.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职业观念和初步的择业能力。
我国中小学课程中科目的设置大致包括六类:
一是语文、数学等基础性科目;
二;
是思想品德教育科目;
三是社会基础知识科目;
四是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科目;
五是体育、保健、艺术审美科目;
六是劳动技术教育科目。
另外,还有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科目。
课时分配包括各学科的总时数,每一门学科各学年(或学期)的授课时数和周学时等。
我国学校一般均为秋季招生,一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学期之间有寒假或暑假。
2.教学大纲
(1)教学大纲的概念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2)教学大纲的构成
教学大纲一般由以下基本部分构成:
一是说明部分,二是正文部分。
3.教科书设计
(1)教材与教科书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简称为教材。
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2)教科书的编排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3)教科书的作用
第一,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第二,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第三,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第四,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4.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第四,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第五,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第四节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概念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课程实施的结构
第一.安排课程表(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
第二,分析教学任务;
第三,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①独特性;
②稳定性;
③发展性;
④灵活性);
第四,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第五,计划教学单元和课;
第六,组织教学活动;
第七,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教学任务通常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二,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
第三,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第五节
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概念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二)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评价原理可概括为七个步骤或阶段:
(1)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
(2)根据行为和内容来介绍每一个目标;
(3)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
(4)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
(5)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
(6)确定评定时使用的计分单位;
(7)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
泰勒在这一评价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编制的实践,提出了更引人注目的“课程原理”。
可概括为四个步骤或阶段:
(1)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
(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
(4)根据目标评价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