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十三五时期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东城区十三五时期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城区十三五时期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为国际公认的国民健康三大指标,东城区居民健康总体水平处于全市领先,三大指标均处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健康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4%。
东城区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
截至2013年末,健康服务业单位总数为2,236个,占全区第三产业单位总数的比重为5.9%;
从业人数5.97万人,占全区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为7.4%;
资产合计957.69亿元,占全区第三产业总资产的比重为0.7%。
从主要指标增加值来看,2013年,健康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8.75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4%,比全国平均水平(5%左右)高2.4个百分点。
2.医疗资源丰富,多元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医疗资源丰富,医疗机构门类齐全。
截至2014年底,辖区内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64个,其中,医院65个(三级医院8家、二级医院9家。
),妇幼保健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5个,诊所148个,卫生所、医务室178个,专科疾病防治院3个。
全区实有床位10,930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数12张。
全区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4,84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46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10.38人;
注册护士9,97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10.95人。
基本医疗服务初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2014年,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数2,44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4%。
其中,门诊人次数2,337万人次,急诊人次数107.8万人次。
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入院人数36.34万,比上年增长8.7%;
病床使用率为84.56%,比上年下降0.16个百分点;
住院死亡率为0.88%,比上年下降0.09个百分点。
2014年,全区健康检查人数为29.85万,比上年下降26.1%。
医疗卫生服务增加值占据半壁江山。
东城区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3年,医疗服务业增加值为58.59亿元,占健康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9.3%;
主营业务收入202.77亿元,占健康服务业总收入的比重为24.9%;
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收支缺口严重,导致全行业亏损3,303万元;
上缴税金2,280.2万元,占健康服务业上缴税金总额的1.5%;
资产合计239.94亿元,占健康服务业总资产的比重为25.1%;
期末从业人员31,592人,占健康服务业总体从业人数的比重为52.9%。
“22510”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形成,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3个“医联体”正式运行,通过专家会诊、手术、重点专科对口扶持,在带动医院整体医疗护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促进了人才队伍培养和重点学科建设。
完成7个社区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成立了全市首家“家庭健康指导中心”,“云医疗”服务正式启动,基本形成了以“集成化团队、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责任制服务”为特色的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
全区154个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居民达556,430人,签约人数占辖区常住总人口的61.2%。
3.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
中医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东城区是中西合璧的优势医疗资源聚集区,区内中医医疗机构基础条件和服务设施较为完善。
截至2010年底,全区共有中医医疗机构104所,占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资源总量的21.3%。
全区涉及中医药的企业共有300余家,实现收入67.55亿元,利润1.49亿元,税收1.11亿元,各项平均指标均位居全市各区县前列。
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
“十二五”以来,根据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二极多点、三大平台、七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东城区建立和完善中医药产业体系、强化产业集聚发展,中医药产业实现了较快持续发展,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
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品牌影响力大为提高,建设的国内首个中医药养生文化主题公园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鼓楼中医医院成功打造“京城名医馆”中医药文化和医疗服务品牌。
“国子监大讲堂—中医药文化高端论坛”品牌确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成为世界卫生组织中医适宜技术国际培训基地。
完成48个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社区建设,实现全区187个社区全部覆盖,并全部实现了“中医四个100%”。
4.社会保障落实到位,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滞后
全区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
近年来,东城区大力推进社会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社会保障工作落实到位,经办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先后完成辖区市属公疗单位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辖区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纳入工伤、生育保险,辖区外埠户籍职工纳入生育保险和农民工“三险”变“五险”翻牌、制卡工作,积极落实“一老一小”医疗保险制度。
2014年,辖区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35.01万人、157.24万人、105.82万人、89.67万人、89.68万人,同比“十一五”末分别增加84.04%、60.00%、72.88%、47.31%、207.65%,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收入196.07亿元,同比“十一五”末增加145.82%,支出186.66亿元,各项社保基金收缴率均达到99%以上,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目标。
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滞后。
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3年,东城区从事健康保障服务的单位数为22个,共计实现收入2.69亿元,总资产1.39亿元,期末从业人数534人,各项经济指标在健康服务业构成中排在最末位,特别是商业健康保险在东城区的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5.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机构数占比近半,各细分领域参差不齐
截至2013年末,东城区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机构数量为1,055个,占健康服务业单位总数的比重为47.2%.实现增加值27.83亿元,占健康服务业总体增加值的比重为23.4%。
主营业务收入95.46亿元,占健康服务业总收入的比重为11.8%。
资产合计216.9亿元,占健康服务业总资产的比重为22.6%。
期末从业人员14,296人,占健康服务业总体从业人数的比重为23.9%。
从细分领域来看,体育健身服务业蓬勃发展,其单位数、主营业务收入、税金和总资产均排在首位;
从主营业务收入和总资产情况来看,健康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政府与社会组织健康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分列第二、三、四位;
健康出版服务、健康教育服务和社会健康服务领域发展规模较小,三者总资产合计占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的比重仅为7.8%。
6.健康相关产品批发与零售业发展态势良好
截至2013年末,健康相关产品批发和零售业单位总数924个,占健康服务业单位总数的比重为41.3%;
主营业务收入510.3亿元,占健康服务业总收入的比重为62.9%。
资产合计499.46亿元,占健康服务业总资产的比重为52.2%。
期末从业人数13,327人,占健康服务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为22.3%。
综合来看,健康相关产品批发和零售业在健康服务业细分领域中发展态势较好。
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落地,在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的大背景下,商贸流通行业属北京外迁的重点行业。
因此,为了贯彻中央指示和市委要求,东城区相关健康产品批发市场有外迁或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和可能。
(二)发展机遇
1.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为健康服务业发展带来创新机遇
“十二五”期间,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工业面临着综合要素成本上升、环境资源约束和增长空间受限的挑战,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服务业的地位变得更为重要和突出。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进一步要求,需要从过去片面注重生产环节向注重生产和服务环节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从“中国制造”逐步向“中国服务”转型,逐步提升服务产业能级。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三五”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十三五”期间,消费每年增速在8%—10%之间,到2020年,消费总规模将由2014年的32.9万亿元左右提高到45万亿至50万亿元。
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稳定在60%—65%的区间。
研究表明,健康产业收入分配弹性较高,健康产业正在成为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起着重要作用。
东城区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走“高端化、低碳化、集约化”发展之路,进一步强化服务经济主体地位,这为健康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中央和地方政府政策推动为发展健康服务业带来强劲动力
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扩大供给、提高消费能力,多措并举发展健康服务业。
并明确提出:
“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
这一文件的发布明确了加快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措施,更成为引领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并逐渐形成了以其为核心配套的一系列实施办法与建设标准。
北京市政府也发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至2020年,全市将通过允许公立医院以特许经营方式开展与社会资本合作、鼓励符合资质的个人开办诊所、发展多样化健康服务等方式,打造功能完备、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健康服务产业体系。
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东城区健康服务业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2014年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正式将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到201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
体育行业也从单纯靠国家的“独轮驱动”转变为政府、社会、市场、大众共同推动的“四轮驱动”。
3.居民消费结构调整对健康服务业有着巨大需求
从世界健康产业发展历程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500-3,000美元时,健康产业就会崛起;
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健康产业将会得到迅速发展。
2014年,我国人均GDP达到7,485美元,北京市人均GDP达到16,278美元,东城区人均GDP更是达到近3万美元,健康服务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
与此同时,我国正在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健康消费将成为未来家庭消费的重要增长点,这为东城区健康服务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4.人口老龄化对健康服务业提出了迫切需求
截至2014年底,东城区常住人口91.1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比例为18.1%;
65岁及以上老人12.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比例为14.2%,远高于国际惯例水平。
老龄人口疾病发病率高,且以重病、慢性病为主。
根据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曾经发布的一项数据,占我国人口11%的60岁以上老龄人口的药品消费接近全国药品消费总量的50%,老年人人均用药是青年人均用药费用的3.7倍;
可以粗略测算出,2015-2050年,人口老龄化将给我国医药行业每年带来3.4%的行业增长。
同时,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对健康养生、医疗旅游等健康消费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这对东城区医疗卫生水平、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和养老产业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国际化进程加快给健康服务业发展带来战略机遇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也需要紧跟国际化脚步。
当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健康促进与健康管理,纷纷出台政策扶持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美国健康服务业规模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7%,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均超过10%,东城区健康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目前仅为7.4%,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随着国内经济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急剧增长,健康需求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加速转变,健康服务业迎来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三)面临挑战
1.现有健康服务业资源配置不均衡
东城区区域面积41.84平方公里,区域南北狭长,人口密度大,区域资源数量较多,分布不均,大型医院等医疗资源多集中于北片。
由于未实行医疗机构床位功能的分类管理,康复和老年护理服务发展缓慢,中西医结合医院资源及老年护理资源缺乏。
卫生资源配置不均,地域分布差异较大,医疗服务格局有待进一步调整。
2.产业链不完整,产业层次偏低
健康服务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是一个综合性和关联度较强的产业。
东城区目前各相关业态缺乏互动合作和资源共享,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通盘考虑,应有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没有很好的释放。
从健康服务层次上看,东城区健康服务业机构单一,主要集中于基本健康服务,中高端健康服务市场份额较小,知名品牌少,产业带动作用小,特别是高端健康服务业存在较大的市场空白;
从健康服务市场类型来看,主要集中在健康体检、足浴保健、中医医疗旅游、品尝药膳等方面,并没有真正满足各层面消费者对放松身心和追求精神需求的高层次需求。
从变现能力来看,以体育产业为例。
中国的体育产业“看的人多,玩的人少”的问题一直未被解决。
体育消费的80%依靠鞋帽销售。
而体育产业链条中上游的赛事版权、中间的媒体和社区,下游的消费品和健康场所开发略显不足。
没有将体育赛事的观看者有效转变成参与者,运动人群日益增长的运动消费需求尚未满足。
3.人力资源数量不足,结构层次不合理
发展健康服务业的关键是依靠高素质的人才。
目前,东城区区域医疗资源丰富与区属医疗资源不足现象并存,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不足,专业人才发展不平衡,人才队伍结构层次不合理,学历层次较低,职称低的现象明显。
全国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在国内、市内具有领先优势的重点学科较少。
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养生保健等方面专业人才更为缺乏,而培养有关人员需要较长的时间,如不能制定相应政策吸引健康服务业相关高素质专业人才,最终会影响健康服务业的长远发展。
4.参与主体认识不足,思想观念更新不到位
健康服务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但目前东城区政府、社会资本、市民等各方对这一产业缺乏一定认识,对其基本概念、构成要素以及业态形式的准确定位等还处在探索阶段,对其必然性、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潜在问题的认识还不是很明确,这不利于健康服务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部分决策者并未将发展健康服务业与构建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相联系,使之与健康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态势不相称,这必然会影响健康服务业的未来发展。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目的,以发展健康服务业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宗旨,围绕建设“健康东城”战略目标,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紧紧抓住全球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和国家加快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机遇,结合东城区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进一批带动作用强的健康产业项目,扶持一批具有行业示范性的旗舰型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均衡发展。
把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和水平作为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立足健康需求,区分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统筹区域健康服务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均衡发展。
坚持创新引领,特色发展。
构建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医疗企业之间技术合作新模式。
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专业医疗机构通过成果转让、联合开发、院企合作、技术入股等形式共同参与健康服务业发展,建立产学研联合基地。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社会活力,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瞄准市场空间,通过重大产品和创新突破,实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坚持开放合作,借势发展。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与国际化战略,优化投资环境,着力吸引国内外健康服务业的知名企业和高端人才来我区投资创业。
同时,围绕中医药、文化旅游、高端体育等特色产业,定期组织或参与国际性经贸交流活动,并加强与国际商会组织等中介机构的合作,为区内企业“走出去”提供专业服务。
坚持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围绕产业链重点领域和核心环节,鼓励开展前端及后端新型增值服务。
充分利用有限资源,促进公立医疗机构与民营医疗机构、健康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协调互补发展,提升健康产业聚集度,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实现健康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建成结构合理,布局完善、国内领先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集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等于一体的健康服务业融合发展试验区,实现“健康东城”的奋斗目标。
——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到2020年,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增加值达到130亿元以上;
医疗卫生机构每千人口病床数达到13.5张;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到3万人以上,其中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12人以上,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14人以上。
——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到2020年,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规模倍增,增加值由现在的27亿元增加到65亿元;
以市场为导向,培育2-3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健康管理连锁企业,充分发挥市场引领和示范作用;
打造2-3个融合现代健康管理理念和中医药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业态集群。
——健康保险服务进一步完善。
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不断丰富,参保人数大幅增加,商业健康保险支出占居民家庭收入的比重大幅提高,形成较为完善的健康保险机制。
到2020年,健康保险和保障服务增加值达到6,000万元以上,成为保险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拉动健康服务业的新引擎。
——相关支撑产业规模显著扩大。
药品、医疗器械、康复辅助器具、保健用品、健身产品等研发水平有较大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显著扩大,相关流通行业有序发展。
三、重点任务
(一)大力发展医疗服务业
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健全“三级医院为龙头,二级医院为骨干、专科医院为特色、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鼓励并引导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举办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加快北京市第六医院、普仁医院等区域综合医院建设,为本区域提供急危病症、疑难杂症诊疗和专科医疗服务。
有效整合资源,着眼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带来的新需求,加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
加快推进区属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区属综合医院转型发展,推进第一人民医院向中西医结合医院转型,隆福医院向老年专科医院转型。
科学规划、均衡布局基层医疗卫生设施,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行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实现社区健康管理全覆盖。
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
推动公共卫生资源均等化配置,构建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22510”医疗服务新格局。
倡导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成区域性医疗卫生联合体,推动区属医院与东直门中医院、北京市中医医院联合建设中医特色医联体,与同仁医院联合建设专科特色医联体,形成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流动的长效机制,打造集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等于一体的“金字塔”型医疗服务体系。
大力推动普仁医院与同仁医院和天坛医院在眼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肿瘤放疗等重点特色科室方面建立专科合作,通过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建设,形成各医疗机构特色化发展。
完善大医院对口支援社区与转诊预约服务机制,进一步畅通服务渠道,理顺协调机制,增强服务效果,逐步构建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就医格局。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深入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整合公共卫生资源,不断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以专为主、专群结合”的应急处置体系,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健全疾病防控救治和医疗急救体系,提升医疗救治水平。
理顺公共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继续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推进覆盖全区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
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健全网格化卫生执法监管网络,提升卫生监督水平。
(二)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
大力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力。
健全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
深化国家中医药综合发展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成果,建立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为龙头,以鼓楼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辖区综合医院中医科为骨干,以社区中医药服务为基础,适应居民健康需求的网格化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
到2020年,力争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立康复科和治未病科。
发挥中医药在运动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作用,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从业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兴办中医诊所或在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调理等服务。
鼓励零售药店提供中医坐堂诊疗服务。
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和中医康复服务机构。
支持中医药产业集群发展。
依托东城区中医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和科研院所相对集中的优势,围绕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为区域核心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以同仁堂集团为区域核心的中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发挥驻区医药龙头企业的业内辐射力,重点发展中医药研发服务、中医药展示交易、中医药保健养生及中医药中介服务等领域,以新太仓东部、雍和宫南部、中医科学院等为核心,大力吸引一批国际知名的中医药企业、中医药研发机构、中医服务机构和中医药交易中心,聚集一批中医药教育培训、中医药知识产权交易、中医药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等机构或企业,促进中医药产业品牌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全面提升东城区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积极发展健康保险
丰富商业健康保险产品。
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强化居民参保意识。
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进一步巩固、深化已有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合作模式,加强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健康管理公司合作,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推进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居民大病保险。
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的基础上,鼓励商业保险公司针对不同人群开发相关的保险产品,提高居民参加商业健康保险比率。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