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墨梅》精品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6737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墨梅》精品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墨梅》精品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墨梅》精品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墨梅》精品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墨梅》精品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墨梅》精品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墨梅》精品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墨梅》精品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墨梅》精品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墨梅》精品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墨梅》精品教学设计

  《墨梅》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

墨梅就是颜色艳丽的梅花。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墨梅》精品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墨梅》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能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感受古诗的意境,让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1.课前请学生搜集王冕的资料

  2.制作好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冕写的《墨梅》(电脑出示全文),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

  二、解题

  1.你们也试着读读,看看能否读通,开始。

  2.好,能读通吗?

那老师来考考大家(电脑出示词语)。

  吾家洗砚淡墨痕乾坤

  谁来读一下,读对了其余同学跟读两遍。

  3.齐读古诗。

  三、看来通过第一遍读大家已经把这首古诗读通了,收获挺大的。

  下面,老师再让大家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这首诗,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当然有问题也可提出来,好不好?

开始

  四、讨论

  大家读得很认真,有收获吗?

也有问题吧?

这样,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把你的收获(当然也包括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交流、讨论讨论,你们说好不好?

畅所欲言吧!

  ……

  五、师点评

  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有几个小组特别的投入,老师要表扬他们。

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讨论的结果。

  ……

  还有没有什么疑问?

老师有一些问题,不知大家愿不愿意回答?

  六、思考

  1.请同学们仔细看图(电脑出示《墨梅》图),这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

  2.看着这朴实的梅花,想想梅花有哪些品性。

  3.王冕擅长绘画,他为什么尤其喜欢画梅花呢?

  4.王冕自学成才,鄙视权贵,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5.对啊,这素洁的梅花不正是诗人鄙视俗流,贞洁自守高尚情操的写照吗?

  七、同学们,再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从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八、说说本首诗与《石灰吟》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九、欣赏课外的两首托物言志的古诗,学生进行自读自悟(电脑出示两首古诗)。

  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墨梅》精品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认识“砚、痕”这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鄙薄流俗的情怀和他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鄙薄流俗的情怀和他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考你们的课外知识,怎么样?

  A“岁寒三友”是哪“三友”?

B、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

(指生背)

  预设《青松》、《竹石》、《梅花》。

  师:

在岁寒三友中,松是坚贞不屈的典范;竹是一个顽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象征;而梅呢,傲霜斗雪,芳香高雅。

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岁寒三友: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2、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

  3、读课题。

  释题:

墨梅,就是王冕用墨画的一株梅花树。

  简介诗人:

王冕是元朝的诗人和画家,多才多艺。

他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

  二、读诗。

  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读。

读准“砚、痕”这两个字的读音。

  3、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出来,不仅要读,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

  4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

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

  三、解诗。

  A.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

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

  1、学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1)结合注释能理解的重点词有:

淡墨、痕、清气、乾坤。

  

(2)交流每句诗的意思。

师小结: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3)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B、师引导:

古人云:

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

读懂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

  可能提出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画“墨梅”,而不画鲜艳的梅花?

  

(2)这是一幅画,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

  (3)为什么说“不要人夸好颜色”?

  ……

  师小结:

  四、品诗。

  1、品“淡墨”。

  

(1)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

老师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赏?

(出示:

几幅盛开的梅花照片)

  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样子?

你能用上一、两个词描述一下吗?

  

(2)王冕笔下的梅花从外表上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

默读前两句诗,思考一下。

  生说:

淡墨;痕迹一般浅;颜色不够骄人……

  (3)出示《墨梅图》。

这就是王冕的代表作《墨梅图》,仔细观察一下,这淡淡的墨梅又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生说:

素洁、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气……

  (4)指导朗读:

你们说的老师深有同感。

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指读。

  指点:

“淡墨痕”淡雅的,要读得轻一点。

  2、品“清气”。

  

(1)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不懂,“墨梅”这样做心里是怎样想的?

揣摩一下,谁来帮一帮老师?

  指生说。

  现在明白“不要人夸好颜色”了吗?

指生说。

  

(2)正如诗中所说: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谢谢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读懂了“墨梅”。

  3、品读。

  过渡:

(对照板书)这梅花是痕迹一般的淡墨色,但却素洁高雅,而又清香怡人。

可这是一幅画呀,“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

谁已经明白你们提出的问题了?

生回答。

  

(1)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一读,让墨梅的形象走进你的心中吧。

生自读。

  

(2)把书扣在桌上,闭上眼睛,让你的思维跨越时空,让你的想像飞起来,飞到元代王冕家的小院子里(老师的语气要饱含深情,有一种静谧之感)。

(师将古诗编成一个简短的故事,讲述给学生听)

  五、品诗人。

  过渡:

看得出同学们都陶醉于这梅香中了。

回忆一下前面学过的《竹石》等诗,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墨梅》与这首诗对照一下,有什么相同之处?

(板书:

借物喻人,借物言志)

  1、师:

作者借墨梅到底想表明自己怎样的心迹呢?

如果能再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你们的感悟会更深!

  出示:

王冕资料。

  师:

王冕虽然学得满腹经纶,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仅贵,一次次伤尽失意之后,他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沂东九里山,以作画换米为生。

王冕曾说:

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

作者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

  2、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始提到的问题:

指名提出问题的同学:

你明白作者为什么画“墨梅”了吗?

生回答。

  师评:

你们真正读懂了《墨梅》,读懂了王冕,老师很高兴。

  4、升华读:

同学们,看着这幅墨梅图,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墨梅、对王冕说吗?

  指生说,该生接着读出自己的情感。

  师:

同学们,让我们把千般喜欢、万般敬佩化成一首诗,表达出对墨梅对王冕的由衷赞美吧!

  齐诵《墨梅》!

  五、拓展。

  1、师:

同学们,通过品词品句,结合诗人的身世背景等方法,我们走进了王冕的内心,看到了一个不向世俗低头的高洁之士。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也赞美过梅花:

  如: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咏梅》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

卢梅坡《雪梅》)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卜算子。

咏梅》)

  2、指导学生了解大意,练习诵读。

  3、课后进一步搜集、积累咏梅颂梅的诗词名句。

  板书设计:

  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花色淡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同凡俗

  不要人夸好颜色,气清香

  只留清气满乾坤。

托物言志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墨梅》精品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墨梅》。

  2、学会“砚”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4、积累关于梅的诗句,感受古人对梅的情结。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的词语,并说说诗句意思。

  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意境,体会作者贞节自守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会读诗

  1、(幻灯出示课题,播放音乐《梅花三弄》)伴随着这首古朴典雅的古筝曲《梅花三弄》,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墨梅》。

  2、作者王冕,简介作者。

(幻灯)

  3、一读:

自由读诗,反复读,要做到字正腔圆,读通读顺。

  指名读,讲解生字读音“砚”,“乾坤”

  二读:

光把诗的字音读准还远远不够,还要有板有眼,不破句,读出节奏来,读出味道来。

再指名读,注意速度。

  三读:

师生合作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读。

味道出来了。

再换读。

  老师读题目,作者,生读全诗。

  二、读懂诗

  1、要想读得更原汁原味,还要读懂诗的意思。

同学们边读边琢磨,看看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都懂吗,遇到自己不懂的词语和别人交流。

然后试着把每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质疑:

有没有什么不懂的?

  3、理解“墨梅”:

(出示幻灯)梅花有红色、粉色、白色等颜色,墨梅指的是只用黑色水墨画成的梅。

王冕爱梅,且擅长画梅,素有“画梅圣手之称”,我们一起来欣赏他晚年的巅峰之作——《墨梅图》

  (介绍题画诗。

)这是一首题画诗,题画诗,就是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抒发作者的感情,咏叹画面的意境。

从而形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我们比较熟悉的苏轼的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就是一首题画诗,只不过这是苏轼描绘的是惠崇和尚的画面上的意境。

  4.看看王冕是怎么描述这株墨梅的?

  读一二句。

在哪儿?

理解“洗砚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常常在池边练习书法,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而成“洗砚池”)

  理解“淡墨痕”(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浓妆艳抹,没有鲜艳的色彩)“痕”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墨色淡雅到极点,简直若有若无,使人对其产生了轻灵飘逸的感受。

  读三四句,说意思。

“清气”“乾坤”

  说全诗的意思。

  5、把自己的理解送回诗里,再诗读,是不是诗味更浓了?

  三、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