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典型上课教学方案设计研究Word格式.docx
《《雨霖铃》典型上课教学方案设计研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霖铃》典型上课教学方案设计研究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了解柳永其人及其词作风格;
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2.深刻体会《雨霖铃》的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
引导初步掌握品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熟读文本,整体感知
(一)创设氛围,自然导入
课前播放《城南旧事》主题歌《送别》,让学生先来体味送别时的情感。
【投影】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国风”粗朴而纯美的乡野民声里结识了散璞玉之辉的“诗经”,在屈原浪漫而深沉的情感激流里邂逅了纵日月之光的“离骚”。
我们的心灵之谷还回荡着李白“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铿然之音,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的苍凉之叹。
今天,我们又将在这瑰丽的园子里摘取另一朵奇葩——宋词,并把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婉约派杰出词人——柳永。
(设计意图:
我们可以欣赏歌曲的同时仔细地品味离别时人的情感,这样有助于我们理解这首词的内涵,把握这首词的思想感情。
)
(二)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课下注释初步感知。
要求:
在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读准字音,体味词中的情感,找出能够体现感情基调的词句。
通过自由朗读,初步感知文本,理解这首词中所蕴含的离愁别绪,找出感情基调的句子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对这首词的了解程度,以便于老师及时点播)
(简要实录:
教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体味其中情感,了解学生的朗读状况。
(三)教师范读,解决学生疑难。
明确朗读技巧
①明确体现感情基调的词句:
“多情自古伤离别”。
概括感情基调:
悲伤愁苦。
②朗读指导:
基调低沉,应读得慢些,深沉些,尽量通过朗读传达出词人的悲伤愁苦之情。
听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停顿、轻重音与节奏。
(四)学生舞台、展现自我
.学生再次自读
投入,爆发出情感,读得感人。
2.分组竞赛,看哪一组读的最好,评出优秀团队。
结合作者的人生境遇和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来读。
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在竞争中体味《雨霖铃》中的情感。
(投影:
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
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
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
“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
”等了5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
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
“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了。
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
“我是奉旨填词。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雨霖铃》这一词调,本是唐代教坊大曲,相传唐玄宗入蜀,到斜口时,淋雨连日,他经过秦岭栈道,耳闻铃声,勾起了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以寄托哀思。
大家可以想见这一词调悲怆低下、凄楚欲绝的情味。
当时的柳永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与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是觉得痛苦万分。
这首词类就反映了他当时的这种复杂的心情。
此次竞赛,2组的张庆法同学和6组的蒋泽龙同学的读的最好,语速把握的很准,情感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五)多媒体播放名家朗读《雨霖铃》
和自己进行比较,纠正自己在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和名家比照,结合作者和他的人生境遇来仔细体味其中的情感)
二、自主探究,把握主旨。
(一)找出文中所出现的意象,并对这些意象进行分析。
在这首词当中出现了很多有代表性的意象,这些意象都有它们自己的内涵,试着找出这些意象,对分析这些意象的具体作用?
分组讨论,讨论后有本组选出代表来回答,形式是抢答。
通过讨论,发挥学生“学”的主导作用,讨论得出的结论意象深刻,而且能够调动他们情绪,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学生讨论热烈,进行了独立思考,而且同学们能踊跃发言,谈出了自己的观点,效果非常的好。
孙彤彤(3组):
“寒蝉”是意象,既指傍晚雨后天寒,更指心寒。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杨琳琳(5组):
杨柳:
“柳”同“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习俗,寓指不忍分别。
晓风:
清晨凉风习习,倍觉凄凉。
残月:
残缺不全的月亮正指人已离别,难以团圆。
……
同学们讨论的非常好,将词中出现的典型意象都准确的找了出来,并给与了恰当的分析,我们在以后的考试当中如果碰到这些意象,应该知道他们的具体含义。
(二)独立思考,探求艺术手法,把握这首词的主旨。
再读文本,思考:
本文是怎么运用寓情于景、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的,小组内可以相互讨论完成此题。
要找出具体的例证,小组推选代表回答,如果不能达成一致,可以向老师提出,咱们共同研究。
这首词是虚实结合艺术手法的一个代表,我们必须通过这首词来准确的把握这种手法。
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需要翻阅相关材料,同学们也存在着一些争议,老师在巡走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李志娟:
作者将自己与情人分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感寓于“寒蝉”“晓风残月”“杨柳”等这些具体的景物当中,渲染了浓烈的离别气氛,准确的表达了一种凄凉的味道。
蒋泽龙:
柳永的《雨霖玲》一词,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此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
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
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杨振邦:
《雨霖铃》中上阕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这些都是实写,与下阙的想象相映生辉。
“虚”和“实”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之一。
“实”指客观地反映绘画对象,“虚”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和“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运用比较多。
此词之所以脍灸人口,是因为它在艺术上颇具特色,成就甚高。
早在宋代,就有记载说,以此词的缠绵悱恻、深沉婉约,“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种格调的形成,有赖于意境的营造。
词人善于把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到慢词中,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绘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
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
三、迁移运用,提高能力。
【投影】仿写《雨霖铃》
参考示例:
雨霖铃
冷月无声,一壶浊酒,月影湖光。
独自借酒消愁,却不知,愁上加愁。
无声更胜有声,竟凝神而望。
想离别,几多消喉,无边月色尽朦胧。
人生苦多欢乐少,那如今落魄多情扰!
今后何以为家?
镜中花落水中笑。
且行且远,应是花间细语不再。
便纵有一腔乐愁,只有独自谋。
王涛作品:
课堂内外,激烈讨论,思量无限。
独自莫要彷徨,你怎知,同学能量。
交流更胜独思,看我们榜样。
想问题,曾经消瘦,无边学海我荡舟。
人生能有几回搏,叹如今烦恼尽解决!
今后如有问题?
请到讨论中来。
且学且论,应是问题解决之时。
便纵有万千问题,我们齐解决。
【课后反思】
通过这堂课,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绝对是科学的教育理论,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我们的赵校长也常说“不要怀疑‘诱思探究’的科学性,如果你用了诱思探究而没有提高成绩,这说明你还没有真正的领会‘诱思探究’,我们学校会一直坚持‘诱思探究’不动摇。
”刚开始,我还有些怀疑,觉得这些方法都是骗人的鬼话,有那么多的教学方法都用过了,到现在有几个能坚持的,不都夭折了吗!
直到现在我此才明白,“诱思探究”是一场革命,它彻底地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真正的把学生放到了主体地位上来,处理好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教与学的和谐关系。
张熊飞教授彻底地分析了教与学的关系,即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循循善诱,学生真正实现主体地位——独立思考,简言之就是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学生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现在山东实行的素质教育就和张教授的这种思想具有一致性,由此可见我们的路没有走错。
对于这堂课我总结了一点点心得。
.学好一首词,必须充分发挥“读”的作用,让学生在“读”中体味诗词的情感,在“读”中将“词”的感情变化把握住。
2.在讨论的过程中不能只有组长发言,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依赖性,不去独立思考,把责任都推到了组长身上,这样就达不到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也就失去了分组讨论的意义,必须轮流发言,大家畅所欲言。
3.联系词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
中国古代文人虽然有着各不相同的人生经历,但是他们内心深处的矛盾冲突往往有着相似之处。
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的分析鉴赏方法,在了解词人的思想倾向的基础上把握全词的思想内容。
另外,我也存在的一些疑惑:
学生在理解完诗句这一环节之后,如何更有效地、更加自然地引导学生去感悟诗人在诗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呢?
虽然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抓住一些重点、直接点题的一些关键词,学生也能够做到这一点。
不过我总觉得在引导学生感悟诗人表达情感的教学中,做得比较生硬,不能组织学生水到渠成地感悟到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希望我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运用“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来解决我心中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