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6130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合作社是人们为满足自身共同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方面的需要和愿望,而通过一个共同拥有、民主管理的企业,自愿联合组成的一个自治的社团。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合作社是企业,是由成员共同所有和民主控制的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合作社具有纯粹的“民办”性质,承认其社员家庭仍然是一个独立的经营主体,并承认其社员的资产所有权及一定的参与分配的权利。

简而言之,合作社可以理解为是劳动群众为改变自身的生活或生产条件而自愿联合起来建立的一种互助合作性经济组织。

1.2合作社存在的必要性

首先,这是由我国目前的农业现状决定的。

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农村合作社可以将农民和土地组合起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统一管理和种植,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这是由我国目前的人口组成决定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很多农村的青壮劳动力都转移至城镇,而剩余的从事农业劳动的人群,大多文化程度低,技能素质差,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

再来,这是由当今世界一体化进程决定的。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农业与国际大农业接轨的步伐必须加快,为了加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农村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1]。

2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2.1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历史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建设的需要出发,向农民提出:

组织起来,发展生产。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建立了四类合作社,分别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村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农村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

改革开放后,在第十届三中全会上,政府正式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并将农业发展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定为农村发展的方针政策。

这一政策放开了我国的粮食市场,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村发展过程中“靠天吃饭”的老局面。

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合作社要退出历史的舞台,反而为合作社的发展重新确立了方向。

新的发展方向的确定会极大的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样一来新时期的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2我国农村合作社现有类型及发展成效

从主要功能来看,我国现有的农村合作社可分为共同购买生产资料、共同销售农产品、共同使用技术服务和进行农产品加工四大类;

从组建方式来看,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2]:

(1)农民自发型。

即农业大户或农村能人围绕某一产业或产品,自发组建“合作社(协会)+农户+基地”模式的合作社。

(2)市场、基地领办型(专业市场或生产—销售基地+农户)。

(3)“龙头”企业领办型(公司+农户)。

即龙头企业(公司)牵头发起,创建“企业(公司)+合作社(协会)+农户+基地”模式的合作社。

(4)政府部门领办型。

即由政府有关部门发起创建“部门+合作社(协会)+农户+基地”模式的专业合作社。

(5)复合型合作社(农业专业协会、合作社+农户)。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党和政府相关惠农政策的出台与贯彻落实,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也取得一些成效。

第一,其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了市场竞争力,繁荣了农村经济;

第二,提高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交易地位。

合作社作为有效的承载主体,提高了市场的交易主体地位和报价能力;

第三,农村合作社合理配置了农业资源,提高了集约化程度。

农村合作社,往往实行资金、资产、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自愿入股,使分散的资源得到重组和合理配置,推动了土地流转,扩大了生产规模,解决了一家一户想办而办不成的事情。

3我国农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3.1农村合作社自身存在的问题

3.1.1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

农村合作社作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必然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严密的运行制度,并按照章程开展各项活动。

而如今我国农村中的大部分合作社没有注册登记,没有章程,有的有章程但是不规范,无论是制度还是组织机构都不健全,决策不民主,团队合作意识不强。

3.1.2合作社服务范围小,层次低[3]

我国的农业合作组织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从服务层次来看,基本上停留在信息和技术咨询等方面,而提供加工、储运、供销等服务的合作社比较少,不能很好的解决农民的销售问题;

从服务范围来看,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技术推广和销售领域的信息收集,不能很好的给农民提供良好的服务,协助农民购入生产资料,也不能给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而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改善农村健康保健服务等方面也不够完善;

从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中部等经济发达地区;

从服务领域来看,大部分合作社从事蔬菜、瓜果、粮棉和畜禽等农副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农机、植保等领域的合作社还不多。

我国农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低、组织规模小、经济实力有限,综合服务能力差,提供的服务范围小、层次低。

3.1.3合作社成员综合素质较低

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落后,我国目前教育资源主要安排在城市和中心乡镇,而许多交通不便或者人口较少的边远山区所得到的教育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需要。

农民素质低、信息闭塞不畅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因此形成了迷信、保守、缺乏合作精神的“小农意识”特点,往往会习惯各自为营、自给自足的独立生产方式,这恰恰与农村合作社提倡的民主、公平、团结、诚实的理念违背。

3.1.4合作社信息服务手段落后,外联市场不足

目前,我国农村合作社的信息来源和传递绝大多数依靠当地政府、农业部门和供销合作社,缺乏先进的信息传递手段,信息反馈吃,大大影响了农产品的及时交易。

由于消息的闭塞,导致外联市场的力度不足,市场信息极度缺乏,从而致使合作社的合作效益不高,在跨区域,外向型发展商,信息量明显不足。

3.1.5合作社缺乏融资渠道,资金运作困难[4]

由于农业产业的自然特性明显,生产周期长,金融需求小,贷款风险高等原因,导致了合作社缺乏融资渠道,使得金融投入量与农业的发展速度不匹配。

目前农民在资金流转渠道上,往往是以亲戚间的互相借贷为主,这大大阻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虽然身处农村,但是其与合作社之间是一种单纯的商业金融模式,二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大大影响了贷款的规模与效率。

3.2外部环境及宏观政策问题

3.2.1农村合作社法律地位模糊

农村合作社的法律地位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

当前,很多国家都有专门的合作社法律或相关法律,对合作社进行了仔细的规定。

而在我国,除少数省份制定了关于合作社的法规外,全国统一的合作社法或农村经济合作社法尚未最终出台,因而导致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合作社法律地位不明确。

专业合作社的成立、登记注册、解散以及组织的性质、宗旨等无法无规可依,造成法人主体不明确。

在合作社的发展进程中,也有许多实际问题迫切需要法律加以明确的规定[4]。

3.2.2政府指导管理力度不足

在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农村合作社的服务和支持多停留在口头上,除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等部门对自身领办的专业合作社提供了较多的场地、技术和农资供应服务外,稳定和有效的扶持较少,一些合作社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一些政府甚至对农村合作社的行政领导和控制过于强硬,任意干涉,农村合作社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成为政府的附庸。

3.2.3产权关系不明晰[5]

一直以来,我国合作社内部都存在产权不明晰的问题,且没有依法建立维护社员利益的产权制度。

大部分合作社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归农民所有,且都以股份制形式融入,但有一部分经营权完全是脱离合作社被其使用。

在我国,有很多农村合作社没有自己的经济主体,产权及利益分配制度也不健全。

而且合作组织内部的领导者也常常利用自己的职权的便利向农民收购农产品,或利用合作组织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取其他利益。

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淡化了合作社成员之间的团队意识。

4完善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4.1提高农民自身思想意识,加强培训,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

首先得从农民的思想意识入手,现在还有很多农民对农村合作社的认识停留在解放初期,认为合作社就是大锅饭,从心底抵触合作社。

一些受过教育的青年农民虽然认识到了参加合作社的好处,但是由于缺乏带头人,也很难真正加入其中。

因此,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合作社的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中的重要作用,将发展农业合作社纳入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

对县、乡、村干部积极组织培训,普及合作知识,增强他们的组织管理和带动能力;

积极供各种优惠措施培养、扶持一批成功的合作社,进行典型示范,并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让合作思想深入人心[6];

对合作社负责人进行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培育新一代合作组织企业家;

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技术推广,打消农民的顾虑,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4.2强化合作社内部管理,规范运作

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主体,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

为了使其能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占得主动,就必须在其内部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

首先要完善各项制度,如理事会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制度等,使合作社在公开、公正、透明的基础上健康发展。

其次要完善服务体系。

合作社一个主要的职能就是服务,合作社要作为一个真正的服务主体,为社员的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方位服务,为社员生产带来保障。

最后要加强合作社与农户和企业间的对接服务。

可以采取股份合作、保护价格、利润返还等形式使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三者之间联系更加紧密,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

4.3加快农村合作社立法

我们必须把农村合作社的立法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制定农村合作社法,将农村各类合作社的建立、发展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保障和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的健康发展。

而且在制定农村合作社法过程中,要充分吸取国际、国内合作社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国际合作社原则为基础,结合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实际,加以创造性的发展。

要明确农村合作社的法律地位,规范政府和自治组织与合作社的关系,构建合作社内部组织体系,保护合作社特别是农民社员的合法权益。

4.4政府加强对农村合作社的扶助

农村合作社尽管是自助自治的经济组织,但它是一个弱势组织,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支持。

在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进程中,政府要在观念上、制度供给上积极主动地对其给予鼓励和扶持,理顺政府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

政府应落实中央出台的各项政策优惠措施,除在税收方面给予减免外,要尽快出台财政扶持政策,引导政策性银行对有还款能力和发展前景的合作社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

可以将对政府职能部门考核的侧重点由数量转变到质量上,对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增收效果好、运作规范的合作社给予奖励,促进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在发展生产中的作用。

4.5合理解决合作社产权关系问题

对合作社的各个部分资产进行合理界定,并明晰产权。

在界定合作经济产权时,应主要从有利于合作社经济发展的目的出发,以此划清产权。

在合作经济内部,承认和保留社员对其入社资产的所有权,并保证社员民主管理。

对产权结构进行创新,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

例如:

合作社可以尝试向社员收取服务费用,这样既消除了搭便车的现象,又不会引起其他社员的抱怨。

而且除了对内继续为成员谋福利外,可以通过兴办经济实体,对外开展经营活动,并且用获取的盈利向社员返还盈利,按股金分红[7]。

只有不断深入研究,总结经验,调整策略方法,才能完善农村合作社,这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必由之路,也是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

5参考文献

[1]冯丽丽.对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考[J].全国商情,2010年第1期,(84).

[2]李先权.对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思考[J].现代农业,2008年第7期,(67).

[3]瞿兆贵,吴建中.对有关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社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第11期,(115).

[4]马俊驹.发展合作社的若干法律问题[J].中国法学,1991年第3期,(69).

[5]秦朝钧,王军.国外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与我国当前农村合作社建设[J].现代农业科技,2005年第1期,(44).

[6]吕燕.和谐社会背景下我过农村合作社新思路研究[J].China’sforeigntrade,2011年第4期,(200).

[7]黄亚东.建立农村合作社经济组织,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农业经济问题,1993年第3期,(29).

[8]范守信.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研究

(一)[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1年第4期,(60).

[9]胡宗山.农村合作社:

理论、现状与问题[J].江汉论坛,2007年第4期,(16).

[10]陈林.农村合作社的渊源与走向[J].决策咨询,2001年第7期,(41).

[11]江联军.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及发展措施[J].现代农业,2010年第11期,(60).

[12]洪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生产力研究,2011年第2期,(134).

[13]周洪杰.浅谈发展农村合作社的重要性[J].消费导刊,2010年第4期,(236).

[14]黄佑聪.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农村合作社发展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1第2期,(7).

[15]沈文萍.我国农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第3期,(82).

[16]朱文涛,余群,黄巧夷.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绩效、问题及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4期,(12).

[17]孔祥国.新时期农村合作社发展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报,2010年第3期,(30).

[18]朱洪.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第5期,(66).

[19]王茜.怎么办好合作社—基于我国农村合作社产权问题视角下的分析[J].吉林农业,2011年第8期,(27).

[20]韩元钦.中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趋势[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6年第1期,(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