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文档格式.docx
《我们仨读后感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仨读后感文档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但在现在这个人心浮躁的时代里,太多的人急功近利,又有几人能够静心去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的点点滴滴?
以下几条为对于我自己的提示:
1、问问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努力去实现它,但绝不急功近利,一定要脚踏实地。
2、修身养性,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中找一个宁静的心灵空间,培养一个淡泊宁静的心态,温和内敛的性格。
3、广涉博取,以期可以厚积薄发。
4、用心去再平淡的生活中体会点点滴滴的乐趣。
5、在现代的物质社会中寻找一些非物质的东西去温暖自己的心灵,比如亲情、友情、爱情,体会并珍惜每一份平淡的情感。
6、学会感动,为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而感动。
7、学会去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给他们幸福与快乐,在其中享受自己的快乐与幸福。
正如海子的那首诗: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篇二:
《我们仨》是我在逛街的时候,在一家书店偶遇的,黄绿色的封面,简单地以一幅家庭合影开封面,下书“我们仨”。
是杨绛先生的笔迹,很少从现象书中感觉“墨香”的存在,这本书便有,很多的亲笔信,字迹并不是可以上书简的那种,然而,寻常的家信却洋溢着浓郁的亲情与爱,将我们熏醉。
一开始就知道这本书是令人心伤的,杨先生将太多的情感注入其中,教我们这些外人也不得不将自己的感情投放。
20XX年出版的《我们仨》,也许并不能说是杨绛最好的作品,但绝对是最感人并发人深省的一本书。
《我们仨》带给我的感受的复杂的,读到伤心处,我会落泪;
读到开心处,我会欢笑;
读到离别时,我会心酸;
读到家常处,我则会认同。
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和震撼,也让我体会到了一本好书的魅力。
我想,也许正是因为它的朴实无华,方才显出情感的真挚动人;
也正是因为它的真挚动人,才吸引了包括我在内的这么多人的争相传阅吧!
亲情,似乎永远都能勾起人的心弦。
它不需要过多的渲染,普通的平常言语便能表达出亲情的温馨和持久。
一位90多岁的老人对家人的追忆,更能让人为之动容。
钱钟书先生一家三口日常时的相扶相帮和患难时的不离不弃,在杨绛老人的笔下一一展现开来。
我随她喜,随她悲,随她一路陷入对亲人的思念。
我敬佩他们三人的治学严谨;
悲伤他们的坎坷人生;
欣慰他们的患难于共;
羡慕他们的融融亲情;
也心痛他们的相继逝世。
一个国学大师,一个翻译名家,一个着名学者,耀眼的头衔并没有让他们失去常人的亲情。
几十年来,他们相濡以沫,读书为乐,不去理世俗的嘈杂,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生活在他们自我设定的祥和的世界里,不幸乎,大幸也!
书分三部,第一、二部记述了一个梦,或许是人到老年的一些精神状态。
梦中的情境读来令人历历在目,就连一些生活中的琐事细节都清清楚楚。
即让人感受到杨女士对这个社会的恐惧和怀疑,也感知到她对家庭的珍惜和信任。
一家人在古驿道上的相聚与失散,正是一个家庭真实的写照。
女儿圆圆去世了,钱钟书走了,相亲相爱的三口之家只留下了这位老人,她说:
“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书的第三部,只看名字就叫人心酸,“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记述了杨女士和钱钟书结婚后的一些生活内容,从1935年婚后同去英国牛津求学,到1998年钱钟书去世,其间女儿也在1997年因病去世,从一个家庭的组建到结束。
杨女士在书中说“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
我清醒的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
我还在寻觅归途。
”
在怀念往日的生活,杨先生的笔触总是平缓的,温暖而洋溢着幸福的味道,像秋天的落叶林,像冬日礼拜天阳台上晒到的阳光,那样柔和而问心,即使如“文化大革命”那段年岁,在她笔下,也因家人团聚而平缓。
“我们仨”不止一次用平凡打动我,仿佛我也成了他们家空气中的尘埃,跟随他们在流转的年岁中浮动。
谁都看得出,这是一部用心写就的书。
平实,自然,以感情带动文字,温婉平实的文字中,蕴涵着深邃和厚重,所写的虽然都是日常的枝节,却处处显出浓郁的人情味,以及真正的知识分子所特有的那股朗朗清气。
谁都看得出,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正是这个家庭的幸福让我感动并且在感动之余引发我的思索。
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家庭在中国最混乱的几十年间的风雨历程,一家人怎样的相濡以沫,怎样的相亲相爱。
她不仅告诉了我们幸福在那里,还告诉了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幸福。
因为正是杨绛,让我深深的领悟到,幸福其实是一种能力。
幸福是一种不太确定的东西,因为它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只有你自己才能感觉体验的东西。
别人说你是幸福的,那是别人的看法,幸不幸福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而最关键的一点是,你有能力感知幸福吗?
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现代人正在逐步缺失的。
看看杨绛钱钟书的风风雨雨吧,但是不论在怎样的逆境中、不论在遭受着怎样的苦难,这永远都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我们仨在一起”,这就是幸福的能力,它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
这个家庭具备在任何环境下感知幸福的能力,所以,她们永远都是幸福的。
石康说“这个家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趣味,一种追求”。
我认同这一点,这是杨绛女士用她一生的行动告诉我们的,但愿我们能够真正领悟到这一点,让自己真正拥有这种能力,从而获得自己真正的幸福。
读杨绛的《我们仨》,真的是一种享受,到今天为止,我读了三遍,我是个平凡的人,我只想看他们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而对于他们的生离死别我真的不忍心看,如果不是这本书我真的要忘了钱老和他女儿圆圆离开我们已很久了。
钱仲书夫妇的低调和博学让我衷情,而钱老的幽默和杨老的平和更是让人生敬,一本书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可是我却无法说出我的感受,他们面对困苦时的平静,面对荣誉时的低调,为人处事只求无悔于心,钱老一家人的生活是平凡的,但他们一家人始终是乐观的,无真是于平凡中显出不平凡。
对中国这个着名的家庭的亲情故事,面对他们的温暖与欢乐,沧桑与忧伤,面对书中简单而朴白的文字,任何的评价都属多余,那种罕见的真情和达观,在作者那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潸然泪下。
生活在回忆中的杨绛先生,可谓得了汉语的精髓,入了是让人既心往之,又感慨万千。
杨绛的文笔真的很优美宁静,平凡家事国家大事从容而谈,面对别人的陷害也看不到一丝的恨,只是泰然处之。
而前面两节,三人走失在古驿道,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经梦起至梦醒,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却给了杨绛先生最好的回忆。
从照片上看,杨绛不算漂亮;
老年后,发现他们是如此得有夫妻相,般配,简单地从杨绛散文中知道,他们家也曾处世交,于是结成亲家,不管当时是否以爱情为基础,这几十年的风雨路程,他们相濡以沫,爱情是个什么东西,终将被习惯于依靠代替,为他们的幸福所折服,不管经历了多少的苦。
钱老是名人,而在杨绛先生的眼中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儿子的角色,有幸相携至老也不枉此生了。
好的书每看一次会有不同的感受,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真的要感谢杨绛先生!
祝愿杨绛清静地度过晚年,更祝他们仨再相聚没有生离也没有死别。
《我们仨》我还会再读下去,陪伴我一生。
篇三:
读杨绛《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我被作者真挚的情感所感动。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历历在目。
他们三人作为高等知识分子,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有着正常人的生活与喜怒哀乐。
中国知识分子“不忮不求”与世无争孜孜以求的严谨治学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很浓厚。
钱钟书是我最钟爱最尊敬的大知识分子。
我把他所有的作品都买下来了,有空的时候就读一读。
虽然有些读起来比较费事,但我还是很乐意去翻一翻的。
记得当时的《管锥篇》是我30岁生日时,我让妻子给我买的礼物,至今还在书架上整齐的码放着。
我很惊诧于他读书的广博与驳杂,中外知识与思想在他那里互通有无,信手拈来,全无丝毫的别扭与不适。
以后,凡是有关钱钟书的传记、逸事我都爱看,并且做了很多笔记。
我想走近他,看看他是怎样读书、治学的。
我的书架上还有《钱钟书与西学》、《钱钟书传》等。
因为喜欢钱老,自然“爱屋及乌”:
喜欢他的夫人杨绛的作品。
杨绛老先生怀着深深的眷恋,回味着他们一家的幸福生活。
在《我们仨》里,作者说: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
我们三个人,很单纯。
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
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
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
往者不可留,逝者还可追;
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
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相聚。
”其诚挚真切的情感及其单纯朴素与世无争的书香生活令人感动和艳羡。
钱钟书之所以成为大家,与他刻苦攻读是分不开的。
在《我们仨》里,作者有这样的描写:
钱钟书“不爱活动”,“我在清华借读半年间,游遍了北京名胜。
他在清华待了四年,连玉泉山、八大处都没去过。
清华校庆日,全校游颐和园。
钟书也游过颐和园,他也游过一次香山,别处都没去过。
”“牛津的假期相当多。
钟书把假期的全部时间投入读书。
大学图书馆的经典以十八世纪为界,馆内所藏经典作品,限于十八世纪和十八世纪以前。
十九、二十世纪的经典和通俗书籍,只可到市图书馆借阅。
那里藏书丰富,借阅限两星期内归还。
我们往往不到两星期就要跑一趟市图书馆。
我们还有家里带出来的中国经典以及诗、词、诗话等书,也有朋友间借阅或寄赠的书,书店也容许站在书架前任意阅读,反正不愁无书。
”钱老早在清华大学读书之时,就曾立下“横扫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志向而遍览不已。
看看钱老,人家的读书精神,我们之所以这样平庸,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因为整天在书的世界里遨游,因此钱钟书的生活能力也就不像他的学问那样高超了。
在《我们仨》里:
钟书这段时期只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
“我做坏事了。
”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
我说:
“不要紧,我会洗。
“墨水呀!
“墨水也能洗。
他就放心回去。
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
我问明是怎样的灯,我说:
“不要紧,我会修。
”他又放心回去。
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了。
在这里,钱钟书先生似乎象一个憨态可掬的娃娃,其形象让人觉得可爱又爱怜。
我们非但不觉得可笑,反而觉得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人。
事实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辈子“钟”于书的人,自然是没有时间去对付生活中的琐屑之事的。
生活中的“低能”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人的能力是这边强了,那面就弱了,此事“古难全”。
可生活中有这样的人:
他们学问也不怎么样,生活的自理能力也是很差。
这就很可悲了。
这才是真正的书呆子。
可钱钟书不一样,他是我国学术界的“稀有金属”,含金量特别高。
当然,钱钟书先生并不是一个十足的生活“低能”,他会做饭,会做早点:
我们住入新居的第一个早晨,“拙手笨脚”的钟书大显身手。
……他煮了“五分钟蛋”,烤了面包,热了牛奶,
做了又浓又香的红茶;
这是他从同学处学来的本领,居然做得很好;
还有黄油、果酱、蜂蜜。
我从没吃过这么香的早饭!
……我们一同生活的日子——除了在大家庭里,除了家有女佣照管一日三餐的时期,除了钟书有病的时候,这一顿早饭总是钟书做给我吃。
钱老先生还“经常亲自为爹爹炖鸡”。
等,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钱钟书先生并非“拙手笨脚”,杨绛女士在这个词上加引号是有原因的。
作者写的这本散文有两大特点,一是用语极其简练,一些可有可无的字完全省去,如“我走进阿园卧房一看究竟”这句话,让我们写非得在“阿园”和“卧房”之间加一个“的”字不可。
类似这样的用法,随处可见。
二是用语平白如话,全是生活用语,丝毫没有大教授书院式的味道。
极其平淡,这可能就是所说的语言的最高境界就是淡而有味。
另外,这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的《杨绛文集》,其装帧、印刷、纸张、字体大小及字间距都非常的精良与合适。
一册在手,会忍不住摸索玩味。
表里是一样的认真与严谨,这反映了作者本人一贯的谨严作风。
钱钟书的文集也是这样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