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体例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5657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硕士论文体例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硕士论文体例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硕士论文体例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硕士论文体例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硕士论文体例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硕士论文体例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硕士论文体例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硕士论文体例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硕士论文体例格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注释一律采用当页脚注,电脑自动生成小5号宋体,正文用①②③等形式每页分别

排序。

注释也可采用尾注,置于参考文献之前。

三、例证

1.例证编号用阿拉伯数字加双括号即

(1),

(2),(3)等表示。

2.每例开始(含序号)左首缩进4个中文字符,右首缩进2个中文字符。

换行时,行头、

行尾均缩进2个中文字符。

英文实例也可如此。

3.实例一般来自硕士生本人翻译、或参与翻译、或校对过的文本。

选自其它文本的例证一般须在后面标明出处,标注格式准同文献参引,用夹注标示:

(作者名+空格+出版年份+冒号+页码)。

四、文献引用格式

1.直接或间接引述某人的具体观点,须给出文献的页码;

转述某人基本观点或仅提及其

某文献,只需给出文献的出版年份。

2.作者名字为英文或汉语拼音时,参引时仅标注其姓。

3.如某个作者在同一年发表/出版了多篇/本著述,在出版年份后加“a、b、c”等来区分。

4.参引用夹注标示,其格式为:

(作者名+空格+出版年份+冒号+页码)(注意:

作者名之后用逗号)。

引用格式示例:

(1)一般情况示例:

(王刚,1995:

20);

王刚(1995:

20-25);

20-25)。

(2)同一中文著述如有两个作者,作者名之间用顿号连接:

(王刚、力,1995:

如超过两人,第三人起不再列出,用“等”表示,如:

(王刚、力等,1995:

20)。

(3)同时参引一个作者两种以上的著述:

(王刚,1992,1995);

(王刚,1995a,1995b)。

(4)同时参引不同作者的著述,中间用分号隔开:

(王刚,1995;

力、涛,2001:

(5)同时标示著述首次发表/出版时间和所引用版本的出版时间,中间用斜杠隔开,引文的具体页码见所引用的版本,如:

吕叔湘(1977/1983:

137)。

(6)若引文中最后一句话为完整的句子,句号放在夹注前,否则放在夹注后,如:

“……看来是一种虚幻的信念。

”(力2007:

43)

“……,最终导致交际的失败”(王刚1995:

认知语言学认为(Lakoff&

Johnson,1980:

115),“……”。

五、参考文献排列格式

(一)共性要求

1.“参考文献”四字统一用5号粗黑宋体标示,首字与正文左边对齐。

2.文中没有参引的著作或文章一律不列入参考文献。

3.中外文献分别排列,外文在前,中文在后;

中文用小5号仿宋体,西文用相当字号的TimesNewRoman字体。

4.文献条目用小5号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如[1]、[2]、[3]。

5.每一条目首行顶正文左边起头,换行时以顺序号为准缩进两格,即仍同篇目第一个字

对齐。

6.文献条目按作者(或编者)的汉语拼音音序或西文字母顺序排列。

7.同一作者如有数条文献的,逐条分行排列,每条均重复作者,不用“——”符号

替代。

8.文献后加注文献类别标号,期刊文章为[J],专著为[M],论文集为[C],论文集选文为[A],尚未出版的会议论文为[R],学位论文为[D],词典或教材为[Z],网上文献为[OL]。

9.网上文献应注明其网址和读取日期。

示例:

Jiang,Yan.2000.TheTaoofverbalmunication:

AnElementarytextbookonpragmaticsanddiscourseanalysis[OL]..polyu.edu.hk/~cbs/jy/teach.htm(accessed30/04/2006).

(中文网上文献最后括号注上“某年某月某日读取”的字样即可)

10.多次出版(包括翻译)的重要文献,在标出所引用版本的出版年份的同时,尽可能标出首次出版的年份。

11.参引同一作者两种以上文献,按出版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同一年的著述按照文献标题首字的音序或字母顺序排列,并按顺序在出版年份后加abc以示区别。

(二)中文参考文献

1.文献作者项按姓+名的顺序给出全名,作者项在两人以上的,之间用顿号分隔。

2.参考文献为刊物文章的条目,其著录项以及排列次序为:

作者项+出版年份+文章名+刊物名第×

期+起讫页码。

文章名不用标点符号,刊物名用书名号,各个著录项之间用逗号分隔。

朱永生,2006,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83-90。

3.参考文献为专著的条目,其著录项以及排列次序为:

作者项+出版年份+书名+出版地:

各著录项之间除出版地之后用冒号外,均用逗号分隔,最后用句号。

文国,1997,《汉英语对比纲要》[M],:

语言文化大学。

4.参考文献为文集中文章的条目,其著录项以及排列次序为:

作者项+出版年份+文章名+文集名+出版地:

+起讫页码。

文集名之前加“见×

×

主编”字样。

罗选民,2000,论英汉文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研究[A],见罗选编《英汉文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C],:

人民,9-14。

(三)西文参考文献

1.文献作者项为一人者,采取姓在前,名(或名的首字母)在后的排列方式,姓、名之间用逗号分隔;

作者项为两人以上的,除第一作者外,其余作者按原有顺序排列,即名在前,姓在后,中间不用逗号,各作者之间用逗号分隔,最后两名作者之间改用&

号(表示and),例如:

Rosch,E.,WayneGray&

DavidJohnson.

2.各个著录项之间用点号分隔。

论文(包括学位论文)的篇名用正体,书名和刊物名用斜体。

文章名(含副题)首词及专名首字母大写;

书名(含副题)中,除首词、专名首字母大写外,所有实词的首字母也大写。

Tai,James,H-Y.2003.Cognitiverelativism:

ResultativeconstructionsinChinese[J].LanguageandLinguistics4

(2):

301-306.

Halliday,M.A.K.&

R.Hasan.1985.Language,ContextandText:

AspectsofLanguageinaSocio-SemioticPerspective[M].Geelong:

DeakinUniversityPress.

3.参考文献为刊物文章的条目,其著录项以及排列次序为:

作者项+出版年份+文章名+刊物名+卷期+起讫页码。

卷期和起讫页码之间用冒号。

参见以上2.的示例。

4.参考文献为专著的条目,其著录项以及排列次序为:

作者项+出版年份+书名+出版地:

5.参考文献为某人主编的书籍,在作者项后加上(ed.)表示,编者为两人及以上的则用(eds.)表示。

Mathiot,Madeleine(ed.).1979.Ethnolinguistics:

Boas,SapirandWhorfRevisited.TheHague:

Mouton.

6.参考文献为文集中文章的条目,其著录项以及排列次序为:

作者项+出版年份+文章名+文集名+出版地:

文集名之前加上“In×

(ed.)/(eds.)”字样,编者一般按照“名+姓”顺序排列。

Bybee,J.1994.Thegrammaticizationofzero:

Asymmetriesintenseandaspectsystems[A].InW.Pagliuca(ed.).PerspectivesonGrammaticalization[C].Amsterdam:

JohnBenjamins.235-254.

(四)参考文献样本

参考文献

[1]广顺,1992/1995,《近代汉语助词》[M],:

语文。

[2]刚,1980,试论“着”的用法及其与英语进行式的比较[J],《中国语文》第1期,21-27。

[3]戴耀晶,1997,《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M],:

教育。

[4]邓守信,1985,汉语动词的时间结构[J],《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7-17+48。

[5]龚千炎,1995,《汉语的时相时制时态》[M],:

商务印书馆。

[6]郭风岚,1998,论副词“在”与“正”的语义特征[J],《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35-47。

[7]郭杰克、尤俊生、楚至大,1986,略论汉英动词“体”的对比研究[J],《现代外语》第1期,31-37。

[8]郭志良,1991,时间副词“正”、“正在”和“在”的分布情况[J],《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167-172。

[9]郭志良,1992,时间副词“正”、“正在”和“在”的分布情况(续)[J],《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94-103。

[10]吕叔湘,1942-44/1990,《中国文法要略》[M],:

商务印书馆。

[11]吕叔湘主编,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M],:

[12]文娱,1980,谈谈“正”、“在”和“正在”[J],《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41-50。

[13]王力,1944-45/1954,《中国语法理论》[M],:

中华书局。

[14]熊文华,1997,《汉英应用对比概论》[M],:

[15]熊文华等,1999,时间[A],见世开主编《汉英对比语法论集》[C],:

外语教育,64-89。

[16]徐丹,1992,汉语里的“在”与“着(著)”[J],《中国语文》第6期,453-461。

[17]Binnick,R.I.1991.TimeandtheVerb:

AGuidetoTenseandAspect[M].Oxford:

OxfordUniversityPress.

[18]Chao,Y.R.1968.AGrammarofSpokenChinese[M].California:

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19]rie,B.1976/1981.Aspect[M].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20]Declerk,R.1991.TenseinEnglish:

ItsStructureandUseinDiscourse[M].London:

Routledge.

[21]Freed,A.F.1979.TheSemanticsofEnglishAspectualplementation[M].Dordrecht:

D.ReidelPublishingpany.

[22]Smith,C.S.1982.Atheoryofaspectualchoice[J].Language59(3):

479-501.

[23]Smith,C.S.1991/1997.TheParameterofAspect[M].Dordrecht:

KluwerAcademicPublishers.

[24]Vendler,Z.1967.Verbsandtimes[A].InZ.Vendler(ed.).LinguisticsinPhilosophy[C].Ithaca:

CornellUniversityPress.97-121.

参考文献也可采用下列常用格式:

Bibliography

[1]Bassnett,Susan.TranslationStudies[M].Shanghai:

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4.

[2]Bassnett,Susan&

AndreLefevere.ConstructingCultures:

EssaysonLiteraryTranslation[C].Shanghai:

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3]Beaugrander,D.&

WolfgangU.Dressler.IntroductiontoTextLinguistics[M],NewYork:

LongmanInc,1981.

[4]Cuddon,J.A.ADictionaryofLiteraryTerms[Z].Chatham:

W&

JMackayLimited,1979.

[5]Gentzler,Edwin.ContemporaryTranslationTheories[M].Shanghai:

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4.

[6]Halliday,M.A.K.&

R.Hasan.CohesioninEnglish[M].Beijing:

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1.

[7]Hoey,Michael.PatternsofLexisinText[M].London:

OxfordUniversityPress,1991.

[8]LefevereAndre.TranslatingLiterature[M].NewYork:

TheModernLanguageAssociationofAmerica.1992.

[9]Lefevere,Andre.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

ASourcebook[C].Shanghai:

[10]Munday,Jeremy.IntroducingTranslationStudies:

TheoriesandApplications[M].

LondonandNewYork:

Routledge,2001.

[11]Newmark,Peter.ApproachestoTranslation[M].Oxford:

PergamonPress,1981.

[12]Newmark,Peter.ATextbookofTranslation[Z].NewYork: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1988.

[13]Nida,E.A.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ng[M].Shanghai:

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64.

[14]Nida,E.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M].Shanghai: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

[15]Nida,E.A.LanguageandCulture—ContextsinTranslating[M].Shanghai:

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16]Pym,A.Venuti’sVisibility[J].Target,1996

(1):

165-177.

[17]Reiss,Katharina.TranslationCriticism:

thePotentialsandLimitations[M].

Shanghai:

[18]Robinson,Douglas.WesternTranslationTheory:

fromHerodotustoNietzsche[M].

Beijing:

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6.

[19]Robinson,Douglas.TranslationandEmpire:

PostcolonialTheoriesExplained[M].

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7.

[20]Schleiemacher,F.OntheDifferentMethodsofTranslating[A].InLefevere,A.(ed).

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

ASourcebook[C].Shanghai:

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4,141-166.

[21]Shuttleworth,Mark&

MoriaCowie.DictionaryofTranslationStudies[Z].

Manchester:

St,JeromePublishing,1997.

[22]Venuti,Lawrence.RethinkingTranslation:

Discourse,Subjectivity,Ideology[M].

London:

Routledge,1992.

[23]Venuti,Lawrence.TheTranslator'

sInvisibility:

AHistoryofTranslation[M].

Routledge,1995.

[24]Venuti,Lawrence.TheScandalsofTranslation—TowardanEthicsofDifference[M].

Routledge.1998.

[25]Venuti,Lawrence.TheTranslationStudiesReader[C].London:

Routledge,2000.

[26]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

外语教育,1992.

[27]蔡平.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J].中国翻译,2002,23(5):

39-41.

[28]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1998

(2):

12-19.

[29]郭建中.中国翻译界十年(1987-1997):

回顾与展望[J].外国语,1999(6):

53-60.

[30]郭建中.韦努蒂及其解构主义的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2000

(1):

49-52.

[31]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2]校.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J].中国翻译,2002,23(5):

32-35.

[33]贺显斌.韦努蒂翻译理论的局限性[J].外国语,2007(3):

76-80.

[34]黄天源.直译和意译新探[J].外语学院学报,1998

(1):

74-78.

[35]鲁迅,瞿秋白.鲁迅和瞿秋白关于翻译的通信[A].罗新璋.翻译论集[C].:

商务印书馆,1984,273-279.

[36]罗新璋.翻译论集[C].:

商务印书馆,1984.

[37]罗选民.论文化/语言层面的异化/归化翻译[J].外语学刊,2004

(1):

102-106.

[38]重德.LiteralTranslationandFreeTranslation[J].外国语,1990(4):

64-49.

[39]重德.西方译论研究[M].:

中国对外翻译,2003.

[40]艳丽,自俭.也谈“归化”与“异化”[J].中国翻译,2002,23(6):

20-24.

[41]英凯.归化——翻译的歧路[J].现代外语,1987

(2):

58-64.

[42]林克难.为翻译术语正名[J].中国翻译,2001

(1):

14-16.

[43]马会娟.对LawrenceVenuti异化翻译理论的再思考[J].XX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13

(1):

26-32.

[44]会军.归化与异化——两个动态的概念[J].外语研究,2003(4):

60-64.

[45]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C].:

译林,1996.

[46]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

从归化到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

(1):

40-44.

[47]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J].中国翻译,2003

(1):

48-51.

[48]儒.论信达雅[M].:

商务印书馆,1998.

[49]谭卫国.新编英汉翻译教程[Z].:

华东理工大学,2009.

[50]谭卫国.英语习语汉译研究[J].师大学学报,2009(6):

128-132.

[51]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

商务印书馆,2004.

[52]王东风.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态度[J].中国翻译2000(4):

2-8.

[53]王东风.归化与异化:

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5):

24-26.

[54]王建国.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看翻译策略与方法[J].外语研究,2005(4):

55-59.

[55]王宏印,士聪.中国传统译论经典的现代阐释[J].中国翻译,2002

(2):

8-10.

[56]吴建芬,唐德根.异化归化是翻译方法吗?

——与王建国先生商榷[J].外语

外贸大学学报,2007

(2):

32-34.

[57]许建平,荣曦.过犹不及——就直译意译问题与重德教授商榷[J].外国

语学院学报,1995(4):

63-68.

[58]许建平,荣曦.跨文化翻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