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限时训练学案45份 通用38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5390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限时训练学案45份 通用38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限时训练学案45份 通用38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限时训练学案45份 通用38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限时训练学案45份 通用38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限时训练学案45份 通用38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限时训练学案45份 通用38Word格式.docx

《高中地理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限时训练学案45份 通用38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限时训练学案45份 通用38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限时训练学案45份 通用38Word格式.docx

A.① Ⅰ      B.③ Ⅱ

C.② ⅡD.④ Ⅰ

解析:

北美大陆温带荒漠面积比热带荒漠大,故Ⅰ表示温带荒漠,Ⅱ表示热带荒漠。

非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均以热带荒漠为主,且非洲的热带荒漠面积大于澳大利亚大陆,故②和③分别表示非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

亚欧大陆较南美大陆面积大,荒漠面积也较大,故①表示亚欧大陆,④表示南美大陆;

南美大陆南部高原为温带荒漠。

答案: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大陆Ⅰ型荒漠是寒流海岸型荒漠和回归线型荒漠

B.②大陆无Ⅰ型荒漠的原因是地形起伏

C.③大陆Ⅱ型荒漠是回归线型荒漠和寒流海岸型荒漠

D.④大陆Ⅱ型荒漠是大陆内部型荒漠和寒流海岸型荒漠

亚欧大陆I型荒漠为温带荒漠,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应为大陆内部型荒漠;

非洲大陆无温带荒漠主要是由地理纬度低,以热带气候为主造成的;

澳大利亚大陆热带荒漠主要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常年控制以及受沿岸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形成的,为回归线型荒漠和寒流海岸型荒漠;

南美大陆热带荒漠位于南美大陆西部,由于处于盛行风的背风坡,降水少且受寒流影响而形成。

C

威海二模)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3~5题。

3.该区域在荒漠化之前,盛产优质向日葵的自然条件是(  )

A.光照强B.气温年较差大

C.土壤肥沃D.地形平坦

4.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充足B.水源充足

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

5.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可行的措施是(  )

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

B.①②种草、③种树

C.①种树、②③种草

D.①种树、②③④种草

西北地区作物质优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原景观出现在降水相对较多的地方,而⑤地降水量在100mm以下,则该地可能有较充足的地表水或地下水。

降水量在400mm以上的半湿润地区可以种树,降水量为200~400mm的半干旱地区适宜种草。

3.A 4.B 5.C

黄冈调研)读下面两区域图,回答6~7题。

6.甲、乙两区域共同的优势资源是(  )

A.石油B.铁矿

C.水能D.太阳能

7.乙区域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破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

B.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C.大气污染导致土壤盐碱化

D.沿湖围垦导致降水量减少

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甲区域位于欧洲西北部地区,靠近北海,乙区域位于中亚地区,两区域石油资源丰富。

乙区域位于中亚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过度开垦会导致土地荒漠化。

6.A 7.B

黄石统考)植被地上部分(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被称为植被覆盖度。

下面图甲示意2001—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三大统计区域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图乙示意这种变化与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的相关性。

据此回答8~9题。

甲       乙

8.有关图示地区植被覆盖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01—2010年内蒙古的植被覆盖度整体呈下降趋势

B.年均温的变化对内蒙古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大于年降水量的变化

C.森林区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主要取决于年均温的变化

D.草原区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与年均温呈负相关,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由图可知,2001—2010年内蒙古的植被覆盖度变化较小;

年均温的变化对内蒙古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小于年降水量的变化;

森林区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与年均温的相关性较强;

草原区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与年均温、年降水量均呈正相关。

9.图中曲线a、b、c分别代表(  )

A.森林区、荒漠区、草原区

B.荒漠区、草原区、森林区

C.草原区、森林区、荒漠区

D.草原区、荒漠区、森林区

由甲图可知,植被覆盖度由小到大的排序是a、b、c。

森林树冠大,在地面垂直投影面积大;

草的叶子小,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也小;

荒漠区植被稀少,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更小。

由此可以判断a、b、c分别代表荒漠区、草原区、森林区。

B

江门二模)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

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的铁路段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据此完成10~11题。

麦草方格沙障

10.图中绿洲在发展种植农业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农业生态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B.水土流失

C.土壤酸化D.地面沉降

11.为促进图中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

该地区绿洲附近引水灌溉发展种植业,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且该地区蒸发旺盛,容易出现土地盐碱化。

沙漠景观、麦草方格景观和少数民族文化对东部发达地区居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故该地区发展旅游业有一定的优势,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小。

10.A 11.D

二、非选择题

12.(2016·

中山统考)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

近年来,呼伦贝尔地区的粮食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产量逐年上升,已连续11年增产。

下图是呼伦贝尔地区位置简图。

下表为呼伦贝尔地区粮食产量(单位:

万吨)表。

读图表,回答问题。

 

指标

2014年

2013年

粮食

615.65

600.6

小麦

117.52

102.38

玉米

317.80

305.17

水稻

11.39

14.81

(1)呼伦贝尔地区不断扩大粮食种植规模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2)为应对上述问题,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

(1)题,可从水资源数量与质量、土壤性质、气候、湖泊湿地数量、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来思考。

(2)题,可从耕作方式、化肥农药施用、水资源利用、植被保护、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未分析。

(1)水资源短缺,水质下降;

草原退化、土壤盐碱化(或土地荒漠化);

湿地(湖泊)面积缩小;

干旱程度加剧,风沙天气增多;

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壤板结等。

(2)实施少耕、免(休)耕、限耕等措施,减少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退耕还草,保护植被;

加强水资源管理,发展节水农业;

发展精准农业,合理施用肥料和农药(加强农牧业技术培训与推广等);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处理好农牧业的关系等。

13.(2014·

全国Ⅰ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m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cm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1)提取图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答题的关键。

读图文材料可知,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有三个:

一是来自注入湖泊的河流形成的河口三角洲;

二是来自冬春季河流水位低而裸露的河滩;

三是来自错那湖冬春季水位低而出露的湖滩。

(2)认真分析图文材料即可得出答案。

图示区域冬春季干燥少雨,植被稀少,沙源裸露,再加上多风力强劲的西风,故易起沙。

(3)可从对铁路基础设施和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强劲的风沙活动会掩埋铁路、吹翻列车,破坏铁路沿线的基础设施。

(4)迁移运用腾格里沙漠区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保护包兰铁路的措施;

还可以建设铁路防护墙,阻断自然灾害与受灾体。

(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

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

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

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

侵蚀路基(和路肩);

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

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