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哲学研究比较Word格式.docx
《中西方哲学研究比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方哲学研究比较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中西哲学比较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不注重知识论和逻辑方法论,而西方哲学是以“认识论”为基础或核心的
中国哲学思想历来推崇人性,不注重知识论和方法论,而西方哲学则以“认识论”为核心。
哲学,英语中Philosophy这个词,中译为“爱智慧”。
爱智者并不自诩说是“有智者”,这是说,哲学是从追求智慧开始的,智慧就是知识。
古希腊人说哲学产生于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实这一点所有的思想都是一样的,但是古希腊的发展却是首先想知道的是宇宙万物的起源、世界运行的规律、由宇宙然后再推入人生,因此,西方哲学的全部基础和核心就是“知识论”“逻辑方法论”,而不是“人性论”“人生观”。
二、中国哲学思想注重强调“是什么”,而西方哲学注重强调“为什么”
中国文化中历来强调“定义不能精确,推理不能精确,也因此难以有精确的定论”的认知,因此,中国哲学中一直都强调“是什么”。
而西方哲学则看重的“为什么”,刨根问底式的学习、思考方式成为了西方人的习惯。
瓦特看到壶盖跳,就会追究为什么,也因此而发明了蒸汽机;
牛顿看见苹果掉地,也追究为什么,因此而导出“万有引力”定律。
三、中国哲学思想源于“一脉分张”,而西方哲学源于“诸流竞汇”
国学大师钱穆在研究中西文化的源头时,称中国文化为“一脉分张”,西方文化为“诸流竞汇”。
中国儒、释、道三教异源同流,形成了互相兼容、互相补充的多流并存、多价值取向的中国文化的哲学体系。
西方文化有三个源头,古希腊高度发达的文明,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所代表的对一切事物进行反思的科学精神传统;
古希伯来文明,犹太教对上帝的崇拜发展为唯上帝意识;
古罗马文明、发达的法制传统为近代的法制观念奠定了基础。
这三大源头以宗教信仰的形式在基督教中固定下来,因此,西方哲学是一种“诸流竞汇”的哲学体系。
四、中国哲学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西方哲学则强调“天人对立”
天人关系,古代中国哲学又称之为“天人之辩”。
在春秋战国时期,对天人关系的思考深入展开。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认为:
“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
季氏》)。
将“畏天命”作为“三畏”之首。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老子讲: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二十五章》)。
荀子有一个著名论点:
“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荀子·
天论》)。
各流派尽管立足点不同,但都是以“天人合一”为其共同的特点的。
与中国哲学相反,西方哲学观偏重于向外探求自然,征服自然。
在西方,以理论形式表现的宇宙观形成于古希腊罗马时代。
当时,人们也曾有过类似东方人有机整体的自然观念,以德漠克利特为代表的原子论者从世界的整体性、统一性的角度探寻世界的本质,把原子看成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的要素。
但是,在西方自然哲学发展史中,希腊这种整体观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并非西方哲学的主流。
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与自然完全对立起来;
苏格拉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与人世相对立的神世安排的。
他的学生柏拉图又发展了这种思想,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念”论庞大体系。
在柏拉图看来,人的感觉不可能是知识的源泉,一切真实的知识只是不朽的灵魂对理念的回忆。
柏拉图的思想影响了好几个世纪。
因此,西方人看世界时,认为人和宇宙是处于对立的状态,是“天人对立”的宇宙观。
五、中国哲学思想的时空观是以时间为第一,为主导;
而西方哲学的时空观,是以空间为第一,为主导
中国哲人对时间的认识是宏观的、深刻的,把世道的变迁、国家的兴亡放到时间的历史长河中去考虑。
《周易》,作为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时间的理论贯穿全书。
宋代学者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指出: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阴阳易理的实质,是时间主导空间变化的规则。
在西方,早在古希腊,学者们就表现出强烈的空间意识。
如:
亚里土多德认为,地球是不动的,太阳、月亮、星星都以圆周为轨道围绕地球运动,构成了圆周运动。
在公元2世纪,这个思想被托勒密精制成一个完整的空间模型,地球处于正心的位置。
西方人对空间的追求达到了执迷的程度。
把时间放到了次要的位置。
六、中国哲学思想在价值观上推崇中庸、中和,而西方哲学则偏向绝对极端
在古代中国,中庸思想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尚书·
尧典》。
《尚书·
尧典》中写道: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意思是:
合理的态度应当是正直且婉和,宽大又谨慎,刚正而不盛气凌人,简约却不傲慢无礼。
中庸形态在春秋时期已获得成熟的形式,其代表人物是孔子。
孔子的中庸思想主要被用于道德的培养,注重行为方式的合理性和完美性。
西方哲学文化有一套建立在亚里士多德原理基础上的思维习惯,两千多年来三段论法和演绎推理一直是西方文化的思维主流。
重论证,非此即彼,是偏向于绝对、极端的价值观。
七、中国哲学思想在自然观上强调不以人为中心,而西方哲学的自然观则强调人的作用
中国哲学在自然观上强调不以人为中心,不以人为中心来看待自然,却又显示人与自然的亲切关系,可以说是道家哲学自然观的基本特色。
道家哲学对此有一套完整的思想,基本上可从吾人对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诠释获得理解。
西方近代科学里所界定的自然,包含了由各门自然科学所研究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维生体系与生物圈所构成的环境,以及整体宇宙。
换言之,包含了由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一直到天文学所研究的自然。
整体说来,这一自然可以归结为:
自然科学发现的自然法则所足以解释和预测的全体现象。
科学家认为自己可以透过客观的方式描述自然,发现它的法则,并用法则来解释现象的发生;
在解释以后,就可以进一步预测其未来的发展。
八、中国哲学思想为让人遵行之现世哲学,而西方哲学则使人信服之彼岸哲学
夫哲学,究神人之际,以人之成人、安身立命为要务。
发而为议论者,惟使人信服或遵行而已矣。
此为伦理、政治之基础。
中国哲学若是,西方哲学亦然。
然则二者之异者何?
曰:
方向不一,方法不同。
简言之,西方哲学乃使人信服之彼岸哲学,中国哲学则为让人遵行之现世哲学。
九、中国哲学思想注重德性与德行合一,而西方哲学强调德性与德行分开
在西方哲学良知论的脉络中,亚里士多德和康德都在一定程度上将德性与德行分离开来,即经验论的良知重视的是具体的德行,而先验论的良知则更重视内在的德性。
德性与德行在现实的道德实践中并不能得到完满的交融,这也正是亚氏的德性伦理学与康德的形式伦理学在现代都遭受批判的根由所在。
而德性与德行两难的问题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中得到了合理的解决。
他认为,德性虽是人的天赋之性,但它必须在具体的道德践履中得到表达,即良知作为内在的“德性之知”也必须在实践性的德行中予以扩充。
十、中国哲学思想的特征表现为一种封闭的自我发展,具有稳定性,而西方哲学则表现为多方面融合哲学-科学文化
中国有着广袤而丰腴的土地以及便利的陆路交通,农业比较发达,经济的交流主要通过内陆各个国家之间的互通有无,不必通过海上贸易交往来实现经济发展。
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同一地域的文化往往具有相似性,例如在中国的周边国家的文化要么没有根本区别,要么是中国文化的“文化卫星国”,虽然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都是面向自身的“内在文化”,这样的外在条件使中国文化的视野被限制在一个类似的传统环境当中,成为一种内向型文化。
这些条件使中国哲学的特征表现为一种封闭的自我发展,具有稳定性。
而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就是西方哲学的源头,所以以古希腊进行论述)境内多山,不具备农耕的条件,是一种农本经济。
在陆路交通不畅和不具备如同中国那样农耕条件的情况下,古希腊的经济要发展必须利用它的良好的海岸线,大力发展海上贸易,进而才能够通过海上与其他地区交往、交流,互通有无,所以,古希腊在海上贸易过程中形成相对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
在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往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文明,学习和汲取它们的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并且对之进行批判、改造和综合,从而形成具有古希腊特色的哲学-科学文化。
十一、中国哲学思想的主流强调继承传统,而西方哲学则具有具有科学精神和不断超越的特点
中国,一方面在宗法制度的制约下,产生了以家庭为中心,注重人与人的关系以求得身心内外谐调的价值取向,在大一统的国家内形成具有自身的特点的中国文化,并通过国家权力来强力推行,使思想传统较早形成和比较一致。
另一方面,较严厉的思想钳制使思想自由被限制在狭窄的范围内,多数思想家把传统思想当作政治行为、礼仪和道德规范的主要来源,使中国哲学整体朝向伦理(政治)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是都无法超越传统,都是在传统所限定的范围内展开,他们的学说也试图从古代的传说和古籍中寻求证明,用以支持自己的学说,这也表明了中国哲学对传统的态度并不是采取积极的批判,而是继承和诠释,这种态度被强化成为中国哲学的主流:
继承传统。
而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就是西方哲学的源头,所以以古希腊进行论述)自然因素的阻隔使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以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各个城邦被自然而然地隔离开来,这也就有利于各个城邦独立自由发展,多种政体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依照城邦的实际情况不同而出现。
在多样性的环境里能促进相互之间的比较和思考,人们的思想也呈现出多样化,激发人的批判精神和创造能力,也有利于在相互比较中形成新、更正确的认识。
另一方面,在一些较为宽松的城邦里形成了古希腊著名的民主制,这种民主制总体上为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因为在民主制度下,自由思想和相互辩论可以允许合法存在,它允许甚至保护公民自由思想的权利,有利于使一些背离传统的或与时下流行的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甚至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一些权贵常常邀请一些“社会名流”进行聚会、探讨,极大地促进思想的多样性,一部分人试图开辟另一些道路或者对传统进行批判——而不是简单继承,用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下,对传统(主要是巫术和神话)采取超越成为可能,由此形成古希腊哲学的新的传统:
超越传统。
因此古希腊哲学具有科学精神和不断超越的特点。
中西方哲学研究比较的思考
通过对中西方哲学研究比较得以看出,中西方哲学有着许多的差异,透过这些差异,使我们对哲学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一、哲学不是真理,是一种思索、思想追问
哲学不是真理,与其说哲学以追求真理为目的,不如说哲学以追求信以为真为目的。
举个例子,1+1=2,这是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在不同的时空形态下,我们都可以有把握地说,1+1=3或1+1=4是错的。
哲学则不然,有的哲学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有的哲学则认为人死如灯灭。
对于这两种意见,我们不能判定孰是孰非。
当然,如果信其一为真,则可认定其二为错。
这就是说,真理具有排他性,如果哲学是真理,那么就只有一种哲学,这显然和哲学具有各种流派的事实相悖。
西方有西方哲学,中国有中国哲学思想。
在西方哲学中,有“唯实主义”,有“唯名主义”;
在中国哲学思想中,则有儒家、道家和墨家。
固然,在某些特定的时空状态下,某种哲学会成为“真理”,但这只是变态,而不是常态。
二、哲学不一定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
哲学必须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看法,基本上是西方哲学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一种归纳。
但这种归纳并不能涵盖更大范围的事态:
它既不足以涵盖自伯格森以后的西方哲学,更不足以涵盖更为广阔的中国哲学思想。
哲学必须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主张,基本上就是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一个归纳。
显然,这个有限归纳并不能作为一个无限归纳,当然也不能作为一个“公理”、“规律”或确定无疑之前提,更不能据此前提来演绎更大范围的事态。
三、哲学之任务与目的
人之生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但人之死却首先在时间上是无限的。
这就是说,生是一种有限,死却可能是一种无限。
依照这种生和死的“有限和无限”,我们给出这样一种表述:
有限的人生渴求死后无限之永生。
这种死后永生图景之刻画以及生时努力之方法,就是哲学的任务。
永生之图景必须使人信服,努力之方法必须让人遵行。
这样,信服而遵行也就成为了哲学的目的。
永恒之彼岸既不可感,故西方哲学必须首先使人信服;
逐渐延伸之社会既真实可感,故儒家仅需让人遵行。
结论
对于如何进行中西哲学研究的比较,我们应该运用分析生存状态的方式,也就是分析其从事哲学活动的方式。
哲学的文本是不好比较的,但是,一切哲学的文本都是哲学活动的结果,而从事哲学的方式就是生存的方式。
我们应该从“超越”这个词出发,阐明中西哲学各自“超越性”及其生存状态结构性特征。
西方的形而上学有两种,一种是完全脱离经验的柏拉图式,另一种是以经验概括为基础的亚里士多德式,这两者的共通之处是都带有超越的特征。
中国的形而上学则不然,《易经》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言,说明了中国哲学思想中的“道”不离“形”、“形”不离“器”的特点。
也就是说,在中国哲学思想里不具有追求纯粹知识的普遍性原理传统,即本体论传统。
形而上与形而下结合的“万物合一”境界,才是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
参考文献:
1.潘磊、孟媛媛《中西方哲学观比较与分析》创新论坛★技术与创新管理
2.曾志、孙福万《论中西哲学的内在差异及其逻辑基础》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0(3):
15-23.
3.王利红《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中西方哲学思想的比较》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增刊
4.梅景辉《在德性与德行之间——中西哲学良知论的差异与沟通》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7月
5.甘民《孔子与苏格拉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9(35):
23-25
6.罗素著、何兆武等译《西方哲学史》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7.厄奈斯特·
巴克著,卢华萍译《希腊政治理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8.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9.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0.刘向雄《中西方哲学产生条件之对比》
11.许苏民《论王国维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_普世哲学定义观照下的中西慧境》
12.余志民《中西哲学比较之儒学复兴》
13.沈清松《中西自然观的哲学省思—兼论科技所需的人文精神》
14.《关于中西方哲学的比较》
15.《中西方哲学的根本区别何在》
16.《中西方哲学差异的解析》
17.《性善与性恶——中西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