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母忧归服/未阕/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时储位久虚/帝惑陶仲文“二龙不相见”之说/讳言建储德/恳请/
B.
母忧归/服未阕/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时储位久虚/帝惑陶仲文“二龙不相见”之说/讳言建储/德恳请/
C.
母忧归/服未阕/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时储位久虚/帝惑陶仲文“二龙不相见”之说/讳言建储德/恳请/
D.
母忧归服/未阕/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时储位久虚/帝惑陶仲文“二龙不相见”之说/讳言建储/德恳请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
因考试在春天,又叫“春闱”。
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由隋朝开始设置,掌管刑法、狱讼、军令等事务,最高长官是刑部尚书。
翰林院是古代封建皇帝的秘书机构,人选翰林院的被称为“点翰林”。
由科举至翰林,是非常荣耀的。
赠,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其死后,追授给他一个较高的官职或称号。
追封功臣的先人也叫“赠”。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欧阳德为人正直,曾跟从王守仁学习,策问中曾议论王守仁的思想,他与魏良弼在考卷中坦率地阐发老师的学术却并无阿识之意。
欧阳德学问渊博,皇帝诏令选择有学问和德行的读书人为翰林,欧阳德改任为编修,他设置讲亭,召集国子生与四方学者在那里讲学论道。
欧阳德讲求孝道,他曾被召入京做太仆少卿,但是为了便于奉养父母,他调任南京鸿胪卿。
父亲去世他守孝期满后仍留在家中奉养母亲。
欧阳德敢于直谏,欧阳德曾认为裕王不应出京,并给皇帝上疏,皇帝没有同意他的建议欧阳德就继续上奏,皇帝虽不高兴,也原谅了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甫冠举乡试。
②德器宇温粹,学务实践,不尚空虚。
晚见知于帝。
【答案】
(1)B
(2)B
(3)B
(4)①(欧阳德)刚二十岁就乡试中举。
后去赣州,跟从王守仁学习。
②欧阳德风度温和,学问讲求实际,不崇尚空谈。
很晚才被皇帝了解。
【解析】【分析】
(1)本题断句,只有首句和尾句不同,中间答案一致,故可以采用排除法,快速得出答案。
如“恳请”是一个人的动作行为,发出这个行为的是欧阳德,故“德恳请”不该断开,可以排除A、C。
“母忧归服未阕”大意是“母亲去世,回家服丧,丧期未满”,从语法角度,“未阕”前应该有个主语。
排除D。
故选B。
(2)B项解说错误,“军令”属于“兵部”。
(3)B项,“欧阳德改任为编修,他设置讲亭,召集国子生与四方学者在那里讲学论道。
”分析错误,原文“迁南京国子司业,作讲亭,进诸生与四方学者论道其中”,说明欧阳德是在调任南京国子监司业时设置讲亭,召集国子生与四方学者在那里论道。
(4)本题翻译特别注意得分点:
①“甫”解释为“刚刚”、“冠”译为“二十岁”、“举”译为“中举”、“之”译为“到”。
②“务”译为“讲究”、“尚”译为“崇尚”、“见”表被动、“知”为“了解”之意。
故答案为:
⑴B;
⑵B;
⑶B;
⑷①(欧阳德)刚二十岁就乡试中举。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培养语感。
另外,这类题也有规律可寻:
首先看四个选项,一般在第一处分歧可以排除两项,之后另一分歧处排除另一项,得出答案。
这个过程比较简单,但也要有文言断句基本知识。
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
紧紧抓住“曰”“云”“言”,这些字后面要停;
熟记常用虚词;
把握词性词义、语法结构;
分析排比对偶与反复的句式帮助断句。
⑵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熟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意积累、记忆。
⑶本题考查文言文文意的把握,完成这类题,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要全理解。
另外,针对每一个选项,标明时间、事件,到原文一一对照。
⑷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包括实词理解能力、虚词理解能力、句式理解能力、整体理解能力。
总的来说,翻译题需要做到关注字词句,落实得分点。
【附参考译文】
欧阳德,字崇一,是泰和人。
(欧阳德)刚二十岁就乡试中举。
两次不参加会试。
嘉靖二年(1523),策问中曾议论王守仁的思想,欧阳德与魏良弼等在考卷中坦率地阐发老师的学术却并无阿谀之意,结果进士及第,授六安州知州。
他在六安建立了龙津书院,聚集生徒讲学。
后调入京城任刑部员外郎。
嘉靖六年,诏令选择朝中有学问和有德行的读书人为翰林,于是欧阳德改任为编修。
后调任南京国子监司业,设置讲亭,召集国子生与四方学者在那里论道。
不久,改任南京尚宝师。
随后,召入京为太仆少卿。
为便于奉养父母,又调任南京鸿胪卿。
父亲去世,守孝期满后仍留在家中奉养母亲,与邹守益、聂豹、罗洪先等每日讲学。
其后,因被荐举起任原官,又经过多次升迁至吏部左侍郎兼学士,掌管詹事府。
母亲去世,回家服丧,丧期未满即起用为礼部尚书,但等到服丧期满才赴任,召命他当值无逸殿,当时,迟迟不立皇太子,因为世宗相信陶仲文的“二龙不相见”之说,讳言立皇太子之事。
欧阳德恳请建储。
适逢世宗诏令二王出京至其分封藩地,并于同日完婚。
欧阳德则认为裕王是太子不应出京,并上疏说:
“从前太祖以父婚子,诸位王子都住在宫中;
宣宗、孝宗以兄婚弟,才搬到外府,现在的事和太祖时候的情况相同,请按照当初的旧制。
”世宗不答应。
欧阳德奏道:
“《会典》关于婚礼中说,太子结婚曰‘承宗’,分藩诸王结婚日‘承家’。
现在裕王是承宗还是承家?
”世宗不高兴地说:
“既然是王礼,自有典章制度。
如你所言,何不册立裕王为太子?
”欧阳德立即准备册立礼仪。
皇帝更加不高兴,但是最终原谅了他的忠诚。
裕王的母亲康妃杜氏去世,欧阳德奏请按成化朝纪淑妃的旧例丧葬。
皇上不答应。
欧阳德说话理直气壮,裁断诸位宗王和藩王尤其有凭据,或者当面指出利益与损害之处,众人面面相觑脸部发抖,欧阳德却神态自然,十分镇静。
正当这时候,欧阳德与徐阶、聂豹,程文德都因学识渊博居显要地位。
他们在灵济宫聚集四方名士,共同讨论“良知”之学,前去聚会的有五千人。
都城讲学的集会,因此盛行。
欧阳德风度温和,学问讲求实际,不崇尚空谈。
很晚才被皇帝了解,将被任用掌握大权时,欧阳德却突然去世。
赠太子少保,谥号文庄。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
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
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
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
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
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
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
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
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呜呼!
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
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
虽然,已矣!
淳之身,父之所遗;
淳之身,君之所用。
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
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
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
——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
如其不然,万勿置后!
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
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
立一不肖后如西铭①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
鸣呼!
大造茫茫,总归无后。
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
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
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
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
勿悲勿悲!
相托之言,慎勿相负!
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
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②之鬼,则吾愿毕矣!
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人生孰无死?
贵得死所耳!
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
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
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散展。
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
恶梦十七年,报仇于来世。
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注)①西铭:
张溥,明末复社的领袖。
张溥死后,因无后,次年由钱谦益等代为立嗣。
钱谦益后来投降了清朝。
人们认为这有损张溥的名节。
②若敖:
春秋时楚国公族名,因为越椒背叛楚而被灭族绝后。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
见背:
被背弃
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
分:
料想
淳之身,父之所遗
遗:
遗留,留下
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
酬:
报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嫡母慈惠,千古所难
失其所与,不知
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家事尽以委之
宁许以负秦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夏完淳在临刑前为“不得以身报母”而深感悲痛,为家中“八口”的生计问题而深感忧虑,但他又认为“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以身殉父”是死得其所的。
夏完淳在信中恳请双慈保重,牵挂结婚二载的娇妻,并以五言诗的咏唱抒发豪情,侠骨柔肠,尽显其中。
夏完淳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告白母亲“万勿置后”,是担心领养的孩子以后不孝敬老人,反而会是家族的隐患。
这封狱中绝笔信表达了夏完淳以身赴义、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全文一唱三叹,慷慨悲壮,感人至深。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
②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
【答案】
(1)A
(3)C
(4)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5)①(本来指望重见天日,来报大仇,使死者得到慰恤,生者获得荣封,向九泉之下的父亲告慰我们的成功。
②像西铭先生立一个没有出息的后嗣,被世人诟骂讥笑,还不如不立为好啊!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找到各选项在文中的位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
本题A项,“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中“见背:
被背弃”解释错误,“见背”是对父亲去世的委婉的表述,“见”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见背”可理解为“离开我,背离我”。
故选A。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虚词含义的能力。
A项,“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中“也”表示感叹语气,“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也”与上文的“者”构成“者……也”结构的判断句。
B项,“嫡母慈惠,千古所难”与“失其所与,不知”中的“所”,均与下文构成“所”字结构,翻译为“……的”。
C项,“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中“者”解释为“这样的人”,“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解释为“……的”。
D项,“家事尽以委之”中“以”解释为“把”,介词;
“宁许以负秦曲”中“以”解释为“来”,连词。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C项,“夏完淳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告白母亲‘万勿置后’,是担心领养的孩子以后不孝敬老人,反而会是家族的隐患”,表述错误,原文相关表述为“如其不然,万勿置后!
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
”,这里是表达担心会像西铭先生一样立一个没有出息的后嗣,被世人诟骂讥笑,还不如不立为好,选项曲解为“担心领养的孩子以后不孝敬老人”,理解错误,故选C。
(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本题“贤孝素著”介绍的是新妇的形象,主语是“新妇”,应独立成句;
“亦……也”为固定结构,应独立成句;
“语无伦次”为成语,意思相对完整,应独立成句;
“痛哉痛哉”表示悲痛的语气,独立成句;
因此,可断句为:
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大意是:
妻子与我成婚二年以来,贤孝素来为人所深知,武功甥为我好好地看待她,这也是武功甥的渭阳之情!
语无伦次,而这都是将死之时的肺腑之言。
悲痛,太悲痛了!
(5)本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
此题注意,①图:
希望。
以:
来。
荣:
使动用法,使……荣耀。
②不肖:
不成才,没出息。
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
状语后置。
为人所诟笑:
被动句。
诟:
诟骂。
愈:
好。
⑴A;
⑶C;
⑷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⑸①(本来指望重见天日,来报大仇,使死者得到慰恤,生者获得荣封,向九泉之下的父亲告慰我们的成功。
【点评】
(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2)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掌握文言18个虚词的常规用法;
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或利用教材所学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4)此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
(5)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
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参考译文】
不孝完淳而今死了!
以身体奉献给父亲,不能再以身体来报答母亲了。
自从父亲离我而去,悲痛地过去了两个年头。
怨恨惨痛越积越深,历尽了艰难辛苦。
本来希图重见天日,以报大仇,使死者得到赠恤,生者获得荣耀,向九泉之下的父亲报告我们的成功。
无奈上天不保佑我们,把灾祸集中于先朝,一支军队刚一起来,就立即被粉碎。
去年的义举,我已自以为非死不可,谁知当时不死,却死于今天!
短短地延续了两年的生命,却没有一天得以孝养母亲。
以致尊贵的慈母托身于空门,生母则寄生在异姓之家。
一门漂泊,活着不能相互依靠,有人死了也不能相互安慰,我今日又奄忽先赴九泉,不孝之罪的深重,连上天都已知晓了。
唉!
两位母亲都健在,下面又有妹妹、女儿,家运衰败,并无兄弟。
我死了并不足惜,我所哀痛不已的,是家庭的众多人口今后怎么生活。
虽然如此,但是,就这样吧!
我的身体是父亲遗给我的,我的身体是为国君所用的,为父为君而死,又哪里是辜负两位母亲呢?
但尊贵的慈母对我爱护备至,教我学礼习诗,十五年来从未改变,嫡母如此慈爱恩惠,千百年来所少有。
大恩未曾报答,使我悲痛到了极点!
——现在我只得把尊贵的慈母托付给义融姊,把生母托付给昭南妹了。
我死之后,如果妻子能得到一个遗腹子,那就是家门的幸运。
如果不然,千万不要另立后嗣。
会稽的大望族至今如此零落已极。
节义文章象我父子这样的有几个呢?
像西铭先生那样地立一个不肖的后嗣,为旁人所诟骂讥笑,还不如不立为好!
唉!
天地是无穷无尽的,家族却不可能永远绵延不绝。
有一日朝廷中兴重建,那么,我们就能千百年地在庙中接受祭祀、供养,又哪里只是享受麦饭豚蹄,不至成为饿鬼而已呢?
如果有人妄言另立后嗣,我与父亲在冥中一定要诛杀这个顽固愚蠢之人,决不饶恕他!
兵戈遍布天地,我死之后,战乱不会有停止之日。
两位母亲请好好保重玉体,不要再把我挂在心里。
二十年之后,我跟父亲将要扫平北方边境!
不要悲伤,不要悲伤!
我所嘱托的话,千万不要违背。
武功甥是未来大有成就的人物,家里的事都交托他。
寒食节和七月十五,以一杯清酒,一盏寒灯来供我,使我不至于成为无人祭祀的饿鬼,我的愿望就已达到了。
人有哪个是不死的呢?
贵在死得其所。
父亲能成为忠臣,儿子能成为孝子。
含笑归天,完成我的分内之事。
从佛教的原理来说,一切事物本都未尝生存,我把自己的身体看得像破旧的鞋子一样地不足珍惜。
我只是为刚正之气所激,因而懂得了天人之理。
十七年来只是一场恶梦,报仇在于来世。
我的神魂将遨游于天地之间,我对一切都毫无愧怍。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
人曰:
“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曰:
“有是言也。
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
”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
男女行者别于涂;
涂不拾遗;
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
“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
盍致地焉?
”黎鉏曰:
“请先尝沮之;
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
”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
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
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
子路曰:
“夫子可以行矣。
“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
”桓子卒齐女乐,三日不听政;
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
孔子遂行,宿乎屯。
而师己送。
曰:
“夫子则非罪。
“吾歌可夫?
”歌曰:
“彼妇之口,可以出走;
彼妇之谒,可以死败。
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师已反,桓子曰:
“孔子亦何言?
”师己以实告。
桓子喟然叹曰:
“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
孔子遂适卫,主于子路妻兄颜浊邹家。
卫灵公问孔子:
“居鲁得禄几何?
”对曰:
“奉六万。
”卫人亦致粟六万。
居顷之,或谮孔子于卫灵公,灵公使公孙余假一出一入。
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乃去。
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策指之曰:
“昔吾入此,由彼缺也。
”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
颜渊后,子曰:
“吾以汝为死矣。
”颜渊曰:
“子在,回何敢死!
”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
孔子曰: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如予何!
”孔子使从者为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
(1)下列加下划线“以”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皆予之以归
②维以卒岁
③师己以实告
④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⑤以策指之曰
⑥吾以汝为死矣
①④/②③⑤/⑥
①②/③④⑤/⑥
①④/②⑤/③⑥
①②③/④⑤/⑥
(2)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粥羔豚者弗饰贾/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
四方之客至乎邑者/文不在兹乎
皆予之以归/请先尝沮之
齐人闻而惧/沮之而不可则致地
(3)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盍致地焉/孔子恐获罪焉
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居十月,乃去
沮之而不可则致地/霸则吾地近焉
桓子慨然叹曰/然后得去
(4)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孔子亦何言
居鲁得禄几何
回何敢死
匡人如予何
(5)下列加下划线词语“于”的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怠于政事②又不致膰俎于大夫
③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④孔子使从者为武子臣于卫
⑤男女行者别于涂
⑥或谮孔子于卫灵公
①②⑥/③④/⑤
①/②/③/④/⑤/⑥
(2)C
(3)D
(4)C
(5)C
(1)①句中“以”是连词,来;
②句中“以”是连词,来;
③句中“以”是介词,把;
④句中“以”是介词,由于;
⑤句中“以”是介词,用;
⑥动词,认为。
(2)A项中第一个“者”是代词,的人;
第二个“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