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本知识.ppt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6306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PPTX 页数:10 大小:8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本知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医基本知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医基本知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医基本知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医基本知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基本知识.pptx

《中医基本知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本知识.ppt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基本知识.pptx

浅述中医基础理论浅述中医基础理论肖恒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

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

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的次序:

五行相生的次序:

木生火(钻木取火,木是五行中唯一的可燃物)火生土(烧完就变成尘土了)土生金(金是土中矿物质的沉淀)金生水(金属是冷的,容易在上面凝结水)水生木(浇水使树木生长)五行相克的次序五行相克的次序:

木克土(植物种子的破土而出)土克水(水来土掩)水克火(浇水灭火)火克金(火可以融化金属)金克木(金属可以砍断树木)实线表示相生;虚线表示相克实线表示相生;虚线表示相克五脏:

五脏:

心、肝、脾、肺、肾心、肝、脾、肺、肾贮藏精气,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六腑:

六腑:

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传化物而不藏,多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奇恒之府:

奇恒之府: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形态似腑,多为中空的管腔性器官,而功能似脏,主藏阴精气的分类:

气的分类:

元气(根本)宗气(呼吸)营气(营养)卫气(防御)气的运动形式:

气的运动形式:

升、降、出、入。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

督脉(阳脉之海)任脉(阴脉之海)冲脉(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带脉(约束纵行的诸脉)阴跷脉(主下肢运动)阳跷脉(主下肢运动)阴维脉(维络诸阴)阳维脉(维络诸阳)六淫:

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风、寒、暑、湿、燥、火)性质及致病特点性质及致病特点风邪风邪: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

寒邪寒邪: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

暑邪暑邪: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挟湿。

湿邪湿邪:

湿为阴邪,湿性重浊,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燥邪燥邪: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火邪火邪:

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易耗气伤津,火易生风动血,火易致肿疡。

中医中医“治未病治未病”思想:

思想:

黄帝内经: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