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要点概念116章完整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要点概念116章完整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要点概念116章完整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对象任务上看:
①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②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③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造论。
④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中题材、形象、语言、结构、风格等都是作品构成中的重要问题,而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
⑤文本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读、鉴赏、批评,才能变成审美对象,才能变成有血有肉的活的生命体,读者接受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接受论。
从学科品格上看:
文学理论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文学理论是对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学活动实践的总结,他的出发点和基础只能是文学活动的实践。
现有文学活动的实践,然后才会有文学理论的概括。
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不但在于它来源于文学活动的实践,而且在于它必须经得住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
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民主的、科学的和现代的。
民主的即以提倡广大人名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为依归,而不能以少数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为依归;
科学的即科学形态的文学理论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揭示文学活动的规律,总结出文学创作和欣赏的经验,具有深厚的学理性,不是一味迎合某种政治的需要;
现代的即发展文学理论,就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的社会已经向现代化迈进,我们的文学理论也必须实现现代性的创新。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
其划分依据是什么?
基本形态有:
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两大流动系统。
第二章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并结合当时的创作实践创立的。
思考问题
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
试简要说明。
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和艺术交往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根基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1文学活动论:
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
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
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
2文学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
3艺术生产论:
文学活动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现代资本运行的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
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5艺术交往论:
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
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2、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人类学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活动;
从哲学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一种反映活动;
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看,文学是一种艺术生产活动;
从美学的社会的观点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
从媒介和符号的观念看,文学是一种交往对话。
这样,马克思主义就从人类学的、哲学的、经济学的、美学的、社会学的、媒介学的、符号学等多学科的视点来理解文学,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文学的整体面貌。
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构建其革命学说时创立的,因此这种理论的创立总是与革命实践的需要密切相关。
②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又是他们批判地继承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的结果,也是总结西方19世纪以前文学实践的结果。
③在其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在西方世界,也出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中就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新探讨,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
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
即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由列宁、毛泽东和一些学者丰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指导;
②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具有中国特色。
即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能够同中国生动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③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要具有当代性,体现时代精神,即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第三章
1、生活活动:
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它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得意发展、延续的基础。
2、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①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②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③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2、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化成了人化的自然;
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的丰富所改造。
3、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
作者、世界、作品、读者
4、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
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
其中,分别够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作者与作者)、自我与现实他者(作者与此岸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自我与超验他者(作者与彼岸世界)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作者与读者)。
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
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地显示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
5、文学本体论:
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提出这一观点,代表人物是兰塞姆,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和作者。
6、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指文学进程、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
有时甚至是反方向的发展。
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
一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
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
7、文学原始发生的几种主要学说:
①巫术发生说②宗教发生说③游戏发生说④劳动说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
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
关系:
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
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位置:
文学活动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虽然从根本上受物质实践活动的支配,但同时也反过来影响物质实践活动。
文学作为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则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之上,并为该经济基础服务的也可以称之为观念性的上层建筑,与物质经济基础的联系具有间接性的性质。
总之,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2、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分别从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为依据。
1从世界角度出发的再现论(现实主义);
2从作者角度出发的表现论(浪漫主义);
3从作品角度出发的本体论(形式主义);
4从读者角度出发的接受论(接受美学主义)。
3、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①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动的前提,这一方面在于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
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人的活动都伴随着一个自觉的目的,而这一目的又是源于某种需要而设定的。
史前人类在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信息,减轻疲劳等,就由这些需要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
③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远古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生活的内容。
④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形式。
早期的文艺形式同劳动过程直接相关,所以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结合体。
4、试辨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多原因。
文学发展的动力、动因问题有如下观点:
有的认为文学发展动力是社会风气的变化;
有的认为文学发展与时代变化密切相关;
有的认为文艺发展动力是某种非人力可改变的因素;
还有学者从文学内部来探求文学发展动因,以为文学的发展像自然界运行一样只在于它的内在动因。
另外,有学者认为文学的发展只是文学固有的因素的不同组合引起了形态变化。
更合理的解释是文学发展的根本力量在于生产劳动。
经济因素不是影响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但在终极意义上可以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源性的、最基本的因素来理解。
以上原因各有侧重,根本上应说是经济因素决定了文学发展,直接意义上往往是上层建筑各部门的相互影响制约文学的发展。
总的来说,各种观点由于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及分析角度虽各有不同,但都在某个方面以独有的方式阐释了文学发展的原因。
第四章
1、话语:
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话语意味着把讲述内容作为信息由说话人传递给受话人的沟通过程;
而传递这个信息的媒介具有言语特性;
同时,这种沟通过程发生在特定社会语境中,即与其它相关性言语过程、与说话人和受话人的具体生存境遇具有联系。
2、话语蕴籍:
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3、审美意识形态:
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人们的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
它一方面被看做意识形态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纠缠在一起。
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情形。
4、文学: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的审美意识形态。
5、运用“审美意识形态”范畴,正是要妥善处理三方面相互协调和融汇的问题:
①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②如何继承和革新本民族的文论传统;
③如何回应“语言论转向”以来西方当代种种文论思潮的挑战。
1文学有哪两种含义?
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
文学的两种含义是文化含义和审美含义。
文化含义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审美含义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现在通行的含义是:
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
2、怎样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文学是社会结构的—个组成部分。
社会结构是由人类社会生活过程的各种要素或各个方面的总和构成的总体组织,包括两个基本层次: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与一定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由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物质基础。
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影响和制约的各种制度及情感、信念、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的总和,包含两个层面:
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属于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
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
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有距离的,它往往要与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等中介的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
①文学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一般社会本质。
②文学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一个重要位置。
现在人们把社会结构分为三大层次,即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结构。
文化结构是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等社会意识的联结方式。
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在文化结构中,各种意识形态各有特点,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了文化结构的整体。
③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和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一,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从理论和实践上讲,文学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经过能动创作的文学作品显然要高于生活。
第二,社会心理是文学反映生活的中介环节。
④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
作为意识形态,文学具有普遍的属性,也具有特殊的属性。
文学的普遍属性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
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即对于文学的情形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来说明;
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和有距离的,它往往要与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等中介的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而经济基础对于文学的作用也不是直接的,也要通过政治等中介环节才能发生支配性的作用。
3、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①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它一方面被看作意识形态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纠缠在一起。
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
②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中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具体地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缠绕在一起。
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从目的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不带有直接功利目的,即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
从方式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处处以形象感人,但也含有某种理性;
从态度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富于情感性,但也带有某种认识性。
以上三方面表明,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无功利、形象、情感中隐含功利、理性和认识。
4、什么是话语蕴籍?
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籍属性?
①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两层含义:
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着话语蕴籍属性。
从创作看,任何表达意图、任何社会权力关系的纠缠都必须蕴含到话语系统中,通过话语系统去显现。
从阅读和批评看,处于社会语境中的读者对文学意义和属性的任何理解,都必须根据这种话语蕴藉。
总之,文学活动作为处于特定社会“语境”中的“说话人”与“受话人”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过程,其五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语境和沟通)无一不是存在于话语系统中,由话语系统蕴藉而成。
可以说,离开话语系统的蕴藉便不存在文学活动。
文学活动作为话语蕴藉,主要是指文学的属性和意义存在于特定话语系统的创作和接受过程中,仿佛具有无限的生成与阐释可能性。
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籍属性。
文本作为话语蕴藉,则是指文本内部由于话语的特殊组合仿佛包含有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
整体的文学话语蕴藉活动需要沉落为具体文本的话语蕴藉,而文本的话语蕴藉也应当纳入完整的社会话语蕴藉实践中去阐明。
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常常更具体的体现在两中较为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中:
含蓄和含混。
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式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
含混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含多重不同意义,有多种“读法”。
第五章
1、主导性与多样性:
社会主义的文学活动在社会主义时期各种不同层次的文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并不排斥其他有益无害的文学活动,不应是单调的,模式的化,概念化,公式化的,而应该是主导性、多样性的。
2、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是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审美理想的具有新颖生动的个性和丰富多样的性格内涵的社会主义革命者、创业者和建设者形象。
是有血有肉的,内心世界丰富的文学新人。
3、雅与俗:
文学艺术的雅与俗的界限仅是相对的,往往是俗中有雅,雅中有俗,并且随着时间的流变和接受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4、以人为本:
5、继承与创新:
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和文学艺术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
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
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
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著名的双百方针。
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时期科学文化和文艺事业的一个根本性方针。
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1简述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①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②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
2、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价值取向的认识。
①满足最广泛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提高人民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这是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
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的价值观的本质体现。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主要是通过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而实现的,即通过艺术作品的审美感染力量,去影响人们的情感和心灵,进而影响社会生活。
文学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就应努力创造各种各样的、有血有肉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尤其应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即是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审美理想的具有新颖生动的个性和丰富多样的性格内涵的社会主义革命者、创业者和建设者的形象。
②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要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自然要有一个发展过程。
这是一个雅与俗(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双向运动的发展过程,要达到“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统一。
衡量雅与俗、提高与普及文艺作品价值高低的标准,要看它是否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是否为人民群众所赏识。
③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是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就是要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谱写真、善、美得时代华章,增强社会主义文艺的感染力、吸引力、亲和力和凝聚力。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④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社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3、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及其对文学发展的意义。
①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总纲和灵魂。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
②对社会主义文艺来讲,就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素养和培养自由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为本;
③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最高价值和目的;
④坚持以人为本,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
科学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应始终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简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①继承与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和文学艺术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
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
不善于创新,缺乏继承的活力。
②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
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是促进持续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
③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要继承古代的优秀遗产,但不是“全盘继承”,而是批判的继承,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整理、区分、思考、分析,排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
批判的继承本民族文化传统,是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基础。
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就能在继承中实现创新,在创新中取得突破,在不断突破中得到提升。
5、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中的雅与俗问题?
①雅与俗,从字面上看,一个是高雅美好,一个是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