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教案选修1第3讲《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2436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教案选修1第3讲《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教案选修1第3讲《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教案选修1第3讲《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教案选修1第3讲《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教案选修1第3讲《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教案选修1第3讲《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Word格式.docx

《届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教案选修1第3讲《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教案选修1第3讲《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教案选修1第3讲《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Word格式.docx

日内瓦也由此成为“新教的罗马”。

Ⅲ.英国国教: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英国借助王权建立起附属于王权和政府的民族教会。

①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

②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③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

(2)导火线:

是亨利八世的一场离婚案。

①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

通过《至尊法案》;

保留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和仪式;

解散修道院,没收修道院的土地和财产,勒令男女修士还俗。

②伊丽莎白宗教改革的内容:

要求所有神职人员必须效忠国王;

把《圣经》作为信仰的惟一标准。

(3)特点:

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的,保留了较多的天主教成分。

3.天主教会的应对措施

(1)应对措施:

革除内部弊端,加强对神职人员的监督;

对新教寸步不让;

加强了宗教裁判所的活动,加紧打击“异端”;

创立耶稣会。

(2)影响:

一定程度上纯洁了天主教会,恢复了天主教会的部分势力。

耶稣会在海外传教的过程中,一方面充当殖民侵略的急先锋,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4.宗教宽容

①天主教与其他新教之间的争论、迫害和战争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②各国君主利用宗教加强自身的统治,各教派也利用君主力量加强本教派的力量;

③一些有识之士谴责宗教迫害和宗教战争,呼吁实行宗教宽容。

(2)表现:

①德国:

《奥格斯堡宗教和约》规定“教随国定”。

意义:

路德教取得合法地位,这是欧洲第一个宽容新教的和约。

②法国:

《南特敕令》宣布法国为天主教国家,在法国全境有信仰新教的自由。

在基督教国家中第一次赋予每个人以信仰自由的权利,但基督教仍是国教。

5.评价

(1)积极意义:

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2)问题与前景

①宗教迫害与宗教纷争愈演愈烈。

②实现彻底的宗教宽容,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二、俄国农奴制改革

1.改革背景——农奴制危机产生

(1)根本原因:

19世纪中叶,欧美主要国家都纷纷进行工业革命,俄国也开始,但速度很慢,因为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动摇了沙皇专制的统治基础。

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当时经济和军事的落后,农奴制是导致这种落后局面的深刻根源。

(3)改革动力:

要求变革的呼声高。

表现为:

①十二月党人起义,要求废除农奴制,实行立宪君主制。

②进步思想家、文学家抨击农奴制,要求变革和解放思想。

主要代表有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

③亚历山大二世为农奴制改革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

2.过程和内容

(1)时间:

1861年。

(2)改革机构:

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

(3)改革的标志:

颁布“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

(4)内容:

宣布废除农奴制,农民获得人身自由,但需要赎买份地。

3.评价

(1)进步性:

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收取的巨额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

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局限性:

①不彻底性:

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剥削方式在农村继续保留。

②掠夺性:

“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③欺骗性:

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重新租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与奴役。

4.对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3)思想近代化:

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开始传入俄国。

三、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1)政治动荡:

属于奥斯曼帝国行省的埃及,各种政治集团争权夺利。

(2)经济落后:

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3)外部危机: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先后侵略埃及。

2.内容

(2)加强中央集权:

他仿效欧洲国家,改革行政制度。

在中央设立高级国务会议,领导政府各部工作。

同时简化地方行政区划,把原来的16个区归并为7个省,各省又分成若干个县和乡、村。

这样,从中央到地方就建立起一套完备的行政机构。

3.结果

(1)在发展工业方面,改革面临着资金匿乏和管理不善的困境。

(2)给人们带来深重的苦难。

(3)埃及人们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反抗和斗争,阿里采取严厉的手段控制人民逃亡和镇压人民起义,但事与愿违。

(4)1849年8月,阿里病逝,继任者阿巴斯一世废除了阿里的一切改革措施,改革失败。

4.评价

默罕默德·

阿里改革使埃及发生了数百年来未有的变化,在他统治的大部分时间里,埃及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变成了“当时奥斯曼帝国的惟一有生命力部分”。

   欧洲宗教改革

主题1 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1.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地位

史料一 一位天主教历史学家认为教会财产在日尔曼占1/3,在法国占1/5。

法国官方在1520年统计教会占有法国总财产的3/4。

——[美]威尔·

杜兰:

《世界文明史·

宗教改革》

史料表明了天主教会广占财富,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史料二 罗马教皇庇护二世说:

人们说我们生活享乐,聚敛财富,举止轻漫,骑肥骡、坐骏马……花在优伶与食客身上的钱多,而用来保护信仰者,则无一物。

史料反映的是教会、教士生活腐化,引起欧洲人民的不满。

史料三 被告人如不承认“罪行”,就反复用刑拷问。

一切有利于被告人的证词都不能成立。

被告可以不经审判便予处死。

被告认罪之后,如又否认,即不再审讯,予以烧死。

——宗教裁判所审讯条例

史料表明教会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对异教徒进行残酷迫害,总之,16世纪初,天主教会已日益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因素。

2.16世纪前后,冲击天主教统治地位的因素

(1)各国民族意识的增长和专制君主的兴起。

(2)专制君主、贵族、商人、新兴资产阶级、贫民等各阶级阶层都反对教会的经济特权。

(3)早期基督教思想和文艺复兴运动宣传的人文主义。

(4)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思想等。

主题2 宗教改革的影响

1.16世纪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性质上有何不同?

路德改革、加尔文改革、英国的清教运动、尼德兰改革都是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改革,英国亨利八世改革则是维护封建专制的改革。

2.试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促进社会进步的表现

政治上:

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经济上:

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上:

宗教改革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对资产阶级革命:

加尔文教和清教成为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穆罕默德·

主题1 阿里改革的社会背景

1.图示

2.阿里改革的主要任务

(1)反封建:

自18世纪下半叶起,埃及形式上受奥斯曼帝国素丹的统治,埃及封建集团马木路克掌握实际的统治权,内部争权夺利,内战不断,使社会动荡不安;

经济上仍是封建的生产方式,封建主任意征收各种捐税,并通过全国盛行的土地包税制度想方设法向农民榨取赋税,致使人口锐减,社会生产遭破坏;

对外则实行闭关的政策,排斥外来的先进科技与思想。

(2)反侵略:

随着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英法加紧了对埃及的争夺,先后发动对埃及的侵略战争,使埃及人民蒙受了空前的浩劫。

外国资本主义与埃及民族的矛盾,农民阶级和马木路克封建集团的矛盾成为19世纪初期埃及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

主题2 阿里改革的措施

史料一 

耕地面积对比表

史料二 穆罕默德·

阿里执政以后,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在各地新建许多专科学校,如工程学校、炮兵学校、步兵学校、医学院、兽医学校和农学院等,用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

为了向这些学校输送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学生,他还创办了世俗小学和中学。

这些学校属陆军部管辖,实行免费教育,学生食宿在校,还能领取少量津贴和衣服。

穆罕默德·

阿里还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帮助管理学校,同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

阿里还开办了一所语言学校,培养埃及本国的翻译人员,把大批军事和科技书籍翻译成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

耕地面积扩大、新式学校建立,反映了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及近代教育的发展。

史料三 阿里改革时期经济发展

对外出口、外贸总额的快速增长,既说明改革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也反映了改革对埃及近代化的作用。

史料四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穆罕默德·

阿里

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向西方学习、发展民族军事工业,建立近代化的国防是改革的重要内容。

主题3 改革失败的原因

(1)从根本目的看,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2)从改革过程看,虽引进了西方的技术设备,但采用的是封建官僚式的管理体制。

(3)从外部原因看,外商不愿传授先进技术,破坏生产,引进的设备也比较陈旧。

(4)从发展进程看,西方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他们不断侵略东方国家,致使改革不能成功。

(5)连年对外战争,削弱了国力。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主题1 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1.俄国落后于西方

(1)经济:

俄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因农奴制的存在,发展水平严重落后;

沦为西欧各国的原料供应地,资本依赖西欧。

(2)政治:

农奴制弊端日益暴露,农奴起义不断,局势动荡,存废奴隶制成为焦点。

(3)军事:

克里木战争的惨败,空前激化了各种矛盾,国际地位大大下降。

图一 19世纪50年代俄国与图二 19世纪50年代俄、

英国生铁产量对比表 英、德铁路对比表

史料表明俄国虽已开展工业革命,但生产能力、交通运输等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欧。

史料二 据沙皇政府统计,从1826年到1861年改革前,全国共发生了一千多次农民起义,而且规模一年比一年大。

他们从拒服劳役、抗纳代役租开始,继而发展到烧毁庄园、杀死地主,甚至发展成反对沙皇政府的大暴动。

——人民版选修教材

史料表明农奴起义直接威胁到沙皇政府的反动统治。

史料三 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把农民运动推向更大的高潮。

由于战争,国内劳动力、生产工具和耕畜大为减少。

征集新兵使国民经济丧失劳动力10%以上。

因征用和瘟疫,耕畜减少13%。

商品进出口锐减。

在出口农产品中,谷物减到十三分之一,亚麻减到八分之一,……农业和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的破坏。

而地主对农民的残暴压迫和勒索有增无减……农民骚动、起义不断发展。

——孙成木等主编:

《俄国通史简编》

史料反映出克里木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空前破坏了工农业生产,激化了社会矛盾,改革成为巩固统治的必然选择。

2.农奴制阻碍俄国经济的发展

(1)农奴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

(2)极端贫困的农奴购买力低下,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3)农奴长期被限制在土地上,使这种落后的生产关系长期存在。

总之,农奴制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主题2 农奴制改革内容的特点

(1)从政治方面看,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说明其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

(2)从经济方面看,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具有不彻底性。

同时,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

(3)从整个内容来看,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

史料一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

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

农民有权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工商业活动,拥有动产和不动产,以及进行诉讼;

还可以改变身份,成为市民或商人。

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

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编》

史料反映出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自由,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金、市场,但农民受掠夺残酷。

史料二 俄国1861年改革后,土地所有制示意图

史料表明农奴真正可支配的土地比例很少,实际上改革是对农民的变相掠夺,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主题3 对1861年改革的评价

1.进步性:

(图示)

史料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

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农奴制改革后的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数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欧洲一些国家几个世纪才完成的转变。

2.局限性:

资产阶级改革任务并没有完成。

(1)目的:

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2)内容:

改革是妥协的产物,具有残暴的掠夺性和欺骗性。

(3)不彻底性:

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综合比较

主题1 比较加尔文和路德两大新教教义的异同

(1)相同点:

①强调《圣经》的地位;

②主张信仰得救。

(2)不同点:

加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即人的得救与否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

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

这种主张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所以说该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为激进。

正如恩格斯所言:

“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

主题2 比较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与俄国农奴制改革

①背景:

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改革前国家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②领导者:

改革都是由封建统治阶级主持的。

③结果:

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阻力:

都受到来自旧势力的强大阻力。

①性质:

阿里改革并没有改变生产关系,所以其性质为封建性质的改革;

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其性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②结果:

阿里改革失败;

农奴制改革取得了成功。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马丁·

路德在演讲中指出:

“信徒的获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更不靠赎罪券。

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材料二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家马丁·

路德,曾建议由基督教新教教会和地方当局接管教育,用德语教学,在全国城镇农村设立公办学校,为平民子女提供免费教育。

(1)演讲词中体现了马丁·

路德关于宗教改革的什么主张?

这一主张具有怎样的人文主义色彩?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对教育有何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

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

天主教会宣称,人若要得救,必须以教会为中介……

诸侯们几乎都从路德的理论中读出了政府权力和威信的扩张。

一个在德意志的一个小角落里进行的宗教研究,竟然和许多群体的利益及其热望联系在一起。

——摘编自(美)约翰·

巴克勒《西方社会史》等著作

材料二 马丁·

路德提出在信仰上“惟独圣经”,破除教皇、修士等阶层的特权;

他提出“惟独信心”,告诉人们个人灵魂的救赎不靠教会的活动来实现;

他的诸多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圣经》的德译本,这无疑使任何识字的德国人都有可能亲自学习《圣经》,这项工作在宗教改革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德国语言史和文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新教徒对教育和白话的重视也助长了地方语言的广泛运用。

以语言作为根本的民族意识逐渐形成,现代民族主义国家也应运而生。

(1)依据材料一,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归纳罗马教廷与德国社会的矛盾。

(2)依据材料二,概括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产生的历史影响。

3.阅读下列材料:

阿里对欧洲文明所带来的福泽看来非常羡慕,因为欧洲文明有使这个国家的生产力增加的希望。

模仿欧洲建立的第一所学校是一个采用英国教学方法的算术学校。

但是在其他方面,法国人在宫廷中占有优势。

除了一些真正关心国家情况有所改进的人们之外,他花了钱上了一大群骗子的当之后才能找到一个有足够能力安装工厂设备的人。

尽管他的自私自利的政策造成了许多错误,在使这个国家接受欧洲文明的影响这件事上应当归功于穆罕默德·

阿里。

——《十九世纪的伊斯兰教》

请回答:

(1)据材料看,阿里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改革?

这些改革会产生哪些效果?

(2)材料是如何评价阿里改革的?

你是否同意?

为什么?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个厂建立不到六年,就造了十艘主力舰。

每艘备有百门大炮,其中七艘已在海上游弋,另外三艘即将下水……埃及是一个没有木材、铁矿和铜矿的国家,是一个缺乏训练有素的工人和水手的国家。

正是在这个国家里,建成了造船厂,并在短期内把海军扩展到如此惊人的地步。

——1834年法国元帅马尔蒙

材料二 在我第二次(1833~1835)访问埃及时,农村中体格健全的人已经少见,不是缺一两颗门牙(这样就无法咬住子弹)或断一节手指,就是少一只眼睛或双目失明,这样可以不被征召入伍。

——英国旅行家兰恩

材料三 穆罕默德·

阿里“致力于把埃及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国。

他坚信埃及人民要富强起来,必须在国内生产自己所需的一切,而尽可能地减少进口”。

——1837年俄国驻埃及领事杜哈梅尔

材料四 穆罕默德·

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

——埃及人民中流传的一句话

上述材料给我们描述了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不同侧面,肯定性的材料有哪些?

否定性的又有哪些?

各是依据哪些改革措施做的评价?

5.(2011·

山东高考)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右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

人脚面的情景。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

“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

(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里木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

……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

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

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

(1)怎样理解“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为此进行的1861年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列宁所说的“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观察这一问题的着眼点是什么?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

“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材料二 废除农奴制后,农奴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农民们还时常在大街上嚼食面包和大葱。

(1)导致材料一中农民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又说明了什么?

(2)史学界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有下列两种观点:

观点一:

改革是沙皇以国家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观点二:

改革是沙皇为巩固封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

结合上述材料加以说明。

答案

课时训练

1.

(1)主张:

因信称义(或信仰得救)。

人文主义色彩:

否定了教皇权威,打破了教会精神枷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自由和宗教信仰自主权,树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

(2)宗教改革运动打破了长期以来天主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

重视运用民族语言教学,使教育领域出现了世俗化、地方化的倾向。

2.

(1)矛盾:

天主教会的统治严重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罗马教廷与德国世俗封建主争夺对德国的控制权;

天主教会控制着德国教民的思想。

(2)主张:

《圣经》至高无上;

信仰得救(或因信称义)。

影响:

打击了欧洲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促进了思想解放;

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回答其中二点即可)

3.

(1)内容:

建立近代学校,聘用外国人;

创办近代工厂。

作用:

壮大国家实力;

促进经济文化进步。

(2)接受欧洲文明影响,发展社会生产力。

同意。

当时欧洲工业文明是最先进的;

阿里冲破阻挠,锐意改革,勇气可嘉。

4.

(1)肯定性的:

材料一、材料三。

创办军事工业,进行军事改革,加强军事力量;

积极发展与国计民生有关的民用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命令使用国货,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推行世俗教育,推进埃及近代化进程。

(2)否定性的:

材料二、材料四。

为了壮大军事力量和进行对外战争,穆罕默德·

阿里向埃及人民征收苛重的赋役,并采取强制手段让人民参军,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为了逃避兵役,埃及人民不惜自残躯体。

5.

(1)必要性: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社会的矛盾;

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

(2)原因:

描述者的立场不同。

若认为①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等角度来回答(若回答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民,使农民获得了“自由”,农民对此表示感激也可给分)。

若认为②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