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楼盖设计例题汇总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2100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7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楼盖设计例题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楼盖设计例题汇总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楼盖设计例题汇总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楼盖设计例题汇总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楼盖设计例题汇总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楼盖设计例题汇总Word下载.docx

《四楼盖设计例题汇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楼盖设计例题汇总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楼盖设计例题汇总Word下载.docx

20=0.4kN/m2

80mm后的钢筋混凝土板0.08×

25=2.00kN/m2

20mm后的石灰砂浆抹底0.02×

17=0.34kN/m2

小计2.74kN/m2

 活荷载标准值:

  8.00kN/m2

 恒荷载设计值: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故设计值为1.2×

2.74=3.29kN/m2

 活荷载设计值:

由于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0kN/m2,故分项系数取1.3,所以活荷载设计值为1.3×

8=10.4kN/m2

 荷载总设计值为:

10.4+3.29=13.69kN/m2

②板的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为200mm×

400mm,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取120mm,板厚为80mm,板的跨长如图8-23所示。

计算跨度:

 边跨:

l0=ln+h/2=1780+80/2=1820mm≤1.025ln=1824mm

 因此l0=1820mm。

 中间跨:

l0=ln=1800mm。

 

图8-23 板的跨长

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取1m宽的板带作为计算单元。

计算简图如图8-24所示。

图8-24 板的计算简图

③弯矩设计值

由式(8-11)知,板中各截面弯矩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

    M=αM(g+q)l02

其中弯矩系数αM可由表8-1查得,所以

    

④配筋的计算

 板截面的有效高度为h0=h-20=60mm,fc=9.6kN/mm2,α1=1,fy=270kN/mm2。

板的配筋计算见表8-5。

表中括号内的数字为考虑穹隆效应,中间区格的跨中截面和C截面弯矩折减20%后的数值。

表8-5 板的配筋计算

(4)次梁的设计

次梁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进行。

 根据结构平面布置,次梁所承受的荷载范围的宽度为相邻两次梁间中心线间的距离,即2m,所以荷载设计值如下:

板传来恒荷载:

3.29×

2=6.58kN/m

次梁的自重:

0.2×

(0.4-0.08)×

25×

1.2=1.92kN/m

次梁粉刷层重0.02×

17×

1.2=0.26kN/m

小计g=8.76kN/m

 q=10.4×

2=20.8kN/m

荷载总设计值:

 g+q=29.56kN/m

②计算简图

 主梁的截面尺寸为250mm×

600mm,次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取为240mm,次梁的跨度图如图8-25。

计算跨度可以根据表8-4得:

  边跨:

l0=ln+b/2=4255+240/2=4375mm

或l0=1.025ln=1.025×

4255=4361mm

取小值,故l0≈4360mm。

  

图8-25次梁的跨长

中间跨:

l0=ln=4250mm。

次梁的计算简图如图8-26所示。

由于次梁跨差小于10%,故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图8-26次梁的计算简图

③内力的计算

计算弯矩设计值,计算公式为:

    M=αM(g+q)l02

 由表8-1查得弯矩系数αM则:

计算剪力设计值,计算公式为:

    V=αV(g+q)ln

由表8-2查得剪力系数αV,则:

    VA=0.45×

29.56×

4.255=56.6kN

    VB左=0.6×

4.255=75.47kN

    VB右=0.55×

4.25=69.10kN

    VC=0.55×

计算受力主筋:

在次梁支座处,次梁的计算截面为200mm×

400mm的矩形截面。

在次梁的跨中处,次梁按T形截面考虑,翼缘宽度bf′为:

   

或bf′=b+sn=200+2000=2200mm>1453mm

 故翼缘宽度应取为bf′=1453mm。

 次梁各截面考虑布置一排钢筋,故h0=h-35=365mm。

 次梁中受力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fy=300N/mm2。

 次梁各截面的配筋计算如表8-6所示,其中1、2截面经验算属于第一类型的T形截面。

箍筋的计算:

验算截面尺寸:

hw=h0-hf′=365-80=285mm

因为

且0.25βcfcbh0=0.25×

1.0×

9.6×

200×

365=175.2×

103N=175.2kN>Vmax=VB左=75.47kN

所以截面尺寸符合要求。

表8-6次梁的配筋计算表

计算所需的箍筋:

  采用φ6的双肢箍筋,并以B支座左侧进行计算。

  由

可得:

考虑弯矩调幅对受剪承载力的影响,应在梁局部范围内将计算所得的箍筋面积增大20%,现调整箍筋间距:

    s=0.8×

289.6=231.68mm

取箍筋间距s=180mm,沿梁全长均匀配置。

 验算配箍率下限值:

 配箍率下限值为

实际配箍率

满足要求。

(5)主梁的设计

主梁的内力按弹性理论的方法计算。

①荷载

主梁主要承受次梁传来的荷载和主梁的自重以及粉刷层重,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粉刷层重也简化为集中荷载,作用于与次梁传来的荷载相同的位置。

 次梁传来的恒荷载:

8.76×

4.5=39.42kN

主梁自重:

0.25×

(0.6-0.08)×

1.2=7.8kN

1.2=0.85kN

小计G=48.07Kn≈48kN

 Q=28.8×

4.5=93..6kN

 G+Q=141.6kN

主梁为两端支承于砖墙上,中间支承于柱顶的三跨连续梁,主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370mm,柱的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

计算跨度的确定:

主梁的跨长如图8-27所示。

  

图8-27 主梁的跨长

边跨:

,取小值,l0=6022mm

 中跨:

l0=l=6000mm

 计算简图如图8-28所示。

 

图8-28 主梁的计算简图

跨差小于10%,故可按附表15计算内力。

③内力的计算及内力包络图

 A.弯矩设计值

  计算公式:

M=k1Gl0+k2Ql0

式中l0——计算跨度;

k1、k2——可通过附表15求得。

计算结果见表8-7。

表8-7 主梁弯矩计算表

B.剪力设计值

计算公式:

V=k3G+k4Q

式中k3、k4——可通过附表15求得。

计算结果见表8-8。

 表8-8 主梁剪力计算表

C.内力包络图

 弯矩包络图:

 边跨的控制弯矩有跨内最大弯矩Mmax、跨内最小弯矩Mmin、B支座最大负弯矩—MBmax,它们分别对应的荷载组合是:

①+②、①+③、①+④。

在同一基线上分别绘制这三组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在荷载组合①+②作用下:

此时MA=0,MB=—77.04+(—74.83)=—151.87kN·

m,以这两个支座弯矩值的连线为基线,叠加边跨在集中荷载G+Q=141.6kN作用下的简支梁弯矩图,则第一个集中荷载处的弯矩值为

 第二个集中荷载处的弯矩值为

 至此,可以绘出边跨在荷载组合①+②作用下的弯矩图,同样也可以绘制边跨分别在①+③作用下和在①+④作用下的弯矩图。

中跨的控制弯矩有跨内最大弯矩Mmax,跨内最小弯矩Mmin,B支座最大负弯矩—MBmax,C支座最大负弯矩—MCmax。

它们分别对应的荷载组合是:

①+③、①+②、①+④和①+④′。

在同一基线上分别绘制在这些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弯矩图,即可得到中跨的弯矩包络图。

 所计算的跨内最大弯矩与表8-7中的跨内最大弯矩稍有差异,这主要是由于计算跨度并不是完全等跨所致。

 主梁的弯矩包络图如图8-29所示。

图8-29主梁的弯矩包络图

剪力包络图:

 根据表8-8,在荷载组合①+②时,VAmax=116.24kN,至第一集中荷载处剪力降为116.24-141.6=—25.36kN,至第二集中荷载处,剪力降为—25.95—141.6=—166.96kN;

同样可以计算在荷载组合①+④作用下各处的剪力值。

据此即可绘制剪力包络图,如图8-30所示。

图8-30主梁的剪力包络图

 A.受力主筋。

主梁支座按矩形截面设计,截面尺寸为250mm×

600mm,跨内按T形截面设计,翼缘宽度如下确定:

主梁考虑内支座处布置两排钢筋,跨中布置一排钢筋,因此跨中h0=h-35=600-35=565mm,支座截面h0=h-70=530mm。

  

,所以翼缘宽度取下两式最小值:

 即取bf′=2000mm。

 考虑主梁支座宽度的影响,B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为:

 跨内截面处:

    M=233.62<α1fcbf′hf′(h0-hf′/2)=1.0×

2000×

(565-80/2)

=806.4×

106N·

mm=806.4kN·

m

因此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配筋的具体计算见表8-9。

  表8-9主梁配筋计算表

B.箍筋与弯起钢筋:

 验算截面尺寸:

hw=h0-80=530-80=450mm

所以0.25βcfcbh0=0.25×

250×

530=318kN>Vmax=183.53kN

即截面尺寸符合要求。

 箍筋的计算:

 假设采用双肢箍筋φ8@200(n=2,Asv1=50.3mm2),则

>VA=116240N

   =174004N>VBr=162380N

     <VB1=183530N

即B支座左边尚应配弯起钢筋:

按45°

角弯起一根1φ18,Asb=254.5mm2>56.14mm2。

因主梁剪力图形呈矩形,故在支座左边2m长度内,布置3道弯起钢筋,即先后弯起2φ20+1φ18。

 C.次梁处附加横向钢筋。

 由次梁传来的集中力

    F1=39.42+93.6=133.02kN

    h1=600-400=200mm

    s=2h1+3b=2×

200+3×

200=1000mm

 取附加箍筋为双肢φ8@200(n=2,Asv1=50.3mm2),另配以吊筋1φ18,箍筋在次梁两侧各布置3排,则:

    2fyAsbsinα+mnfyvAsv1=2×

300×

254.5×

0.707+6×

270×

50.3

=270846.06N>F1=133020N

即满足要求。

 ⑤主梁下砌体局部承压强度的验算

 主梁下设梁垫,具体计算略。

(6)绘制板、次梁、主梁的施工图

板、次梁、主梁施工图分别见图8-31、图8-32和图8-33。

图8-31板的配筋图

图8-32次梁的配筋图

图8-33主梁的配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