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1424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7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最新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最新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最新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最新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

《最新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资料文档格式.docx

a________山脉、

b.山脉、c山脉。

(2)、河流:

d、e________、

f________。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

是指、、。

(3)城市:

g、h________、i西宁。

(4)在图中填上:

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羊八井、雅鲁江布江;

用铁路符号绘画出青藏铁路、兰青铁路。

(1)地形特征:

以、为主,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大高原,连绵、广布。

由于海拔,空气,大气的作用和作用很,使青藏地区①紫外线特别;

②光照,作物或花卉的色彩特别;

③昼夜温差,作物;

④空气,气压较,缺,易产生反应。

根据青藏地区这种环境特点,如果各位青藏地区旅游,必需准备用品有:

由于海拔,昼长比同纬度地区;

加上四周高大山脉的,青藏地区降水,晴天,日照时间,所以青藏地区是我国(能源)最丰富的地区。

由于海拔,气候,不足,种植业集中分布在北部的和南部的,被称为(农业地域类型名称)。

●雅鲁藏布大峡谷、横断山区:

是板块、板块碰撞形成的一系列山脉,自西向东依次与、、形成“三江并流”景观。

利:

①区内山谷,地形落差,蕴藏丰富的(能源);

②垂直地带性,物种,适宜发展农业;

弊:

地形起伏,坡度,且多活动,岩层,多灾害,易发生流失。

●藏北地区(即青海高原):

海拔超过4500米,地表波状起伏;

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蕴藏丰富的、石油、煤和,是西气东输的重要气源供应地。

(2)地质特点:

青藏高原南面是山脉与横断山脉,地处火山-地震带上,是板块与板块碰撞地带(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多活动和断裂带。

(能源)资源特别丰富,拉萨附近有中国最大的地热能发电站。

多,岩层物质,雨季易发生、等地质灾害。

 

3、气候【如青藏高原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和拉萨、那曲气象资料所示(单位:

mm)】

(1)青藏地区由于地处纬度,海拔,①冬夏,年较差,我国夏季气候最低的地区,是避暑胜地;

②降水,晴天多,比同纬度地区长,太阳辐射强烈,拉萨有”‘之称;

③昼夜温差,作物。

(2)青藏地区降水时、空分配不均,月较多,季节变化明显;

降水从向高原内部减少。

(3)图中A为多雨中心,请分析其降水较多的原因。

(4)图中南侧雅鲁藏布江上游和北侧地形区界线处降水相对较少,试分析其原因。

特别提示:

本区纬度同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当,但因地势很高,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

其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温低,日较差大,年较差小,迎风坡降水多,高原面上降水少,东南部季风气候,降水比较多。

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地势高,空气稀薄)。

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夏季平均气温为全国最低,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水平差异明显;

喜马拉雅山等山地由于海拔高,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显著。

4、河湖特征:

(1)众多大河发源地——被称为“”、“”之称。

其中、

、、、等河流发源于青藏地区。

其中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自然保护区,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来自三江源地区,这里又有“”之称。

(2)我国内陆湖泊主要分布区之一,为我国第一大湖,纳木错,色林错。

(3)水文特征:

以补给为主,冈底斯山脉以南受来自印度洋影响,水量较大,落差大,资源丰富。

尤其是地区,水能开发潜力巨大。

5、植被、土壤:

植被主要以为主,土壤以和为;

藏北有大片寒荒漠分布。

边缘地区明显。

主要为寒漠土和山地草甸土。

形成的主导因素:

6、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表现

原因

水平分异

东南、西北寒冷;

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出现山地-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

地势低、高;

北部和南部是呈走向的山脉,西北部是较完整的,东南部是南北走向的,夏半年有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进入。

垂直分异

随海拔升高自然景观发生明显变化;

从高原边缘至内部,垂直变化由到

高原边缘相对高度大,状况随高度的变化;

高原内部相对高度小,状况随高度的变化;

7、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1)太阳能:

拉萨有“”之称;

分布参考图文详解P172

原因:

①海拔,空气、,大气削弱作用;

②海拔,日照时间比同纬度地区;

③降水较,晴天,日照时间长。

(2)地热能:

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板块交界处,羊八井有地热电站。

(3)水能:

的水能仅次于长江,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横断山区。

(4)矿产:

“聚宝盆”——盆地有察尔汗的钾盐(附近有我国最大的钾肥厂)、冷湖的石油和天然气、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是我国工程的气源补给区。

(四)人文活动特征

1、农业

青藏地区的农业受气候限制,适于喜凉的青稞、小麦生长。

牦牛、绵羊、山羊是高原上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

草场主要分布于高原湖泊周围和河源地区。

(1)高寒牧业

牲畜: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适应、、环境)。

(2)河谷农业

农作物:

、小麦(春小麦)、豌豆(日照时间长,蛋白质含量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3)主要农业区:

和谷地、谷地

河谷(谷地)①风力较;

②地势较,气温较,热量更;

③临近,灌溉;

④土壤较;

⑤地形较。

气候严寒——高寒牧业、河谷农业、地广人稀

地势高多雪山冰川——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大河源头

太阳能丰富

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比较宽阔,降水较多,土地肥沃,是主要农业区。

柴达木盆地,由于祁连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和山麓地带的地下水较为丰富,不少地方可以引水灌溉发展农业。

盆地低部地势平坦,宜耕荒地连片,便于机械化开垦和耕作。

雅鲁藏布江谷地:

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使这里的降水较多,冬季不受寒潮影响,比较温暖。

西藏的重要粮食作物——青稞,主要分布于此。

“西藏的江南”——喜马拉雅山的南坡:

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这里降下大量的地形雨,呈现浓郁的亚热带和热带风光,特别是察隅一带。

在肥沃的河谷地带,橘子树枝青叶茂,香蕉园终年翠绿,水稻田随处可见,新辟的茶园散布在缓坡山岗上,人们称之为“西藏的江南”

(4)思考:

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2、工业:

(1)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我国重要的基地。

●交通运输-陆地交通以为主,主要干线有川藏、滇藏、青藏、新藏。

铁路运输在青海较为重要。

主要有、铁路。

交通不便严重当地的经济发展。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拥有铅锌、钾盐、池盐、煤、石油等多种矿产,素有“”之称。

主要矿产地有:

油田:

冷湖。

铅锌:

锡铁山。

钾盐:

察尔汗盐湖。

盐池:

茶卡盐湖。

②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藏南、上游,目前黄河上游已实现开发,建有龙羊峡等大型电站。

③藏南雅鲁藏布江谷地区地热资源丰富,目前建有国内最大的地热电站。

(2)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基础比较薄弱,

加工业和在国内占有一定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西宁()、拉萨(、)、林芝()

3、交通

(1)为主:

青藏(承担进藏物资的85%)、川藏、新藏、滇藏、新藏公路海拔最高。

(2)铁路:

、铁路。

(3)航空:

有拉萨——北京、成都、西宁、广州等航线。

(4)青藏铁路的建设

●制约青藏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

●进藏铁路的几个方案中,选择青藏铁路的原因:

投资少,工期短,,、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较少。

●重要意义:

加快西藏发展,促进西藏同全国其他地区的交流,增强民族团结等。

【学以致用】下图所示为进藏铁路的四种方案:

①青藏方案;

②甘藏方案;

③川藏方案;

④滇藏方案,

试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自然条件分析,你认为方案最佳,为什么?

(2)结合自然条件分析,你认为方案最差,为什么?

(3)目前,青藏高原已有多条公路与外省区联系,也有航空线联系全国各地,为什么还要克服种种不利因素,投资100亿元修建铁路?

(4)线路①经过的城市A是________,经过的大盆地是________,经过的著名自然保护区是。

  

二、总结:

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

是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自然景观的形成及人类活动受其影响较大。

如下图所示。

第二部分自主学习

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下图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

读图完成1-2题。

1、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  )

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度洋

2、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

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  )

A.Ⅰ>

Ⅱ>

ⅢBⅠ<

Ⅱ<

C.Ⅰ<

Ⅱ,Ⅱ>

ⅢD.Ⅰ>

Ⅱ,Ⅱ<

下图是“长江(宜宾—吴淞口)、黄河(兰州—入海口)河段的纵剖面示意图”,图中高度比率是指河流落差与总落差之比;

距离比率是指河段长度与总长度之比。

读图,完成3-4题。

3、宁夏某地至包头河段(  )

A.长度约300km

B.秋末春初有凌汛现象

C.黄河泥沙主要来自此段

D.流经的宁夏平原、河西走廊被誉为“塞外江南”

4、宜昌以西、以东河段(  )

A.宜昌以西河段水流平缓,河流堆积

B.宜昌以东河段落差大,地壳上升,河水侵蚀

C.宜昌以西河段落差占总落差20%,水能资源丰富

D.宜昌以东河段长度占总长度60%,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下图,回答5-7题。

5、图中,B所在地区的农业自然景观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土壤

C.水源D.经济发展水平

6、有关河流①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①水能非常丰富,其河谷地区是该区域主要的农业区

B.河流②水量丰富,流量平稳,因此航运价值较大

C.两条河都是外流河,沿岸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工业发达

D.降水是两条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流域内人口稠密,城市密集

7、关于两图的农牧业地域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为绿洲种植业,山区畜牧业B.B地是河谷种植业,草原畜牧业

C.两地都是灌溉种植业,绿洲畜牧业D.A地是河谷种植业,高原畜牧业

(2011江苏)图7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

8、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B.坡向朝南,温度高

C.坡度大,纬度低D.海拔高,降水多

9、我图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

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

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

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下图是地图上的一段纬线,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

据图回答10-13题。

10、图中P点附近的宗教圣地属于()

A.佛教B.印度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

11、在该地形区修筑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

A.沙漠和戈壁中缺水问题B.占用耕地问题

C.冻土和缺氧问题D.沼泽和河湖多的问题

12、该地形区粮食作物能够获得高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肥沃,灌溉便利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垦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D.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13、图中箭头所示区域自然带分布主要表现为()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布

“涩宁兰工程”是我国西部开发的重点项目,读下图完成14-15题。

14、该工程的涩北位于()

A.四川盆地B.柴达木盆地

C.吐鲁番盆地D.准格尔盆地

15、工程完工后,可以()

A.缓解沿线地区的水资源紧缺的状况

B.向沿线城市输送电力

C.实现部分城市能源替换和减轻大气污染

D.向涩北输送能源,促进西部开发

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6-18题。

图1

16、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17、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径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18、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

C.全年日P<

D.冬至日P>

1

19、(2010年江苏地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乙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

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    。

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 。

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 ;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    、    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  

20、青藏高原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已于1979年铺通;

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1142

千米于2005年10月15日铺通,计划于2006年7月1日试运行。

(1)下图示意格尔木至拉萨的地形剖面,读图回答问题。

a为山脉,b为山脉;

c、d两段地形变化的特点是

,对铁路修建的影响是。

(2)下图是格尔木和拉萨两地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分配图。

读图判断A、B两幅图中,反映拉萨气候资料的是图,因为。

2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重要的矿

产地是:

煤、

石油、

铅锌;

钾盐。

(2)柴达木盆地东部

和南部的一些灌溉农

业区著名的高产作物

是。

就热量状况而言,

柴达木盆地属

于区。

柴达木盆地著名的天然

气输送工程为:

柴达林盆地示意

(3)柴达木盆地气候为什么十分干燥?

(4)柴达木盆地气温低、日变化大,这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5)从气候条件分析,盆地湖盐生产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22、读“三江并流”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三江并流的三江是指 

、 

和长江,其中图中表示长江的序号是 

注入印度洋的是 

(4分)

(2)该区域内山河并列,峡谷深邃,其形成的原因:

是 

 

(2分)

(3)该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是:

(4)该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民风民俗独特,这种文化的多样性的原因 

(5)根据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背景来分析:

①你认为经济发展应以什么产业为主?

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23、(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6分)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5分)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

图6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6分)

24、(2015课标全国Ⅰ,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

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

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2℃。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

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

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

图8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

图8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

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a 

b

图8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的原因。

(8分)

(2)图8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

(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

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8b)的原因。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

一、

(一)地广人稀

(二)1、藏族2、喇嘛布达拉宫

(三)1、

(1)横断喜马拉雅昆仑阿尔金祁连柴达木盆地藏北高原藏南谷地横断山区

(2)28°

40°

中低73°

104°

(3)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缅甸;

西南

2、

【测一测】

(1)祁连巴颜喀拉唐古拉

(2)长江(金沙江)怒江澜沧江澜沧江长江(金沙江)黄河;

(3)拉萨格尔木(4)填图参考图文详解P199

高原山地;

青藏高原雪山冰川高稀薄削弱保温弱强;

强鲜艳;

大优质高产;

稀薄低氧高原高原反应预防药物如红景天、太阳镜、太阳帽、防晒霜、护肤霜、润唇膏、长袖上衣、毛衣、羽绒服;

●亚欧印度洋(南亚次大陆)怒江澜沧江长江;

高深大水能(水能资源);

明显丰富多样山区立体;

大大地震破碎地质水土;

●柴达木钾盐天然气;

喜马拉雅地中海—喜马拉雅亚欧印度洋地震;

地热能羊八井;

地震活动破碎泥石流滑坡

3、

(1)中低高冷(寒)凉大较少日照时间(昼长)日光城大优质高产

(2)7、8东南西北

(3)A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②受地形抬升,降水较多。

(4)①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处喜马拉雅山北坡的背风坡,雨影区降水少。

②北侧地形区界线处位于内陆地区,受海洋影响小,降水较少。

4、

(1)中华水塔、亚洲水塔;

怒江、澜沧江、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2)青海湖

(3)(高山)冰雪融水;

夏季风(西南季风);

水能;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5、高山草甸;

寒漠土;

山地草甸土;

垂直地带;

地势高(海拔高)

6、水平分异:

(表现)——湿润;

干旱;

森林;

(原因)——东南西北高原高山峡谷水汽(夏季风);

垂直分异:

(表现)——复杂(繁)简单(简);

(原因)——水热大水热小;

7、

(1)丰富;

日光城;

①海拔高,空气稀薄、洁净,大气削弱作用弱;

②海拔高,日照时间比同纬度长;

③降水较少,晴天多;

(2)亚欧板块与印度洋(3)雅鲁藏布江(4)柴达木;

西气东输

(四)

1、

(1)高寒、缺氧、低气压

(2)青稞

(3)湟水黄河雅鲁藏布江原因:

小;

低;

高;

充足;

河流;

便利;

平坦。

(4)有利条件:

①海拔高,日照时间长,晴天多,光照强烈,有利于农作物光合作用;

②昼夜温差大,利于积累营养物质,农作物优质高产;

③河谷地带地势较低,热量充足,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

④高原地区有大面积的高寒草地,利于发展畜牧业。

不利条件:

海拔高,气候寒冷,除了河谷地带,广大的高原面上只能发展高寒畜牧业。

(1)畜牧业;

公路运输兰青青藏制约;

柴达木盆地聚宝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和青海黄河羊八井

(2)畜产品采矿业;

(毛纺)、(皮革、毛毯)、(毛纺)

3、

(1)公路运输

(2)兰青青藏(4)交通;

多年冻土生态脆弱高寒缺氧;

地形较平坦地震(5)社会经济发展经济文化

【学以致用】:

(1)①方案最佳,四种方案相比,青藏方案线路较短,投资较少;

地势较平坦,且一期工程西宁——格尔木段已经建成,工期较短。

(2)④方案最差,线路较长,地形起伏大,要经过陡峭的横断山区和许多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