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智能安防管理综合解决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景区智能安防管理综合解决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区智能安防管理综合解决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3.2系统架构25
3.3.3系统优势28
3.3.4系统功能28
3.4道路管控系统30
3.4.1系统架构30
3.4.2系统组成31
3.4.3系统功能31
3.5传输网络系统34
3.5.1传输网络概述34
3.5.2核心交换机设计34
3.5.3核心层产品选型及配置35
3.5.4汇聚层的设计35
3.5.5接入层的设计37
3.6指挥中心38
3.6.1指挥中心示意图38
3.6.2高清解码控制系统38
3.6.3系统功能39
3.7平台软件设计45
3.7.1平台设计概述45
3.7.2平台整体架构设计46
3.7.3报警管理子系统功能53
3.7.4车辆管理子系统功能54
3.7.5平台安全设计58
第4章施工组织方案61
4.1工程管理和工地管理61
4.1.1现场勘察/线路查对61
4.1.2深化设计61
4.2项目实施步骤61
4.2.1准备工作62
4.2.2总体布局62
4.2.3基础、管道、窨井62
4.2.4线缆63
4.2.5光纤的连接与端接63
4.2.6立杆选型64
4.2.7立杆接地64
4.2.8预埋件基础制作64
4.2.9预埋管道65
4.2.10杆件基础开挖65
4.2.11杆件钢筋笼制作65
4.2.12杆件基础混凝土浇筑66
4.2.13手井制作66
4.2.14立杆接地67
4.2.15立杆吊装68
4.2.16防水箱设计69
4.2.17主设备采购运行70
4.3防雷接地及一次、二次供电70
4.4设备系统调试方案72
4.4.1系统调试工具72
4.4.2系统调试人员73
4.4.3摄像机调试73
4.4.4高清治安监控调试74
4.4.5光圈及焦距调节74
4.4.6球机微调75
4.4.7系统联调及综合性能测试75
4.5项目施工设备清单列表75
4.5.1机具、物资及人员准备75
4.5.2设备保证措施:
76
4.5.3施工设备保障清单76
第5章进度保障措施82
5.1人员进度保障82
5.1.1施工组织人员配置原则:
82
5.1.2施工组织机构人员配备82
5.1.3工艺流程人员组织84
5.1.4施工劳动力组织84
5.1.5劳动力组织的准备85
5.1.6劳动力计划表86
5.1.7项目施工组织目标86
5.2工程施工进度保障计划87
5.2.1工程项目进度表88
5.2.2工程进度报告89
5.2.3施工总进度计划表89
第6章施工进度质量与安全保证措施91
6.1总施工质量控制措施91
6.2系统性能质量控制措施91
6.3工程文档管理92
6.4全面质量管理92
6.4.1质量保证机构93
6.4.2质量检查和监督93
6.5设计、施工图纸的管理程序94
6.6施工安全文明措施保障95
6.6.1建立安全教育制度95
6.6.2保证文明施工的措施96
6.6.3安全措施96
6.7内部和外部沟通机制保障98
6.7.1与甲方、设计等单位的配合措施98
6.7.2与材料及设备供应商的配合措施98
第7章景区施工特点,注意事项99
第8章风险内容,应对措施100
8.1人安全应对措施100
8.1.1施工人员100
8.1.2非施工人员100
8.2雨季施工应对措施101
8.2.1雨施准备101
8.2.2技术准备101
8.2.3材料机具准备102
8.3炎热天气施工技术保障措施102
第9章合理化建议103
9.1品牌建议103
9.2施工建议103
9.2.1我方公司介绍103
9.2.2做好培训计划保障104
9.2.3解决问题、排除故障的速度105
9.2.4安装、定期巡检106
第1章系统概述
1.1背景及现状
中国旅游历经三十多年发展,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无序到规划,从单纯的门票经济到全面的旅游经济,实现了从短缺型旅游发展中国家向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同时,旅游已经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发展成为大众化、经常性消费的生活方式。
旅游业也已经从外事接待型的事业,发展成为全民广泛参与就业、创业的民生产业,成为综合性的现代产业。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地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作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
在社会经济中高速增长中,旅游行业将成为新的引擎,旅游消费也将成为整个社会最重要的“消费侧”。
当前,景区的保护、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景区新一轮的大发展和新超越,必须依靠科技的手段,着力打造智慧旅游,通过智慧景区的建设,实现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管理、智慧旅游营销的目标,并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智慧景区能够通过智能网络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资源、旅游者行为、景区人员行迹、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
对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
优化再造景区业务流程和智能化运营管理,提高对游客的服务质量;
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响应国家建设智慧旅游的号召,同时,对于景区内部管理也有建设完整安防及信息化系统和智慧景区的应用需求,实现视频监控、报警、卡口、停车场、出入口等系统并实现多系统统一管理,结合GIS电子地图、公共广播、自动导览等系统,打造智慧型景区,同时加强对景区的管理力度、提升游客的体验服务,以满足景区游客数量暴涨及随之带来的安全及信息化服务的强烈需求。
1.2总体目标
景区综合安防管理系统建设要求以新一代宽带网络、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视频监控、客流统计、森林防火系统、停车场管理、卡口系统等各系统的跨平台、跨网络、跨终端,并支持大量用户并发访问、海量数据的综合应用、多系统之间的综合化管理,在现有景区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风景名胜区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综合信息资源利用和应用支撑服务的能力,同时提升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与服务水平。
在景区的管理上,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将对各个系统进行综合性管理,整合各系统资源,实现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同时统一用户操作界面,优化业务管理流程,让用户在系统的管理使用上变得更加的便捷、简单,让景区运营更有秩序更安全。
另一方面,通过系统整合,使业务数据交互更加密切,系统的业务整合能力更加优化从而达到系统1+1大于2的融合效果。
对游客体验上,打造智慧景区,在保障游客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增强与游客的互动,让景区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更好地服务游客,带给游客更舒心、更美好的旅游体验。
1.3设计原则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
联网监控系统,必须是高性能、可扩展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以便支持今后不断更新和升级的需要,从而保护投资。
同时本方案以满足实际应用为出发点,设计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Ø
可靠性
系统可靠性是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石,只有可靠的系统,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本方案从系统设计理念到系统架构的设计,再到产品选型,都将持续秉承系统可靠性原则,均采用成熟的技术,具备较高的可靠性、较强的容错能力、良好的恢复能力及防雷抗强电干扰能力。
先进性
在投资费用许可的情况下,系统采用当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一方面能反映系统所具有的先进水平,包括先进的传输技术、图像编码压缩技术、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存储技术、控制技术,另一方面使系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设备选型与技术发展相吻合,能保障系统的技术寿命及后期升级的可延续性。
扩展性
系统应充分考虑扩展性,采用标准化设计,严格遵循相关技术的国际、国内标准,确保系统之间的透明性和互通互联,并充分考虑与其它系统的连接;
在设计和设备选型时,科学预测未来扩容需求,进行余量设计,设备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系统扩容、升级。
系统加入新建时,只需配置前端系统设备、建立和上级调度的连接,在管理平台做相应配置即可,软硬件无须做大的改动。
易管理性、易维护性
系统采用全中文、图形化软件实现整个监控系统管理与维护,人机对话界面清晰、简洁、友好,操控简便、灵活,便于监控和配置;
采用稳定易用的硬件和软件,完全不需借助任何专用维护工具,既降低了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费用,又节省了日常频繁地维护费用。
安全性
综合考虑设备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
在前端采用完善的安全措施以保障前端设备的物理安全和应用安全,在前端与监控中心之间必须保障通信安全,采取可靠手段杜绝对前端设备的非法访问、入侵或攻击行为。
数据采取前端分布存储、监控中心集中存储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数据的访问采用严格的用户权限控制,并做好异常快速应急响应和日志记录。
1.4设计标准
1)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行业标准》(GA70-9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
2)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设计方面
《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DB33/T629-2011
3)视频监控图像质量方面
《电视视频通道测试方法》(GB3659-83)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1987)
4)视频系统网络设计方面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GB/T17963)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GA216.1-1999)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2007)
5)视频系统工程建设方面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670-2006)
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
2.1景区介绍
xx,俗称xx,地处xx省xx市金东区曹宅镇之北2公里处,距xx主城区约18公里。
据相关史料考证,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公元540年),名僧道琼游历于xx南,突闻金石梵呗犹若天籁,循声攀岩而上,见身高六丈大石佛一躯,金光巍巍、趺坐俨然,故感沐佛恩,排除万难而发心建寺,为利十方众生。
初名赤松岩寺,宋改称石佛寺,又名西岩禅寺,距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
始建于梁大同年间,历代高僧辈出,文人云集,素有“浙中佛国,心灵净土”的美称,自古以来,就是浙中地区的佛教胜地。
寺院古佛院中供奉的石刻释迦牟尼佛为我国著名的古代四大石佛之一,因其万求万应的感应道交而享誉天下。
因大佛灵验、三宝庄严,寺院香火鼎盛,信众遍及四海,为xx乃至xx地区最为著名的古代名刹之一。
丹色石崖妆点翠色叠嶂,上善玉带环绕灵佛金山。
在千百珍稀古木环绕,数片湖面莲池的簇拥中,整个景区美景殊胜,令人流连忘返,魂牵梦萦,为xx省省级风景名胜区。
2014年末,净藏法师受xx市金东区民宗局邀请,任xx住持。
法师入住后,鼎续前举,开展古佛院、观音阁修缮和寺院的整体维护工程,使得千年古佛,一一重光,寺院环境焕然新颜。
在净藏法师的带领下先后成功举办了xx文化艺术节,旅游文化周,邀请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举办了首届“梵呗善音”音乐会”。
提升了和风景区的知名度,为弘扬光大正法道场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地理位置图:
2.2需求分析
景区的智慧管理建设的重要性也逐渐被重视起来,尤其是在节假日,正直旅游黄金周,游客聚集情况严重,一旦发生危险,极容易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而且事实上也不止一次地发生过类似的安全事件。
国家及xx政府也一再发文强调进一步加强节日期间的旅游安全工作,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根据智慧旅游建设的特性和设计原则的要求,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图像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为基础,建设旅游景区综合安防管理系统,对于景区的需求分析如下:
1)建设全方位、全天候、高清化、智能化的视频监控系统,以满足现代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的需求,实现大场景全景监控,并具有较好的夜晚、起雾环境下的监控效果和对危险部位的智能分析报警应用,其中重点的监控区域有出入口、景区收银区域、服务区域、重点风景区域、人流易集中区域、停车场等;
2)建设多级架构的整体系统,从景区总控中心到景区分控中心,其中景区总控中心作为监督角色,可以做到抽查下面所有景区的实时视频,各景区分控中心需要对自己下辖的监控区域进行统一监控和管理;
3)满足客流量统计分析的需求,需要对出入口客流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当景区超过一定的客流容量之后可及时预警停止游客进入并进行适当的游客分流处置,同时可以通过管理平台软件统计数据,生成各种形式的报表,支持数据导出;
4)建立停车场管理系统,对景区内各个停车场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并支持联网收费机制,对进入车辆通过视频智能分析的方式对车牌进行识别、认证,以此作为收费凭证依据进行收费处理,同时对各停车场内空余车位进行公告。
5)建立景区道路管控系统,对进入景区的车流情况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并实现流量管控,必要时对车辆进行布控,实现对行进车辆的抓拍、车牌识别、特征识别等分析,对进入景区的车辆进行有效管理,实现高峰时车辆分流。
6)建立完整的网络传输系统,连接安防及各管理系统的数据,使相关内部信息能够正常、安全、流畅地交互。
2.3系统架构
结合实际需求及智慧景区的系统架构规划,旅游景区综合安防管理系统需要整合多个异构安防子系统,以网络通讯及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为多个“信息孤岛”提供协同合作的统一平台,建立一套高集成、高智能化的管理机制,满足统一的配置管理、数据共享、功能联动和业务优化等系统需求。
鉴于系统接入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在旅游景区综合安防管理系统架构规划设计时,采用全网络的架构,各个子系统最终通过网络连接到中心,通过海康威视景区综合管理平台进行统一集成与管理。
本案设计时,按照地理位置与实际管理的需要,采取分级组网的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多个分控中心与一个总控中心,同时充分利用已建资源。
各个中心通过权限分配实现对辖区内系统的管理和控制。
相比于传统各子系统离散控制、单独管理的模式,海康威视景区综合监管平台将重新定义旅游景区信息化系统的架构及业务操作流程。
基于高带宽标准网络传输、后端数据整合的模式,对各个子系统实现统一的管理应用,并实现跨系统的联动。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全网络高清的架构设计,全面实现前端视频采集、传输、存储及解码显示各个环节的高清化、网络化,方便系统管理和维护,同时有利于系统扩容及应用扩展。
系统可随时随地对前端视频进行调用查看,同时可支持手机客户端的远程访问,极大地方便用户管理操作。
同时,系统采用与景区具体场景相适应的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如跨线分析、人脸识别、智能透雾等,实现智能化的视频管控。
客流量分析统计系统
客流量分析统计系统采用视频智能分析实现游客人数统计,实时统计游客进出人数,当景区内游客人数超标,可及时通过LED显示屏提示总体保有量情况提示,防止景区内游客过多,并可结合景区实际情况,统计景区内热点景点的分布情况,及时引导游客分流,为景区客流有序参观放行,保障景区正常运行及防止群体性不良事件提供有力支持。
停车场系统
停车系统采用先进的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可自动提取进出车辆的车牌,并抓拍记录,当车辆出行时,根据进入时间及现场抓拍图片进行计时统计,进行费用结算。
系统支持黑白名单处理,内部车辆可直接放行,对黑名单用户,系统可自动识别并进行报警提示。
道路管控系统
道路管控系统采用适用景区道路的高清抓拍设备单元,对过往车辆进行图像抓拍,并对车辆的全貌、车型、车牌、车辆颜色、驾驶人员、装载情况等通过智能算法进行特征提取,在景区中实现车辆管控、流量统计。
通过网络,系统可接入中心,相关数据可通过平台进行统一布控、显示和管理。
2.4方案特色
2.4.1全面的系统集成
系统还支持超大规模的部署,能满足景区多级综合监控的应用需求。
除了视频监控,平台接入了停车场、客流统计分析等子系统。
通过统一的平台内部协议实现多系统融合应用与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并制定相关联动策略,实现系统间信息共享和交互,使系统达到1加1大于2的集成应用效果。
2.4.2客流统计及游客分流
系统采用双目客流相机对进入景区的游客进行精确的分析,并可支持对景区总体情况及各个景点的游客保有量统计分析,同时,结合密度深眸相机,对景区广场、观景平台、栈道、主要步道等进行游客密度分析,尤其是在旅游黄金周期间,可结合信息发布系统及第三方信息平台,推送游客分布情况,极大地提升景区游客管理的水平,并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
2.4.3大数据分析及应用
一方面,采用卡口、停车场等子系统,对进入景区的车辆进行结构化分析,对进入景区的游客车辆进行归属地分析,对车辆的品牌、车型等进行提取,分析车辆品牌及消费水平,统计游客团散比,并对游客在景区的过夜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另一方面,通过视频智能化技术,对进入游客进行年龄段、性别等信息进行统计。
通过数据的整合和丰富的图表化呈现,为景区智慧营销(如定向广告推送等)提供决策依据。
第3章系统详细设计
3.1视频监控系统
图1.视频监控系统架构
视频监控系统是整个安防规划的重点,它是一个分布式的系统,为景区提供安全监管、设备监控、管理运维、案发后查、证据提取等有效的技术手段。
该子系统具有智能化、高效率特点,系统采用数字化采集、全网络传输、集中存储、控制及显示,主要由前端摄像机设备、视频显示设备、控制键盘、视频存储设备、相关应用软件以及其它传输、辅助类设备组成。
系统具有可扩展和开放性,以方便未来的扩展和与其他系统的集成。
视频监控子系统最直接、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使管理人员能远程实时掌握景区内各重要区域发生的情况,保障监管区域内部人员及财产的安全。
3.1.1前端子系统设计
●监控方式选择
为详细记录监控区域的实时图像,在本方案中设计采用全高清网络摄像机进行监控,主要从技术成熟度进行考虑:
现阶段网络化的技术发展已足够支撑大数据量的传输,并且网络的数据传输效率在飞速向前发展,网络的带宽已不再是海量数据传输的瓶颈;
同时,海量存储技术已走向成熟,已完全能轻松完成海量存储的艰巨任务,让数据存储更高效、更安全。
另一方面,H.265、SMARTH.265等技术的发展也让高清的传输、存储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因此,如今的配套技术已经完全能够支撑全高清视频监控方案。
另一方面,基于图像的深度处理让视频监控变得越来越人性化、智能化。
基于超级星光/黑光技术,让夜晚的的监控效果变得更加细腻、清晰,尤其是夜景、日出的路线,更需要夜晚场景下的完美视觉呈现;
基于大场景的多sensor技术,可以通过多个采集镜头,自动拼接成一幅完整的、超清的监控画面,让视频在大场景监管时具有更震撼的监管效果;
此外,超级透雾技术,游客拥挤密度监测,人脸识别,游客姓名、年龄等属性分析,危险区域跨线报警等应用,赋予视频监控更丰富、更智能的内容服务价值。
综合上述的技术成熟度及现今的业务发展需求,采用全高清、高智能的网络摄像机监控方案是未来视频监控行业的必然趋势。
本方案也正是迎合现今的实际需求,在上述背景下提出,同时海康威视也非常愿意通过公司的研发成果,将视频监控技术带向一个新高度。
视频图像质量的好坏是判断监控系统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而摄像机的选型对视频图像的呈现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所以,根据景区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监控摄像机对建设高性价比的监控系统有重要的意义。
●监控点规划
景区常见的主要监控的点位可分为以下几种:
1)进出口要道
进出口要是指停车场、检票口、山门等咽喉要道部位,是游客及车辆的必经之道,也是闲杂人员和犯罪分子可能出入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重点部位之一。
它是景区管理的重要部分,其管理监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游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案在设计考虑多种用途及使用环境,采用人脸识别摄像机对进入的游客进行人脸抓拍,对黑导游、不文明游客及部分可疑分子进行识别;
采用“深眸”相机对经过游客进行属性识别分析,统计参观游客的年龄段、性别、是否戴眼镜等属性信息进行分析统计。
2)景区交通危险路段监控
对危险区域的道路情况和山体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及时排除交通意外事故和山体塌方、滑坡的危险情况,和在旅游旺季车辆的流量进行实时监控,方便管理人员对车辆及游客进行及时疏散与抢险。
系统采用高清全景摄像机进行全面监管,同时,对视频进行智能分析,一旦有游客进入或跨越危险区域即可触发报警,监控中心可以广播等方式进行警告、提醒。
3)游客集散地监控
由于景区内的游客的流动,容易造成景区内发生意外事故或对景点造成生态上的破坏,通过高清视频监控,随时掌握游客在景点内的情况,在发生意外情况时,景区管理人员能迅速准确地到达事故现场,总监控中心也能进行远程指挥,确保景区内游客的安全,避免游客对景点的破坏,减少景区的事故发生率。
4)主要参观路线
景区中的主要参观路线是游客最集中的部位,绝大部分的游客会根据导览指示通过主要参观路线沿途观览,而此些路线也往往容易发生游客意外事件,对主要参观路线的监控可有效掌控景区内的秩序及现场状况。
系统采用密度检测摄像机对主要道路的游客拥挤情况进行分析,对景区整体游客进入的情况进行预判,并当出现拥挤时可触发报警并进行游客分流。
5)其他重点位置
景区一般占地面积都不小,景区内的旅游区域因为地理条件的不同或功能区块设置的不一致导致景区内的重要监控区域分布有不同的环境、条件。
景区重要部位设置黑光摄像机,当夜晚及光照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也能一览无余。
同时,因景区常有青山环绕、湖水遍布,容易起雾,在此种部位设置超级透雾相机进行全时段监管。
3.1.2存储子系统设计
鉴于景区中面积大,一般设计点位较多,而且考虑景区后续有点位增补的情况,景区视频监控存储系统采用云存储模式,极大地满足景区大容量、大并发、高可靠稳定的视频监控存储需求。
云存储介绍
云存储是在云计算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