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供平泉新建王七5千伏输电线路工程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0513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承供平泉新建王七5千伏输电线路工程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承供平泉新建王七5千伏输电线路工程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承供平泉新建王七5千伏输电线路工程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承供平泉新建王七5千伏输电线路工程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承供平泉新建王七5千伏输电线路工程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承供平泉新建王七5千伏输电线路工程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承供平泉新建王七5千伏输电线路工程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供平泉新建王七5千伏输电线路工程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承供平泉新建王七5千伏输电线路工程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6.2接地装置

6.3接地电阻

7.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

7.1对地距离

7.2交叉跨越

7.3与弱电线路交叉角

7.4线路与房屋﹑树木的最小距离

8.杆塔设计

9.基础设计

10.通讯保护

11.附件

1.总论

1.1工程设计依据

1.1.1根据《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冀北电力发展[2012]146号文》可研批复。

1.1.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35kV线路分册(2006年版)。

1.1.3《35kV线路钢筋混凝土电杆》(1965年版)。

工程名称:

承供平泉2013年新建王土房至七沟35千伏输电线路工程。

简称:

王七35kV线路工程

工程编号:

JE13106-S01C

1.3设计范围

1.3.1王七35kV线路本体设计。

1.3.2随线路架设ADSS通讯光缆(详见通讯设计部分)

1.3.3线路所经地区通信线路的保护设计。

1.3.4工程概算书的编制。

1.4设计所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

1.4.1《供用电技术规程汇编》

1.4.2《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

1.4.3《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SDGJ62-84

1.4.4《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SDGJ94-90

1.4.5中国华北电力集团公司文件华北电集生[2001]12号关于印发《2001年2月京津唐电网污闪分析总结会议纪要》的通知.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5.1线路额定电压:

35kV

1.5.2回路数及线路长度:

单回路,线路全长7.448km。

曲折系数1.05

1.5.3地形划分:

其中山地4.02公里,占54%,平地2.01公里,占27%中,丘陵1.418公里,占19%。

全段

地形

7.448km

山地

4.02km

平地

2.01km

丘陵

1.418km

1.5.4线路所经地区为非居民区。

1.5.5全线不换位

1.5.6主要气象条件

最低温度:

-30℃

最大风速:

30m/s

结冰厚度:

导线10mm地线15mm

年平均温度:

5℃

1.5.7导线型号:

JL/G1A240/30

地线型号:

GJ-50。

1.5.8海拔高度:

300-600m

1.5.9线路造价详见本工程概算书

1.5.10主要材料耗量(不包括损耗)

主要材料消耗

项目

基础钢材(吨)

塔材

(吨)

现浇混凝土(m3)

导线

地线

绝缘子

(片)

总指标

21.774

52.701

610.43

20.71

2.812

836

2线路路径

2.1路径选择原则

2.1.1路径选择应考虑施工、运行、交通条件进行方案比较,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2.1.2路径选择尽量避开重冰区。

2.1.3路径选择尽量避开林区、旅游开发区。

2.1.4路径选择尽量避开城镇规划区、人口密集区、尽量减少房屋拆迁,减少对生态环境、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2.1.5路径选择尽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军事单位对路径的意见。

2.1.6路径选择尽量避开矿区和已探明尚未开采储有重要矿藏地段。

2.1.7路径选择尽量避开滑坡、冲沟等不良地质地带和严重影响安全运行的其它地区。

2.1.8路径选择尽量缩短线路长度、减少转角个数,降低工程造价。

2路径方案优化概述

电力线路的路径选择是线路建设重要内容之一,其好与坏,

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技术经济指标,影响到建设资金、工程质量、施工条件、运行安全等综合效益。

因此必须从国家建设利益出发,把路径选择放在工作的首位,对路径进行多方案的优化选择。

基于上述思想和路径选择的原则,根据工程沿线的实际情况,在路径选择过程中我们做了一以下方面的路径优化措施工作:

2.2.1做好室内选线工作

室内选线过程中,采用新版地形图进行选线工作,新版地形图能够清晰地看出现有近期设施、村庄的发展;

能够反映地形、地貌;

也能够反映河流冲刷、河床变迁趋势,可合理地选择跨越河流的位置。

利用新版地形图大范围选择路径,进行路径优化,对路径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比较。

2.2.2认真做好调查、收资工作

沿线调查、收资工作是路径优化的关键。

了解到沿线地方规划和军事设施对路径的要求。

进行现场踏勘,对沿线地质情况、水文情况、气象情况进行了调查收资,掌握了沿线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象条件。

2.2.3认真做好现场踏勘工作

进行全线现场踏勘工作,对室内选线方案进行优化修正,,选择合理的重要跨越点,避开不良地质地段,进行通讯线与电力线相对位置调查,进行重要交叉跨越断面测量。

对施工协议难点、施工困难地段、交通困难地段、地质不良地段、线路走廊拥挤地段进行综合分析,技术经济比较,充分研究线路路径方案。

2.2.4认真研究分析现场踏勘及调查、收资工作成果,确定路径方案,组织对现场踏勘及调查、收资工作成果进行认真分析研究,进行路径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进行路径方案优化,使得路径方案可行、合理。

2.3路径方案

方案一:

线路自王土房变向西出线后,经二杖子村、三杖子村、上沟里村、侯杖子村至七沟变电所。

方案二:

本工程起于王土房35kV变电站向西北方向出线300m左转,前行700m右转,前行至二道沟西左转,经五道沟至狼窝沟里东左转,向西南方向前行,钻过果园后左转,经太阳沟前行至二杖子右转,经兰二沟门、毛兰沟门东进七沟35kV变电站。

本线路曲折系数1.05,地形比例为山地54%,平邱46%。

两个方案路径长度大体相当,方案一较方案二线路稍近,但是山势高,没有施工运输通道,树木又多。

方案二地形平缓,有道路在其附近,便于施工,便于维护,缩短供电半径,避开林区,因此推荐方案二。

线路所经过地区绝大部分是山地、树林密,对35kV线路走廊有一定影响,造成35kV线路走廊狭窄,受到限制。

2.3.2路径说明

本线路从王土房35kV变电站至七沟35kV变电站。

路径全长:

7.448kM

本线路按地形划分如下:

100%

54%

27

19

2.4线路经过的行政区和交通情况

本线路全线经过平泉县王土房乡和七沟镇,线路路径距离公路较远,交通略有不便。

2.5主要交叉跨越情况

2.5.1重要交叉跨越

序号

被跨越物名称

跨越次数

备注

1

低压及通讯线路

12

3

10kV电力线路

7

4

经济林

2.6变电所进出线布置及相序

2.6.1本线路在王土房35kV变电站出线布置及相序

王土房变35kV向北出线,本线路占用35kV架构西起第一间隔。

相序:

面对架构出线方向从左向右依次为C,B,A。

2.6.2本线路在七沟35kV变电站进线布置及相序

七沟变35kV向东出线,本线路占用35kV架构北起第一间隔。

面对架构出线方向从左向右依次为A,B,C。

3.气象条件

3.1气象条件的选择原则

本工程线路收集了平泉气象台的自记风速、年雷暴日1998~2013年的资料。

1.平泉气象台风速资料均为自记10min时距平均最大风速,自记风速系列长度15年,满足规范作频率计算的要求。

换算方法如下:

V15=VH×

(15/H)a

式中:

V15-15m高处风速

VH-Hm高处风速

H-风仪高度

a-地面粗糙指数(0.16)

2.最大风速的统计

对平泉气象台的历年最大风速进行数理统计,求出其地面15m高处15年一遇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采用的极值分布法的公式如下:

VM=V(ФcV+1)

VM-最大风速(m/s)

V-年最大风速平均值(m/s)

V=ΣVI/N

CV-高差系数

Ф-离均系数

最大风速计算结果为平泉县基准风速23.85m/s

3.最大风速取值

由上述最大速的计算结果,最大风速小于26m/s,风速值与气象台站所处的位置有关,此风速虽可反映气象台站附近平地地带的风速概况,但不足以说明本工程所经山地的风速情况。

根据本工程海拔高度实际情况,有局部气象区,本工程全线均按30m/s风速设计。

4.年雷暴日采用平均值取法:

54日/年

本线路路经地段其中山地占54%,平地占27%中,丘陵占19%。

,主要地形以山地为主。

3.3气象条件结论

根据上述各气象要素的选择和《设计规程》的有关规定,跟工程推荐以下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

气温(℃)

风速(m/s)

覆冰(mm)

最高气温

40

最低气温

-30

年平均气温

5

最大风速

-5

30

最大覆冰

10

导线10,地线15

安装情况

-10

大气过电压

15

操作过电压

冰的密度(g/cm3)

0.9

雷暴日数(日/年)

54

4.导线和地线

4.1导线

4.1.1导线型号

根据变电配合资料,本工程线路每相导线采用标称截面240mm2的JL型钢芯铝绞线,按照本工程沿线的气象条件,本工程推荐采用JL/G1A240/30型钢芯铝绞线.

4.1.2导线物理特性

JL/G1A240/30导线的物理特性如下:

铝股数/每股直径24/2.78mm

钢股数/每股直径7/1.85mm

铝股总截面积145.68mm

钢股总截面积18.82mm

综合截面164.5mm

外径16.67mm

4.1.3、导线最大使用应力及平均运行应力

导线最大使用应力取100.12N/mm2,安全系数2.6,导线年平均运行应力取65.08N/mm2不大于破坏应力的25%,满足《设计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4.1.4、导线塑性伸长对弧垂的影响,按施工架线弧垂降温20℃的办法处理。

4.1.5、导线和避雷线的防震

本工程导线及避雷线均安装防震措施,导线防震垂型号为FD-4的安装数量见下表:

档距范围(m)

121-350

351-700

701-1000

防震锤安装个数(个)

1

2

3

导线采取防振锤为防振措施.档距每端每根导线防振锤的安装数量原则如下:

档距≤350m1个

350<

档距≤700m2个

700<

档距≤1000m3个

防振锤型号FD-4

4.2.1地线型号

根据规程规定,与JL/G1A,240/30导线相配合的避雷线型号为GJ-50型镀锌钢绞线。

4.2.2地线物理特性

计算截面

56.27mm2

计算外径

9.6mm

钢股数×

每股直径

7/3.2mm2

单位重量

481.8kg/km

线温度膨胀系数

11.5×

10ˉ61/℃

弹性系数

18500N/mm2

4.2.3地线最大使用应力及年平均运行应力

地线最大使用应力为362.85N/mm,安全系数取3.5,避雷线的年平均运行应力的上限按规程取避雷线瞬时破坏应力的25%,避雷线的平均运行应力取317.50N/mm2。

4.2.4地线的初伸长的处理

地线初伸长对架线弧垂的影响,以降温方式补偿,本工程以降温10℃的方法补偿。

4.2.5地线防振措施

地线的防震采用防震锤作为防震措施。

防震锤型号为FG-50其安装数量原则如下:

每档每端防振锤个数

1个

2个

3个

电线外径(mm)

D<

≤300

300-600

600-900

12≤D≤22

≤350

350-700

700-1000

22≤D≤37.1

≤450

450-800

800-1200

4.2.6防舞设计

本线路位于0级舞动区,导地线均不采取防舞措施。

4.2.7地线运行方式

地线采用逐基杆塔接地的方式,电阻率超过1000Ω以上的杆塔和大转角杆塔,采用接地模块,以增加接地的可靠性。

5.绝缘设计和金具选择

5.1.1污秽等级的确定

本工程全线位于平泉县境内,,根据华北电力系统2012年污区分布图,本线路路径所经地区为C级污秽区

5.1.2外绝缘水平

新建线路在C级污秽区,导线悬垂绝缘子串及跳线悬垂绝缘子串选用爬电距离450mm,结构高度146mm的瓷绝缘子,泄漏比距不低于3.2cm/kV设计,耐张绝缘子串选用爬电距离450mm,结构高度146mm的瓷绝缘子,泄漏比距不低于3.2cm/kV设计。

5.1.3本工程根据运行经验,直线,耐张绝缘子串均选4片瓷绝缘子。

直线选用U70BP/146D,耐张选用U120BP/146D型瓷质绝缘子。

5.1.4绝缘子技术特性

绝缘子型号

U70BP/146D

U120BP/146D

结构高度(mm)

146

爬电距离(mm)

280

工频电压(湿络)(kV)

45

雷电冲击耐受电压(kV)

120

一小时机电负荷(kN)

50.9

重量(kg)

5.25

5.5

5.1.5绝缘子机械强度安全系数

按照《设计规程》,绝缘子机械安全系数,运行情况不小于2.0,断线情况不小于1.3。

空气间隙

本线路所经地区,海拔不超过1000米,按《设计规程》带电部分杆塔构件的最小空气间隙不小于下列数值。

运行电压0.10m

内过电压0.25m

外过电压0.45m

5.2.1金具的安全系数

按照《设计规程》,金具的安全系数,最大使用荷载情况不小于2.5,断线﹑断联情况不小于1.5﹑2.5,断线情况下不小于1.5。

金具及绝缘子串采用国家电网公司通用设计金具及绝缘子部分(2011版)相应模块。

6.防雷设计

6.1防雷措施

6.1防雷措施

7.1.1变电站进出线1-2公里架设一根地线,全部为GJ-50型钢绞线,且逐基杆塔接地。

7.1.2地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经计算铁塔为28°

,电杆为230。

7.1.3地线与导线在档距中央的距离应在大气过电压下,以+15℃,无风为条件按下式进行校验:

S≮0.012L+1的要求(L—档距)。

6.2接地装置

本线路工程接地杆塔均设接地装置,接地装置为环形加射线

接地装置材料选用Ø

10圆钢,埋设深度为0.8米,通过耕地的线路其接地体应埋设在耕作深度以下。

接地电阻在1000Ω-m以上,采用接地模块。

接地装置与杆塔的连接采用螺栓连接,接地体引出线应热镀锌。

6.3接地电阻

根据《设计规程》的要求,对每基杆塔不连接避雷线的工频接地电阻在雷、雷雨季节干燥时不超过下表列值:

土壤电阻率(Ω-M)

接地电阻Ω

100及以下

100以上-500

500-1000

20

1000-2000

25

2000以上

7.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

7.1对地距离

7.1.1本工程按非居民区设计。

导线对地距离,依据《设计规程》不小于下表所列数值:

地区类别

导线对地距离(m)

非居民区

6

交通困难地区

注:

交通困难地区指车辆、农业机械不能到达的地区。

7.1.2导线与山坡、峭壁、岩石之间的净空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下表所列数值:

线路经过地区

导线净空距离(m)

步行可以到达的山坡

步行不可以到达的山坡、峭壁和岩石

7.2交叉跨越

交叉跨越时,本线路与被交叉跨越物的距离,按《设计规程》应符合下表要求.

被交叉跨越物名称

最小垂直距离(m)

备注

公路

7.0

至路面

不通航河流

4.0(至百年一遇洪水位)

6.5(至冬季冰面)

弱电线路

3.0

电力线路

7.3与弱电线路交叉角

依据《设计规程》,本线路与弱电线路交叉角不小于下表要求:

弱电线等级

I级

II级

III级

交叉角

45゜

30゜

不限制

7.4线路与房屋、树木的最小距离

7.4.1《设计规程》第16.0.4条明确规定,送电线路不应跨越屋顶为易燃材料做成的建筑物,对耐火屋顶的建筑物,亦应尽量不跨越。

据此,本工程线下和边线两侧有碍运行安全的房屋,按拆除考虑。

耐火顶的房屋,如建设单位能取得当地政府同意跨越协议文件,则可以跨越,但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垂直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不小于下表所列数值:

线路电压kV

35

垂直距离m

线路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不小于下表所列数值:

水平距离(m)

4.0

注:

导线与城市多层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指水平距离。

7.4.2送电线路通过公路、水渠、田间道路,线下树木应砍伐通道。

通道净宽度不小于线路宽度加主要树种高度的2倍。

送电线路通过林区按跨越考虑。

在下列情况下,如不妨碍架线施工,可不砍伐出通道:

(1)树木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2米;

(2)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4m

7.4.3线路通过果林、经济作物不应砍伐出通道,导线与果林、经济作物以及街道、行道树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下表所列数值:

垂直距离(m)

本工程根据现场勘测对塔基周围及跨越高度不能满足规程的树木应予砍伐,经统计需砍伐杨树412棵;

果树24棵。

8.杆塔设计

8.1杆塔设计依据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SDGJ94-90。

8.3铁塔选型全部采用《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35kV输电线路分册》(2006年版);

电杆选型选用水电部《35kV线路钢筋混凝土电杆》(1965年版)。

8.3.1直线塔

根据本工程路径实际,选用典型设计中的35B08-Z1型直线塔,共计7基。

8.3.2转角铁塔

本工程转角和耐张全部采用铁塔:

35B08-J1、35B08-J2、35B08-J3、35B08-J4、35B10-SJ2型转角塔,共计10基。

8.3.3砼杆

砼杆杆段全部选用配筋为1416的等径电杆。

8.4杆塔材料

8.4.1铁塔

铁塔钢材,角钢均采用热轧等肢角钢,其钢种为Q345B(16Mn钢)和Q235B(3号钢),铁塔构件中的圆钢、钢板均为Q235B(3号钢)。

铁塔各构件均采用螺栓连接,所有螺栓均为4.8级镀锌粗制螺栓。

全线铁塔自地面以上8米范围内均采用防盗螺栓。

8.4.2本工程铁塔构件焊接时所用焊条采用E43、E50型焊条。

8.4.3本工程所有铁塔的铁构件,采用热镀锌防腐措施。

8.4.4电杆依据产品样本,选用预制混凝土电杆。

8.5蹬塔措施

铁塔采用设置脚钉做为蹬塔设施。

9.基础设计

本线路工程路径位于平泉县境内,沿线所经地区主要为山地,无地下水及其腐蚀的影响,无特殊的地质情况。

9.1基础设计依据

9.1.1《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SDGJ94-90。

9.1.2《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SDGJ62-84

9.2杆塔基础形式

根据本工程沿线的地质情况,铁塔基础形式为:

全线直线塔采用掏挖式或开挖台阶式基础,0-20°

以及20-40°

转角塔根据地质情况可采用掏挖式基础,大转角铁塔采用主柱配筋刚性混凝土台阶式基础。

电杆采用预制三盘基础。

9.3基础材料

9.3.1混凝土

各型基础混凝土标号如下:

铁塔基础保护帽:

C10

铁塔基础:

C20

9.3.2钢材

基础钢材:

基础钢材采用HPB300和HRB335,地脚螺栓材质为35号优质碳素钢。

铁塔基础配筋及底脚螺栓的钢材为Q235(3号钢)。

9.3.3水泥

根据沿线地质情况,全线地下水对基础材料无腐蚀性。

全线基础所用混凝土可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

10.通信保护设计

10.1、设计原则

危险影响计算中所有计算公式和常数取自1994年电力工业部发布的送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影响设计规程的规定。

危险影响的允许执行1986年国家标准局发布的“电信线路受强电线路危险影响的容许值”的规定。

干扰影响的允许值、计算公式及常数均按1986年电力工业部发布的“送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干扰影响设计规程”的规程执行。

10.2、危险及干扰影响的计算结果

通过计算本线路对所交叉跨越的通讯线路无危险影响和干扰影响,不必采取保护措施,本线路与电线路无平行接近地段。

11.附件

原则协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