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观精要·龙树心庄严》(校注本)根敦群培大师造.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6008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3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中观精要·龙树心庄严》(校注本)根敦群培大师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精品《中观精要·龙树心庄严》(校注本)根敦群培大师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精品《中观精要·龙树心庄严》(校注本)根敦群培大师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精品《中观精要·龙树心庄严》(校注本)根敦群培大师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精品《中观精要·龙树心庄严》(校注本)根敦群培大师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中观精要·龙树心庄严》(校注本)根敦群培大师造.doc

《精品《中观精要·龙树心庄严》(校注本)根敦群培大师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中观精要·龙树心庄严》(校注本)根敦群培大师造.doc(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中观精要·龙树心庄严》(校注本)根敦群培大师造.doc

【中觀精要】

龍樹心莊嚴

更敦群培 讲述

達瓦桑布 整理

白瑪旺傑 翻譯

烈火实验室[烈火·巴图鲁(曳剌拔都)·索南雍仲] 诚敬恭录

注:

此文稿,依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中观精要》逐字录入。

本用於自我闻思之用,加粗文字,是闻思时,本人自己调整加粗显示,非原作排版形式。

本文稿录入时,参考了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中观精要》,以及网络上可见的一网络版本《中观精要》,内容没有出入,此录入稿依据民族出版社为主要原稿,目前此书翻译,我看了一下诸多评价,似乎更多人认为后半部分翻译有问题,但都没有提出具体的翻译失误,也没有提及翻译的问题影响到内容的表达,故没有再行深究。

其中,仅有個别不涉及内容的错字有所更正。

其中:

[红色小字体]为原译者所作注解。

[蓝色小字体]为本人学习时自注。

【注】此稿整理完毕以后,我又发现了新出版的智严译本,题名为《中观甚深心要善说——龙树意趣庄严论》,个人感觉此版本是诸译本中最佳者,但因为此稿已经整理完毕,故不再重新费时。

但本人自己所尊循依据者,不是此整理稿。

特此声明。

【顶礼】

唵嘛呢叭咪吽

嗡玛职(追)穆耶萨勒杜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敦巴辛饶弥沃佛

顶礼阿宗珠巴仁波切 顶礼上师阿扎仁波切

【上师祈请文】

与诸佛性法恩无分别 佛法莲花事业吉祥贤

我心自性光明永恒住 诚祈彻证四相愿成就

【礼赞发愿】

归命遍法界 尘刹诸如来 化相奇特尊 最胜佛顶族

敬礼大悲者 持莲菩萨众 净除业障垢 广利诸有情

归依秘密主 金刚手藏王 从佛受坚牢 护持於一切

明尊大仙众 声闻缘觉支 天龙苏药叉 日夜常恭敬

是大白伞盖 遍覆於大千 神变难思议 虚空无障碍

诸佛咸称赞 名大佛顶王 因此证菩提 能转无上法

众圣同游学 我亦随顺修 略撮秘要仪 咸愿垂加护

初吽入道场 观瞻一切佛 先以净三业 悟本性无垢

身器悉清净 体同诸如来 遍满於虚空 运心普敬礼

忏悔无边罪 同归法性空 劝请诸如来 常住世不灭

随喜人天福 广利益群生 回向以一心 俱登萨婆若

发愿此世与当来 常得广行菩萨道

【陈那论师《集量论》与法称论师《释量论》偈颂】

敬礼定量欲利生 大师善逝救护者 为成量故从自论 集诸散说汇为一

诸众生中我相等 继持善说不可得 如众河流归大海 吾论隐没於自身

南开诺布为《中观精要》作的序文

根登曲佩大师,二十世纪誉满雪域藏区的杰出学者,他不仅精通般若、中观、因明、俱舍、律藏等佛教显宗的五部大论;而且对文学、历史、语言、哲学等各种新兴学科均有很深的造诣。

根登曲佩大师一生非凡的事迹,在各种各样的传记出版刊物中有详细的记载,无需我在这里作更多的介绍。

根登曲佩大师对佛教显密二乘深邃的内容,有其独到的领悟。

从他所著的《中观精要》中,我们便可以领略到其思想的深邃与精练。

他把龙树菩萨中观思想的真实内容,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出来。

因此,任何一位探求佛教真谛的人,不论是信徒,还是探讨学术的研究者,只要怀着一颗不带偏见的公正之心,认真研读这部伟大的著作,一定能对佛教教义的真实内涵,产生一个清晰明朗的认知。

遗憾的是,一直到今天为止,这部清晰而简明地阐述中观思想要旨的伟大著作,只能为那些精通西藏语文的人们独自享用。

不懂藏语文的学者,虽然诚心地苦苦寻找佛教的真谛。

却一直没有机会能够欣赏到这部著作中所隐含的妙趣。

的著名学者白玛旺杰先生为弥补这一缺憾而克服种种困难,把这部伟大的著作首次翻译成汉文,呈献在汉语世界的读者面前。

这样,汉语世界的读者们,也能够直接感触到根登曲佩大师的思想脉搏了。

这部著作的翻译,意义深远,功德无量。

在此,我向译者白玛旺杰先生,以及对他所付出的劳动表示最大的敬意。

随着这部翻译著作的出版发行,我诚心祈愿,所有寻求佛教理义的人们,能够如愿以偿,了悟通达佛教的真实思想。

吉祥圆满!

南开诺布

二零零二年元月二十日

正文

我們所認為的一切「是」與「非」,都是依照「是非」在我們心中的顯現來確定的。

除此之外,再沒有任何一種確定「是非」的其他方式。

因而,當有人問道:

「這是否存在」時,對方回答:

「這是存在的」。

一問一答,實際上,是甲某在探問乙某:

「在你的心中顯現出來的是『存在』還是『不存在』?

」乙某所答的「存在」二字,實際上也是表達一種思想,即:

「在我心中顯現出來的是存在」。

[仅仅是总相与总相的关系]

如此類推,有關「善與惡」,「好與歹」,「美與醜」等等。

所有提問的根本目的,純粹是為了探知對方的想法而已。

對方所作的肯定回答,也純粹是對方依照自心中產生的想法來確定的。

因此,兩個意見相異的人,會因他們各自秉持的觀點不同,而將無休無止的諍論下去。

直到他們達到一致的意見時為止。

當他們的意見達到一致時,他們將會把所共識到的問題,歸納到「存在」、「知識」、「真理」等範疇之內。

這樣,對同一問題持相同觀點的人數越多,該問題也隨之越具「分量」,變成「重要」。

但是,任何一個與此相異的觀點,將會被斥責為「邪說」或「錯亂感覺」,遭到多數人的圍攻與唾棄的。

有兩種方式可以使相互分歧的意見達成一致:

一、根據某一經典。

譬如,兩位外教信徒在爭論駱駝之肉可否食用,但當他們讀到某經书中記載「駱駝之肉可食」的允准後,兩人之間的爭論便會自然平息,會在「駱駝之肉可食」之上達到一致的觀點。

二、根據某種邏輯事實。

譬如,甲乙兩人爭論山後有沒有火,如果甲乙雙方親眼目睹到山頂上冒著煙時,也會在冒煙的事實之上肯定山後有火,從而達成一種共識。

總之,通過眼識看見同一個事實,達到共同的認知,乃是我們人類所與生具有的特性。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根據多數人有一致的觀點,便認為多數人的觀點是一個永恆不朽的真理呢?

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在一個人人患有黃膽性肝炎的地方,所有的人都會將白海螺視為黃色,而不是白色。

但是,白海螺的顏色依然是白色,它不會因為患有眼疾的人視其為黃色而變質成黃色的。

因此,不用說數百人、數千萬人,所有的人類,甚至三界世界的所有生命集合在一齊也不能夠改變海螺是白色的事實。

所以,我們所認為的「有與無」,「是與非」,僅僅是「有無」與「是非」,在我們心中的顯現而已。

因此,數百數千個意見相同的人集聚在一起,他們所認為正確的東西,便會自然成為一種不可撲滅的真理。

而任何一個與其唱反調的聲音,就會遭到抹殺或被斥為「邪說」。

[此段似乎可以单独列为达成一致的第三种方式]

一般我們講到的「有」或「存在」等,是那些能夠在我們心中可以顯現的部分。

而「無」與「非存在」則是那些不能夠在我們心中顯現的部分。

「即非有,也非無」的法性,則應當屬於後者之列,而非前者了。

[此段似应放於前边第一段后作为补充]

《四百頌》[《四百頌》:

梵文:

Catuhsatakasastrakarika,藏文:

bxhi-rgya-pa,古印度佛學家聖天論師所著,書中主要講述般若經文所說的空性]中記載:

「是故世間眾有情,莫不變成瘋子焉」。

月稱菩薩對上述詩偈進行注解時,用一個極為精彩的例子,說明相同觀點的多數人是如何將持反對意見的少數人變弄成虛假不實。

故事講到,很久以前,某國有位精通占術的算命先生。

一日,他跑到國王面前進言:

「七天之內,將有一場大雨,任何一個人,只要雨水進入口中,將會統統變成瘋子」。

國王聞之,立刻派人把自己專用的井口蓋的嚴嚴實實,不讓一滴雨水落入井中。

而臣民百姓則沒有國王的條件,雨水進入到口中,一個個變成瘋子。

此時,舉國上下,唯獨國王一人保持着清醒。

但國王的行為舉止,在臣民們的眼裡就變得怪誕異常。

於是,臣民們就異口同聲地斥責國王,並譏諷國王才是真正的瘋子。

最後,出於萬般無奈,國王本人也就飲雨水,與大家同流合污了。

那麼我們這些從自古以來如此沉醉於無明之水的瘋子們,對「是與非」,「有與無」所作的評判又有什麼可以憑信的呢?

這樣的瘋子即使千百萬人湊在一起,也不能使他們所堅持的「是」或「非」變成有根有據的實事。

如果我們認爲自己所信奉的「是非」等時,只是一個沒有任何根據和理由的空泛之理,只是遵循佛陀的言教,才不會誤入歧途的話,那麽,誰又可以證明佛陀是真實不欺的呢?

如果說龍樹菩薩[龍樹:

梵文:

Nagarjuna,藏音:

Klu-sgrub,大乘佛教開派祖師,佛陀圓寂四百年後,生於南印度一婆羅門家中,自幼精通密宗四續,顯宗三藏等一切經典,以及內外道術之學,在那爛陀寺出家,法名具德比丘。

他不僅是一位哲學大師,而且在醫學、天文學、建築學、政治學等領域,造詣非凡。

另外,他還能將鐵石點化成黃金,精通煉冶術。

享年享年六百多歲]及印度的大德成就者們證明了佛陀的真實性的話,又是誰證明了龍樹菩薩的真實性呢?

如果說是宗喀巴大師[宗喀巴大师:

宗喀巴•罗桑札巴(1357-1419),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生於青海湟中县塔尔寺所在地。

七岁出家,十六岁入藏,闻思修习五论五明,对当时西藏显密乘大加改革。

1409年,在拉萨大昭寺开创祈愿大法会,1419年派遣弟子释迦耶喜赴北京朝见明永乐皇帝。

亲自倡建甘丹寺,命弟子倡建色拉寺及哲蚌寺。

著有《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等文集行世]證明的話,那麽,又有誰能夠了解宗喀巴大師呢?

最後的回答只能是這樣的:

「我的某某恩重德高的上師認爲宗喀巴大師至高無上」。

這樣,根據妳上師的教誨,以上所謂的「真實」與「不欺」,全都是由妳自己一人之心所決定了。

實際上,這種方法就象老虎證明獅子的凶猛;牦牛又證明老虎的威嚴;狗證明牦牛的強壯;貓證明狗的凶殘;爬蟲證明貓的狡奸,是一樣的道理。

到了最後,所有的證明者,只是一條爬蟲而已。

由此可見,當我們仔細地考量一下我們所認為的「有無」,「是非」等時,我們會發現,這一切無一例外地都是由我們自己的心來確定的。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信賴自己所認為正確的那些東西呢?

答案仍然是否定的。

因為我們的心就像一位庸俗的算命先生一樣,滔滔不絕、胡言亂語,所言完全不著邊際,但有時候也像瞎貓碰到死老鼠似的,偶爾也能說中一二。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體會到這種飄忽不定的心思;早上認為是可靠的東西,到了下午又覺得已不可靠;上半生認為是正確的東西,到了黃昏暮年,則會覺得完全是一件荒唐可笑的事情;十萬穆斯林敬如聖明的東西,在十萬佛教徒看來,是何等的謊誕不經。

人們就這樣將各自信奉的經典與自以為接近真相的邏輯,當成一種不可摧毀、堅如金剛的盾牌,並堅持認為惟有自己信從的祖師才是最終的皈依。

既然觀點相同的多數人不能夠判定真理,那麼,誰是真理真正的判決者呢?

如果說一個「權威的準則」才是真理的判決者的話,那麼,「權威的準則」又是什麼?

是眼睛直視一樁柱子時,能夠如是看見柱子的那顆心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你又如何能夠證明此心是真實的呢?

在沒搞清楚柱子是否存在之前,我們不可能得知,此心是否是一個合格的判斷「準則」;在沒有肯定此心是否是一個「權威標準」之前,我們也沒有辦法知道「柱子」存在與否。

如果我們以眼睛看到柱子,雙手觸摸到柱子,旁人也同樣看到柱子等作為柱子存在的理由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所謂「柱子的存在」僅僅是由於手和眼睛,加之旁人之所見而產生的一種「共識」。

你不可以僅憑這一點,就證明柱子是存在的了。

因為,當我們眼睛昏花錯亂時,你不可能保證你的雙手與你的旁人就不會不受相同的影響。

患有黃膽性肝炎的兩個人,視白海螺為黃顏色,即便他們以手觸摸白海螺,依然還是錯誤地堅持認爲海螺就是黃色的。

有些人會羅列出數百種「有無」,「是非」的原則,並危言聳聽的宣佈:

「這些原則是由佛陀、龍樹菩薩以及古印度的大乘師們規定的,而不是由我本人憑空杜撰的」。

但是,不管是佛陀的規定、龍樹的規定,還是大乘祖師們的規定。

說到底都是由宣說者本人自己定制的。

世上沒有一個聰明人士敢斷言道「吾心不欺」!

因此,我們用於衡量「是非」、「善惡」等標準的那些聖旨,不也就變成無稽之談了嗎。

只要在輪迴當中,我們所認為的一切,都是由這個靠不住的心來作出決定的。

但對於超越世間,不可思議的究竟法性,同樣用這個心,去編造一系列思維模式,並強加一些概念,武斷地做出決定的話,豈不是有點太過分了嗎?

因此,在整個被謊言與謬論充斥的世界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