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强化提高卷4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强化提高卷4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强化提高卷4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衡乃与其佣作
佣作:
雇佣劳作
C.而不求偿
偿:
报偿
D.时人畏服之
时人:
同乡
(2)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
________。
4.阅读《两小儿辩日》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1)找出文中的三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
________
(2)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5.阅读理解。
愚公移山(有删改)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A.愚公年纪大了,时间很多,想找点事情打发时间。
B.愚公家住在山区,北部很闭塞,出来进去都要绕路很不方便。
C.愚公想证明智叟说的是错的。
(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A.完成
B.于是,就
(3)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河曲智叟亡以应(
A.死亡
B.没有
(4)从愚公移山的故事中,你领悟到了什么道理(
)(多选)
A.愚公是一个坚持不懈的人。
B.愚公是一个敢于挑战困难的人。
C.愚公是一个不听从别人劝告、很固执的人。
6.文言文阅读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按原文填空。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注音。
少(shǎo
shà
o)________选
以为(wé
iwè
i)________
世无足复为(wé
i)________鼓琴者。
(3)解释下列词句。
善哉:
________
志:
少选: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7.古文赏析。
管宁与华歆,俱为汉末人。
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
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
华捉而见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①过门者,宁读如故,华废书出观。
宁割席分坐②,曰:
“尔非吾友也。
【注释】①轩冕:
指车子。
②宁割席分坐:
后人以“管宁割席”“割席分坐”喻朋友断交。
(1)解释下列句中下划线的词。
①窃见管神色________
②尔非吾友也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管宁为什么要和华歆断交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8.古诗文阅读。
(二)
学者有四失①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②,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③,心之莫同也④。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注释]①失:
过失,缺点。
②多:
学得过多。
③止:
遇到困难停止不前。
④心之莫同也:
心理各有不同。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或失则多________
②或失则易________
③然后能救其失也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3)请你谈谈对数师作用的看法。
9.完成文言文阅读
一轴鼠画
东安(a)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b),献之邑令(c)。
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旦(d)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
令怪之,黎明物色(e),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逮(f)举轴,则踉跄(g)逐之。
以试群猫,莫不皆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释:
a东安,县名,现在湖南省衡阳一带。
b一轴:
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
c邑令:
县令。
漫:
漫不经心,随意。
d旦:
早晨。
e物色:
察看。
f逮:
等到,及。
g踉跄:
形容猫跳跃捕鼠的样子。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①东安一士人善画________
②漫悬于壁________
(2)县令因为什么感到奇怪(用原文回答)
(3)翻译:
10.阅读文言文,完成习题。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
,一心以为
,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
。
为是其智弗若与日:
(1)把小古文补充完整。
(2)请你分别用一个成语形容学弈的两个人:
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文中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学习,效果却不同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意图说明什么道理
(5)为是其智弗若与
①句中“为”的意思是________,“智”的意思是________。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的意思是________。
③这句话的断句为:
(用“/”标出)
11.文言文训练。
田登作郡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
“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注解:
田登,人名。
上元:
元宵节)
(1)解释划线词: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
________
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2)翻译下列句子。
译文:
(3)这个故事的大意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
(4)你认为,田登是个怎样的人
12.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注释】①逐走:
赛跑。
②入日:
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③欲得饮:
想喝水解渴。
④河、渭:
黄河、渭河。
⑤大泽:
大湖。
⑥道:
半路上。
⑦邓林:
桃林。
(1)结合注释,解释下列句子。
①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②未至,道渴而死。
③弃其杖,化为邓林。
(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夸父逐日的故事。
(3)夸父和精卫有什么共同点你身边一定也有这样的人,把他(她)的故事写下来和大家分享吧。
13.小古文阅读:
《伯牙鼓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_。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锺子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把原文补充完整。
(2)《伯牙鼓琴》这篇古文,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________的来历。
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________。
(3)根据文中第2、3两句仿写句子。
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________。
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锺子期曰: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卧薪尝胆
司马迁
吴既赦(shè
)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日:
“女(rǔ)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chó
ng)采。
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
(1)解释文中画线的字。
赦:
反:
女:
振:
(2)“卧薪尝胆”的意思是:
(3)“女(rǔ)忘会稽之耻邪”的意思是:
(4)越王勾践是如何对待失败的
15.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学弈》
(1)根据课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话。
①通国之善弈者也
善:
②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
③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鸿鹄:
④思援弓缴而射之
之:
⑤其一人专心致志
其:
⑥弗若之矣
弗:
(2)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3)你从《学弈》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答案解析部分
一、文言文阅读
1.【答案】
(1)自相矛盾;
韩非子•难一;
战国;
思想;
韩非子
(2)……的人。
;
穿透。
用。
不。
【解析】【分析】
(1)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
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2)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
故答案为:
(1)自相矛盾、韩非子•难一、战国、思想、韩非子;
(2)①……的人。
②穿透。
③用。
④不。
【点评】
(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
【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
“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
”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
“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
”有的人问他:
“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
什么矛都无法穿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时出现在一起。
2.【答案】
(1)于是;
全;
都
(2)你们如果能齐心合力,就像这捆束起来的竹枝,怎么能够折断呢?
(3)团结力量大。
(1)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
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应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
(2)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
(1)于是、全、都
(2)你们如果能齐心合力,就像这捆束起来的竹枝,怎么能够折断呢?
(3)团结力量大。
【点评】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2)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考时常采用直译。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⑶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3)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3.【答案】
(1)D
(2)凿壁偷光
(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A、B、C正确。
D:
错误,时人畏服之如是:
人们竟是如此敬佩他,听他讲解诗经的人都开颜欢笑。
邑人:
听他讲解诗经的人。
(2)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题的能力。
(1)D;
(2)凿壁偷光
(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
4.【答案】
(1)远——近;
大——小;
凉——热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个句子把早晨的太阳比作车盖,把中午的太阳比作盘盂。
(1)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2)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1)远——近;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个句子把早晨的太阳比作车盖,把中午的太阳比作盘盂。
(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答案】
(1)B
(2)B
(3)B
(4)A,B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的范围(第二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由“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可知选B。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就带领三个能挑担的儿子和孙子。
遂:
于是,就。
(3)同上。
河曲智叟亡以应:
河曲智叟亡没有回应。
亡:
在古汉语里也解释为“无,没有”。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1)B
(2)B(3)B(4)AB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考查结合语境理解字义。
(3)考查结合语境理解字义。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
6.【答案】
(1)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汤汤乎若流水。
(2)shǎo;
wé
i;
wè
i
(3)好啊;
心里想的;
不久;
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自己为他弹琴的人了
(4)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本题考查古文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默写即可。
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2)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辨别能力。
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当然组词也不同。
(3)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
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4)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
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
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是要分开;
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
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
(1)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以为世无足复为
(2)shǎo、wé
i、wè
i(3)1、好啊2、心里想的3、不久4、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自己为他弹琴的人了(4)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针对古文的背默题目是基础题,我们平时多背诵,多默写。
(2)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
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3)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4)此题考查文言文停顿的能力。
平时注意多读多练,养成熟练地语感。
7.【答案】
(1)偷偷地;
你
(2)管宁继续锄草,就好像没看见一样,跟看到一块瓦片石头没有区别。
(3)因为管宁从这两件事情中看出,华歆是一个贪图名利、心浮气躁的人。
(2)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3)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1)住处、居住、搬迁、安顿。
(2)孟子小的时候,他的住处靠近墓地,孟子常常玩耍做些丧葬之类的事。
这里可以用来安顿我儿子了。
(3)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
(2)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8.【答案】
(1)①有的(有的人);
②简单;
③纠正
(2)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学生的长处,纠正他们的过失。
(3)全面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解析】
【分析】
①或失则多:
有的人有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
或:
有的(有的人)。
②或失则易:
有的人有认为太容易。
易:
简单、容易。
③然后能救其失也:
这样以后才能补救他们的过失。
救:
纠正。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句中“也者”意思是……的人。
补救。
失:
过失。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的主题。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
(教育者)知道了学生的不同心理,然后才能补救其不足。
做教师的,就是要发扬学生的长处,补救他们的缺点的,
也就是全面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1)①有的(有的人)、②简单、③纠正
(2)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学生的长处,纠正他们的过失。
(3)全面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2)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句的翻译。
(3)此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9.【答案】
(1)擅长,擅于;
随便,随意
(2)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
(3)县令开始不知道爱惜它,漫不经心地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
(1)这是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考查。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第2行),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1)1、擅长,擅于2、随便,随意
(2)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
(3)县令开始不知道爱惜它,漫不经心地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翻译
东安有一个读书人擅长作画,画了一幅装裱好的鼠画,献给县令。
县令开始不知道爱惜它,漫不经心地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
每天早晨走过挂画的地方,那幅鼠画总是落在地上,多次挂上去又屡屡落下。
县令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
一天黎明时候县令起来察看,发现画又落在地上,并且有一只猫蹲在画的旁边。
等到县令把画拿起来,猫就跳起来追赶那幅鼠画。
县令就用这幅画来试其他的猫,结果没有一只不是这样的。
到这时候,才知道这幅鼠画是画得很逼真的。
10.【答案】
(1)专心致志;
听之;
有鸿鹄将至;
弗若之矣;
非然也
(2)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3)因为两个人的学习态度不同,一个人专心致志,一个人三心二意,所以效果不同。
(4)说明做一件事要专心致志,才能做得好,切不可三心二意。
(5)因为;
智力;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
为是/其智/弗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