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09呼吸吐纳之法gr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8072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1009呼吸吐纳之法gr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11009呼吸吐纳之法gr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11009呼吸吐纳之法gr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11009呼吸吐纳之法gr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11009呼吸吐纳之法gr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1009呼吸吐纳之法gr1Word下载.docx

《111009呼吸吐纳之法gr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1009呼吸吐纳之法gr1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1009呼吸吐纳之法gr1Word下载.docx

再来教大家 

如何气走全身 

这时 

就要用意念了 

其实 

气的走向 

就是靠意念 

开始了` 

双手还是放在丹田处 

吸的同时 

想着气由丹田而起 

慢慢向上走 

气走至胸口 

再想着气开始向两边走 

分别走向双手 

气走到手指处便回收 

再马上让气沉于脚底 

沉下去后 

便可让这股气回于丹田 

便可呼气了 

对了```以上的动作 

都是在吸气的时候完成 

不管你让气走向何处 

一定要等气回于丹田的时候 

值得注意的是` 

一定要吸满吐尽`` 

一定要心境平和 

一定要缓缓慢慢 

千万记得 

吐纳时不要用口 

 

要用鼻子 

当你感觉 

你练的时候 

让气走到哪的时候 

能感觉有股气在动的时候 

就证明 

你丹田有气了

五禽图呼吸吐纳概述腹式呼吸增强五脏六腑机能

  先贤歌诀云:

“心是引气主,气是延年药,呼气绵绵,吸气微微,呼吸往来,却病延年”。

五禽图的呼吸吐纳,采用的是腹式呼吸,与一般的胸式呼吸不同;

一般的胸式呼吸,每次进气只有两百多立方厘米,而腹式呼吸,每次进气可达两千多立方厘米。

这样,人体就能吸进大量氧气,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新陈代谢旺盛,使人体内脏器官得充足的营养补充,所以练习五禽图的人能增强体质,祛病延年。

五禽图每部功架都包含着若干口气的吐纳呼吸,一进一出为一口气。

  

(1)进气出气,一定要凝神静气,扣齿稳唇,舌尖微抵上腭,聚精会神地调息,思想不能旁鹜。

也就是要全神贯注地去调息,用意引气达丹田。

气充于内,病不外入。

做架导引的时候,目光要注视手的动作,随着手的移动而移动;

手不动的时候,心意和目光要注视着丹田。

久而久之,必能做到神到气到。

  

(2)功架中一呼一吸为一口气,每一口气都必须息息归根,也就是要练功中时刻要把握心息相依,意气相随。

无动不有意,无动不行气.意气形相依存。

  (3)功架导引开始,气的运行随即开始,没有不配合呼吸的动作。

进气完即出气,周而复始,循环不己。

动作完毕,进气去气亦随之而结束。

  (4)进气出气虽然是鼻进鼻出,但不是简单的胸式呼吸,而是采用深入的腹式呼吸。

进气时腹部和膈肌上提,导气引气达于丹田;

出气时,放松胸腹部,使腹部、膈肌复原,将气呼出。

注意不要鼓气,不要用劲。

  ⑸进气出气,不能用劲用力,不能过长过短,过急过慢。

呼吸要求轻微而细长,自然而不勉强。

犹如春蚕吐丝,绵延不断。

每口气吸入之初,要求轻微,继而逐渐深化,要求快而有力。

有如把浩荡的空中之气,纳入我的胸中。

但不可理解为用劲用力。

要细心去领会有力和用力的区别。

  ⑹呼吸吐纳,全身都要灵活,心情舒畅,面露笑容;

要袒胸露腹,肩架不耸。

这样就不会胸前急促、闷塞,气的通行才能畅达无阻。

渐久必然会达到心息相依,意气相随,腹内肠鸣、蠕动,此为内动,是内气畅达的现象,也是练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如能长此锻炼,五脏六腑的机能增强,人体健康长寿。

  五、五禽图功架导引概述

  五禽图功架导引(形)要与呼吸吐纳(气)密切配合,旨在动中求静,静中寓动;

功架中动的方面包括呼吸吐纳、五脏六腑随呼吸吐纳的鼓荡开合、肢体的转折伸屈、筋肉骨骼的弯曲缩张等等;

功架中静的方面包括精神的集中,意志的宁静,神情的泰然等等。

  锻练中要有意识地调整呼吸吐纳及功架导引,以调节并提高神经系统和其它循环系统的平衡能力,增强各内脏器官的功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1)做架之前,须解开领扣,放松腰带,系在肚脐以下,以保证气脉的通畅。

做架宜在饭前进行,如在饭后,必须一个小时后方能练习。

  

(2)导引要密切配合气的运行,每个人气息长短是不一样的,即使同一个人今天与明天,此一时与彼一时呼吸的长短也不一样,因此导引动作的快慢,不可强求一致,应该以每个人的气息的长短来决定导引的快慢。

总之功架导引一定要与呼吸吐纳密切配合,这样才能以导引姿势去辅助气脉的畅达。

  (3)导引姿势要准确,人体的引伸转动、前后俯仰、手足曲直时,要身体正直,头首不偏,不能勾腰驼背。

每个功架导引,变化过程,都要做的正确,不能丝毫马虎,才能促使气的通达。

  (4)导引姿势要灵活,人的神情要泰然大方,面露笑容。

转动要矫捷灵敏,软中有劲,柔中有刚。

手足的伸直,不应僵硬;

身体的转动,导引姿势要柔和可欣。

这样四肢百骸血脉才能畅通。

  (5)功架导引目的是导气,以气推动所气血的运行。

猿架引气达丹田,以增强肾气。

鹿架挺胸开胃,放松中脘,以增强胃气。

虎架扩突胸肌,引伸肺的扩张,以增强肺气。

熊架扩张腰腕,以增强肝气。

鹤架引颈上翘,屈膝下坐,从鼻进气,下达丹田,再经尾闾循脊柱而上,达于天庭,以增强心、脑功能。

导引完毕,就能达到任督二脉会通,神情舒畅,精神焕发。

  以上所述,总的要求是以姿势去辅助气的畅达和运行。

动中求静,静中有动,形气相辅,这是五禽图健身法的特点,它对却病有很大的效力。

  六、猿功正架

  猿架为五禽图的第一步功夫,以锻炼身体的小腹部位(丹田)为主,能够固纳肾气,旺盛精力,补命门之火,是转弱为强的重要基础功夫。

猿架共有五个导引架子,吐纳十五口气。

  猿功起始架:

  身体正立,平心静气,两手垂直贴于左右裤缝,两足、两膝、脚尖脚跟并拢站立,下颌微收,口唇微合,舌顶上颚,全身骨节对称,肌肉有收紧内敛之势,但精神意识要保持放松的状态,心意贯注丹田。

此架两脚并踵站立,脚下气机就会立即发动(如猿一图)。

  猿功导引一架:

  从准备势完成开始,十趾抓地,全身重心落于两足前掌,涌泉穴自然上提,便于气机聚于丹田,手腕伸直,两手成掌,大指附于食指侧,两手中指指尖接触,掌心向上,置于小腹下;

头微屈,目视丹田与中指接触处,从动作开始即随着进气,进气完即出气,此为吐纳第一口气(如猿二图)。

  猿功导引二架:

  第一个导引完成后,立正姿势不变,两手上移于肚脐,但手不挨脐,约离身子寸许,两手中指仍然交接,手心亦向上。

神意贯注两手与丹田;

移动即进气,进气完即出气,是为吐纳第二口气(如猿三图)

  猿功导引三架:

  第二个导引完成后,①两手中指接触不变,徐徐下移至小腹下,下移即进气。

同猿二图。

②两手随即徐徐向前向上举,目光注视两手移动,举至肩平时,两手除大指外四个指头亦接触;

两手举至头顶,两肘伸直手心向下,进气完。

如猿四之一、二图。

③两手随即向额前下移。

下移即出气。

此时手心向下,移回到小腹下,再回上移至肚脐,两手分开,置于腰际两侧,指尖向前,掌根向后,两手中指与肚脐成一直线,出气完,是为吐纳第三口气。

如猿四图之三。

④接着姿势保持不变,停止不动,连续呼吸吐纳三口气,目光注视丹田,两手离腰侧寸许,两手指尖微向上翘,胸腹挺出,心口放松,是为吐纳第四、五、六口气。

如猿四之三图。

  猿功导引四架:

  第三个引导完成后,①两足向左右两侧分开,约一步半,两腿伸直,脚尖平齐微微向内合,同时两手指尖用神贯力,向左右两侧伸直与肩平,手心向下,从正面看如大字形。

动作开始即进气。

如猿五之一。

②两手再从左右平移向正前方合拢,两手交叉进气完,两手背随即翻下,手握成拳,但不要用力;

翻手握拳即出气。

拳的握法:

四指指尖卷入拳心,大指尖接触二指二曲节缝端,大指紧挨二指,拳心向上,两拳头翻后,即徐徐向下移至腰际两侧,但拳不挨身,上体微向前挺直下俯,约20°

至30°

出气完,是为吐纳第七口气。

如猿五图二至四。

  定架要求:

上体挺直前倾下坐,背脊正直,臀部后引,足趾抓紧,从侧面看如三角形。

颈直头微屈,目光此时注视丹田,两拳与肚脐平齐。

在此姿势不变,连续呼吸吐纳七口气,是为吐纳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口气。

如猿五之四图。

  猿功导引五架:

  第四个导引完成后,①上体直立,同时两足收回并拢,两拳从肋际上提至下颔,上提即进气。

②随即两拳向腋窝处移动,同时呼气,两拳移至腋窝,逐渐伸开成掌,向背心移动,两手掌重叠相交,稍用力向尾闾插下,直到两手伸直分开出气完,是为吐纳第十五口气。

如猿六之一至三图。

  猿架导引至此则完成一次,如此循环做十一次后,拍击一次,再做九次后又拍击一次,再做一次完。

具体导引次数,以不疲倦为度,初练不必拘泥。

  猿功拍击法:

  锻练猿架大约半个月,练习的人就会感到丹田(小腹部位)微有膨胀或热感,谷道下气,胸膈逆气等现象;

可用拍击法加速气血通畅。

猿架拍击小腹部位,即肚脐二指以下的一带。

以肚脐下二指中心点,向左隔二指为第二拍击点,再隔二指为第三拍击点。

从肚脐向右二指处为第四拍击点,再隔二指为第五拍击点(见猿架拍击图)。

拍击可由自己或他人进行。

  具体拍击方法:

  ①以肚脐下二指为中心拍击点,左右各二点。

先从中点试拍三下,以观察气之强弱,判断拍击之轻重;

从中试拍三下后,然后向左移二指处拍一下,再向左移二指处拍二下,回二指处拍一下,又回脐中拍一下,向右移二指处拍一下,再向右移二指处拍两下,回二指处拍一下,如此反复循环三次,己拍击了三十二下,

  ②又从中拍一下再向左移三指处拍一下,又回中拍一下,向右移三指处拍一下,又回中拍一下,又向左移拍一下,又跳向右拍一下(即中点不拍),最后回脐中拍一下完。

这样共拍了四十下。

若先向右移,拍击次序相反。

  开始时先用指掌拍,次用拳拍,最后则用铁砂袋拍。

拍击时用力不可过重,也不可时轻时重。

以后随着功夫加深,用力可逐渐加重。

拍击反应如有腹痛,只要不是内脏痛,可以不必惧怕。

如内脏痛可以轻拍或不拍,等功夫深了,然后再拍,但不要停功。

  用手或铁砂袋拍,都要用头尖拍,拍时进出气比做架时短促一些,进出气的快慢和拍击的动作快慢相吻合。

太极拳腹式呼吸的练习

腹式呼吸是太极拳运动中重要的呼吸方式,腹部是任脉十二经络中阴经的交会之处,它通过腹肌的上下起伏,可以刺激腹部的相关穴位,可以疏通人体内的九大经络,还可顺畅气血,达到改善五脏六腑的功能的效果。

太极拳的腹式呼吸深而长,吸进大气中的氧气比胸式呼吸多,呼吸时腹肌来回起伏,横隔膜上下运动,腹部大动脉受压,使更多的血液回流心脏,促进血液循环。

太极拳腹式呼吸的方法是:

在打拳发力前,含唇闭口,扣齿,舌抵上腭,小腹部缓缓内收,同时用鼻子轻轻的吸气。

当做发力动作时,含唇闭口,扣齿,舌抵上腭,小腹部缓缓向外鼓起,同时用鼻子轻轻呼气。

此时,人的意气向小腹丹田处引导,内力向小腹部汇聚。

太极拳的腹式呼吸分两种,一种是顺腹式呼吸,一种是逆腹式呼吸。

所谓顺腹式呼吸法是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压缩腹部使之凹入的呼吸法,也称“自然腹式呼吸”。

而逆腹式呼吸方法则相反:

吸气时腹部凹进,呼气时腹部突出,也被称为“改造自然反式呼吸”。

练习太极拳一般采用逆腹式呼吸,因为逆腹式呼吸更有利于导引行气。

不过,逆腹式呼吸比较难,初学太极拳时应先从自然呼吸开始,循序渐进。

慢慢地由自然呼吸过渡到顺腹式呼吸,再过渡到逆腹式呼吸。

打太极拳时应穿宽松的衣服,腰带要有弹性且松紧合适,保持气血流通。

不可以把腰带系得很紧,会影响腹式呼吸的质量。

按照太极理论的要求,呼吸时应“气沉丹田”,丹田即小腹部。

意念在丹田处,用丹田的起伏来引导鼻子的呼吸。

这一点比较难,初学者要有耐心,循序渐进的练习。

太极内功法是一种动静功结合的导引法,主要通过意守、以息运气、呼吸锻炼等方法,以增强内气而产生祛病强身等功效。

太极内功原系太极拳的内炼功,早先在武术界中流传,以增强技击能力为主要目的。

以其有良好的祛病保健功效,在本世纪60年代初,由李经梧等将本功法作为一种疗法试用于临床,经临床验证,效果颇佳。

 

  [注意事项]

  1、始习本法者,须禁绝性生活约100天,当进入活炼阶段后也应有所节制;

凡有病未痊愈者更宜注意。

  2、意守印堂法过去多用于技击。

练时最好有人指导,无把握者不要盲目练习。

  3、女子月经期可暂停活炼式,改用静炼式,经尽后再恢复活炼式。

  4、练功时宜心平气和。

凡过饥、过饱、过喜过怒、过忧、过思、过悲、过恐、过惊及过于劳累时不宜练。

  5、用本法者,可知当配合推拿、按摩、针灸、药物、理疗、食疗等。

  [按语]

  本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应用灵便,治病范围广泛,疗效确实。

无病者亦可强身健体,防病延年。

武当内功修炼讲究入静,这是修炼内功的至关重要的一关。

入静的状态有什么作用呢?

首先它对身体机能进行非常有益的调理,以致阴阳平衡,经络疏通;

更重要的是在入静状态下,气机才能发动,真气才能勃勃生发。

 对于初学者来说,要做到入静必须摒除心里的各种杂念。

相传唐代一位得道的神仙吕洞宾曾说:

“世言吾卖墨,飞剑取人头。

吾闻哂之。

实有三剑:

一断烦恼,二断贪嗔,三断色欲,是吾之剑。

”他说的不是真的刀剑,而是心剑、慧剑,是指人的意志和智慧的力量。

在世俗的社会中,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难免会产生种种的杂念。

当坐下闭上眼睛时,杂念就会出来了,像奔腾的野马难以驾驭。

那么,修炼者就必须运用意志的力量,不断地排除杂念,最终达到心绪平静。

如果修炼者感觉到自身消失,与天合一,那就是达到了入静的最高阶段。

  在呼吸方面,练功者几乎忘却呼吸,与平常相较这时呼吸更深、更缓、更匀、更细,好像一根丝线,不松不紧,不折不断。

有时修炼者感觉呼息停止,出现胎息,也就是人用肚脐呼吸;

或者出现皮肤呼吸,皮肤吸气时有凉感,呼气时有热感。

不管哪种情况,都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一切顺其自然。

  在体感方面,修炼者能够感觉全身周围形成一个气场,真气与天地之气浑然一体,浑浑沌炖,恍恍惚惚,也就算初步进入了入静之门。

继续练下去,修炼者感觉身体无限扩大,直至消失。

有的感到气血蒸腾,丹田部位真气跳动,滚动、流动,身体发热,发光。

或者感到身体发轻发飘升入天空,或者身体发沉深入地下千丈。

  当入静达到比较深的层次时,天目穴往往还会出现各种景象。

如见神灵,如闻虫鸣、鸟叫,异香扑鼻,佳人如画,多种山川美景、亭台楼阁历历如在眼前,这些都称之为魔景。

修炼者必须稳住心神,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保持心境不起波浪。

武当轻功的修炼

在传统的武功中,轻功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古时候练武的人,不论习哪门哪派的功夫,都极其重视身法的轻灵,若动作迟缓,则不仅难以制人,反而容易被人所制。

所以古时侯练武的人,多兼习轻功。

武当轻功属于武当内家功夫的一种,以练内气为先,用意将丹田气往上引提,从而使身体飘逸,气通百脉,而身轻似燕。

练习武当轻功可使人心境开阔爽朗,乐观无忧,有延年益寿的效果。

武当轻功内气的修炼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是丹田运气周转法,以练内气随意念在体内的周转运行;

二是外气引入丹田法,以吸收外气使内气充足。

1、丹田运气周转法

练习时,身体自然站立,全身放松目视前方,舌舔上腭,贯通任、督二脉,采用逆式呼吸法。

两臂从身体两侧缓缓上举,侧平举时,翻转手掌,两臂向体前慢慢移动呈抱球状,围拢,两小指尖接连,大拇指竖起,使肺经畅通,然后左手缓缓放下,以手掌护住丹田,拇指盖住肚脐眼,其他四指自然分开各护于丹田周围,再用右手掌覆盖在左手背上,意守1分钟,两掌随呼吸而施加压力;

吸气时,腹部往内收缩,手掌也随之加以压力,呼气时,腹部向外鼓起,手掌也随之向外但不用力。

鼻吸口呼,呼吸以缓慢、细匀为宜,有节奏的进行,每次练功先做10次,一呼—吸为1次。

此功作完,按以上动作及呼吸方法,使丹田内气左右运转,向左运转12次,向右也运转12次。

初练时,用手掌挤压腹部肌肉使之左右转动,内气也随之运转。

练功3个月后,不用掌力帮助,内气也能随意念而运动,即意到气到。

2、外气引入丹田法

练功时,身体自然站立,全身放松,目视前方,舌舔上腭,贯通任、督二脉。

翻转掌心朝外,手指松开,两臂从体侧缓缓扬起,掌心呈凹形。

意念在内劳宫穴,似托一球于掌心,意念将外气引入劳宫穴,再沿手三阳经到体内沿任脉送入丹田。

停顿1分钟,手掌往下翻,恢复侧平举状,两臂向前移呈前平举,微屈两肘,两掌汇拢相隔一个掌宽,内劳官穴相对。

然后两手慢慢拉开再合拢,这样一合一分,反复做12次。

两手掌距离从一个掌起,渐渐到两拳,再到略宽于两肩为准。

每增宽—次距离,做分、合12次,掌心会产生大量热量,甚至有麻感,两臂恢复为前平举状,再反转手掌使掌心朝上,意念再次存于劳宫穴,将外气源源输入送归丹田,吸收外气1分钟后收功。

收功时,两臂呈侧平举,弯两肘,两臂扬高至头部,两中指对准太阳穴贯气1分钟,两掌沿胸前任脉而下,至带脉处,两掌分开,从两腿侧垂直放下,两腿并拢,该功练3个月,连同丹田运气周转法共练6个月。

此时能收外气,内气充盈,演练轻功则可得心应手。

武当轻功除了练丹田内气之外,还要练习跑步、跑桩、跑砖、顶功几个部分,目的在于锻炼脚步的轻稳和身体的浮劲。

事实上,虽然武当轻功并不像我们通常在武侠电影或者小说里讲的腾空而起、飞檐走壁那么神奇、夸张,但是修炼成功之后,也可以使人凭借内气运行到头顶,使人全身重量都集中到上面、脚下稍有凭借就可以达到跳高跃远、身轻灵活、起落稳健的境界。

修炼武当轻功,需要坚持长年累月的刻苦练习才能修炼成功。

武当内功——龟息功

龟息功是武当道家修炼内功的一种功法,又名“玄武定”、“龟息真定功”。

龟息功是以模仿龟的呼吸方法来修炼内气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因为龟呼吸细长、纳气久闭,所以龟能长寿。

据传,龟息功由潜心、潜息、真定、出定四部分组成。

以下分别介绍。

一、潜心

潜心,即调心,排除心中杂念,是练习龟息功的预备功法。

练功者盘膝端坐,上体正直,全身放松,自然呼吸,使气息顺畅。

双手握子午扣,即左手拇指弯曲掐住中指午位(最上端),右手拇指由左拇指、中指圈内插入,掐住左手无名指根部子位,右手中指在左手无名指外相对掐住,两手相抱放在小腹前。

这个姿势能使人心中少生杂念,有助于入静。

两眼垂帘微闭,宁心静气,意守脐部,一定要使意念不移。

慢慢的时间长了感觉随着意念降低,头、手如同虚无,只觉脐中一点真息幽幽出入,移之不动,则第一步功成。

 

二、潜息

潜息,即龟息。

练功者盘膝端坐,上身挺直,伸颈鼓鼻,深吸气入腹。

深吸气时,吸八分气即可,不要吸足。

感觉气入腹脐后,心念下移,宁心静气,住息久持。

住息时可用数息法(并非数呼吸次数),在心中默数。

初练时会有点不习惯,觉得气息憋闷,感觉上澎,气息上浮,废气欲出,胸咽憋闷。

初练者可出气一口,再吸气如前。

练功时间一长,忍度越长,气也越长,慢慢的习惯了就会感觉很自然。

当感觉体内气欲呼出时,可放松小腹,心念下降,气息也会下降,憋闷之感便消失。

初练者如果确实感觉气憋不住了,便呼出一口气。

练功时间一长,反复升潜次数可逐渐增加,循序渐进。

每次吸气,吐气一次,即闭放一次为一息。

出气后调匀呼吸再行吸气。

每次练习,至少要七息,最多四十九息。

修炼到息潜人腹,不急不憋,久久安然,则第二步功成。

三、真定

第三步,姿势采用坐卧都可。

纳降气息,意守腹脐,至心息全都忘却唯有一种感觉存于脐内中空之窍,久久不动,渐入真定。

真定即为龟息上乘功夫,但是不容易练成。

《道家·

太极门》诀:

“于无而静,自然而定,无知有灵,乃人真定”。

真定的境界需要长久的修炼才能慢慢领悟。

修炼武当龟息功进入定境后,由于真气前引,藏心纳息,会出现身体前俯,双掌重叠枕额成龟卧的姿势,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这种姿势对气的修为大有裨益,可顺其自然。

四、出定

出定,即龟息功的收功之法。

出定是按照练功者收功的时辰来做的。

一般来说,每个人手上都有22个关窍,代表着不同的时辰:

无名指根部关节为子时关窍,中指根部为丑时关窍,食指根部关节为寅时关窍,食指第二关节为卯时关窍。

食指第三关节为辰时关窍,食指尖端为午时关窍,无名指尖端为末时关窍,小指尖端为申的关窍,小指第三关节为酉时关窍,小指第二关节为戍时关窍,小指根部关节为亥时关窍,如果打算练功在哪个时辰“出定”,可将双手握拳,拇指尖扣住那个时辰关窍,平放于腿上,则可以准确“出定”收功。

练习武当龟息功,还要注意选择适宜的场所进行。

应该选择一个相对比较安静的环境,比如室内、或者可以避开他人干扰的地方,有助于排除杂念、宁心静气。

练功时间可选择比较安静的晚上或者清晨,练功前要排净大小便,有益于内气行走,充盈腹内。

练功前后半小时,不得进食任何食物或饮水。

武当道家百日筑基功法要领

武当道家修炼以性命双修为本,达到平阴阳,调气血,打通大小周天,内丹大成,达到祛病延年、健身长寿的目的。

百日筑基功,是练好武当武术的基础内养功,也是十分重要的配合功法。

它包括调息、守玄、排浊、洗脸收功四步动作。

下面先来看武当道家百日筑基功的功法口诀,再一一介绍功法要领。

功法总诀:

上丹端身坐,巍巍不动型。

松静空定灵,修炼大丹功。

天桥休搭紧,两眼莫圆睁。

河图抱在脐,全身都放松。

耳听无弦琴,鼻息不闻声。

女子总诀:

仰头起邪火,埋头阴气生。

松静空定灵,修炼女仙功。

心悟往呼吸,意悟昭灵宫。

若是心意散,应守灵台中。

时刻要勤坐,自然性觉通。

  

第一步 入静调息

身体面向南方,双腿盘坐,上体端正,双手平放在膝盖,全身放松,口唇微合,舌抵上腭,双目微闭,保持内心平静,排除杂念,意守丹田,达到入静状态。

调整呼吸,使呼吸变得轻细自然,静静打坐二十分钟。

  第二步 意守玄关

  玄关位于两眉之间,丹经上叫“灵台”,亦称“方寸”。

入静调息二十分钟之后,双手掐子午扣(即左手拇指掐左手中指尖为午位,右手拇指从左手虎口插入,按在左手第四指根部子位上,其余四指合抱在外,成双手合掐子午扣式),放在小腹前。

内心安宁,排除杂念后只感觉到自己的细长呼吸,意守玄关,练半个小时。

  第三步 退符排阴

  这一步也叫“以意排浊”。

当“意守玄关”做完后,两腿伸直,双手分开,分别放在左右两膝上,手心向上。

舌尖放下,嘴也张开,双眼睁开,目视两足尖。

意守双足涌泉穴,想象全身的病气、浊气、阴气、毒气不断地从涌泉穴流出。

以意排浊,练十分钟。

  第四步 仙人洗脸

  这一步是收功的动作。

分散意念后,两腿收回盘坐或者不收回也可。

双手掌互相搓热,双手用手掌在脸上从上往下按摩。

头后至头顶用十指抓点头上各穴。

即拇指从“风池穴”开始,一直上行至头顶“百会穴”。

前下后上,反复做三十六次。

最少做九次,然后收功。

练习五分钟左右。

  所谓“百日筑基”,即是说练习此功需要一些时日的坚持修炼,持之以恒方能见功效。

百日筑基功属于静功,是练习武当武术的配合功法,因此也要注意动功的修炼,动静结合。

不过要注意,在患有感冒等小疾病时,不要练功,等病症消除后再练功。

练功到一定程度,就会极少患病。

练功中出现出汗、腹泻、流泪、发笑、脱皮、呕吐、抖动、想哭等,也是正常现象,不必惊慌,这些都是排浊现象。

练习一段时间后,就会自然消失。

太极功法之十三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