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的历史与发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78523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证券的历史与发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证券的历史与发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证券的历史与发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证券的历史与发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证券的历史与发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证券的历史与发展Word下载.docx

《中国证券的历史与发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证券的历史与发展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证券的历史与发展Word下载.docx

国内不做宣传或少做宣传,不主动宣传,避免分歧意见产生。

当时关于在北京还是上海成立交易所也是有争议的。

后来李鹏(时任国务院总理)拍板说,经济中心还是放在上海吧,北京中心太多了,已经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了。

历时半年的准备工作之后,1990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

考虑到上海市目前已有一定的证券交易量,以及开发浦东之后交易量增加的趋势,同意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

纵观上海交易所成立的全过程可以看出,当时国家还是很保守的或者说很谨慎的而且阻力还是很大的。

是不是动摇了公有制基础、会不会影响银行吸收资金能力,股票投机性会不会影响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交易所是不是走了资本主义道路。

这让我想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个事件里包含的改革的思想也是值得思考的。

我觉得中国领导人还是很有魄力的,这种敢于突破政治体制框架的思想还是很难得的。

1993年,深圳宝安集团通过二级市场举牌上海延中实业,打响了新中国上市公司收购兼并第一枪,史称“宝延风波”。

1993年9月30日中午,这一天是中秋节,时任延中实业总经理的秦国梁正在外面办事,突然接到董事长周鑫荣的电话,说有人要收购公司。

秦国梁赶回公司才知道,上午11时15分,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延中实业临时紧急停牌。

随后,深圳宝安集团上海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当日拥有延中实业发行在外的普通股5%以上。

自此,中国上市公司第一例收购战打响。

上海昌平路396号,延中实业总部,事先一无所知。

当天下午,秦国梁立马赶到上证所,一查吓了一大跳,什么5%以上,宝安已持有15.89%的延中实业股票了,玩了回数字游戏。

之后是国庆三天假期,秦国梁他们都没有休息,天天在办公室酝酿反击:

延中实业考虑过动员自己的兄弟单位来买股票,也准备向建行贷款,但是因为股价已经炒上去了,再买不合算而作罢。

之后,香港专业的反收购专家主动找上门来,提了个“毒丸计划”:

把延中实业好的部分卖给其他关系单位,把这个公司掏空。

这一计划当场被延中实业管理层否决,秦国梁说:

“我们能干这种事吗?

差不多半个多月以后,延中实业把宝安告上上海中院。

秦国梁说,过5%就要公告,宝安一下子15.89%,起诉它违反信息披露规定。

在监管部门出面调解下,最后双方没有在法庭相见。

证监会对宝安违规行为处以罚款100万元,但认定宝安收购延中股票有效。

双方也达成协议,延中实业承认宝安的股权有效,宝安进来以后,延中实业董事长和总经理不变。

整个“宝延风波”就此画上了句号。

如今回头看15年前的“宝延风波”,秦国梁说,通过“宝延风波”知道了什么是资本市场的收购和反收购,明白了并购是证券市场的永恒主题,就好像爱情是小说的永恒主题一样。

用今天的眼光看,“宝延风波”违规的地方很多很多,但是至今秦国梁仍然对举牌第一案持肯定态度,认为正面影响大过负面。

宝安打响了上市公司收购兼并第一枪,是需要胆量的。

宝延事件也第一次让中国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认识到收购的真正含义,认识到市场的力量。

尽管“宝延风波”过程中存在诸多明显的违规,但毕竟走出了资本市场收购的第一步。

此后,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并购事件层出不穷,也为企业资本运作提供了众多机会。

1995年国内国债期货交易如火如荼。

“327”是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对应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是240亿元人民币。

1995年2月23日,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违规交易327合约,最后8分钟内共砸出1056万口卖单,面值达2112亿元国债。

最终因zf干预万国亏损16亿元人民币,国债期货因此夭折。

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是“中国大陆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国债期货是当时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量最大最活跃的品种。

其中多空两大阵营汇聚当时中国证券市场的风云人物。

当时号称“上海滩证券教父”的万国证券公司总裁管金生和“辽国发”高原和高岭兄弟2人为首的空方。

则是以当时财政部直属的“中经开”为首的上海和江浙一带的私人大户,其中包括安徽的后来创立国元证券的陈树隆和深圳大鹏证券董事长徐卫国及其他江浙个人大户的多方。

这是一次总的来说是疯狂瓜分国有资产的豪华大餐。

躺下了一个万国证券,造就了大批千万亿万富豪!

管金生为首的空方是“中国证券市场早期最有思想的一批市场派人士”,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分析。

多方则纯粹是一批“黑幕消息派人士”,他们炒的是“内幕消息”,这本来是违法的,可是在中国从来都是“老实规矩的人吃亏”,不违法打点“插边球”是任何领域都很难赚到大钱的。

327国债应该在1995年6月到期,它的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补贴率,每百元债券到期应兑付132元,与当时的银行存款利息和通货膨胀率相比,“327”的回报太低了,于是有市场传闻,财政部可能要提高“327”的利率,到时会以148元的面值兑付,但上海三大证券公司之一万国证券的总裁管金生不这样看。

他认为高层正狠抓宏观调控,财政部不会再从国库里割肉往外掏出16亿元来补贴327国债,于是管金生率领万国证券巨资做空操纵市场。

多方则为财政部的直系券商,他们及其客户大举建立“多头头寸”后,就大举公关到北京财政部大举游说。

不知道当时的财政部员到底受了多少贿,因为财政部本来是最不想提高“保值贴补率”的,因为这样他就要拿出许多真金白银16亿来给买国债的人。

最后终于被他们成功游说了当时财政部所有员甚至直通,将“保值贴补率”再次提高到12.98%,这就是将万国证券和辽国发逼死的根本原因。

这次正当所有空头们都以市场化的眼光来看“保值贴补率”不可能再增加,而结果却让他们大跌眼镜:

“保值贴补率”竟然提高到12。

98%!

本来,“辽国发”的高岭早就听别的朋友说“保值贴补率”要继续提高,只是他一直不敢相信,正在这几天,他才刚刚又调集3个亿资金(放大40倍做国债期货相当于120亿资金),准备继续大举做空与多方决一死战(许多空方同盟军都戏称高岭调来了3亿军饷!

)。

最后一天晚上当他确知“保值贴补率”最终被提高到12.98%时,他不由得悲叹:

在中国证券市场还是要关系,要有铁后台,这样才可以赚到钱。

于是当晚他买通了许多别的单位席位上的“红马甲”,在第二天早上立即将其50万口“空单”平仓同时追加“买入”50万口反手做多。

辽国发的高岭“临阵叛变空翻多”将万国证券的管金生送上了不归路。

当327国债被冲到151.3万国证券全线亏损几十亿并爆仓,想我们的“上海滩证券教父”怎么可能服气而将自己辛苦多年创立的万国证券毁于一旦?

1995年2月3.27合约的价格一直在147.80元—148.30元徘徊。

2.23日提高327国债利率的传言得到证实,百元面值的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

一直在327品种上与万国联手做空的辽国发突然倒戈改做多头,327国债在1分钟内竟上涨了2元10分钟后共涨了3.77元。

327国债每上涨1元----万国证券就要赔进十几个亿,按照它的持仓量和现行价位,一旦到期交割,它将要拿出60亿元资金,毫无疑问万国没有这个能力。

管金生铤而走险,16时22分13秒突然发难,总共砸出1056万口卖单(当时需保证金14亿)。

按照上交所的规定,国债期货交易1口为2万元面值的国债,最狠一笔管砸出高达730万口的卖单为1460亿元,而当时“327”国债总共有240亿元,把价位从151.30打到147.50元,使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

这个行动令整个市场都目瞪口呆,若以收盘时的价格来计算,这一天做多的机构,包括像辽国发这样空翻多的机构都将血本无归,而万国不仅能够摆脱掉危机,并且还可以赚到42亿元。

最意外的是当时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他做梦都没有想到中国国债贴息会如此方式,美联储调息时都是0.25%地调,咱们一下子竟然就是5个百分点!

当天下午他陪证监会期货部主任耿亮在交易场内,耿亮说国债期货管理办法修改完了准备发布,尉文渊正在为此高兴突然发现市场上气氛不对劲:

各地国债市场都是向上的大涨突破性行情,只有“327”价格大幅下跌,交易量突然放大了许多---出事了!

夜里11点尉文渊正式下令,宣布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327品种的交易异常是无效的,该部分不计入当日结算价、成交量和持仓量的范围。

经过此调整当日国债成交额为5400亿元,当日327品种的收盘价为违规前最后签定的一笔交易价格151.30元。

上交所没有公布管和万国的名字但是万国在劫难逃。

如果按照上交所定的收盘价到期交割---万国赔60亿元人民币,如果按管金生自己弄出的局面算---万国赚42亿元,如果按照151.30元平仓---万国亏16亿元。

5月17日中国证监会鉴于中国当时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发出《关于暂停全国范围内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开市仅两年零六个月的国债期货无奈地划上了句号,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

后来管金生被关进了监狱17年,尉文渊被免职,财政部直属并散布内幕消息的中经开则没有任何事情。

国债327事件关闭国债期货试行的通知直接导致的1995年5.18行情:

一开盘就是连涨三天,上证指数从582点一口气涨到926点。

由于当时没有涨停板限制,三天大盘涨幅达到59%,仅次于94年从325点反转的行情。

但是好景不长,第四天就开始反复下跌,一直到7月4日最低610点,基本又回到了原点。

中国证券市场是多么不公平!

只要你有铁的关系后台,你就没事,如果你没有后台,只是凭借市场手段开拓出来的局面,则不管你能力再强贡献再大,关键时刻也是难逃一劫!

与国债327事件同时期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也曾经推出过几个国债期货品种,因为当时交易量小,交易所的国债部主管就找来几个同学说:

“我们先开个局,就象打麻将一样,张三李四你们两个的公司做多,王五赵六你们几个的公司做空,将交易做得活跃一些,然后将别人诱惑进来,当被骗参与的人多了之后,我们这五个人就一起联手做单边交易或做多或做空,将所有参与近来的其他圈外人的保证金全部吃进我们的腰包。

”果然发起的那几个人后来每人都赚了几千万,逃到国外后又回来买别墅开公司,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其实最后那次的“保值贴补率”提高到12。

98%,完全是多头“公关”攻出来的:

他们买了许多国债期货头寸后,就行贿买通财政部员,让他们非理性地提高,而将千千万万无辜的中小投资者套死在天花板上。

于是,这次“327事件”就成了“中国证券市场瓜分国有资产的一次超级豪华大餐”,中经开在江浙一带证券营业部的私人客户都大赚特赚,将万国证券和所有空头的几十亿资金全部瓜分,造就了江浙一带一大批富豪!

这就是内幕交易的经典之作,其实就是一个“局”,只要舍得花钱,就可以买通原证监会和财政部等其他管理层的员,使得政策朝自己期望的方向走,从而“赚得不清不楚”。

在经过8年多的研究酝酿和4年的扎实筹备后,股指期货的上市日期的最后“面纱”终于揭晓,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将从2010年4月16日起正式挂牌交易。

而这次是否会重蹈327的覆辙,我们仍要拭目以待。

1999年5月19日,沪深股市展开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行情,史称“5·

19”行情。

  “5·

19”行情发动的当天,上午股市还相当平静,变化起自下午。

大量涌入的场外资金不断推高指数,成交量大幅放出,以综艺股份、上海梅林为首的科技网络股领涨,市场骤然升温。

此后连续3天,市场量能梯次推进,从75亿元到102亿元,再到145亿元。

市场做多信心迅速膨胀,场外资金蜂拥入场,直到放出沪市单日445亿元的成交天量、指数上攻至最高1756.18点才告一段落。

“5·

19”行情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科技网络股、高科技股、银行股、除权股、权重股、绩优股等多个热点板块的猛烈炒作,几乎市场上95%以上股票的涨幅超过了50%,呈现出十足的牛市特征。

可以说在“5·

19”行情中,几乎所有的股民都赚得盆满钵溢。

1999年上半年,股票市场已经经历了长达近两年的盘整行情,整体一直处于下滑状态。

到了1999年5月18日,沪深两市综合指数已经分别跌至1059点和310点,比1998年6月3日高点沪指下跌25.4%、深指下跌24.9%。

不少股票和基金也先后跌破发行价。

当时这种跌法是很少见的,对此,证监会应该怎么办?

那时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不干预。

证监会只管监管,市场好坏与其无关。

另外一种观点:

证券监管部门面对下跌局面,不能听之任之,要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政策措施,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1999年5月19日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指出中国股市会有很大发展。

各路资金在打招呼下纷纷入市。

“519”行情应时而动,网络科技概念纷纷崛起,人造大牛股比比皆是。

壳资源、壳概念更是乌鸡变凤凰。

上证指数由1000点涨到了2245。

股民扩容大军纷纷涌入,没料到壮年的大灰熊正在扑来。

19”行情的导火索是当年中国证监会向国务院提交的“改革股票发行体制、保险资金入市、逐步解决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允许部分具备条件的证券公司发行融资债券、扩大证券投资基金试点规模、搞活B股市场、允许部分B股H股公司进行回购股票的试点”等六项政策建议获得批准。

而“5·

19”前夕,媒体不惜笔墨接连在报刊头版对网络经济和典型网络企业进行分析,也为科技网络股行情埋下了伏笔。

19”行情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深刻,因为自1993年2月以来,上证指数在1558点以下整整徘徊了6年之久。

19”行情时,两市双双创下历史新高——1756点和520点。

因此,有人指出,“5·

19”行情所形成的历史性突破,在中国股市历史上绝不只是一次行情的概念,而是构筑了中国股市的新平台。

  也正是“5·

19”行情打下的扎实基础和对充沛资金的吸引力,其后,1999年底上证指数在再次探明1341点底部后再次爆发新一轮上涨行情。

而且,这次行情走得更久、更高,从1999年12月27日的1341点一直涨到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时间达1年半之久,指数涨幅在67%以上。

从整个519行情看,我们可以发现政府的意向对股市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对于股票市场来说,投资者的信心很重要。

国家为了提升整个国民投资的气势和信心,会采取一些措施。

同时,网络股能在这一行情领头,可以反映出时代的发展和网络的发展。

杭萧钢构(600477.SH)无疑创造了历史,不仅因其在中国证监会介入调查后股价仍旧连拉涨停,最重要的是,其成为我国第一例“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判例。

此前名不见经传的“杭萧钢构”之所以“成名”,是因为它在今年3月公告称拿到一份中国国际基金公司(下称“中基公司”)在安哥拉的工程合同,价值约344亿元人民币。

在正式披露前后,其股价猛涨,截至4月3日已拉12个涨停,引起市场轩然大波

4月5日,因涉嫌股票内幕交易,杭萧钢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5月初,3名犯罪嫌疑人杭萧钢构证券事务代表罗高峰、王向东、陈玉兴被公安机关逮捕。

 

经侦查,几年前,杭州某娱乐城老板王向东和曾任杭萧钢构证券事务代表的陈玉兴合作炒股,口头约定由王出资,按陈的指令操作,赢利后陈获30%,出现亏损由王负责。

至今年1月5日,王已按约定向陈支付1390万元。

经查,今年1月下旬,陈玉兴从杭萧钢构安徽子公司总经理王更新处获悉“杭萧钢构签了个18亿元左右的合同”。

2月5日左右,陈又在与杭萧钢构成都办事处主任罗晓君等人聚会时,从罗处得知杭萧钢构正与中基公司洽谈安哥拉项目,金额高达300亿元。

随后,陈将该消息电话告知王向东,让王在2月12日买入“杭萧钢构”股票。

12日,王按陈的指令操作“徐慧”(王向东之妻)的资金账户,买入“杭萧钢构”270多万股

据了解,陈玉兴是罗高峰的前任,2004年3月进入杭萧钢构任证券事务代表兼证券办副主任,2006年5月离职。

2月12日,时任杭萧钢构证券事务代表的罗高峰在工作中也获悉公司与中基公司洽谈“安哥拉”项目,涉及金额300亿元,并把信息透露给陈玉兴。

当晚,陈把从罗处得知的消息(包括消息来源)转告王向东,再次让王在2月13日买入“杭萧钢构”。

2月13日,王向东按陈的指令再次买入“杭萧钢构”230多万股。

当日,陈玉兴多次与罗高峰联系,罗把公司已与中基公司草签协议的情况也透露给陈玉兴。

当晚,陈玉兴和王向东商议,决定次日将账户上所剩资金全部买入“杭萧钢构”。

根据公安机关的起诉意见书,陈玉兴、王向东的行为触犯《刑法》第180条,涉嫌内幕交易罪;

罗高峰作为内幕信息知情人员,在内幕信息公开前,将对证券市场有重大影响的内幕信息多次透露给犯罪嫌疑人陈玉兴,其行为触犯《刑法》第180条规定,涉嫌泄露内幕信息罪

“杭萧钢构”事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证券市场的管理问题。

这个时候的股票市场依旧不成熟,我相信,像杭萧钢构这样“泄露内幕信息”的运作模式普遍存在。

不看价值,只依靠内幕来欺骗百姓是很畸形的。

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的有趣的故事值得探讨和反思。

我们反思过去,不仅仅是去了解一个事件,而要真正去思考这对以后有什么借鉴。

作为一个09级的新生,我或许分析不出什么有道理有意义的言论,但是,思考过的我多多少少了解了一些也发表了观点。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或许我发现不了,但是直面这些有趣的事情时依旧让我心潮澎湃。

2010年也发生了很多意义十分重大的事件,.融资融券的推出,股指期货的推出等等。

这些也即将成为历史,或许以后也会拿来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分析和学习,中国证券市场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还是需要不断完完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