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教材之句子2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运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73929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授课教材之句子2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运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授课教材之句子2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运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授课教材之句子2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运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授课教材之句子2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运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授课教材之句子2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运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授课教材之句子2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运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授课教材之句子2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运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授课教材之句子2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运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授课教材之句子2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运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隐喻之分。

比喻句的作用

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加清楚明白.

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结构】: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例:

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本体(猴子)、喻词(像)和喻体(小男孩)。

注意:

比喻词有时可以不用,

那么如何判断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

我们可以用"

三看一比法"

一看有没有"

本体"

二看有没有"

比喻词"

三看有没有"

喻体"

"

一比"

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比喻句结构分析】:

(1)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美丽的天桥。

彩虹(本体)比作天桥(喻体)

(2)天渐渐破晓,淡青色的天空镶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

大地朦朦胧胧的景象(本体)比作轻纱(喻体)

(3)我顺着柳荫小路漫步,只见那依依的垂柳,仿佛像少女羞涩的低着头,在朝辉中舒展着柔美的身姿。

垂柳(本体)比作羞涩的少女(喻体)

(4)玉盘似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明月(本体)比作玉盘(喻体)月光(本体)比作流水(喻体)

(5)月亮默默的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本体)比作(喻体)

(6)村子里一棵棵黑油油的广柑树,就像一把把巨大的伞,挺立在那里,满树都闪着细碎的银光。

广柑树(本体)比作巨伞(喻体)

(7)春风像一只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春风(本体)比作(彩笔喻体)

(8)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春风(本体)比作母亲(喻体)

(9)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漂浮在空中。

云彩(本体)比作羽毛(喻体)

(10)东方天边的彩霞时刻在变幻,如霜枫,如榴火,如玛瑙,如琥珀。

变幻的彩霞(本体)比作霜枫、榴火、玛瑙、琥珀(喻体)

强调:

“好像”还有表示猜测,理解为可能,但不是比喻句。

例如

这件衣服好像是在新大街买的。

(表猜测,意思是可能。

妈妈今天特别忙,好像不会来接我了。

【比喻的范围】

1.以事物的形状、样子作比。

包括事物的长相、大小、高矮、长短、轻重、胖瘦等外观

注:

不能和几何形状作比。

例:

这块地像个大的长方形。

(×

这块地大得像个足球场。

(√)

2.和事物的数量作比;

(多或少)

2.以事物的颜色为比

3.以事物的声觉、嗅觉、触觉、味觉、视觉等感觉为比。

4.以事物的结构作比。

5.以事物的脾性为比。

6.以事物的动作、活动状态为比。

7.以事物的品德、精神风貌为比。

七、例句阅读

1.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2.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3.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4.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5.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6.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7.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

8.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9.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10.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11.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12.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13.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14.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15.石头就是书。

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6.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

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

17.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18.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19.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20.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

东方之珠"

八、比喻练习。

1、小红高兴得像盛开的。

2、这药苦得像。

3、这西瓜甜得如同被浸过似的。

4、胖墩口渴极了,喝水好似一般。

5、小鸡吃得肚皮像一样涨。

6、小丽对妈妈买的裙子满意极了,转起圈来仿佛盛开的。

7、大地了,就像生了一场大病似的发抖。

8、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犹如的白玉盘。

9、农民伯伯种的玉米整齐得像整装待发的。

10、小芳的画笔不见了,她的腮帮得像小鼓。

11、小龙蹑手蹑脚的从爸爸门前走过,那样子真像。

12、敌人逃得像一样快。

13、满天的星星多如,数也数不清。

14、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们到农家乐去玩耍,我们高兴得仿佛被放出笼子的。

15、小邋遢写的作业密密麻麻,缭乱的字像让人看不清楚。

16、天空中挂着的一弯新月,宛如。

17、小贝被故事书吸引了像陶醉了。

18、有人在地上随便大小便,看了就像吃了一样让人恶心!

19、在高山上观看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就像丛林树藤上勤劳工作的。

20、才拿到试题的时候,我就像一只,不知从哪里入手。

【比喻和拟人句的区别】:

流水象一个不知疲倦的歌手在欢唱着。

  流水不知疲倦地在欢唱着。

第一句是比喻,它拿“歌手”来比作“流水”,一为喻体,一为主体,主从分明。

后一句是比拟,把流水当作人来写,赋予流水以人的感情、动作,物与人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从这个例子很明显就可以看出,“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这句话是比喻句。

只有把这句话改成“春风抚摸着你。

”这时它才是拟人句,也可以称为比拟句。

他就像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凶殘、狡诈。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腿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一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和排比,而没有拟人。

第二讲拟人句的特点和运用

【拟人句的特点】

拟人其实很简单,说到底,就是把一样没有生命的事物当作人来写。

它与比喻有所不同,比喻是打比方,突出的是事物的特点,而拟人是将事物人格化,句中的事物要有人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等。

这种手法又叫做"

人格化"

例如:

1.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2.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3.花儿在秋风中笑弯了腰。

4.夜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似乎正在对着你微笑。

5.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

6.春天是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春天是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

7.风儿快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8.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9.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10.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们正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呢!

11.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12.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13.一个个红石榴小姑娘绽放出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14.几只小鹿在溪边散步,欣赏它们映在水里的影子。

15.太阳公公还没有起床,天空一片昏暗。

16.不知名的小虫“丝丝”地叫着,好像在说:

“热啊,热啊!

17.水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的吹拂下点头微笑。

【拟人句的作用】

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特点,把事物写活了,使文章更生动,事物特点更突出。

2、可以形象地写出事物特征,并且可以使文章耐看,不枯燥无味,使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感情,使文章更具有情趣容易理解。

【拟人句的运用形式】

(1)把动物拟人化。

如: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2)把植物拟人化。

细雨如丝,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这春天的甘露.它们舒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叶,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3)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

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除以上三种拟人运用形式之外,

有些文章(如童话、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科学知识小品等),也可以通篇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如:

《快乐的狮子》

【拟人句热读】

1、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3、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5、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6、那点薄雪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7、一个个红石榴露出灿烂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8、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9、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10、收音机天天说个不停,令邻居十分讨厌!

1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12、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13、微风柔和地吹, 

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14、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15、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16、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17、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18、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

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19、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 

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酷日留下的余热。

20、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21、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22. 

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欣赏着自己的容貌。

23. 

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 

24.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5. 

下雪了,大地披上了一层白大褂。

26. 

风是调皮的,一会把那朵悠闲的云赶得满天跑,还不断变化她的面具,一会儿卷起地上的落叶,让她们打着旋舞蹈。

27.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28. 

大树站在路边。

29.秋天又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

悄无声息地走开。

30.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

31.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32.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33.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 

34.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

35.小河欢快的唱着歌向东奔西跑。

36.披着红色盔甲的螃蟹煮熟了。

37.水稻笑弯了腰。

38.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39.高梁涨红了脸。

40.蜡炬成灰泪始干。

41. 

真理它却不会弯腰 

第三讲比喻与拟人的区别

一、比喻句的特点

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二看有没有"

三看有没有"

."

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二、拟人句有三个特点:

1、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

2、不能出现比喻词;

3、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

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例"

春姑娘翩翩起舞来到了人间"

中"

春天"

怎么能"

翩翩起舞"

呢?

这里显然把春天当作人来写,具有人的特点,其次,这句话中既没有出现比喻词,又没有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这完全具有拟人句三个特点的,因此这句就是拟人句.

三、对比阅读。

把物比做人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很容易搞错,下面是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对比,认真读出其中的区别。

比喻:

绿叶丛中,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像娇羞的少女,满脸绯红,微微含笑。

翠绿的荷叶丛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沙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伫立,娇羞欲语;

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阵阵,沁人心脾。

静静的湖面上布满了碧翠欲滴的荷叶,像是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翡翠伞似的,把湖面盖的严严实实的。

那片片荷叶,像撑开的一张张绿伞,有的轻浮于湖面,有的亭立在碧波之上,似层层绿浪,如片片翠玉。

拟人:

一朵朵荷花,紧紧依偎着碧绿滚圆的荷叶,在轻柔的雨丝沐浴下,显得更加清秀、雅洁、妩媚、可爱了。

荷花的花瓣,洁白如玉,花里托着深绿色莲蓬,莲蓬向上的一面有许多小孔,里面睡着荷花的种子。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

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对比练习

(一)请判断以下哪些是拟人句,哪些是比喻句

1、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3、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依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

4、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5、像绿毯一样的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6、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7、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

8、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

9、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10、夜空的繁星,仿佛碧玉盘中撒满的宝石.()

11、大草坪的假山旁,美人蕉像举着火把的运动员,多精神!

()

12、而那些头上扎着红头巾,身上穿着绿裙子的一串红围着金鱼池,跳起了欢乐的集体舞。

13、一只只不知从哪里来的不速之客——蛐蛐儿,像一位位绅士舞动长须在树下、草丛、花间歌唱……()

14、村前村后的稻子,低头弯腰,在秋风中默默地等待着人们去收割。

15、我家的电脑已经替我们工作了八年了,最近经常生病。

16、北风呼呼地刮着,小树被刮弯了,像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病人。

17、今天天气很冷,小树也在寒风中乱抖。

18、电线杆的小鸟唧唧喳喳地叫着,好象是欢乐的歌唱家在进行着歌咏比赛。

19、电线杆上的小鸟放开了歌喉,唧唧喳喳地唱起了一首奇妙的歌。

20、秋天来了,田野里是另一番景象。

玉米可高兴了,它特意换了一束金缨,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金灿灿的牙;

大豆也许太兴奋了,有的竟笑破了肚皮;

稻子却特别有礼貌,弯着腰,迎接那久别的“故乡”——秋;

高粱向来是怕见生人的,这不,秋来了,还不好意思低着头呢!

() 

21一进莲花山公园,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块绿地,绿地映着阳光,绿得鲜亮。

在这大片的绿地上有十来棵棕榈树,像卫士一样守卫着他们的领地。

22、远处有一座山,山上有许多树木,树木把山装饰成一个巨大的绿气球。

(二)、请写出拟人句和比喻句

1、降落伞,在天空飘荡.(写成比喻句)一阵春风吹过,小草.(写成拟人句)

2、你自己也来试试各造一句吧!

!

比喻句:

拟人句:

(三)、将下列句子改写成拟人句

1、高粱成熟了.

2、河水哗哗地流着.

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

(四)、将下列句子改写成比喻句

1、特务很狡猾.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

3、太阳放射出刺眼的光芒.

(五)、认真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完成作业:

(1)判断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填在句后括号里;

(2)是比喻句,在“把什么”下面划——,在“比作什么”下面划;

(3)是拟人句,在表示拟人的词下面划~~。

(8%)

1.地上长着厚厚的苔藓,软绵绵的,像是铺着绿色的地毯。

(这是_______句)

2.杨梅树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在雨雾中欢笑。

(这是______句)

3.夏夜,星星在夜空中眨着眼睛,小虫在唱着动听的小夜曲。

(这是_____句)

4.战士们猛虎似地朝敌人的阵地扑去。

(这是__________句)

5.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七、阅读像拟人句的比喻句。

1:

我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微风吹拂,花坛里的小花小草轻轻摆动着,好像在跳舞,又好像在向我鞠躬。

2:

我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微风吹拂,花坛里的小花小草轻轻摆动着,好像在对着我微笑。

3:

我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微风吹拂,花坛里的小花小草轻轻摆动着,好像在对我说:

“你要加油啊!

努力学习,争取更大的成功!

4:

我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微风吹拂,花坛里的小花小草轻轻摆动着,好像在想:

这孩子为什么那么高兴啊?

真弄不明白!

5.春天像刚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6.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就像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

7.春天就像活泼的儿童,憧憬渴望;

8.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

9.春天就像健康的老人,另人回味。

第三讲夸张句的特点和运用

【夸张句的特点】

夸张句的作用主要是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

夸张句是一种由夸张的修辞手法组成的句子。

这种句子虽然比较夸张,但还是比较真实的。

它用夸张的手法让句子变得更生动。

下面就例举几个夸张句: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三万里河东如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4.哇,好大一棵树,都顶到天了。

5.风太大了,地都被揭掉了一层皮。

6.教室真静啊,静得可以听见同学们的呼吸。

7.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8.整个礼堂挤得连根针都插不下。

9.这玫瑰真香啊,香得十里外都闻得到。

10.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

11.从高楼上看下去,车辆小的跟蚂蚁一样。

12.他的头比钢铁还硬。

13.他的腿比大象的腿还要粗。

14.草原翠色欲流。

15.那高高的山简直能够着天上的云朵了。

16.胖胖如果跌一跤,几个举重运动员都扶不动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

17.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18.烈日下,柏油路都快融化了。

19.这橘子酸得我牙都快掉了。

20.玻璃干净得能当镜子。

21.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22.他家穷得快揭不开锅了。

23.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24.他的声音难听极了,简直能震碎人的耳膜。

25.要说渴,真有点渴,嗓子冒烟脸冒火,我能喝他一条江,我能喝他一条河。

26.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7.这间屋子只有手掌般大。

28.那山小得可怜,只有巴掌大。

29.巴掌大的地方还开宴会?

30.这块地方没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

31.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二、大致种类:

  一、扩大夸张:

为了达到生动幽默效果,我们往往人为拔高事物特点,使之更高,更强,更快,更多,甚至达到排山倒海、翻天覆地的神奇效果。

如《景阳冈》中夸张手法的运用: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课文把老虎的吼声惟妙惟肖地写出来了。

这种在古诗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它的踪迹;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例如在《我能行》中:

“我捋起袖口,将锅凑到水龙头,冲满水,然后张开“如来神掌”先给它来一招“倒转乾坤”,再来招“天昏地暗”,最后来个“荡气回肠”。

一番折腾,累得我“气喘如牛”。

  二、缩小夸张

缩小夸张与扩大夸张相反,这类夸张是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处说,使之更低、更弱、更慢、更少,达到数倍缩小作用。

“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就是缩小夸张的使用。

又如毛主席在《长征》中写道: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把五岭山、乌蒙山分别视为细浪、泥丸,藐视它的小,突出红军的高大光辉形象。

许多影视、文学作品大量地使用缩小夸张,甚至把人缩小成比蚂蚁还小的人,从而展开神奇的故事。

  三时间夸张

故意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是先出现的,或者把先出现的事物说成后出现的。

这样表面上看不合理,但通过夸张渲染,使内容得到强调。

李医生给人看病,药房没开,病就好了三分。

(强调了李医生的医术高明。

  天空中下起了豆大的雨点。

  烈日下,柏油路都快融化了。

这橘子酸得我的牙都快掉了。

练习一:

把下列句子改成夸张句。

例1:

妈妈握着把我送回家的阿姨手,激动极了。

改:

妈妈握着把我送回家的阿姨手,激动到说不出话来。

例2、河里的水真清呀,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

河里的水真清呀,清得可以看水底石缝间鱼儿们在窃窃私语。

河里的水真清呀,清得可以数出河底鹅卵石的个数.

1.把“他家的房间很小”

改:

2.教室里可真静。

3、海里的鱼多得像漫天繁星,像牛身上的毛。

改:

4.这个地方很小,不能踢足球。

5.天气太热了,简直叫人受不住。

6.他的手真大.

7.这个足球场太小了.

8.大礼堂里挤满了人.

9.今天的雨下得很大。

10.那声音很大。

11.外面的天很黑。

12.他的声音非常高。

13.教室里传出一阵阵欢笑声.

14.看着满桌的美食,明明馋得直流口水。

15.“那座山很高。

那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