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塘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7002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磨塘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打磨塘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打磨塘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打磨塘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打磨塘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打磨塘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Word下载.docx

《打磨塘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磨塘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打磨塘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Word下载.docx

第二节项目实施后的预期效果21

前言

矿井水灾是煤矿常见的一种灾害。

随着煤矿企业重组整合工作进一步深入,矿井水害成为继瓦斯事故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另一主要灾害。

为了贯彻落实好《煤矿安全规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家煤监局出台的《煤矿防治水规定》和省政府出台的“十二条”规定,杜绝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及财产的安全,特结合我矿的水文地质情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地面与井下、防治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制定“探、防、堵、截、排”等相应的措施。

因此编制地质防治水中长期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轻重缓急,抓好防治水工作,要严格检查,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确保整个防治水工作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使防治水规划落到实处,水害得到有效防治。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开发现状

第一节井田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

打磨塘煤矿位于富源县城以南恩洪矿区十井田南部。

属竹园管辖,北有公路通至营上,接富源至黄泥河主干线,距富源县城50公里,南经新村至曲靖,路程120公里,交通较方便。

地理位置:

东经104°

14′46″—104°

15′29″

北纬25°

25′07″—25°

25′54″

二、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

矿区属构造剥蚀中~低山区,地势北西高,南东低,最高海拔标高西部山包+2255.12m,最低南东沟口处高程+1890m,相对高差365.12m。

2、气象:

矿区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高原气候的过度类型,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为霜冻期,年冰雪期一般5~10天,冰雪最厚达0.30~0.60m,短期内交通中断。

6月~10月为雨季,年降雨量884.7~1353.3mm,一日最大降雨量103.2mm,月最大降雨量463.3mm,最长连续降雨25天,降雨量是59.4mm,最大连续降雨量为229.2mm,最高气温34.9℃,最低气温-11℃,年平均气温13.8℃,2月~3月为风季,主要风向为南、西南风,最大风速24m/s,一般3~6m/s。

三、井田水文地质简述

矿区沟溪发育,但溪沟较小,流量随季节变化较大,总体向东汇入块泽河,属珠江水系。

第二节井田开发现状

打磨塘煤矿企业性质属私营企业,始建于1982年7月,已办矿32年,属证件和开采手续齐全的生产矿井。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现生产能力15万t/a。

根据《云南省煤矿整顿关闭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曲靖市煤炭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方案的审查确认意见》(第三批,云煤整审[2014]30号文),打磨塘煤矿属改造升级类矿井,改造升级类别为机械化改造,机械化改造升级后的工程规模为30万t/a。

转型升级方案中确定的矿区范围(平面范围、开采标高)与煤矿现采矿证范围(平面范围、开采标高)均一致。

第二章矿井水文地质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概况

一、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矿区直接充水层和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较弱,地表水系不发育,仅有季节性溪流,一般干季流量小。

资源储量多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

区内断层较发育,一般富水性和导水性较弱。

与正常地层富水性基本相当,一般对矿井充水影响不大。

但在坑道穿越时,则应引起注意。

滑坡与煤系地层直接充水含水层直接连通,对矿井充水有一定的补给作用。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以裂隙含水层为主的中等类型。

二、含水层与隔水层

1、飞仙关组砂岩、泥质粉砂岩弱裂隙含水带(T1f2-5)

厚280m,以紫红色粉砂岩为主,夹细砂岩。

上部(T1f4)颗粒较粗,以钙质细砂岩为主,中下部颗粒较细,以泥质粉砂岩为主。

地表泉水出露较多,但流量均较小,旱季泉流量0.014~0.281l/s。

此含水带分布位置高,距离煤系顶部垂深200m,又有隔水带隔离,对矿井充水无直接影响。

2、飞仙关组底部紫色泥岩隔水带(T1f1)

距离煤系顶部垂深200m,又有隔水带隔离,对矿井充水无直接影响。

岩性以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为主,下部夹紫色泥岩,厚70m。

裂隙不发育,无泉水出露。

钻孔岩心一般很完整,简易水文观测无异常反映,起隔水作用。

3、卡以头组砂岩、粉砂岩裂隙含水带(T1k1-2)

厚110m,上段以黄绿、暗绿色厚层状细~中砂岩为主,下段以黄绿、暗绿色粉砂岩为主。

钻孔岩心完整,细~中粒砂岩斜交裂隙一般发育裂隙较发育,为此含水带的主要含水段,裂隙率0.213~2.77%,含裂隙水。

地表水稀少,流量0.0058~0.14l/s。

恩洪矿区勘探期间对该含水带作八层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00389~0.0440l/s.m,渗透系数0.00237~0.05572m/日,静止水位标高1946.81~2087.88m。

水质为重碳酸钙镁型水。

十井田ZK11号孔静止水位观测,水位标高为+1946.81m。

此含水带覆盖在煤组上部,对矿井开采中、后期充水有间接影响。

4、龙潭组顶部隔水带(P2l3)

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粉砂岩夹细砂岩及煤层,裂隙不发育,简易水文观测无异常反映。

地表无泉水出露,卡以头组裂隙含水带(T1k1-2)地下水多沿此带顶板溢出,隔水性良好。

5、上二叠统龙潭组二、三段弱裂隙含水带(P2l2-3)

岩性以浅灰绿色、浅灰色粉砂岩、煤层为主,夹细砂岩、菱铁质砂岩。

该含水带在浅部裂隙发育,裂隙率0.222~1.98%,钻孔岩心观察见微弱含水迹象。

泉流量0.018~0.115l/s,地下径流模数375.36m3/日·

km2。

据钻孔揭露,该含水带富水性由浅部向深部逐渐变弱,一般50m以上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含水性较好。

ZK46钻孔抽水试验结果,单位涌水量0.007552l/s.m,渗透系数0.01868m/d,平均静止水位标高+1909.76m,水质为重碳酸钾钠型水。

该含水带地下水对矿井充水有直接影响,为矿井充水的主要含水带。

6、龙潭组二段底部隔水带(P2l2)

岩性以灰色粉砂岩为主,夹薄层细砂岩或菱铁岩。

地表无泉水出露,钻孔岩心完整,裂隙不发育。

据探矿井道和浅井观察,岩层一般为干燥,仅局部有浸水或潮湿现象,隔水性良好。

7、龙潭组一段弱裂隙含水带(P2l1)

厚度小于70m,岩性以灰色粉砂岩及煤层为主,夹少量细砂岩及薄层菱铁岩。

16~17、18~21煤层之间往往相变为细砂岩,裂隙较发育,为此含水带的主要含水地段,该含水带由数个含水层与隔水层相间组成,含水层厚26.8~43m,是该矿区的主要含水带之一。

该带浅部(地面以下25m)风化裂隙较发育,岩石破碎,含风化裂隙水,泉流量0.0081~0.0803l/s,地下径流模数253.47m3/日.km2。

据勘探资料分析,该带含水裂隙发育程度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变弱,因而富水性也随之变弱,一般在垂深25m以上裂隙发育,含水性较好,而在25m以下,含水性显著减弱,钻孔岩心趋于完整,ZK37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007721l/s·

m,渗透系数0.0275m/日,平均静止水位标高+1880.24m,水质为重碳酸钾钠型水。

而在100m以下,含水性更弱。

该含水带含水虽较弱,多数开采巷道直接开挖在此带中,对矿井充水有直接影响,为矿井充水的主要充水弱含水层组。

8、龙潭组底部隔水带(P2l1)

相对层位是23煤层顶板至玄武岩顶板,厚14m。

以煤层、铝土岩、铝土质粘土岩及黑灰色粉砂岩组成,。

据钻孔岩心观察,岩心完整,裂隙不发育,隔水性良好。

9、玄武岩弱裂隙含水带(P2β):

顶部有2m左右的灰、砖红色凝灰岩,下部为深绿、灰绿色玄武岩,钻孔岩芯比较完整,裂隙一般发育,泉水流量0.0273~0.0535l/s。

对开采基本无影响。

四、矿井涌水量

据上提供资料显示,矿井目前的实际涌水量为:

最小涌水量20m3/h,正常涌水量25m3/h,最大(雨洪水期)涌水量40m3/h。

第二节井下排水设施

矿井采用D85-45×

4型水泵3台,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排水管路两趟排水,水仓容量760m3井下各工作点的水由由排水沟自至井底水仓,经水泵排除至井外污水沉淀池,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矿井排水系统能满足矿井排水要求。

第三章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一、矿井充水来源

根据本次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及对矿区历史的调查,矿区存在的水害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采空区积水

由于矿区多为煤系地层分布,大部分地段有煤线出露,过去存在老窑分布,老窑多为当地农民自采自用,一般开采规模不大,主要分布在煤层露头线附近,采掘深度较浅,开采深度一般20m,加之煤层顶底板岩石差,现已垮塌充填严实。

近几年政府整治力度大,现在小窑的坑道、坑口已经完全炸毁垮塌充填严实,充水情况少,对现生产区域无影响。

2、大气降水

降雨通过浅部风化裂隙、第四系残坡积物孔隙、采动裂隙、塌陷坑等直接进入井下,形成矿井涌水。

这种水源涌水时有如下规律:

①矿井涌水的程度与地区降水量的大小、降水性质、强度和延续时间有相应关系,降水量大和长时间降水对渗入有利,因此矿井的涌水量也大。

②矿井的涌水量随气候呈明显的季节变化,但涌水量出现高峰的时间则往往比雨季滞后。

③大气降水的渗入量随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即同一矿井不同的开采深度,影响程度差别很大。

3.地下水

①矿区的直接充水含水层(P2l)出露范围小,补给条件不好,主要为侧向补给和上覆地层少量渗透补给,地下水以静储量为主。

②矿井涌水量显现在浅水平时,因受风化裂隙和塌陷裂隙带的影响,大气降雨将直接渗入矿井。

矿井涌水量将随季节而变,当矿井进入深水平时,矿井涌水量一般随开采面积的增大而增大,但与水平降深关系不大,并随静储量的消耗向下延深的单位面积、单位降深涌水量将逐渐减小。

二、矿井充水通道

据井田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矿井充水通道主要为岩土层的孔隙、裂隙、岩溶、顶板冒裂带及井筒。

另外,不应忽视区内隐伏构造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第四章矿井主要水害及治理方案

第一节矿井发生突水的原因分析

矿区充水水源,正常情况下为顶板的孔隙裂隙含水层,并受地表水、大气降水影响,但因该含水层富水性极弱而水量较小,不会对矿井生产造成威胁。

第二节矿井水防治的整体规划

一、矿井水防治整体思路

矿井水的防治是为了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建设和生产的安全,减少矿井正常涌水及降低生产成本,使国家煤矿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回收。

为此,就必须做大量的防治水工作。

根据矿区的主要水害类型,应采取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等综合防治措施。

1、探:

必须配备相应的探、防水设备,编制探防水设计,对采空区积水等情况不明的地段,坚持采取“有疑必探、探防结合”、“先探后掘、长探短掘”的原则。

通常在下述情况下需要超前探水:

①巷道掘进接近采空区;

②巷道掘进接近断层;

③巷道接近或需要穿过强含水层;

④采掘工作面接近各类防水煤柱时;

⑤采掘工作面有明显出水征兆时。

2、防:

巷道或工作面接近被淹井巷、积水老窑、隐伏导水断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应预留足够的防水煤柱、隔水煤柱的措施,以防治透水事故的发生,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3、堵:

在地表主要径流地带修建排水沟、防洪沟,将地表水引出矿区排泄,从源头上减少地表水的入渗。

4、截:

根据矿井涌水量、突水量及透水量的大小,在矿井下修建水仓,截断及缓冲矿井涌水、透水对工作场所的危害。

5、排:

井下应修建排水沟等设施,每次下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应及时观测水情,查看井下涌水情况,应根据涌水量的大小,配足相应的抽排水设备及检修和备用的抽排水设备,排水能力必须根椐矿井涌水量的大小满足《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以上所述防治措施都有一定的使用条件和局限性,在采掘过程进一步加强矿井水文地质工作,观测矿井内含水岩层出水性质,储水断层的导水性质,及附近老窑积水的位置,预测老窑采空区水量,总结活动规律。

井下探水,在井下掘进工作面,接近含水层断裂带、陷落柱、老空区等可能积水地点,必须进行探水工作,坚持“先探后掘、有疑必探”的探放水原则。

探明地下水源后,根据水量大小,有计划的进行防水,将其疏干,消除水害对生命财产的威胁。

排水时严格控制排水速度和排水量,以免引起地面的塌陷速度增快和地面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墙体开裂和井泉水位急剧下降。

建立可靠的排水系统和排水设施,疏通排水水沟,加强维护,保证正常排水不淹井。

地面储水池的淤积每半年至少清挖两次,雨季前必须清挖一次,保证正常储水量,水沟的淤积要经常清挖,保证流水畅通。

在巷道布置上尽量不揭露富含水层及落差较大的断面,保证巷道围岩有足够的承受水压能力,当必须揭露富含水层时,必须制定防水措施。

巷道的排水沟保证畅通,在采掘过程中对一些涌水点采取疏堵结合的原则进行防治,有水害威胁的区域要留设足够的防水煤柱,保证安全。

二、矿井水防治整体规划的确定

根据搜集、整理到的我矿水文地质资料可以看出,我矿的防治水工作重点和难点在于含水层的防治上,就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和降低水害的风险,同时再辅以各项地面水防治措施,基本上就可以解决我矿的水害防治工作。

由于我矿地表为山地地带,地表有大量冲沟发育,地形较为崎岖。

经过实地踏勘,发现以往的小窑破坏对煤矿安全生产存在较大威胁。

随着矿井生产的进一步进行,采空区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在采空区上部、断裂构造带附近及厚度适宜的地段上,局部可能形成了地面裂隙和塌陷。

经查明,在井田周边无其它非法小窑进行开采。

针对上述情况,特提出水害整体防治规划如下:

㈠、防治突水规划

1、因井田勘探工程较少,要进行补充勘探,完善水文补勘,分析断层水的赋存规律,明确断层水的静水位标高及水力联系,对隔水层的厚度承压进行专门的验算,进一步查清断层水对C9煤层开采中的影响及能否造成大的水患,不断完善C9号煤层的防治水方案。

2、对有突水危险的钻孔必须留设合理的保护煤柱或进行探放水,对已知未封和封孔质量差的钻孔要视具体情况重新加封,以防钻孔突水。

3、在已探明或推测有断层、陷落柱的地方、向斜柚部附近进行采掘作业时,如210901回风顺槽,要用物探、钻探相接合的地质分析法,坚持按规程要求做好超前防治水工作,对井巷工程需要通过的导水断层带,必须进行超前预注浆堵水,并加强井巷支护,对可能存在隐伏导水构造的回采工作面等,必须经物探,普查钻探重点验证。

4、进行开拓延伸井巷工程时,严格按照“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特别是接近揭露或主要含水层,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配备可靠的排水设施,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探放水设计、探放水措施进行探放水。

禁止在没有设立可靠的排水设施前,揭露和接近主要含水层。

㈡、防地表水入井规划

1、根据开采后对塌陷区的观察,回采开始后,地面陷落不明显。

基本上不存在塌陷区。

2、在雨季时煤矿要派专人定期对井田范围内地表裂隙、陷落及积水情况进行摸底排查。

对容易积水的地点应修筑沟渠,排泄积水;

对范围大的无法填平的低洼地带,应用水泵抽水,防止水渗入井下;

在各井筒附近应修筑防洪坝,并每年汛期前必须将井筒周围的导水渠挖好疏通,并由专人负责。

㈢、防治采空区水规划

1、建立地面水文观测系统,定期观测各个水文孔情况,分析研究地下水活动规律,保证正常生产。

2、健全采空区探放水体制

对采空区要按照规程的有关规定密闭,留设导水孔,加强观测,及时将采空水排出;

建立井田及相邻矿井采空区动态管理机制,掌握其采空范围、涌(积)水情况,防止采空区积水涌入矿井,造成涌(突)水事故的发生。

第三节井下水害治理方案

目前国内采用的防治水害措施主要有留设防水煤岩柱、井下探放水、疏干降压、注浆堵水等措施。

一、留设防水煤岩柱

采用留设防水煤岩柱的方法把导水裂隙、采空区水、地表河流隔离,保证煤层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二、井下探放水

采掘工作必须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在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探水:

(1)接近水淹或情况不明的井巷、老空、老窑或小煤矿时;

(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含水裂隙密集带、溶洞或陷落柱时;

(3)接近或需要穿过强含水层时;

(4)接近未封闭或封闭不良的导水钻孔时;

(5)接近各类防水煤柱或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

(6)接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采掘工作有突(出)水征兆时;

(7)上层采空区有积水,在下层进行采掘工作,两层间垂直距离小于回采工作面采厚的40倍或小于掘进巷道高度的10倍时;

(8)接近有水或有稀泥的灌浆区时;

(9)采掘地点受顶底板承压含水层的威胁,其岩柱厚度小于计算的安全值时。

生产中要加强顶板围岩裂隙探测工作,防止发生透水事故,每个掘进工作面配备1台ZY-750液压钻机进行钻探,掘进过程中要边掘边探、先探后掘。

三、疏干降压

疏干降压是指借助于各种不同的排水工程(井筒、巷道、石门、钻孔、沟渠等)和相应的排水设备,疏干煤层顶板或煤层含水层水,迫使煤层底板含水层水降低到一定水平,使采掘工作得以在水量尽可能小甚至完全疏干的条件下进行。

(1)疏干降压方法的选择:

矿井疏干降压主要有三各方法:

方法一:

地表疏干

地表疏干主要用在预先疏干阶段,是在地表钻孔中用潜水泵预先降低含水层的水位或水压的疏干方式,常用于煤层赋存浅的露天矿。

随着高扬程、大流量潜水泵的出现,井工矿也可采取此种方式。

地表潜水泵预先疏干较之井下并行疏干方式,具有施工方便、速度快、投资和管理费用较低、安全可靠等优点,且排出的地下水水质未受煤层污染,便于综合利用。

方法二:

地下疏干

地下疏干主要用在并行疏干阶段,通常采用巷道疏干和井下钻孔疏干方式。

方法三:

联合疏干

联合疏干常用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或水文地质条件趋向恶化的老矿井。

由于经济上和安全上的考虑,单纯疏干或单一矿井的井下疏干不能满足矿井生产要求时,应考虑采用井上下配合或多井的联合疏干方式。

四、安全技术措施

(一)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1.在接近采空区、含水层、导水断层、可能与河流等水体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应加强探水工作。

2.打开水体隔离煤柱前要作好探水工作。

3.接近断层、陷落柱、未封闭又可能突水的钻孔时应加强探水。

4.在采动影响范围内有承压水等又存在隔水岩柱厚度不清,在接近水文复杂地段又情况不明时,要加强探水。

5.在采、掘工程接近其它可能突水段时要加强探水。

6.坚持做到“接近构造前及时探水”、“先探后掘”。

7.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小断层导水性的探查工作,必要时应及时注浆预防突水。

8.在具体地点探水之前,要认真编制探放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落实。

9.探放水期间防止有害气体溢出的措施

(1)在进行打眼前,对钻孔附近的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当气体超限时停止作业,采取措施处理完毕后方可施工。

(2)钻孔接近积水区5m的位置,钻孔速度减慢,并专人检查有害气体。

(3)在钻孔贯通积水区时,不要急于拔出钻杆,观察是否有有害气体涌出现象,如果有有害气体超限,要及时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采取有效的通风方式进行处理,只到有害气体正常后方可进行其它作业。

10.必须及时排查分析本矿井区域内的老空积水情况,定期收集、调查、核对相邻矿井和废弃老窑情况,并建立台帐。

本矿井积水区和矿井界外100m范围内的相邻矿井采掘工程积水区必须标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等有关图纸上;

每半年至少核实一次积水区的积水量、积水上下限标高,修订积水线、探水线和警戒线。

11.对矿井新开拓的采区、采掘工作面要进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质“三书”要阐明新开拓的采区、采掘工作面受水害威胁程度,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水措施,确保生产安全。

12.矿井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老窑或相邻矿井时,不得直接使用巷探;

情况不清或存在的可疑地点,应采用物探、化探或钻探的方法,探查施工区域四周、上下方是否存在积水区。

凡受井巷、老空、老窑或相邻矿井积水威胁的作业地点,未进行探放的,不得进行采掘作业。

13.掘进工作面接近探水线时,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超前探放水,并制定和落实防治瓦斯及其他有害气体危害等安全措施。

采煤工作面受老空区积水威胁时,必须编制专门的探放水设计,严格按批准的措施执行。

14.矿井探放水时,必须撤出受水害威胁区域内的所有无关人员:

有突水预兆时,必须立即撤出井下受水害威胁区域内的所有人员。

15.矿井探、放水工程必须由矿井技术负责人程师组织地测、技术、安监、施工单位等有关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评价。

16.矿井修建水闸墙封堵老空区积水时,必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设计和监理。

对已建成的水闸墙,要安装自动监测监控系统,采取有效的防突水措施并纳入水害应急预案。

17.矿井在难以排除的水淹区积水面以下的煤岩层中进行采掘活动时,必须按有关规定编制开采设计,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

18.相邻采空区与本矿井相透,无法留设防水安全隔离煤(岩)柱的,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

(二)疏水降压安全技术措施

1.回采工作面回采结束时,应在封闭采空区的密闭上设出水孔,防止采空区积水。

2.放水前应对水量、水压及煤层透水性进行分析并预测,根据排水设备能力及水仓容量,制定放水的步骤并控制放水量,避免盲目性。

3.放水过程中要注意水量的变化、出水清浊、有无杂质以及有无有害气体等情况,发现异常时及时采取措施。

4.疏放水前应成立疏放水领导小组,制定出疏放水措施,疏放水由经验丰富的人员来操作,作业人员应熟知避灾路线,在疏放水期间领导小组成员要现场跟班指挥。

5.疏放水地点撤退路线上要有良好的照明,保证撤退路线畅通。

6.为防止高压水和碎石喷射或将钻具压出伤人,在水压过大时,应采用反压和防喷装置,并用档板背紧工作面以防止套管和煤壁突然鼓出,档板后要安设顶柱或木垛,然后再进行放水。

7.情况紧急时工作人员应立即撤出工作面。

8.事先应制定好安全措施,并严格贯彻落实。

(三)合理确定探水线,探水与掘进合理配合

探水线,即开始探水的边界线。

《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规定,积水老空区探水线(警戒线)是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标注的积水区及其最洼点的具体位置和积水外缘标高,向外推60m所划定的积水老空区的警戒线。

工作面进入积水警戒线后,必须超前探放水,并在距积水实际边界20m处停止采掘作业,进行打钻放水,在确认积水已被基本放净后,方可继续进行采掘作业。

但在生产过程中,有的煤矿根据“在老空积水区边界位置准确,水压不超过1MPa的情况下,探水线至积水区的最小距离,煤层中不小于30m,岩层中不小于20m。

”确定探水线,且取下限值,这是不很可靠的。

因为在现有手段下,对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的计算,因受地质条件变化等影响,得出的数据是不很精确的;

对采空区的测量、填图等由于受时空变化和计算时比例尺换算等因素影响,其采空区的边界位置,尤其是最洼地是很难准确描述的。

对此,必须心中有数,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确定探水线。

1.平巷与上山配合探水:

在同一煤层内,上部掘进上山,此时应先探水掘进平巷,然后再掘进上山,这样可避免上山掘进的危险性,又可减少上山掘进的探水工作量。

2.隔离式探水。

在水量大、水压强、煤层松软和节理发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