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556818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9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Word文件下载.docx

你对升这个单位有哪些了解?

1升有多少呢?

我们来观察这个量杯,量杯是计量容量的工具,量杯上的刻度表示倒入的液体有多少,比如往量杯里倒水,水面对准到0.2就表示有0.2升,0.3就表示是0.3升水面到1时,就表示量杯里的水是1升。

老师继续将水倒入每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实践操作,加深体验

3.强化单位升

让每个小组学生在量杯里倒进1升水,再拿出若干个相同的纸杯。

交流你倒满了几杯?

这样的几杯大约是1升?

4.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读题、观察,再说说图中各个容器分别盛多少升水?

哪个容量最大?

哪个容量最小?

一个容器的容量大小,可以用能液体多少升来表示。

三、观察思考,深化认识

1.做练习一第一题。

大家看一看这三幅图,想想是怎样做的,你有什么发现?

和同桌的说说。

2.做练习惯第二题。

(交流各自的结论和想法)

3.做练习一第三题

四、总结回顾,交流体会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体会?

 

第2课时认识毫升

教科书P3~4页例3、例外、试一试和练一练,第5—6页练习一第4—6题。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操作感受,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能进行千和毫升的简单换算,初步学会用毫升作单位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

2.使学生在具体操作、观察中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提高观察、比较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感知能力,并培养估计容量的初步意识和简单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联系实际观察、思考和认识有关毫升的知识,进一步体会容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识毫升,升和毫升间的进率。

使学生形成1毫升的表象。

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自主发现升与毫升的进率。

一个小瓶或纸杯,500毫升量杯和1升量杯各一个,测量亳升的量筒一个,矿泉水瓶和若干纸杯。

学生每小组准备滴管,500毫升量杯和1升量杯各一,测量毫升用的量筒一个等。

一、复习导入——唤醒升的概念。

1.回顾旧知

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容量,已经认识的容量单位是什么吗?

1升大约有多少?

按你的想法说一说。

2.情境引入

出示准备好的小瓶或纸杯,提问:

这样的1小瓶水有1升吗?

不满1升时就要用新的单位,那么会是什么单位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一个新的容量单位——毫升。

(板书:

认识毫升)

二、实验感知——认识毫升

1.出示例3,让学生观察有些什么,说说从图中看到了哪些内容,有什么发现?

图中容器的容量单位用“毫升”和ML表示,(板书)这就是容量的一个比较小的单位,在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量,通常用毫升作单位。

毫升可以用字母ML来表示。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容量单位——毫升。

(板书课题)

2.感知单位毫升

对于毫升你有什么想说的?

你想知道些什么。

猜一猜1毫升大约有多少?

实验:

先看看水吸到哪里是1毫升。

这里的1就是表示1毫升。

再把1毫升的水滴在手掌里,数一数大约有几滴。

学生实验,老师巡视。

指出:

像这样很少的一点点水就是1毫升,只有十几滴,1毫升是一个很小的容量单位,和1升比可小多了。

3.观察几十毫升

出示量筒,引导学生观察相应刻度的确10毫升、20毫升……在小组里说说先倒10毫升,再倒20毫升的感觉,提问:

能说一说10毫升有多少吗?

20毫升呢?

10毫升水很少,20毫升水也是很少的,它说明1毫升这个单位是非常小的,平时哪些容器装水这么少呢的液体呢,你能想到吗?

4.深入体验毫升。

(1)做练一练第一题。

这些小的容器里的液体,都是用毫升作单位的。

(2)做练一练第2题。

将50毫升水分别倒这三个容器里,看看水在各在哪里?

那么这个容器里的水又是多少毫升呢,你是怎样做的?

5.实验发现进率。

说明并板书;

1升=1000毫升

6.主动探索换算

7.估计体验容量

(1)学生试一试。

操作:

请每个小组同学看看,你们小组里的一瓶矿泉水有多少毫升,并告诉全班同学。

再把矿泉水倒入准备好的纸杯里,一起数能倒多少杯,交流这个纸杯的容量大约是多少毫升?

(2)喝一口水大约是多少?

交流:

你一口大约喝了多少毫升?

三、练习巩固——加深毫升的认识

1.做练习一第4题。

追问1升是多少毫升?

2.做练习一第6题。

估计一个容器的容量大约是多少毫升,要联系刚才对于10毫升,20毫升或50毫升的感受,或者一些常见的容器容量大约是几毫升,比较、估计出大约是多少毫升。

四、学习小结——回顾交流收

说说你对毫升的认识。

生活中哪些容器的容量用毫升作单位?

1毫升水大约有多少?

五、课堂作业。

补充题。

填空:

1升=()毫升3升=()毫升8升=()毫升

4000毫升=()升10000毫升=()升200000毫升=()升

板书设计:

认识毫升(mL)

第3课时练习一

教科书P6~7页练习一第7—12题,动手做。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地选择使用合适的容量单位,进一步认识升和毫升的简单换算,能够制作1升的量器,并用来测量容器的容量。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能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发展估计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了解日常生活里容量单位的应用,培养解决问题中主动思考的意识。

升和毫升的认识。

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每个小组一个量杯,一个上下一样的塑料瓶,长条白纸一张,1件大约2到3升的容器。

一、回顾升和毫升

1.引入课题。

开学后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引入:

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升和毫升的知识。

(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了解容量,进一步认识升和毫升的大小,进率,进一步了解升和毫升的换算方法,知道一些常见的容器的容量。

2.回顾容量单位。

我们学过的容量单位有哪些,想想容量、升和毫升的大小及关系,和同学交流一下。

结合交流并板书:

升(每边长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

容量1升=1000毫升升和毫升换算

毫升(十几滴水)

二、深化升和毫升。

1.选择单位升和毫升

(1)做练习一第7题,并交流你是怎样连的,怎样想的?

(2)做练习一第8题。

具体用哪个容量单位,要根据实际的液体容量的和1升、1毫升的具体多少,思考确定。

2.深化容量单位进率

(1)做“练习一”第9题。

让学生观察,说说各有液体多少升?

强调1升=1000毫升。

(2)简单换算

3升=()毫升4000毫升=()升

8升=()毫升9000毫升=()升

5升=()毫升6000毫升=()升

(3)做练习一第10题

在○里填上>

、<

或=

900毫升○1升6升○6000毫升3升○2500毫升7000毫升○8升

(1)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为什么3升大于2500毫升?

3.解决问题。

让学生阅读“练习一”第11题,并交流知道了什么,要解决哪个问题?

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回顾交流,实践操作

1.回顾交流

2.完成动手做工

(1)提出制作要求。

(2)让学生明白制作步骤

(3)学生制作,交流作品。

(4)估计测量容量.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量器,感觉一下1升,

升,

升各是多少。

3.课后作业

补充题。

(1)填空。

6000毫升=()升5000亳升=()升80000毫升=()升

9升=()毫升2升=()毫升30升=()毫升

(2)在○里填上“﹥”、“﹤”或“=”。

8500毫升○8升1001毫升○999升301毫升○3001毫升

7000毫升○7升6000毫13升○1300毫升

(3)解决问题。

①一瓶娃哈哈饮料200毫升,多少瓶娃哈哈正好1升?

②甲容器可盛水200毫升,乙容器比甲容器多盛水50毫升,丙容器的容量是乙容器的2倍,丙容器可盛水多少毫升?

练习二

容量单位:

升(L)毫升(mL)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充分利用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已积累的除法计算经验,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同时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笔算:

48÷

4:

65÷

6:

93÷

3=

2.指名学生板演,说一说计算过程。

二、教学新课

1.创设情境,出示例题图。

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要帮助解决什么问题?

要求“要打成几包”怎样列式?

60÷

20)

2.学习口算方法。

(1)提问:

20等于几?

你们会口算吗?

(2)组织同学们分组交流口算的方法。

(3)组织交流、汇报讨论的情况。

(结合回答,适当板书)

(4)小结:

计算60÷

20时可以乘法20X3=60,想到60÷

20=3

也可以根据6÷

2=3,想到60÷

20:

3,也就是根据表内除法类推出整十数的口算。

3.练习“想想做做”第士题。

(1)出示四组题,要求学生竖着一组一组地完成。

(2)集体订正,并说说可以如何口算除数是整十数韵口算。

4.学习笔算方法。

(1)启发思考:

20,会用竖式计算吗?

(2)试一试,指名两人板演。

(3)说说自己笔算的方法,提问:

3为什么要写在商的个位上?

(引导回答:

“3”表示是3个20,不能写在十位上o)

(4)投有做对或没有做完的同学找一找失误的原因,将错误更正来。

(5)练习:

用竖式计算80÷

40。

学生独立完成,并同桌交换批改,说说笔算过程。

商写在哪一位上?

为什么?

5.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

96÷

20150÷

30。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说说笔算过程,提问:

第1题商4写在哪千位上?

(4)提问:

第:

1题计算时与上面例题有何不同?

(有余数)

追问:

有余数的除法,要注意什么?

(余数要比除数小)

(5)提问: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算的对不对呢?

怎样验算?

学生们验算,注意格式的讲解。

6.练习85÷

40,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三、想想做做

1.估算下面各题:

80÷

40160÷

80210÷

?

0200÷

50270÷

90

(1)学生口算。

(2)其中一、二题说说口算方法,口算方法合理就可以,不强求统一。

2.“想想做做”第2题右边两题。

(1)学生练习并验算。

(2)说说计算方法,商的位置,验算方法。

3.“想想做做”第6题。

(1)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2)第1问:

3个一元就是多少元?

(提示:

首先要想53里面最多有几个10)

(3)第2问:

学生独立解答后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4.思考题。

(1)试着写一写。

(2)组织全班交流,揭示规律。

四、课堂作业

1.完成“想想做做”第3、4、5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试商过程,初步感受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

2.使学生在探索、练习中不断丰富积累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例题插图。

一复习

口算下面各题:

120÷

40560÷

0420÷

60240÷

80320÷

40

指名说出其中一、两题的思考方法。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例题图,指名说说图意。

提问;

要求“可以分给几个班”算式怎样列?

2.学生列出算式:

420÷

(板书>

3.提问:

30得多少,你们能估计一下商大约是多少吗?

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估算出结果。

(1)、学生独立思考420除以30大约是多少,

同桌交流估算的结果和方法。

(2)组织全班交流,使学生明确:

这题的结果在10到20之间,是一十多。

2.笔算出结果。

(1)同学们试着用竖式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交流笔算过程,教师板书。

你是怎么想到要商1的?

这个1为什么要写在商的十位上?

30怎么来的?

接下去怎么算?

(先用42个十除以30,商1是表示1个十,应该写在个位上。

(3)同学们验算,看看算的对不对。

3.教学“试——试”。

(1)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的两题,教师巡视。

(2)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3)比一比:

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是:

它们都是除数为整十数的除法;

不同的地方是:

40的商是两位数,420÷

50的商是一位数。

为什么商的位数不同?

(420÷

40的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而420÷

50的前两位不够除。

4.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1)同学们分小组说一说,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可以怎样算。

(2)组织全部交流。

(3)教师补充、小结: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时都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时,再看被除数的前三位。

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次除后如果有余数,要和被除数的下一位合起来再除。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选择其中两题说一说计算过程。

(3)比较前两题和后两题,为什么被除数一样,但商的不同?

进一步明确:

首位商的书写位置,以及除到某一后不够商1要商0。

2.“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独立找出错误。

(2)全班交流,分析错误原因,并订正。

3.“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表格。

(2)引导学生观察左表,你们有什么发现?

长方形面积不变,长变化时,宽也随着变化,而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

即长变大,宽就变小;

长变小,宽就变大。

五,课堂作业

1.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三课时练习二

教科书第10页练习二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进一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通过练习,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维,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一的第1题。

(1)练习第l组。

①学生独立完成,要求竖着做。

②指名说说其中几题的口算过程。

③比一比几组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练习第2组。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③比一比几组题,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可以先用几十除以几,再用几或十几除以几,算出得数。

2.口算下面各题。

480÷

484÷

246÷

3900÷

3

180÷

20270÷

90280÷

4069÷

75÷

5210÷

30420÷

70720÷

80

3.笔算练习一的第2题。

(1)出示第2题,请学生读一读题目要求。

(2)学生独立思考估计一下每题的商,指名回答。

(3)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4)集体订正时,选择其中两题说说笔算过程。

这几题都是几百几十几除以一个整十数,为什么商都是一位数?

(5)说说怎样笔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二,提高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6题

1.学生独立计算,完成表格填写。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张表,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将自己的观点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一下。

3.组织全班交流,教师可适时点拨,使学生初步体会除法算式中的“商不变的规律”。

即:

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除数也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三,完成思考题

1.指名读题,说说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2.每四人一组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再同组内交换意见。

3.组织全班交流(如果第一次转换发生在5时以后,则转换的次数是600÷

30=20;

如果第1次转换恰好发生在5时,则转换的次数是600÷

30二20,20+1=21)。

四,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一的第3、5题。

第四课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不要调商)

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不需调商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一,复习铺垫

1.口答。

(1)96里最多有几个30190里最多有几个30

(2)74里最多有几个20274里最多有几个20

2.口答。

42≈()31≈()7l≈()

69≈()75≈()87≈()

(1)指名回答。

(2)说明;

当个位上的数是4或比4小时,可以舍去直接看出接近的整十数;

当十位上的数是5或比5大时,可以向十位进1后再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这叫做“四舍五人法”;

二,教学新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例题图,请同学们说说从图上知道些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请学生列出算式。

192÷

32)

(3)组织学生估计一下它的结果,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2.笔算192÷

32。

是不是6天正好看完呢?

请大家用竖式来算一算。

(2)学生尝试练习。

(3)组织全班交流。

你是怎样想到商6的,有什么好方法?

我们可以将32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30来进行试商,这样简单些。

请同学完整地说出计算过程。

(4)组织学生验算,看看算得对不对。

3.完成“试——试”。

(1)出示题目,质疑:

可以先怎样估计一下商?

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你是把39看作多少来试商的?

(3)讨论: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小结: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三、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题目要求,指名读题。

2.请学生说说各题都是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的

3.学生们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选其中几题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4.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2。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五课时除法的实际问题

教科书13页

1.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的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2.学习两步计算的除法实际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

一、学习例题4

1.看情景图

弄清题意。

2个书架一共放了224本书。

还有什么已知条件呢?

求什么问题?

2.学生分析题意,弄清数量关系。

3.选择一种方法列式计算,并与同学交流。

4.师生共同交流。

5.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

224÷

=

=()

6.想一想这题可以怎么验算?

用“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检验一下,看看解答是否正确。

7.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交流订正

2.完成练习三6.7、9、10题

3.交流答案并验算

三、作业

补充习题中的练习

第六课时练习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5页练习二第1~5题11、12题。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通过提高题练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练习二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要求一组一组对比着做。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答案。

比一比:

每组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计算下面一行时要注意些什么?

(个位相乘满几十就要I;

一位进几。

2.口算下列各题。

44÷

490X6016X6

270÷

6015>

<

446÷

2

95÷

5180÷

30720÷

30

二、笔算练习

1.练习二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黑板出示题目,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说说每题是怎样估算的。

估计需要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相乘。

2.练习二第5题,第6题。

(1)请学生想想每题的商是几位数,然后指名回答。

(3)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尤其要说清试商的方法。

(4)统计正确率,帮助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并订正。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样验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